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即时毒。见该条。
见《本草正》。为牡丹皮之简称,详该条。
见《太平圣惠方》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之血。
《外科真诠》方。黄芪五钱,当归、蒲公英各三钱,豨莶草、牡丹皮、山甲珠、苍耳子各一钱,玄参一钱五分,赤芍药二钱,甘草五分。水煎服。治臀痈。
见《贵阳民间药草》。为绛梨木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拾遗》。为壁钱幕之别名,详该条。
经外奇穴名。出《医经小学》。位于脐上4寸,再旁开腹正中线3寸处。治妇人腹中血块,胃痛,消化不良;以及急性胃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即羊水。详该条。
病证名。指因血虚而致的烦躁。《脾胃论》:“如发热恶热,烦躁,大渴不止,肌热不欲近衣,其脉洪大,按之无力者,……此血虚发躁。”治宜当归补血汤。
见黄帝十二经脉明堂五脏人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