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千日红

千日红

《全国中草药汇编》:千日红

药材名称千日红

拼音Qiān Rì Hónɡ

别名百日红、千日白、千年红、蜻蜓

来源为苋科千日红属植物千日红Gomphrena globosa L.,以花序入药。夏、秋采摘花序,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厘米,全株密被白色长毛。茎直立,有分枝,近四棱形,具沟纹,节部膨大,带紫红色,密被白色柔毛。单叶对生,叶柄长约1厘米,上端叶几无柄;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长5~10厘米,宽2~4厘米,先端钝或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被白色长柔毛和缘毛。夏季开紫红色、白色或淡红色花,头状花序球形或长圆形,通常单生于枝顶,有时2~3花序并生,花序直径约2厘米,总苞2枚,叶状,每花基部有干膜质卵形苞片1枚,三角状披针形小苞片2枚,小苞片紫红色,背棱有显明细锯齿,花被片披针形,外面密被白色绵毛,花丝合生成管状,先端5裂。胞果近球形。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栽培性健壮,喜炎热、较干燥气候,适宜向阳和土壤肥沃的地区栽培。种子繁殖,北方3月于温床育苗,4月中旬当苗生有2~3片真叶时,假植,株距2~3寸。假植后,须适当遮荫,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5月移植田间,行株距为1×0.3尺.在灌水方便的地区,也可采用直播法,南方3、4月,北方4月下旬或5月上旬播种,开沟条播,覆土2~3分,保持土壤湿润,约2周出苗。

化学成分紫色花序冰水提取物中含有β-花青甙类;千日红甙Ⅰ(gomphreninⅠ)和千日红甙Ⅱ(gomphreninⅡ)及五种为千日红甙Ⅰ或Ⅱ的羟芳酰基衍生物,结构已确定的有千日红甙Ⅲ、Ⅴ、Ⅵ(gomp-hreninⅢ、Ⅴ、Ⅵ)。此外,尚含皂甙及少量苋菜红素(amaranthin)和异苋菜红素(isoamaranthin)等。

药理作用其皂甙和黄铜部分能祛痰。

性味甘,平。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平肝明目。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肺结核咯血,头晕,视物模糊,痢疾。

用法用量3~5钱。

制剂30%千日红注射液;取千日红花序,用蒸馏水提取3次,过滤。合并滤液,浓缩成流膏状,再用乙醇提取,浓缩成流膏状。用注射用水稀释,冷却过滤,加苯甲醇、吐温-80.灌封,灭菌,制成30%注射液。

复方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30%千日红注射液,每次0.3毫升穴位;注射。常用穴位;肺俞、定喘。喘重加天突;痰多加丰隆;憋气加膻中。个别体弱病人注射穴位宜少,以免出现心跳加速、晕针等。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千日红

药材名称千日红

拼音Qiān Rì Hónɡ

别名百日红、千金红、百日白(《中国药植志》),千日白、千年红(《江苏植药志》),吕宋菊(《陆川本草》),淡水花(《南宁市药物志》),沸水菊(《广西中药志》),长生花(《上海常用中草药》),蜻蜒红、球形鸡冠花(《福建中草药》)。

出处《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为苋科植物千日红花序全草。7~9月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约50厘米。茎粗壮,有毛,枝微有四棱,节部较膨大,略呈紫红色。叶对生,具短柄,椭圆形至倒卵形,长5~10厘米,宽2~5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粗糙具毛,下面有白软毛,边缘有纤毛。头状花序顶生,淡紫色、深红色或白色,球形,基部有2枚叶状苞片;每花有膜状苞片2枚,三角状披针形,边缘有浅锯齿,苞片紫色、粉红色,稀为白色,包复花被;花被5,线状技针形,外面密被长白毛;雄蕊5,花丝愈合成管状,先端5浅裂,粉红色;花柱线形,短,柱头2裂。胞果圆形。种子扁豆形。花期7~10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产江苏、福建、四川、广西等地。

性状干燥花序呈球形或长圆球形,通常单生,长2~2.5厘米,直径1.5~2厘米,由多数花集合而成;花序基部具2枚叶状圃三角形的总苞片,绿色,总苞片的背面密被细长的白柔毛,腹面的毛短而稀;每花有膜质苞2片,带红色。气微弱,无味。以洁白鲜红或紫红色,花头大而均匀者为佳。

