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喉癣

喉癣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又名天白蚁肺花疮。喉癣发于咽喉咽喉生疮或腐溃。以其形似苔藓故名。多由①肝肾阴虚虚火上炎阴液被灼而成。《景岳全书》:“喉癣证,凡阴虚劳损之人多有此病,其证则满喉生疮红痛,久不能愈,此实水亏虚火证也。”②过食炒煎炙煿,醇酒厚味,胃中积热胃火蒸肺所致。《医宗金鉴》卷六十六:“喉癣咽干生苔藓,初痒时增燥裂疼,过饮药酒五辛火,霉烂延开蚁蛀形。”③杨梅疮毒上冲,结于咽喉,亦可发喉癣。其症咽喉初觉干燥,痒而微痛,上有青白斑点,或如芥子大,或如绿豆大,或色暗晦,满喉红丝缠绕。“如哥窰纹,如秋海棠叶背后纹。”(《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日久渐腐烂,腐衣叠若苔藓,吞咽疼痛,晨轻暮重,至夜尤甚,潮热盗汗,声音嘶哑。治法滋阴降火。用知柏地黄汤四物汤等加减。清热解毒、利咽喉。用广笔鼠粘汤加减。清血解毒。可选用杨梅一剂散外吹凤凰散(凤凰衣儿茶胆南星橄榄核等分,为细末,每二钱加冰片三分)。

猜你喜欢

  • 太息

    即叹气。以呼气为主的深呼吸。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叹气,称为善太息,是一个症状,可由肝胆郁结,肺气

  • 截疟

    ①治疟疾方法之一。在疟疾发作前的适当时间,使用内服药(如常山、槟榔、草果、姜半夏煎剂)或针刺(大椎、后溪、间使等穴)等方法,以制止疟疾的发作。②经外奇穴名。《千金要方》:“一切疟无问远近,正仰卧,以线

  • 宜母果

    见《岭南杂记》。为柠檬之别名,详该条。

  • 笔管癣

    病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指圆癣之形小者。详该条。

  • 脊强

    证名。出《灵枢·经脉》。亦称脊背强。指脊椎骨部筋脉、肌肉强急,身不能前俯的症象。多由督脉受病,或风寒外袭,湿凝瘀滞所致。《类证治裁·肩背手臂痛》:“脊强,腰似折,项似拔,此足太阳经气郁不行,羌活胜湿汤

  • 潜斋简效方

    书名。1卷。清·王士雄辑。刊于1853年。本书收录民间验方,分为头风、面皱、肺痈等40余类,约100余方。选方大多简便实用。末附王氏所撰《潜斋医话》。

  • 颌下痈

    病名。系指痈之发于颌下及其两侧者。多由肺胃热蕴,复感风热,痰毒邪火上冲所致。症见颌下及两侧红肿疼痛,连及口底及咽喉,妨碍饮食,身发寒热(《中医喉科学讲义》。治宜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仙方活命饮或黄连解

  • 水瓮菜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为过塘蛇之别名,详该条。

  • 新刻马书

    兽医学著作。14卷。明·杨时乔撰。刊于1594年。本书较系统地整理综括了明代以前有关马和马病的兽医学文献。书中附有马的针灸穴位图及多种疾病图,还有一些论治歌诀。内容丰富,但多采集古说,编排次序较乱,并

  • 贝母

    川贝母、浙贝母的简称,各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