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夜疟

猜你喜欢

  • 心肺之部

    针刺的分部,指皮肉浅层。《难经·七十难》:“初内针,浅而浮之,至心肺之部,得气推内之,阳也。”因皮肤、血脉与心、肺相应,故称。

  • 易简参苏饮

    见《医垒元戎》。即参苏饮第一方。见参苏饮条。

  • 仁端录痘疹玄珠

    见仁端录条。

  • 六腑下合穴

    经穴分类名。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上各有一个合穴,称下合穴,是六腑之气输注出入的重要部位。《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胃合于三里,大肠合入于巨虚上廉,小肠合入于巨虚下廉,三焦合入于委阳,膀胱合入于委中央,胆

  • 叶大椿

    【介绍】:清代医生。字子容。梁溪(属江苏无锡)人。精于痘科,撰《痘学真传》八卷(1732年)。

  • 西黄醒消丸

    即犀黄丸,见该条。

  • 仲景存真集

    书名。2卷。清·吴蓬莱编撰(书商曾讬名陈修园著)。刊于1864年。上卷综合张仲景伤寒六经诸方及其主治病证,并揉合柯韵伯《伤寒来苏集》有关注文,编成较浅近的歌诀。下卷类似杂论,包括主病、运气、方、脉等多

  • 瓜丁

    出《千金翼方》。为瓜蒂之别名,详该条。

  • 大豆卷

    出《本草经集注》。即大豆黄卷,详该条。

  • 水吐丝

    见《江苏药材志》。为苹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