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李延昰条。
见《江苏省药用植物志》。为茜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腰俞,见该条。
见继志堂医案条。
治法术语。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治疗要寻找疾病的阴阳属性。例如肾阴之损,水不制火所出现的潮热、面赤、头痛、耳鸣等,表象似乎是阳热实证,若误用苦寒泻火之法,势必火势益炽。辨证是阴虚火旺,治以滋阴降火
出《医学纲目》卷三十五。即缩儿胎。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大全》卷廿。即腰带痈。见该条。
即流涎。详该条。
出《嘉祐补注神农本草》。为轻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外科图说》卷三:“此证生于手阳明之间,初起如粟,渐长如赤豆,其痛不可忍,渐长大如杨梅之状,血不出,亦不生脓。毒从经络流于骨。有此疾者,宜当谨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