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寒撮要

伤寒撮要

书名。4卷。清·王梦祖撰于1799年。王氏以仲景学说为主,参考《内经》、《难经》、《伤寒论》多种注本以及有关方书、论著近百种汇辑而成。本书除论述伤寒传经诊法、六经证治等内容外,主要介绍伤寒多种病证的辨证和治疗。证分124门,选方264首,并记述其主治、功能及变化方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前人的有关学术经验。

猜你喜欢

  • 续名医类案

    书名。36卷(原60卷)。清·魏之琇编。成书于1770年。本书为续补明代江瓘《名医类案》而作。魏氏补辑清初以前历代名医治案,更多的是增录当代各家医案。书分345门,包括传染病、内、外、妇、儿、五官科等

  • 红霞映日症

    眼科病证。出《银海精微》。《张氏医通》卷八:“眼赤涩肿痛年深,有红翳于乌睛上,浓泪如红霞映日之状,乃肝膈风热上攻所致。治宜祛风散血清凉之剂。”属血翳包睛,详该条。

  • 火运临午

    运气术语。出《素问·六微旨大论》。戊为火运,午为火的正位,中运火与岁支午同气,故所指即戊午年为岁会。参见岁会条。

  • 湿热下注

    指湿热流注于下焦。主要表现为小便短赤、身重疲乏、舌苔黄腻、胃纳不佳等。临床多见于湿热痢疾、湿热泄泻、淋浊、癃闭、阴痒、白带、下肢关节肿痛、湿脚气感染等症。

  • 一指禅功

    气功功法。在特定的坐功、站功、行功的自我锻炼基础上,运内气于食指尖,发放于指外,以食指代金针,点人身之穴道,使通经络,调气血而治疗疾病的功法。其功法分为:①坐功,包括意守丹田、收功;②站功,包括意守食

  • 疮疡灸法

    疮疡外治法之一。见《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借艾灸热力及药物作用以达疏通经络,散结拔毒之效。凡疮疡不论阴证、阳证,初期均可使用之。《外科精义》卷上:“夫疽则宜灸,不宜烙。痈则宜烙不宜灸。”用法有三:①直接

  • 中药炮制法之一。详水飞条。

  • 温病

    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又简称“温”。①多种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后世泛称“温热病”。《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温病一般起病较急,发热较甚,传变

  • 逐水

    下法之一。用峻烈泻水药攻逐水饮的方法。适用于腹水、胸胁积水等实证。常用如十枣汤等。

  • 经行泄泻

    病证名。出《陈素庵妇科补解》。亦名经来泄泻。多因脾肾阳虚,当经行之时,胃肠之气血受阻,影响水谷精微的运化及传导失职所致。脾虚者,症见经期大便泄泻,精神疲倦,食减,或见浮肿、腹胀等,治宜健脾渗湿,方用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