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倒睫拳毛

倒睫拳毛

病证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倒睫拳毛倒睫倒睫拳挛、拳毛倒插、拳毛倒睫。本证常并发于椒疮。《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倒睫拳毛之证,由皮松弦紧,故拳毛倒入。内刺睛珠,碜涩难开,眼胞赤烂,痒而兼疼。此乃脾热肝风合邪上壅所致。宜用细辛汤,内清邪热,外散风邪也”。外治:古代尚用夹睑法。现对睫毛倒入少者,可电解倒睫;若倒睫多或睑内翻者,应用手术矫正。

猜你喜欢

  • 汤衡

    【生卒】:十二世纪【介绍】:南宋医家。东阳(今浙江东阳)人。祖父名民望,撰有《婴孩妙诀》2卷;父名麟,他继承祖业,尤精儿科。整理家传经验,撰有《博济婴孩宝书》20卷,曾刊于会稽,均佚。

  • 柔脾汤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炙甘草、炒白芍药,黄芪各半两,熟地黄一两五钱。为末,每服五钱,水、酒各半煎服。治虚热吐血,衄血汗出。

  • 鼓胀

    病证名。①腹皮绷急如鼓,中满膨胀疾患的统称。《灵枢·水胀》:鼓胀,“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素问·腹中论》:“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名为鼓胀。”后世文献,鼓、臌相

  • 产泄

    即产后泄泻。详该条。

  • 唇胗

    古病名。出《灵枢·经脉》。胗,“唇疡也”(《说文解字》)。详唇疮条。

  • 虚痓

    病证名。见《证治汇补·痓病章》。指气血虚极,不能养筋所致的痓病。《医学正传·痓病》:“亦有绝无风邪,而亦能使人筋脉挛急,而为角弓反张之候者,血脱无以养筋故也。”证见四肢搐搦,头昏目花,自汗,神疲,气短

  • 三关纹

    即小儿指掌脉纹。见《医方集宜》卷之八。“虎口乱纹多,须知气不和。色青惊积聚,下乱泻如何。青黑慢惊发,入掌内吊多。三关急通过,此候必沉疴。”

  • ①纵,弛纵、纵缓之意。多属筋脉、关节病变,如筋纵、百节皆纵之类。《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灵枢·经脉》:“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尽皆纵。”②指脉象。《伤寒

  • 白滑苔黑心舌

    苔白滑,中心黑苔的舌象。其证有寒有热:白滑苔,刮之可净,为真寒假热;若刮之不净,舌粗涩干燥,为里实热证,或为表邪入里之候(见《伤寒舌鉴》)。

  • 白冷风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翅茎香青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