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本草纲目(金陵本)>第二十一卷 草部(十)

《本草纲目(金陵本)》第二十一卷 草部(十)·

草之十

(苔类一十六种)

陟厘

(《别录》中品)【释名】侧梨(恭)、水苔(《开宝》)、石发(同)、石衣(《广雅》)、水衣(《说文》)、水绵(《纲目》)、(音覃)。恭曰∶《药对》云∶河中侧梨。侧梨、陟厘,声相近也。王子年《拾遗记》∶晋武帝赐张华侧理纸,乃水苔为之,后人讹陟厘为侧理耳。此乃水中粗苔,作纸青黄色,名苔纸,体涩。《范东阳方》云∶水中石上生者,如毛,绿色。石发之名以此。时珍曰∶郭璞曰∶,水苔也。一名石发。江东食之。案∶石发有二∶生水中者为陟厘,生陆地者为乌韭。【集解】《别录》曰∶陟厘生江南池泽。弘景曰∶此即南人用作纸者,惟合断下药用之。志曰∶此即石发也。色类苔而粗涩为异。水苔性冷,浮水中;陟厘性温,生水中石上。宗曰∶陟厘,今人干之,治为苔脯,堪,青苔亦可作脯食,皆利人。汴京市中甚多颂曰∶石发干之作菜,以齑之尤美。苔之类有井中苔、垣衣、昔邪、屋游,大抵主疗略同。陆龟蒙《苔赋》云∶高有瓦松,卑有泽葵。散岩窦者曰石发,补空田者曰垣衣。在屋曰昔邪,在药曰陟厘。是矣。泽葵,凫葵也。虽异类,而皆感瓦石之气而生,故推类而云耳。时珍曰∶陟厘有水中石上生者,蒙茸如发;有水污无石而自生者,缠牵如丝绵之状,俗名水绵。其性味皆同。《述异记》言∶苔钱谓之泽葵,与凫葵同名异物。苏氏指为凫葵者,误矣。《苔赋》所述,犹未详尽。盖苔衣之类有五∶在水曰陟厘,在石曰石濡,在瓦曰屋游,在墙曰垣衣,在地曰地衣。其蒙翠而长数寸者亦有五∶在石曰乌韭,在屋曰瓦松,在墙曰土马鬃,在山曰卷柏,在水,曰也。【气味】甘,大温,无毒。【主治】心腹大寒,温中消谷,强胃气,止泄痢(《别录》)。捣汁服,治天行病心闷(《日华》)。作脯食,止渴疾,禁食盐(宗)。捣涂丹毒赤游。(时珍)

干苔

(《食疗》)【集解】藏器曰∶干苔,海族之流也。时珍曰∶此海苔也。彼人干之为脯。海水咸,故与陟厘不同。张华《博物志》云∶石发生海中者,长尺余,大小如韭叶,以肉杂蒸食极美。张勃《吴录》云∶江蓠生海水中,正青似乱发,乃海苔之类也。苏恭以此为水苔者,不同。水苔不甚咸。【气味】咸,寒,无毒。大明曰∶温。弘景曰∶柔苔寒干苔热。诜曰∶苔脯食多,发疮疥,令人痿黄少血色。瑞曰∶有饮嗽人不可食。【主治】瘿瘤结气(弘景)。治痔杀虫,及霍乱呕吐不止,煮汁服(孟诜)。心腹烦闷者,冷水研如泥,饮之即止(藏器)。下一切丹石,杀诸药毒。纳木孔中,杀蠹(《日华》)。消茶积(瑞)。烧末吹鼻,止衄血。汤浸捣,敷手背肿痛(时珍)。【发明】时珍曰∶洪氏《夷坚志》云∶河南一寺僧尽患瘿疾。有洛阳僧共寮,每食取苔脯同餐。经数月,僧项赘皆消。乃知海物皆能除是疾也。

井中苔及萍蓝

(《别录》中品)【集解】弘景曰∶废井中多生苔萍,及砖土间多生杂草莱。蓝既解毒,在井中者尤佳,非别一物也。【气味】甘,大寒,无毒。【主治】漆疮热疮水肿。井中蓝∶杀野葛、巴豆诸毒(《别录》)。疗汤火灼疮(弘景)

船底苔

(《食疗》)【气味】甘,冷,无毒。【主治】鼻洪吐血淋疾,同炙甘草、豉汁,浓煎汤呷之(孟诜)。解天行热病伏热,头目不清,神志昏塞,及诸大毒。以五两,和酥饼末一两半,面糊丸梧子大。每温酒下五十丸(时珍)。【发明】时珍曰∶案方贤《奇效方》云∶水之精气,渍船板木中,累见风日,久则变为青色,盖因太阳晒之,中感阴阳之气。故服之能分阴阳,去邪热,调脏腑。物之气味所宜也。【附方】旧二。小便五淋∶船底苔一团,鸡子大,水煮饮。(陈藏器)。乳石发动,小便淋沥,心神闷乱∶船底青苔半鸡子大,煎汁温服,日三、四次。(《圣惠

