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大黄甘草汤

大黄甘草汤

金匮要略》卷中: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12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通便止呕。主胃肠积热,浊腐之气上逆,食已即吐,吐势急迫,或大便秘结不通,苔黄,脉滑实者。

用法用量上二味,用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锉,炒)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分为2服。

功能主治水黄。面目俱青,狂言妄语,语声不出。

用法用量每服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张氏医通》卷十五: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1倍,甘草(生)减半。

功能主治痘为痰闷,不得发出。

用法用量水煎频服。不应,更服。

各家论述《金匮》本方用大黄四倍于甘草,治食已即吐,专取大黄之沉降,以泄逆满之滞,此用大黄再倍于甘草,治痰闷痘闭,反借甘草之上溢,以涌固结之积。一方小变,而功用不同若此。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医方集解》: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甘草黑豆汤加大黄

功能主治上中下三焦消渴。

摘录医方集解

《金匮》卷中:大黄甘草汤

药方名称大黄甘草汤

处方大黄4两,甘草1两。

功能主治食已即吐者。

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分温再服。

各家论述高注金匮要略》:此胃热上熏之吐,为吐家之变证变治,而非胃反也。以苦寒泻火之大黄为君,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不特浮大黄下趋之性,使从胃脘而下,且治急冲者,惟宜以缓降胜之也。

临床应用呕吐:李某某,男,20岁。呕吐近半月,胃脘热痛,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少津,脉实有力,有关脉滑,精神尚佳,初用连苏饮加竹茹甘草。服两剂无效。仍每餐刚完即吐(平时不吐),并伴口臭,胃脘灼热,胀痛,大便三日未解,小便短黄,脉滑有力。此系积热在胃,腑气不通,胃热上冲之呕吐。改用泄热和胃之大黄甘草汤(大黄12克,甘草3克)。服一剂后,食已不吐,大便畅通;服完二剂,诸证消失。

摘录《金匮》卷中

猜你喜欢

  • 黄柏酒

    药方名称黄柏酒处方黄柏4两,猪胰4两。功能主治润脏滑肌。主有相火而好饮酒者生疮。用法用量生浸,饮之。摘录《医学入门》卷三

  • 斑龙固本丹

    药方名称斑龙固本丹处方人参(去芦)2两,干山药2两,怀生地黄2两,熟地黄(酒蒸)2两,天门冬(去心)2两,菟丝子(酒煨,捣饼,焙干)4两,山茱萸(酒蒸,去核)2两,巴戟(酒浸,去心)2两,甘枸杞子2两

  • 神仙一块气

    药方名称神仙一块气处方青皮陈皮三棱(炒)香附(童便炒)莪术各30克神曲麦芽(炒)萝卜子(炒)白丑(取头末)槟榔郁金黄连各15克枳实9克百草霜皂角各7.5克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诸

  • 避瘟丸

    药方名称避瘟丸处方雄黄(好者)鬼箭羽丹参赤小豆各3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解毒辟秽,预防瘟疫。用法用量每服5丸,空腹时用温汤送下。备注方中雄黄能解毒杀虫辟秽;鬼箭羽可治恶疰心痛

  • 淡竹叶饮

    药方名称淡竹叶饮处方淡竹叶(切)3升,橘皮3两,干苏叶3两,白术4两,甘草1两(炙),葱白(切)1升,桂心1两,石膏6两(碎),杏仁60枚(去皮尖,熬)。功能主治大肠热甚,胁满,掌中热。用法用量上以水

  • 恶实根涂敷方

    药方名称恶实根涂敷方处方恶实根末4两,猪脂3两。功能主治反花疮并积年诸疮不愈者。用法用量上调和如糊,涂疮上,一日3-4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 柴半汤

    药方名称柴半汤处方柴胡、半夏、甘草、陈皮、黄芩、姜皮、薄荷。功能主治疟疾寒热不清。摘录《引经证医》

  • 核桃炖蚕蛹

    药方名称核桃炖蚕蛹处方核桃肉100~150克蚕蛹(略炒过)50克制法将核桃肉与蚕蛹同放盅中,隔水炖熟。功能主治补脾益肾。适用于阳痿、滑精、小儿疳积、胃下垂等。用法用量隔日1次。摘录《饮食疗法》

  • 消结神应丸

    药方名称消结神应丸处方黄芩(酒炒)黄连(炒)山栀仁 生贝母 海昆布(酒洗)海藻(酒洗)桔梗麦蘖(炒)各4.5克 紫背天葵玄参连翘瞿麦各6克薄荷叶4.5克制法上药共为末,酒煮稀糊为丸,芡实大。功能主治清

  • 消炎利胆茶

    药方名称消炎利胆茶处方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各30克 白糖适量制法将玉米须、蒲公英、茵陈加水1000克,煎后去渣,加白糖适量。功能主治利尿利胆,清热消炎,健胃利胆。适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用法用量温服。每日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