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加减归脾汤

加减归脾汤

辨证录》卷九: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人参3钱,当归3钱,茯苓3钱,白术3钱,白芍3钱,甘草5分,半夏5分,川芎2钱,白豆蔻1粒,柴胡1钱,远志1钱,枣仁1钱,麦冬5钱。

功能主治劳倦伤脾,色白神怯,秋间发热头痛,吐泻食少,两目喜闭,喉哑昏昧,粥饮有碍,手常揾住阴囊。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辨证录》卷九

《幼科直言》卷五: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人参黄耆、枣仁(炒)、归身少许、白茯苓木香少许、白芍(炒)、百合

功能主治胎元不足,面白心慌,或泄泻盗汗。

用法用量大枣1枚为引,水煎服。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医方简义》卷五: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炙绵黄耆3钱,白术1钱5分,炙甘草5分,枣仁(炒)1钱,远志肉(炒)8分,广木香8分,归身3钱,茯神3钱,党参3钱,煅龙骨2钱,乌贼骨1钱。

功能主治白淫、白淋、白带。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医方简义》卷五

《疡科全书》: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党参2钱,白术2钱,炒枣仁2钱,半夏2钱,煅龙骨2钱,煅牡蛎2钱,龙眼肉2钱,当归3钱,白芍3钱,远志钱半,广陈皮钱半,炙甘草1钱。

功能主治妇人忧郁内伤,初则或经水不调,久而或致闭不通,阴火上炎,皆生疬,此名伤肝疬。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疡科全书》

《性病》:加减归脾汤

药方名称加减归脾汤

处方人参2钱半,龙眼肉2钱半,黄耆2钱半,甘草5分,白术2钱半,茯苓2钱半,木香5分,当归1钱,吴萸1钱,姜艾1钱,远志1钱。

功能主治经少色淡者。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性病》

猜你喜欢

  • 琥珀黑龙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琥珀黑龙丹药方名称琥珀黑龙丹处方五灵脂(去沙石)、当归(去芦)、川芎、干地黄(生者)、良姜,各等分。上入砂盒内,赤石脂泯缝,纸筋盐泥固济封合,炭火十斤煅通红;去火候

  • 金液汤

    《一草亭目科》:金液汤药方名称金液汤处方软前胡3克 白桔梗2.5克 直防风3克 川独活1克 京芍药3克 肥知母1.5克荆芥穗1.5克 苏薄荷1.8克蔓荆子2克(炒,研)北柴胡3克(炒)片姜黄1.5克(

  • 木香枳壳丸

    药方名称木香枳壳丸处方木香60克枳壳(麸炒,去瓤)黄耆熟干地黄当归防风各120克槐角子(炒)500克制法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肠风痔疾下血。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不拘时候,

  • 龙脑鸡苏圆

    药方名称龙脑鸡苏圆处方柴胡(要真银州者)二两(同木通以沸汤大半升浸一、二宿,绞汁后入膏),木通(同柴胡浸)、阿胶(炒微燥)、蒲黄(真者.微炒)、人参,各二两;麦门冬(汤洗.去心.焙研)四两,黄蓍(去芦

  • 玉屏风口服液

    药方名称玉屏风口服液处方黄芪600g防风200g白术(炒)200g性状为棕红色至棕褐色的液体;味甜、微苦、涩。炮制以上三味,将防风酌予碎断,提取挥发油,蒸镏后的水溶液另器收集;药渣及其余黄芪二味加水煎

  • 地黄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六:地黄散药方名称地黄散别名生地黄饮(《普济方》卷一八九)。处方生地黄240克蒲黄180克地骨皮150克黄芩(去黑心)芍药 生竹茹各150克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主血热妄行,口鼻出血

  • 六曲丸

    药方名称六曲丸处方曲1斤,术2斤,当归3两,干姜3两(一方加甘草2两)。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气血衰弱,胃气不和,不能饮食,食辄不消,四肢尪弱,百疾交攻,多卧嘿嘿。用法用量每服30

  • 白避瘟散

    药方名称白避瘟散处方绿豆粉80两,石膏(生)80两,滑石8两,白芷8两。制法上为细末,每60两细末,兑入麝香6分,冰片6两,薄荷冰5两,甘油12两,和匀,收贮勿令泄气。功能主治清暑散风,通窍解毒。主夏

  • 神解散

    药方名称神解散处方白僵蚕(酒炒)3克蝉蜕5个神曲9克金银花6克 生地6克木通3克车前子3克(炒,研)黄柏3克(盐水炒)黄芩3克(酒炒)桔梗3克黄连3克功能主治清热透邪,泻火解毒。治温病初起,憎寒壮热,

  • 增味导赤散

    药方名称增味导赤散处方生干地黄(洗,晒)木通黄芩生甘草车前子(不炒)山栀仁、川芎赤芍药各等分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治血淋,血尿。用法用量每服9克,入竹叶10叶,生姜3片,水煎服。摘录《仁斋直指》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