石蕊

(《拾遗》)【校正】并入有名未用《别录》石濡。【释名】石濡(《别录》)、石芥(同)、云茶(《纲目》)、蒙顶茶。时珍曰∶其状如花蕊,其味如茶,故名。石芥乃茶字之误。【集解】藏器曰∶石蕊生太山石上,如花蕊,为丸散服之。今时无复有此也,王隐《晋书》∶庾褒入林虑山,食木实,饵石蕊,遂得长年,即此也。又曰∶石濡生石之阴,如屋游、垣衣之类,得雨即展,故名石濡。早春青翠,端开四叶。山人名石芥。时珍曰∶《别录》石濡,具其功用,不言形状。陈藏器言是屋游之类,复出石蕊一条,功同石濡。盖不知其即一物也。此物惟诸高山石上者为良。今人谓之蒙顶茶,生兖州蒙山石上,乃烟雾熏染,日久结成,盖苔衣类也,彼人春初刮取曝干馈人,谓之云茶。其状白色轻薄如花蕊,其气香如蕈,其味甘涩如茗。不可煎饮,止宜咀嚼及浸汤啜,清凉有味。庾褒入山饵此,以代茗而已。长年之道,未必尽缘此物也。【气味】甘,温,无毒。时珍曰∶甘、涩,凉。【主治】石濡∶明目益精气。令人不饥渴,轻身延年(《别录》)。石蕊∶主长年不饥(藏器)。生津润咽,解热化痰(时珍)。

地衣草

(《日华》)【校正】并入《拾遗》土部仰天皮。【释名】仰天皮(《拾遗》)、掬天皮(《拾遗》)。【集解】大明曰此乃阴湿地被日晒起苔藓也。藏器曰∶即湿地上苔衣如草状者耳。【气味】苦,冷,微毒。藏器曰∶平,无毒。【主治】卒心痛中恶,以人垢腻为丸,服七粒。又主马反花疮,生油调敷(大明)。明目(藏器)。研末,新汲水服之,治中暑(时珍)。【附方】新三。身面丹肿,如蛇状者∶以雨滴阶上苔痕水花,涂蛇头上,即愈。(危氏《得效方》)。雀目夜昏∶七月七日、九月九日取地衣草,阴干为末。酒服方寸匕,日三服,一月愈。(崔知悌方)。阴上粟疮∶取停水湿处干卷皮,为末。敷之,神效。(《外台秘要》)

垣衣

(《别录》中品)【释名】垣嬴(《别录》)、天韭(《别录》)、鼠韭(《别录》)、昔邪(《别录》)。【集解】《别录》曰∶垣衣生古垣墙阴或屋上。三月三日采,阴干。恭曰∶此即古墙北阴青苔衣也。其生石上者名昔邪,一名乌韭;生屋上者名屋游。形并相似,为疗略同。江南少墙,故陶弘景云∶方不复用,俗中少见也。时珍曰∶此乃砖墙城垣上苔衣也。生屋瓦上者,即为屋游。【气味】酸,冷,无毒。【主治】黄胆心烦,咳逆血气,暴热在肠胃,暴风口噤,金疮内塞,酒渍服之。久服补中益气,长肌肉,好颜色(《别录》)。捣汁服,止衄血。烧灰油和,敷汤火伤(时珍)。

屋游

(《别录》下品)【释名】瓦衣(《纲目》)、瓦苔(《嘉》)、瓦藓(《纲目》)、博邪。【集解】《别录》曰∶屋游生屋上阴处。八月、九月采。弘景曰∶此古瓦屋上青苔衣也。剥取用之。时珍曰∶其长数寸者,即为瓦松也。【气味】甘,寒,无毒。【主治】浮热在皮肤,往来寒热,利小肠膀胱气(《别录》)。止消渴(之才)。小儿痫热,时气烦闷(《开宝》)。煎水入盐漱口,治热毒牙龈宣露。研末,新汲水调服二钱,止鼻衄(时珍)。【发明】时珍曰∶《别录》主治之证,与《本经》乌韭文相同,盖一类,性气不甚辽远也。【附方】新一。犬咬∶旧屋瓦上刮下青苔屑,按之即止。(《经验方》)

