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论本义

伤寒论本义

书名。18卷。卷首、卷末各1卷。清·魏荔彤撰于1724年。魏氏注解《伤寒论》,除前有总论外,对六经病、瘥后劳复霍乱等篇,亦各有总论提要钩玄。卷首并附方有执阴阳表里图》,闵芝庆《传经论》以及作者对方、闵二家学说的评价。编次方面,将合病、并病、坏病、痰病、过经不解等内容置于三阳经病和三阴经病之间。诠释颇详,但附会的观点亦复不少。本书另有魏氏自撰的跋语,分析了六经病的八纲治法举例,可资参考。

猜你喜欢

  • 喉杵

    病证名。似指咽喉病之肿痛症状而言。《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喉杵,喉极肿而极痛。宜甘桔射干汤,外点烧盐散。”另有见喉忤者,乃刊刻误字。

  • 孙允贤

    【介绍】:元代医生。文江人。撰有《医方大成》等书。

  • 前后血

    证名。出《素问·腹中论》。指大小便皆出血,详见便血、溺血等条。

  • 谢克庵

    【介绍】:见谢以闻条。

  • 喝呼草

    出《广西通志》。为含羞草之别名,详该条。

  • 纳甲法

    见纳干法条。

  • 膏伤珠陷

    病证名。《张氏医通》卷八:“膏伤珠陷,谓珠觉低陷而不鲜绽也。非若青黄凸出诸漏之比。”“盖内有所亏,目失其养,源枯络伤,血液耗涩,精膏损涸之故。”(《证治准绳·杂病》)。泛指因目疾而引起的目内陷,参见该

  • 六郁

    六种郁证的总称。见《丹溪心法·六郁》。指气郁、湿郁、痰郁、热郁、血郁、食郁。《医学正传·郁证》:“夫所谓六郁者,气、湿、热、痰、血、食六者是也。”详各条。

  • 伤寒证脉药截江网

    见伤寒六书条。

  • 临月呕吐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孕妇临产、忽然呕吐,或胃气虚寒,或冬月去里衣太早下体受寒,或胎上逼心气逆而呕,治宜和胃温中顺气,加催生之药。……宜温胃汤。”(肉桂、半夏、厚朴、陈皮、香附、当归、川芎、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