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中风

产后中风

病名。出《金匮要略·产后病脉证并治》。多因产后气血骤虚,腠理不密,外邪乘虚侵袭所致。若感受风邪,连续十多日不解,头微痛,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治宜调和营卫桂枝汤主之。若症见发热面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若感受风寒,寒搏筋脉,症见筋脉挛急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身如角弓,不宜当真中风治,华佗愈风散(荆芥穗焙干,研末,每服三钱,童便调,鼻饲下之)主之。参见破伤风条。

猜你喜欢

  • 知柏八味丸

    即滋阴八味丸,见该条。

  • 脾舍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地机。见该条。

  • 女科指要

    妇科专著,6卷。清·徐大椿(灵胎)撰。约成书于1764年。此书系《徐灵胎医略六书》之一。设调经、种子、胎前、临产和产后五门。广摘历代医家对女科证治之医论。对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阐述颇具特色,强调辨证施治

  • 赵卿

    【介绍】:唐代民间医生。善医,尤长于治疗眼疾。《北梦琐言》记载他为一少年治疗眼疾,用酱酢芥醋等治愈。

  • 简明中医内科学

    书名。南京中医学院内科教研组编。本书分总论与各论两部分。总论包括病因、诊法、治疗法则等内容。各论介绍73种内科病证的诊治,采用中医病名。论述简明,文字浅显,每病之后附有医案选录,可供临床参考。1959

  • 牛筋条根

    见《四川中药志》。为山胡椒根之别名,详该条。

  • 鼠疮

    病名。见《辨证录》卷十三瘰疬门。即瘰疬。详该条。

  • 清咽化痧煎

    《疫喉浅论》卷下方。金银花、牡丹皮、玄参、丹参、鲜生地黄、人中黄、麦门冬、白茅根、莲房、赤芍药、连翘、犀角、竹叶。水煎,兑陈金汁(童便亦可)、地骨露温服。治疫痧红艳,颗粒无分,灼热无汗,神烦口渴,肤燥

  • 吴邦宁

    【介绍】:明代医家。字惟和。黎阳(今安徽休宁县东南)人。原姓施,因继承吴云川的医业,改姓吴。行医五十年,尤其精于儿科。著有《痘疹心法》一书,已佚。长子潢,承其业,复姓施。

  • 经史证类大全本草

    见大观本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