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入
即五味所入。详该条。
即五味所入。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毛七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咽喉经验秘传》。即喉丹之因于风热者。详风热喉丹条。
痿证之一。见《医学纲目》卷十七。由于湿热伤筋所致。《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证见腿足痿软、微肿,或足趾麻木,伴有身重胸闷,小便赤涩,舌苔黄腻,脉象濡数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廿八:“若被风邪伤肝,肝气不足,故令目泪出。”即迎风流泪,详该条。
见《普济方》。为棕榈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婆婆指甲菜之别名,详该条。
骨名。即脊柱骨。详该条。
证名。见《脾胃论》卷下。指胸脘部痞塞胀满。多因气滞郁结所致。《古今医鉴·痞满》:“因忧郁气结于中脘,腹中微痛,心下痞满,不思饮食。”治用木香化滞汤、散滞气汤等。若心下痞满,壅滞不散,喘促不安,可用黄连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黄病诸候》:“夫风湿在于府藏,与热气相搏,便发于黄,即小便或赤或白,好卧而心振,面虚黑,名为风黄疸。”参见黄疸有关条。
出明·薛铠《保婴撮要》。即目连剳。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