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圣济总录>任脉

《圣济总录》任脉·

任脉者,与冲脉皆起于胞中,循脊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肌肉热,血独盛则渗灌皮肤,生毫毛,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月事数下,任冲并伤故也,任冲之交脉,不营其口唇,故髭须不生,是以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故内经曰,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喉咽,上颐循面入目,凡此任脉之行,从胞中上注目,长四尺五寸,总二十四穴(按内经任脉所发者二十八穴,经阙一穴,实有二十七穴,内龈交一穴,属督脉,承泣二穴,属足阴明跷脉,故载二十四穴),自会阴至脐中,为少腹之分,共八穴。

会阴一穴(在大便前小便后名屏翳两阴间是) 曲骨一穴(一名回骨在横骨之上阴毛际中动脉应手任脉足厥阴之会) 中极一穴(在脐下四寸一名气原一名玉泉足三阴之会) 关元一穴(在脐下三寸小肠募谓下纪也三阴任脉之会) 石门一穴(在脐下二寸一名丹田三焦募也女子禁灸) 气海一穴(一名脖 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 阴交一穴(在脐下一寸) 神阙一穴(在脐中禁不可针若刺使人脐中恶血出)

上少腹须以身寸度之,若膀胱广者少腹长,膀胱狭者少腹短, 自脐中至横骨,有五寸,以意度之。

自脐上至鸠尾,为腹中之分,共七穴。

水分一穴(在下脘下一寸即脐上一寸) 下脘一穴(亦名幽门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阴任脉之会) 建里一穴(在中脘下一寸) 中脘一穴(在脐上四寸胃募三阳任脉之会谓上纪也) 上脘一穴(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任脉手太阳足阳明之会) 巨阙一穴(在鸠尾下一寸心之募) 鸠尾一穴(在蔽骨之端言其骨垂下如鸠尾形故以为名臆前蔽骨下五分人无蔽骨者从岐骨下行一寸是)

上腹中七穴,自鸠尾至脐中,长八寸,然胃有大小,亦不可拘以身寸,但自蔽骨至脐中,以八寸度之,各根据部分取穴。

自鸠尾上至结喉下陷中,为膺俞之分,共七穴。

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 膻中一穴(一名元儿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 玉堂一穴(一名玉英在紫宫下一寸六分) 紫宫一穴(在华盖下一寸六分) 华盖一穴(在璇玑下一寸) 璇玑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中) 天突一穴(在颈结喉下四寸宛宛中一名玉户)颐颔二穴廉泉一穴(在颔下结喉上舌本下阴维任脉之会仰而取之) 承浆一穴(一名天池在下唇下陷中足阳明之会)会阴一穴,一名屏翳,在两阴间,任脉别络,挟督脉波脉之会,治小便难,窍中热皮痛,谷道痒,久痔相通者死,阴中诸病,前后相引痛,不得大小便,女子经不通,男子阴端寒,冲心很很,可灸三壮。

曲骨一穴,在横骨之上,毛际陷中,动应手,任脉足厥阴之会,治少腹胀满,小便淋涩不通, 疝少腹痛,妇人赤白带下恶露,可灸七壮至七七壮,针入二寸。

中极一穴,一名玉泉,一名气原,在关元下一寸,膀胱之募,足三阴任脉之会,治五淋,小便赤涩,失精,脐下结如覆杯,阳气虚惫,疝瘕水肿,贲豚抢心,甚则不得息,恍惚尸厥,妇人断绪,四度针,针即有子,因产恶露不止,月事不调,血结成块,针入八分,留十呼,得气即泻,可灸百壮,至三百壮止。

关元一穴,在脐下三寸,小肠之募,足太阴少阴厥阴三阴任脉之会,下纪者,关元也,治脐下 痛,小便赤涩,不觉遗沥,小便处痛,状如散火,溺血,暴疝痛,脐下结血,状如覆杯,转胞不得尿,妇人带下瘕聚,因产恶露不止,月脉断绝,下经冷,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亦良,可灸百壮,至三百壮止。

石门一穴,一名利机,一名精露,在脐下二寸,三焦之募,任脉气所发,治腹胀坚硬,水肿支满,妇人因产恶露不止,遂结成块,经血暴脱,灸亦良,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止,妇人不可针,针之终身绝子。

气海一穴,一名脖 ,一名下肓,在脐下一寸五分,任脉气所发,治脐下冷气上冲,心下气结成块,状如覆杯,小便赤涩,妇人月事不调,带下经血暴脱,因产恶露不止,绕脐痛,针入八分,得气即泻,泻后宜补之,可灸百壮,气海者是男子生气之海也,治脏气虚惫,真气不足,一切气疾久不瘥,悉皆灸之。

