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呕苦

呕苦

证名。指呕吐苦水。又称呕胆呕苦水、吐苦水。《灵枢·四时气》:“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肝胆受病,胆液外泄,随胃气上逆而出,故呕出苦水。《症因脉治》卷二以呕吐苦水有因外感时邪,邪犯少阳阳明所致者,症见潮热,胸闷太息,脉弦数,或洪大。宜用柴胡清胆汤葛根清胃汤。有因恼怒伤于肝胆所致者,症见胁肋胀痛,胸闷太息,或见目黄,脉弦数。偏虚者,宜用人参小柴胡汤。偏实者,宜用家秘清胆汤。挟食者,宜用干葛平胃散。挟痰者,合用二陈汤

猜你喜欢

  • 喉中生肉

    病名。《本草纲目》食盐、附方:“喉中生肉,绵裹筋头,拄盐揩之,日五六度。”此证喉中生重叠之肉,肿而不痛,日久则有臭气透出。即息肉喉风。详该条。

  • 天瓜

    见《滇南本草》。为瓠子之别名,详该条。

  • 脉解篇

    《素问》篇名。内容主要是解释三阴三阳经脉之气,以及经脉在偏盛偏衰时所发病变的机理,故名。

  • 胆囊炎、胆石症

    急腹症之一。为胆囊及胆管的炎症、结石。多由情志忧郁,饮食失节,过食油腻,或蛔虫上扰,致使肝胆气郁,湿热蕴结而成。症见脘胁部隐痛,胀闷走窜,牵引肩背,恶心呕吐,甚至口苦咽干,便秘尿赤,面目俱黄,或右上腹

  • 微者逆之

    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轻浅单纯的病证,可逆其病气而治之。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参见正治条。

  • 济生集

    妇产科著作。清·王春亭撰。6卷。刊于1896年。分列保胎、保产、经带、胎病、产病、儿科六门,阐述妇女经、带、胎、产病因证治及妇婴保健,所论多采前人之说。附有验方134首。现存初刻本。

  • 神护膏

    《证治准绳·疡医》卷一方。赤小豆、黄皮、白蔹、白芷、天花粉、天南星各等分。为细末,阴症用米醋与蜜水,阳症用商陆根或芭蕉油调后围罨患处。治肿毒。

  • 偶中

    指巳时。详十二时条。

  • 黄狗肾

    见《饮片新参》。又名牡狗阴茎、狗鞭、广狗肾。为犬科动物Canis familiaris L.(雄性黄狗)的外生殖器。咸,温。补命门,暖冲任。治阳痿,遗精,带下。煎汤:4.5~9克。

  • 五大

    人体部位。亦称五体,指头和两手两足。《针经指南·标幽赋》:“似续而交五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