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幼科杂病心法要诀》。又名脏寒泻。因婴儿断脐失护,风冷乘入,传于脏腑而引起。症见粪色清白,腹痛肠鸣。先用和气饮(苍术、紫苏、防风、赤苓、豆豉、藿香、陈皮、厚朴、炙甘草、生姜),温散
《灵枢经》篇名。论述水谷所化之津液各走其道,分而为溺、为汗、为泣、为唾、为髓,是为津液之五别。津液五别之道失常,癃闭而不通,则为水胀之病,故名。
解剖学名称。会厌的别名。《喉科金钥》卷上说谛问答:“食下咽,两旁喉管有护,旋开旋,当食而言笑,则上气冲激,今人喷饭,故圣人食不语。”
①经穴名。代号:DU9。出《针灸甲乙经》。属督脉。别名肺底。位于背部第七、八胸椎棘突之间,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布有第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第七肋间动脉后支。主治咳嗽,气喘,黄疸,胸胁胀闷,脊背强痛;以
眼科手术器械。用以拨治圆翳内障。其制作形式不一。①见《目科正宗》。赤金制作,长约三寸,针身长寸余,粗若鞋底针,尖端细如绣花针而圆锐滑泽,以坚细中空慈竹为柄,针根用银镶固(见图88-1)。②见《审视瑶函
病名。《重楼玉钥》卷上:“此症生在帝中下一边肿者是,或生左,或生右,……。”即松子风之生于单侧者。详双松子风条。
出《肘后备急方》。①指产妇在分娩后,胞宫内遗留的余血和浊液。一般于产后二至三周内恶露应完全排尽。如果超过这段时间,仍然持续淋沥不断,排出或多或少均属病态。参见恶露不下、恶露不绝条。②指养胎之血。见戴武
即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见该条。
①正、反两大治疗法则的别称。用药逆证候而治者为逆,从证候而治者为从。《医门法律》:“逆从者,以寒治热,以热治寒,是逆其病而治之;以寒治寒,以热治热,是从其病而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逆者正治,
小儿推拿方法名。《幼幼集成》卷三:“凡小儿胸中饱闷,脐腹疼痛,一时不能得药,用食盐一碗,锅内炒极热,布包之。向胸腹从上熨下。盖盐走血分,最能软坚,所以止痛。冷则又炒又熨,痛定乃止。男妇气痛,皆同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