阴交一穴,一名横户,在脐下一寸,任脉气所发,治脐下 痛,寒疝引小腹痛,膝拘挛,腹满,女子月事不绝,带下,产后恶露不止,绕脐冷痛,针入八分,得气即泻,可灸百壮止。

神阙一穴,一名气合,当脐中是也,治泄利不止,小儿奶利不绝,腹大,绕脐痛,水肿鼓胀,肠中鸣,如流水声,久冷伤惫,可灸百壮,禁不可针。

水分一穴,在下脘下一寸,脐上一寸,任脉气之所发,治腹坚如鼓。水肿肠鸣,胃虚胀,不嗜食,绕脐痛,冲胸不得息,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若水病灸之大良,可灸七壮至百壮止,禁不可针,针水尽即毙。

下脘一穴,在建里下一寸,足太阴任脉之会,治腹痛,六腑之气寒,谷不转,不嗜食,小便赤,腹坚硬,癖块,脐上厥气动,日渐羸瘦,针入八分,留三呼,泻五吸,灸亦良,可灸二七壮至二百壮止。

建里一穴,在中脘下一寸,治心下痛,不欲食,呕吐上气,腹胀身肿,针入五分,留十呼,可灸五壮。

中脘一穴,一名太仓,胃之募也,在上脘下一寸,手太阳少阳足阳明所生,任脉之会,上纪者,中脘也,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霍乱注泄不自知,心痛温疟,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因读书得贲豚气上攻,伏梁心下,状如覆杯,寒癖结气,针入八分,留七呼,泻五吸,疾出针,灸亦良,可灸二七壮至百壮止。

上脘一穴,在巨阙下一寸,当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治心中热烦,贲豚气胀不能食,霍乱吐利,身热汗不出,三虫多涎,心风惊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气状如覆杯,针入八分,先补后泻之,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其疾立愈,灸亦良,日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未愈更倍之。

巨阙一穴,心之募也,在鸠尾下一寸,人有鸠尾短者,少饶分寸,任脉气所发,治心中烦满,热病胸中痰饮,腹胀暴痛,恍惚不知人,息贲时唾血,蛔虫心痛,蛊毒霍乱,发狂不识人,惊悸少气,针入六分,留七呼,得气即泻,灸亦良,可灸七壮至七七壮止。

鸠尾一穴,一名尾翳,一名 ,在臆前蔽骨下五分,治心风惊痫,发痛不喜闻人语,心腹胀胸中满,咳逆数噫喘息,喉痹咽壅,水浆不下,不可灸,灸即令人心力不足,此穴大难针,不然取气多,不幸令人夭,针入三分,留三呼,泻五吸,肥人可倍之。

中庭一穴,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任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噎塞食饮不下,呕吐食还出,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膻中一穴,一作 ,一名元儿,在玉堂下一寸六分,直两乳间陷中仰卧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肺气咳嗽上喘唾脓,不得下食,胸中如塞,可灸七七壮,又疗膈气,呕吐涎沫,妇人乳汁少,其穴禁不可针,不幸令人夭折。

紫宫一穴,在华盖下一寸六分陷中,仰头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胸膈支满,胸膺骨疼,饮食不下,呕逆上气烦心,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华盖一穴,在璇玑下一寸陷中,仰头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胸胁支满,痛引胸中,咳逆

上气,喘不能言,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璇玑一穴,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头取之,任脉气所发,治胸皮满痛,喉痹咽肿,水浆不下,可灸五壮,针入三分。

天突一穴,在结喉下一寸宛宛中,阴维任脉之会,针入五分,留三呼,得气即泻治咳嗽

上气,胸中气噎,喉中状如水鸡声,肺壅咯唾脓血,咽干舌下急,喉中生疮,不得下食,灸亦得,然不及针,下针须直下,不得低手,即伤五脏气。

廉泉一穴,一名舌本,在颔下结喉上阴维任脉之会,治舌下肿难言,舌纵涎出,咳嗽上气,喘息呕沫,口噤舌根急缩,食难,可灸三壮,针入三分。得气即泻。

承浆一穴,一名垂浆,在颐前唇下宛宛中,足阳明任脉之会,KT 偏风口 ,面肿消渴,口齿疳蚀生疮,灸亦佳,日可灸七壮至七七壮止,灸即血脉通宣,其风应时立愈,其艾炷不用大,一根据小竹箸头作炷,脉粗细状如细线,艾炷破肉,但令当脉灸,亦能愈疾,凡灸脐下久冷疝瘕 癖气块伏梁积气,宜艾炷大,故短剧诸方云∶腹背宜灸五百壮,四肢则但去风邪,不宜多灸,七壮至七七壮止,不得过,随年数,如巨阙鸠尾虽是胸腹之穴,灸不过七七壮,艾炷不须大,以竹箸头作炷,正当脉上灸之,若灸胸腹,艾炷大灸多,令人永无心力,如头顶穴若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脚穴灸多,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瘦无力,既失精神,又加细瘦,即脱真气,针入三分,得气即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