化学成分含千日红甙Ⅰ、Ⅱ、Ⅲ、Ⅴ、Ⅵ、苋菜红甙、异苋菜红甙。

性味甘,平。

①《福建民间草药》:"甘,平。"

②《药材学》:"甘淡,平,味微咸。"

功能主治清肝,散结,止咳定喘。治头风,目痛,气喘咳嗽,痢疾,百日咳,小儿惊风,瘰窃,疮疡。用于慢性或喘息性支气管炎、百日咳。

①《福建民间草药》:"祛风,镇肝,退热,明目。"

②《南宁市药物志》:"清肝明目,散结消瘿。治瘰疬初起,肝热目痛,血压高头痛。"

③《广西中药志》:"花序:凉血消肿,止痉咳。治百日咳;外治疮疡肿痛。民间治月经不调。全株煲水外洗,治跌打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花1~3钱;全草0.5~1两。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头风痛:千日红花三钱,马鞭草七钱。水煎服。(江西《草药手册》)

②治气喘:千日红的花头十个,煎水,冲少量黄酒服,连服三次。(《中国药植志》)

③治白痢:千日红花序十个,水煎,冲入黄酒少量服。(江西《草药手册》)

④治小便不利:千日红花序一至三钱,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⑤治小儿风痫:千日红花十朵,蚱蜢干七个。酌加开水炖服。(《福建民间草药,)

⑥治小儿肝热:千日红鲜花序七至十四朵,水煎服。或加冬瓜糖同炖服。(《福建中草药》)

⑦治小儿夜啼:千日红鲜花序五朵,蝉衣三个,菊花七分,水煎服。(《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气管炎

用千日红全草制成100%和200%两种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1次2毫升,1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5天。临床以200%注射液观察120例,五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为93.3%,近控率为68.8%;以100%注射液观察125例,四个疗程的总有效率为73.6%,近控率为11.2%。两组均以单纯型、痰湿型,以及病情轻、病程短者疗效较高。其中200%注射液对咳、痰、喘均有较好效果,而100%的注射液对喘的效果则不明显。副作用:约有10%的病例用药后有口干现象,大都在继续治疗中自行消失。治疗前后曾对部分病人作肝功能和尿液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说明对肝、肾功能似无毒性作用。

用千日红花序片剂(每片含生药约3.2克,每次2片,日服3次,10天为一疗程,连服二疗程)治疗500例,平均显效率27.9%,总有效率77.1%。以千日红全草(去花序)片剂(含量同花序片,每次3片,日服3次,疗程同上)治疗754例,平均显效率32.1%,总有效率81.8%;治疗支气管哮喘174例,显效率47.1%,总有效率88.5%。片剂的主要作用似为平喘、祛痰,但无明显的消炎作用。

此外,曾用30%的千日红花序注射液行穴位注射,每次每穴0.3毫升,治疗支气管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40例,结果近期控制6例,好转28例。常用穴位:肺俞、定喘;喘重加天突,痰多加丰隆,憋气加膻中。注射时须注意心率增速、晕针等反应。体弱者可用千日红3~6钱煎服。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千日红

药材名称千日红

拼音Qiān Rì Hónɡ

别名百日红、千金红、百日白、千日白、千年红、吕宋菊、滚水花、沸水菊、长生花、蜻蜒红、球形鸡冠花、千日娇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来源药材基源:为苋科植物千日红的花序或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Gom phrena globos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采摘花序或拔取全株,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60cm。全株密被白色长毛。茎直立,有分枝,近四棱形,具沟纹,节部膨大,带紫红色。

单叶对生;叶柄长1-1.3cm,上端叶几无柄,有灰色长柔毛;叶片长圆形至椭圆形。长5-10cm,宽2-4cm,先端钝而尖,基部楔形,两面有小斑点,边缘波状。头状花序球形或长圆形,通常单生于枝顶,有时2-3花序并生,常紫红色,有时淡紫色或白色;总苞2枚,叶状,每花基部有干膜质卵形苞片1枚,三角状披针形小苞片2枚,紫红色,背棱有明显细锯齿,花被片披针形,外面密被白色绵毛;花丝合生成管状,先端5裂;柱头2,叉状分枝。胞果近球形。种子肾形,棕色,光亮。花果期6-9月。

生境分部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原产热带美洲。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阳光,性强健。对土壤要求不严,但选斜坡向阳和排水良好的地方栽培为好。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春季3-4月播种,开1.3m宽畦,按行窝距25cm点播,每1hm2用种子4.5kg。

