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肠

小肠

六腑之一。上接幽门,与胃相通,下连大肠,包括回肠空肠、十二指肠。主要功能是主化物而分别清浊,它承接胃腐熟的饮食再行消化,有“受盛之腑”、“受盛之官”之称。食糜在小肠再经过消化并分别清浊,精华部分营养全身,糟粕归大肠,水液归于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医学入门》:“小肠上接胃口,受盛其糟粕传化,下达膀胱,泌别其清浊宣通。”②推拿穴位名,常用推法以治腹泻。①位于小指尺侧缘一线(《幼科推拿秘书》),现用此处居多。②男位于食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女则在食指中段指骨的腹面(《针灸大成》卷十)。③位于中指近端指骨的腹面(《小儿推拿广意》)。④位于食指中段指骨的腹面(《幼科铁镜》)。

猜你喜欢

  • 疫喉自汗

    病证名。指患疫喉而汗自出。若汗出痧透,喉烂渐退者为顺症。反之,若得汗而痧仍隐,喉烂反盛者则为疫火太甚,邪毒不能外达,为逆证。治宜疏解透达。用粘子解毒汤加减。

  • 蝦眼

    病名。即瘭疽。见该条。

  • 中食

    类中风之一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食中。详见该条。

  • 萍乡文延庆堂六种新编

    见六种新编条。

  • 风眼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①《银海精微》:“拘急牵飕,瞳青胞白,痒而清泪,不赤不痛,是谓之风眼。”②《诸病源候论》:“由冒触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目,而眦睑皆赤烂,见风弥甚,世亦云风眼。”

  • 赤肉

    ①即掌、指(或跖、趾)背(阳)面的肉,与其腹(阴)面肉相对而言。②肌肉的内层,呈赤色,故名。

  • 太阴痉

    病证名。指太阴病出现痉症者。《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夫六气皆足以致痉,不专在湿也,六经皆有痉证,亦不专在太阳一经也。……至若腹内拘急,因吐利后而四肢挛急者,未尝非太阴痉也。”《张氏医通·诸风门》

  • 生津葛根汤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葛根、天花粉、麦门冬、生地黄各等分,升麻、甘草量减半。用糯米泔水煎,去滓,入茅根汁一合,调服。治痘疮发渴。

  • 捧心生

    旧病名。亦名儿捧母心。见清·陈莲舫《女科秘诀大全》。相当于臂位分娩,儿两臂上举。属难产的一种。古人从现象观察,误以为儿捧母心以致难产,故名。

  • 三字经合编六种

    丛书名。张骥辑。刊于1933年。包括《医学三字经》、《春温三字诀》、《痢症三字诀》、《三字经汤方歌括》、《春温三字诀方歌》、《痢症三字诀歌括》,后三种系张骥增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