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风斠诠

中风斠诠

书名。3卷。张山雷撰于1917年。卷1中风总论;卷2内风脑神经病之脉因证治;卷3古方平议。书中以中医理论为主,参照西医学说,对中风病的辨析与治疗论述颇详。1958年上海卫生出版社据1933年重订本印行。

猜你喜欢

  • 人面恶疮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十三贝母条下。即人面疮,见该条。

  • 原生

    出清·亟斋居士《达生篇》。指胎产而言。因其为生人之始,故名原生。

  • 耳门骨

    骨名。又名玉梁骨。详该条。

  • 手太阳经筋病候

    病证名。又名仲夏痹。十二经筋病候之一。《灵枢·经筋》:“手太阳之筋……其病,小指支肘肉锐骨后廉痛,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颈筋急则为筋瘘颈肿

  • 目血

    病证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目衄,详该条。

  • 小儿中风不随

    病证名。小儿感受风邪,四肢缓纵,不能随意运动。《太平圣惠方》第八十三卷:“小儿中风不随者,因风邪中于肢节,客于筋脉。若风挟寒气者,即拘急挛痛;若挟于热者,则缓纵不随。”宜分辨寒热,以疏风通络为治。

  • 许叔微伤寒论著三种

    书名。即宋·许叔微所撰《伤寒百证歌》、《伤寒发微论》、《伤寒九十论》三种的合订本。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霉疮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即杨梅疮。详该条。

  • 抑肝消毒散

    《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三方。栀子、柴胡、黄芩、连翘、防风、荆芥、赤芍药、甘草、当归尾、灯心、金银花。为粗末,水煎服。治肝风郁滞,生疮有脓者。若渴,加天花粉。

  • 黄帝针灸虾蟆忌

    见黄帝虾蟆经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