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痰迷心窍。详该条。
病名。《增广灵验验方新编》上册:“吊阴痛不可忍,此症两条筋从阴吊起至乳上疼痛,身上发热,宜用川楝汤。”
出《素问·皮部论》。太阳经之阳络。名关枢,详该条。
病名。系指舌下生物如莲花状者。《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因心经积热,及气郁劳伤,兼挟暑湿热之气而起,舌下生五峰,尖似莲花之状。三峰者轻,七峰者重。”治宜清心凉血、解毒祛痰。可选用犀角地黄汤、黄连温胆
奇经八脉之一。见《素问·刺腰痛论》。其循行路线,据《奇经八脉考》载:“阳维,起于诸阳之会,其脉发于足太阳金门穴,……循膝外廉,上髀厌,抵少腹侧……循胁肋,斜上肘上……过肩前……入肩后……上循耳后……下
证候名。多因寒湿停滞,致脾阳受损。症见痞满、腹痛、洞泄、四肢不温,舌淡苔灰白而滑,脉缓滑。《温病条辨·中焦篇》:“湿之入中焦……有伤脾阳,有伤脾阴,……伤脾胃之阳者十常八、九。”治宜温中健脾,辅以燥湿
书名。又名《幼科医学指南》。4卷。清·周震撰于1661年。1789年始有初刊本。卷1为儿科歌赋及议论;卷2为小儿杂症;卷3~4分别论述小儿心、肝、肺、脾、肾诸经病证及医案。现有近代刊本数种。
①眼球。《济生方》:“睛之色赤者病在心。”②视觉功能。《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书名。见《崇文总目》。1卷,已佚。
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谓目视物,皆振动而颠倒也。譬诸环舞后定视,则物皆移动而倒植”(《审视瑶函》)。可见于某些眼病或全身性疾病。参见目妄见、视惑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