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泄

寒泄

病证名。又名寒泻鹜溏。指脾胃寒盛所致的泄泻。《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泻论》:“又有寒泄者,大腹满而泄;又有鹜溏者,是寒泄也。”《丹溪心法·泄泻》:“寒泄,寒气在腹,攻刺作痛,洞下清水,腹内雷鸣,米饮不化者,理中汤,或吞大巳寒丸,宜附子桂香丸;畏食者,八味汤。”《症因脉治》卷四又分本证为外感寒邪泻积寒泄泻两种。详各条。

猜你喜欢

  • 杉树根

    见《四川中药志》。即杉木根,详该条。

  • 浮热

    ①指外感初期的轻症发热。②指阴寒盛于内,虚阳浮于外的真寒假热。

  • 柴磁地黄丸

    即耳聋左慈丸,见该条。

  • 张素

    【生卒】:十世纪【介绍】:北宋医家。曾任翰林医官。奉命与尚药奉御刘翰、翰林医官翟煦、吴复珪、王光祐、陈昭遇等共同修订本草,编成《开宝详定本草》(简称《开宝本草》)20卷。

  • 颊赤

    证名。小儿两颊发红。元·杜思敬《济生拔粹·田氏保婴录》论本证“由心脏邪热上攻也,宜服导赤散。”

  • 豆渣菜

    见《陕西中草药》。为金盏银盘之别名,详该条。

  • 黑斑

    证名。指外感热病斑出发黑之证。由热毒炽盛所致。证属危重。《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剧者黑斑出,十死一生。”《温热经纬·叶香岩外感温热篇》:“黑斑而光亮者,热胜毒盛,虽属不治,若其人气血充者,或依法

  • 相反

    出《神农本草经》。指两种药物同用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反半夏。

  • 小眦漏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审视瑶函》:“此症小眦之间生一漏,时流血水,其色鲜红。是病由心络而来,下焦火横行之疾。”治宜清热祛风除湿,可选用白薇丸或泻湿汤加减。

  • 李石浮

    【介绍】:见李维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