田间管理 生长期要中耕除草、追肥3次,分别在苗高6~10cm、18-20cm及初现花蕾时进行。肥料以人畜粪水为主,遇天旱应注意淋水。

性状性状鉴别 头状花序单生或2-3个并生,球形或近长圆形,直径2-2.5cm。鲜时紫红色、淡红色或白色,干后棕色或棕红色。总苞2枚,叶状。每花基部有干膜质卵形苞片1枚,三角状披针形;小苞片2枚,紫红色,背棱有明显细锯齿;花被片5,披针形,外面密被白色绵毛;干后花被片部分脱落;有时可见胞果,近圆形,含细小种子1粒,种皮棕黑色,有光泽。气微,味淡。

化学成分全草分得4′,5-二羟基-6,7-亚甲二氧基黄酮醇-3-O-β-D-葡萄糖甙(4,5-dihydroxy-6,7-methylenedioxyfla-vonol-3-O-β-D-glucoside)[1]。叶中提取得到千日红醇(gom-phrenol)[2],花中含千日红甙(gomphrenin)Ⅰ、Ⅱ、Ⅲ、Ⅴ、Ⅵ[3],异千日红甙(isogomphrenin)Ⅰ、Ⅱ及苋菜红甙(amaranthin)和甜菜甙(betanin)[4]。

性味甘;微咸;性平

归经肺;肝经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清肝明目;解毒。主咳嗽;哮喘;百日咳;小儿夜啼;目赤肿痛;肝热头晕;头痛;痢疾;疮疖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花3~9g;全草15~30g。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福建民间草药》:祛风,镇肝,退热,明目。2.《南宁市药物志》:清肝明目,散结消瘿。治瘰疬初起,肝热目痛,血压高头痛。3.《广西中药志》:花序:凉血消肿,止痉咳。治百日咳;外治疮疡肿痛。民间治月经不调。全株煲水外洗,治跌打疮疖。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鹦哥花藤

    药材名称鹦哥花藤别名老鸦花藤来源豆科鹦哥花藤Mucuna wangiana Hu,以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涩,微温。功能主治舒筋活络。主治月经不调,小儿麻痹后遗症。用法用量3~5钱。摘录《全国中草

  • 樝子

    《中药大辞典》:樝子药材名称樝子拼音Zhā Zǐ别名和圆子(《雷公炮炙论》),西南木瓜(《中药志》)。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实。果熟时采摘,纵剖为两半或数片,晒干或烘干。原形态木桃

  • 柳叶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柳叶菜药材名称柳叶菜拼音Liǔ Yè Cài别名水丁香、地母怀胎草、菜籽灵、通经草、水兰花、水接骨丹、水窝窝、绒棒紫花草、长角草、鱼鳞草、大样干鱼草、光明草[湖

  • 白金果榄

    《全国中草药汇编》:白金果榄药材名称白金果榄别名山总管、百解薯、银袋、苦凉藤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百解马兜铃Aristolochia westlandii Hemsl.,以块根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

  • 大叶紫珠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叶紫珠药材名称大叶紫珠拼音Dà Yè Zǐ Zhū别名紫珠草、大风叶、赶风紫、红大曰,假大艾来源为马鞭草紫珠属植物大叶紫珠Callicarpa macroph

  • 槐枝

    《中药大辞典》:槐枝药材名称槐枝拼音Huái Zhī别名槐嫩蘖(《唐本草》)。出处《别录》来源为豆科植物槐的嫩枝。化学成分含芸香甙。性味《纲目》:"苦,平,无毒。"功能主

  • 南方露珠草

    药材名称南方露珠草拼音Nán Fānɡ Lù Zhū Cǎo英文名all-grass of South Circaea别名拐子菜、辣椒七、白辣蓼草、假蛇床子、白洋漆药、野牛夕、红节草出处始载于《中国高

  • 大头橐吾

    药材名称大头橐吾别名兔打伞、猴巴掌、望江南来源菊科大头橐吾Ligularia japonica (Thunb.) Less.,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部福建、台湾、浙江、江西、湖北、广东。性味辛,微温。

  • 荨麻根

    《中药大辞典》:荨麻根药材名称荨麻根拼音Xūn Má Gēn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来源为荨麻科植物麻叶荨麻,狭叶荨麻等的根。性味《文山中草药》:"苦辛,温,有毒。"功能主

  • 腊梅

    药材名称腊梅拼音Là Méi别名黄梅花、黄腊梅、腊木、铁筷子来源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Link [Calycanthus pra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