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小儿涎盛而喘急,为痰涎上壅于肺所致。其症以肺脾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正气虚而邪气盛者为多。《东医宝鉴》:“顽涎者,脾肺所出也,涎则流溢于咽喉,如水鸡之声,喘嗽烦闷,宜抱龙丸……。”发作时
【生卒】:十四世纪【介绍】:元代医家。字德显,号育溪。衡阳(今湖南衡阳)人。精于医药,擅长儿科,撰有《活幼心书》行世。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九方。山楂、厚朴(姜制)、甘草、炒枳壳、槟榔、当归、炒白芍药、黄芩(酒炒)、连翘、炒牛蒡子、炙青皮、黄连(吴茱萸炒)、生姜。水煎服。治小儿麻疹作痢,腹痛欲解,或赤或白,
人体部位名。通“巅”。即头顶部。《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心脉……微为血溢,维厥耳鸣颠疾。”《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若脉而微,……其耳必鸣,其疾在巅。”
病证名。①见《丹溪心法·消渴》。又称肾消、消肾。《医学纲目》卷二十一:“下消者,经谓之肾消。肾消者,饮一溲二,其溲如膏油。”本症多因肾衰不摄所致。主要症候为小便特多,或如膏油,或甜,口渴多饮,面黑耳焦
骨名。额骨的眶部。眼眶的上缘。
病名。出《世医得效方》卷十八。即肱骨、尺骨、桡骨、股骨、胫骨、腓骨骨折的合称。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肾气通耳,而妇人以肾系胞,因产血气伤损,则肾气虚,其经为风邪所乘,故令耳聋也。”治宜补益肾气为主。方用金匮肾气丸。气虚可用补中益气丸。
手小指别名。即手第五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