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外科》。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见《中国针灸学》。位于环跳穴与腰俞穴连线之中点。主治坐骨神经痛。直刺1~1.5寸。艾炷灸5~15壮;或艾条灸10~30分钟。
指四季当令之风。《灵枢·论勇》:“春青风(一作温风),夏阳风,秋凉风,冬寒风,凡此四时之风者,其所病各不同形。”
证名。指两脚小腿部肿胀作痛。多因风湿,或湿热下注所致。《寿世保元·脚气》:“湿热脚气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胁不利,兼遍身疼痛,下注足胫肿痛。”又:“风湿气,足胫肿痛。”参见脚气、足胫痛条。
见《文山中草药》。为扶芳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蒲葵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产后狂越。详该条。
按摩的一种。又称保健推拿。用作强身保健的按摩方法。《备急千金要方·养性》:“小有不好,即按摩挼捺,令百节通利,泄其邪气。”常用的有浴面、摩腹、擦腰等法。
水肿的外治法。用巴豆、水银粉、硫黄,共研匀成饼,先用新棉一片,包药布脐上,外用纱布缚约一时许,自然泻下恶水,待下三、五次,去药。食粥调补止泻。适用于湿盛,水肿腰以下为重,男儿阴囊皆肿,兼有腹痛者(《医
【介绍】:藏族名医。约生活于五、六世纪之间。西藏人,曾为藏王的御医,是藏医学史上记录的最早的藏族医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