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客

猜你喜欢

  • 鹭鸶涎丸

    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上海、杭州方)。细辛15克,杏仁、焦栀子、生石膏、煅蛤壳、天花粉各60克,炒牛蒡子、鹭鸶涎各90克,甘草12克,麻黄24克,青黛、射干各30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2.4

  • 陈宅之

    【介绍】:元代庆元路(今浙江宁波)人。与其父陈瑞孙同著《难经辨疑》,已佚。

  • 鼻针疗法

    是指以针刺鼻上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鼻和经络脏腑有密切联系,“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灵枢·五色》明确指出,“明堂者鼻也。”“五藏次于中央,

  • 少俞

    【介绍】: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生。相传为俞跗之弟,黄帝之臣,精于针灸术。旧说黄帝与少俞等少数臣子论医药而创医药,是为附会之说。

  • 金子久

    【生卒】:1870~1921【介绍】:清末民初医家。浙江桐乡人。以世医并能融合江、浙时宜治法,用药轻灵著称。民国初在上海开业,名噪南北,从游者甚众。遗有《问松堂医案》、《金子久医案》、《和缓遗风》等医

  • 斑根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 骨髓

    藏于骨腔中的髓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肾主身之骨髓。”参见髓条。

  • 燔针

    ①指用火烧针。又称焠针、火针。《灵枢·经筋》篇在论述经筋痹症的治疗时,用“燔针劫刺”的方法也就是将针以火烧红后,迅速地刺入选取的刺激部位,旋即拔出的一种疗法。明代吴鹤皋在《黄帝内经素问》注解中称:“燔

  • 白桐皮

    出《药性论》。即桐皮,详该条。

  • 小儿盗汗

    病证名。《幼科类萃》:“盗汗者,谓睡而汗出也。”《小儿药证直诀》:“肌肉虚而睡中汗出也,用止汗散。”《幼科发挥》:“盗汗者,梦中自出,醒则干也,其病在肾,宜当归六黄汤加止汗散主之。”《婴童百问》:“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