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四肢不收

四肢不收

证名。见《难经·十六难》。指手足瘫废或软弱无力,活动艰难者。多因中风,或气虚血枯,或痰湿流滞所致。《外台秘要·中风及诸风》:“凡初得风,四肢不收,心神昏愦。”《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脾胃之虚,怠惰嗜卧,四肢不收。”《类证治裁·中风论治》:“四肢不收。诸阳经皆起于手足,循行身体,如邪气客于肌肤,随其虚处停滞,与气血相搏,故肢不举,脉缓大有力,土太过也,当泻其湿,胃苓汤;脉细小无力,土不足也,当补其气,补中汤。瘦人血枯筋急,木旺风淫者,四物汤加钩藤秦艽防风木瓜肥人色白多痰者,六君子汤加秦艽、天麻竹沥、姜汁。”本证可见于痿、中风等症。

猜你喜欢

  • 医略存真

    综合性医书。1卷。清马文植撰于1896年。书中收载医论28则,阐述作者治疗咳嗽、痰饮、脑疽、对口、肝痈、乳岩等内外诸证临床心得,而尤详于外科病证。卷首附作者祖父马省三“论症十六则”。现存清刻本。

  • 蒙头

    异痘之一。指痘出蒙头满面。属痘疮火毒共积于头部所致。治宜疏解,用松肌通圣散(《医宗金鉴》:荆芥、羌活、牛蒡、防风、紫草、红花、青皮、当归、赤芍、紫花地丁、蜂房、山楂、木通)。

  • 兑发

    兑,通锐。即锐发。《人镜经》:“耳前发脚为兑发。”详锐发条。

  • 抑痰丸

    《丹溪心法》卷二方。栝蒌仁一两,半夏二钱,贝母三钱。为末,蒸饼为丸,麻子大,每服一百丸,姜汤送下。治郁痰。

  • 食喘

    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一。指因饮食不节引起的气喘,故又名食积喘逆。《症因脉治》卷二:“食积喘逆之因: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厚味,日积于中,太阴填塞,不能运化,下降浊恶之气,反上于清道,则喘呕不免

  • 韩隐庵

    【介绍】:唐代医生。蜀(今四川)人。生平欠详,其医术传给沈应善。

  • 寒因热用

    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寒凉药治热证,反佐以热而发挥作用。例如实热证热郁于里,出现四肢厥逆的假寒症状时,服用寒凉药常被吐出,佐以温热药或寒药热饮,则不格拒。《素问注证发微》:“寒以治热,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见订正伤寒论注条。

  • 停饮眩晕

    病证名。指眩晕由心下或膈间停饮所致者。《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证治汇补·眩晕》:“停饮眩晕

  • 臭橘

    出《本草图经》。为枸橘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