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隋代医家。撰《崔氏食经》4卷。《医心方》、《证类本草》等多引用。
症名。见《杂病源流犀烛·暑病源流》。又名疰夏,一作注夏。《证治准绳·杂病》:“痿发于夏,俗名注夏。”多由素体脾胃虚弱,或阴气不足,感受暑令湿热之气所致。症见倦怠、四肢不举、赢瘦、不能食等。治当清暑益气
小儿推拿方法名。《推拿指南》:“摩脐法,此治腹痛便结,……用右掌心向上下左右按而摩之。”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肾虚经行先后无定期。详该条。
病名。指喉间痰多哮鸣咳嗽。《不居集》卷十五:“痰哮嗽。痰哮咳嗽,痰声喉中如拽锯。本事方加半夏三枚同煎。”详痰哮、痰饮咳嗽条。
病证名。指患内障眼病而目珠低陷者。
见《银海精微》。又名目力。指眼视物的功能,同今之视力。
见时疫白喉捷要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即冲疽①。见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卷廿二:“俗云眼梢头为锐眦。”即外眦。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