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台湾榕

台湾榕

《全国中草药汇编》:台湾榕

药材名称台湾榕

别名长叶牛奶树

来源桑科台湾榕Ficus taiwanensis Maxim., epith. mut.,以全株入药。

生境分部台湾、长江中、下游和以南各省。

性味甘、微涩,平。

功能主治柔肝和脾,清热利湿。主治急、慢性肝炎,腰脊扭伤,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

用法用量2~3两,外用适量。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台湾榕

药材名称台湾榕

拼音Tái Wān Rónɡ

别名长叶牛奶树、水牛奶、狗奶木、羊屎木、长叶牛乳树、羊乳子、羊奶子、牛奶果、大同木、天星木、水槟榔、仙人桃

来源药材基源:为桑科植物台湾榕的全株。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Ficus formosan Maxim.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2-3m。小枝、叶脉和叶柄幼时均被疏柔毛;枝纤细,有托叶残留的痕迹。叶互生;叶柄长4-6mm;托叶长三角形,长约8mm,早落;叶片膜质,倒卵状披针形,长4-11cm,宽1-3.5m,先端通常渐尖,尖端有时长达1m以上,中部以下渐狭,有时不对称,基部楔形,全缘或上部呈浅波状或有不规则的缺齿;侧脉和疏离的网脉在背面稍明显。隐头花序(榕果)单生于叶腋,梨形或近球形,成熟时紫红色,直径6-8mm,外面有小瘤体,顶端有脐状突起,基部渐狭成一短柄,长2-3mm;雄花、瘿花同生于一花序托中,雌花生在另一花序托内;雄花花被片3-4,雄蕊2;瘿花花被片4-5,舟状,花柱短,侧生;雌花与瘿花相似,花被片4,但花柱较长,柱头漏斗形。瘦果。花期4-7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低海拔至高海拔的山地疏林中或旷野、路旁、溪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甘;微涩;性平

功能主治活血补血;催乳;止咳;祛风利湿;清热解毒。主月经不调;产后或病后虚弱;乳汁不下;咳嗽;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背痈;乳痈;毒蛇咬伤;湿热黄疸;急性肾炎;尿路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广西民族药简编》:“忌吃酸辣食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水苦荬果实

    药材名称水苦荬果实拼音Shuǐ Kǔ Mǎi Guǒ Shí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玄参科植物水苦荬的果实(四川地区用带虫的果实,称为虫瘿)。立夏前后采收。功能主治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贵

  • 野苦瓜

    药材名称野苦瓜拼音Yě Kǔ Guā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短序栝楼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richosanthes bauiensis Gagnep.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鲜用或切段晒

  • 山乌桕根

    《中药大辞典》:山乌桕根药材名称山乌桕根拼音Shān Wū Jiù Gēn出处《陆川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山乌桕的根。秋后采。原形态山乌桕,又名:红乌桕。乔木或灌木,高3~5米。枝条灰黑色,

  • 山东肿足蕨

    药材名称山东肿足蕨拼音Shān Dōnɡ Zhǒnɡ Zú Jué英文名Chinese Hypodematium出处始载于《蕨类名词及名称》。来源药材基源:为肿足蕨科植物山东肿足蕨的全草或叶。拉丁植物

  • 香叶子

    《中药大辞典》:香叶子药材名称香叶子拼音Xiānɡ Yè Zi出处《贵州药植目录》来源为樟种植物香叶子的树皮或枝、叶。原形态香叶子,又名:香树。常绿灌木,高1~3米。小枝光滑,树皮黄绿色。叶

  • 槐胶

    《中药大辞典》:槐胶药材名称槐胶拼音Huái Jiāo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树脂。性味《纲目》:"苦,寒,无毒。"归经《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 梨树根

    《中药大辞典》:梨树根药材名称梨树根拼音Lí Shù Gēn别名糖果根(《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糖梨根(《四川中药志》)。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

  • 蝮蛇蜕皮

    药材名称蝮蛇蜕皮拼音Fù Shé Tuì Pí出处《唐本草》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蜕皮。功能主治《唐本草》:"主身痒、瘑、疥、癣等。"摘录《

  • 蔓乌头

    《中药大辞典》:蔓乌头药材名称蔓乌头拼音Màn Wū Tóu别名细茎蔓乌头(《东北植物药图志》),鸡头草(《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出处《东北药用植物原色

  • 水菖蒲

    药材名称水菖蒲拼音Shuǐ Chānɡ Pú别名泥昌、水昌、水宿、茎蒲、白昌、溪荪、兰荪、昌蒲、昌阳泥菖蒲、蒲剑、水八角草、家菖蒲、臭蒲、大叶菖蒲、土菖蒲出处水菖蒲始载于《别录》。1.《本草经集注》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