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似疟

似疟

病证名。指如疟非疟的一类病证。《医贯·疟论》:“世间似疟非疟者多。世人一见寒热往来,便以截疟丹施治,一截不止则再截,再截而止,止而复发复截,以致委顿,甚或因而致毙者有之,是不可不辩也。经曰,阳虚则恶寒,阴虚则恶热。阴气上入于阳中,则恶寒;阳气下陷于阴中,则恶热。凡伤寒后、大病后、产后、劳瘵等证,俱有往来寒热,似疟非疟,或一日二三度发,并作虚治。但有阳虚、阴虚之别。阳虚者补阳,如理中汤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加姜桂,甚则加附子,诸方中必用升麻柴胡,以提出阴中之阳,水升火降而愈。医书中有论及之者矣。至于阴虚者,其寒热亦与正疟无异,而阴疟中又有真阴真阳之分,人所不知。经曰,昼见夜伏,夜见昼止,按时而发,是无水也;昼见夜伏,夜见昼止,倏忽往来,时作时止,是无火也。无水者,壮水之主,以镇阳光,六味汤主之;无火者,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八味汤主之。世人患久疟而不愈者,非疟不可愈,乃治之不如法也。……又有恶寒恶热,如疟无异,面赤如脂,口渴不甚,吐痰如涌,身以上热如烙,膝以下自觉冷,此真阳泛上,肾虚之极,急以附子八味地黄汤,大剂冷饮而热退,继以人参建中汤调理。”参如疟条。

猜你喜欢

  • 马培之外科医案

    书名。清·马培之撰。作者长于外科,书中记述疔毒、瘰疬、流注等42种外科病症的治疗。对其中的主要病种,分析病因、病理、病变,并根据不同病情采用补、散、发、清等各种治法,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变化与发展。本书

  • 痔核

    病名。即痔的别称。详该条。

  • 甚者从治

    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深重复杂难以辨认的病证可从其表象而治之。如热极似寒,寒极似热,应顺其假寒、假热的表象,采用从治的方法。参见反治条。

  • 表邪内陷

    指由于邪盛正虚或治疗失当,在表的邪气陷入于里的病变。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症见不恶寒、发热更高而神昏、澹妄。又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参内陷条

  • 足跟痛

    证名。又称脚跟痛。多由肾虚、血热、痰湿所致。《丹溪心法·足跟痛》:“足跟痛,有痰,有血热。”常见足跟一侧或二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张氏医通》卷五:“肾脏阴虚者,则足胫时热而足跟痛,六味丸加龟板

  • 乌蒜

    见《本草纲目》。为石蒜之别名,详该条。

  • 黄占

    见《种福堂公选良方》。为黄蜡之别名,详蜂蜡条。

  • 蚕豆梗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蚕豆茎,详该条。

  • 太阳之阳

    出《素问·皮部论》。太阳经之阳络。名关枢,详该条。

  • 胡宪丰

    【介绍】:清代医家。字骏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研究伤寒学,对《伤寒论》十分尊崇,与车宗辂(质中)共撰《伤寒第一书》(17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