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肘后方》卷五。又名多骨疽、朽骨疽。《外科精义》卷上:“夫附骨疽者,以其毒气深沉,附着于骨也。”本病可发于全身骨骼。初起多见寒热往来,病处多漫肿无头,皮色不变,继则筋骨疼痛如锥刺,甚至肢体伸屈
见《银海精微》卷下。即羌活退翳丸,见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为胡颓子根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八世纪中叶【介绍】:清代医家。字振召,号整斋。湖南人。少习举子业,爱读医书,能随境处方,治验较多。晚年将平日临证所用考脉法及心得,辑成《罗氏会约医镜》一书(1789年刊行),列述脉法、治法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橘红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鸡屎藤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张登条。
经外奇穴名。《千金翼方》:“鼻交頞中一穴……亦宜灸,然不如针。此主癫风,角弓反张,羊鸣,大风;青风,面风如虫行,卒风,多睡健忘,心中愦愦,口禁倒不识人;黄疸,急黄,八种大风,此之一穴,皆主之。”无具体
即睾丸。《素问·骨空论》:“腰痛不可以转摇,急引阴卵。”
【介绍】:见马哈也那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