昨叶何草

(《唐本草》【释名】瓦松(《唐本》)、瓦花(《纲目》)、向天草(《纲目》),赤者名铁脚婆罗门草(《纲目》)、天王铁塔草。时珍曰∶其名殊不可解。颂曰∶瓦松,如松子作层,故名。【集解】恭曰∶昨叶何草生上党屋上,如蓬。初生高尺余,远望如松栽。志曰∶处处有之。生年久瓦屋上。六月、七月采苗,晒干。【气味】酸,平,无毒。时珍曰∶按∶《庚辛玉册》云∶向天草即瓦松,阴草也。生屋瓦上及深山石缝中。茎如漆圆锐,叶背有白毛。有大毒。烧灰淋汁沐发,发即落。误入目,令人瞽。捣汁能结草砂,伏雌、雄、砂、汞、白矾。其说与本草无毒及生眉发之说相反,不可不知。【主治】口中干痛,水谷血痢,止血(《唐本》)。生眉发膏为要药(马志)。行女子经络(苏颂)。大肠下血,烧灰,水服一钱。又涂诸疮不敛(时珍)。【附方】旧一,新九。小便沙淋∶瓦松(即屋上无根草),煎浓汤乘热熏洗小腹,约两时即通。(《经验良方》)。通经破血∶旧屋阴处瓦花(活者)五两(熬膏),当归须、干漆一两(烧烟尽),当门子二钱。为末,枣肉和丸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红花汤下。(《摘玄方》)。染乌髭发∶干瓦松一斤半,生麻油二斤,同煎令焦,为末。另以生麻油浸涂,甚妙。(《圣济录》)。头风白屑∶瓦松曝干,烧灰淋汁热洗,不过六、七次。(《圣惠方》)。牙龈肿痛∶瓦花、白矾等分,水煎。漱之立效。(《摘玄方》)。唇裂生疮∶瓦花、生姜,入盐少许,捣涂。(《摘玄方》)。汤火灼伤∶瓦松、生柏叶,同捣敷。干者为末。(《医方摘要》)。灸疮不敛∶瓦松,阴干为末。先以槐枝、葱白汤洗,后掺之。立效。(《济生秘览》)。恶疮不敛∶方同上。风狗咬伤∶瓦松、雄黄,研贴,即不发。(《生生编》)【附录】紫衣(《拾遗》)藏器曰∶味苦,无毒。主黄胆暴热,目黄沉重,下水,亦止热痢,煮服之。作灰淋汁,沐头长发。此古木锦花也,石、瓦皆有之,堪染褐。

乌韭

(《本经》下品)【校正】移入有名未用《别录》鬼。【释名】石发(《唐本》)、石衣(《日华》)、石苔(《唐本》)、石花(《纲目》)、石马鬃(《纲目》)、鬼与丽同。弘景曰∶垣衣,亦名乌韭,而为疗异,非此种类也。时珍曰∶《别录》主疗之证,与垣衣相同,则其为一类,通名乌韭,亦无害也。但石发与陟厘同名,则有水、陆之性,稍有不同耳。【集解】《别录》曰∶乌韭生山谷石上。又曰∶鬼丽,生石上。之日柔,为沐。恭曰∶石苔也。又名石发。生岩石之阴,不见日处,与卷柏相类。藏器曰∶生大石及木间阴处,青翠茸茸者,似苔而非苔也。大明曰∶此即石衣也。长者可四、五寸。【气味】甘,寒,无毒。大明曰∶冷,有毒。垣衣为之使。【主治】皮肤往来寒热,利小肠膀胱气(《本经》)。疗黄胆,金疮内塞,补中益气(《别录》)。烧灰沐头,长发令黑(大明)。【附方】新三。腰脚风冷∶石花,浸酒饮之。(《圣惠方》)。妇人血崩∶石花、细茶(焙为末)、旧漆碟(烧存性)各一匙。以碗盛酒,放锅内煮一滚。乃汤火伤灼∶石苔焙研,敷之。(《海上方》)【附录】百蕊草(宋《图经》)颂曰∶生河中府、秦州、剑州。根黄白色,形如瓦松,茎叶俱青,有如松叶。无花。三月生苗,四月长及五、六寸许。四时采根,晒用。下乳汁,顺血脉,调气甚佳。时珍曰∶乌韭,是瓦松之生于石上者;百蕊草,是瓦松之生于地下者也。

土马鬃

(宋《嘉》)【集解】禹锡曰∶所在背阴古墙垣上有之。岁多雨则茂盛。或以为垣衣,非也。垣衣、生垣墙之侧。此生垣墙之上,比垣衣更长,故谓之马鬃,苔之类也。时珍曰∶垣衣乃砖墙上苔衣,此乃土墙上乌韭也。【气味】甘、酸,寒,无毒。【主治】骨热败烦,热毒壅衄鼻(《嘉》)。沐发令长黑,通大小便(时珍)。【附方】新五。九窍出血∶墙头苔,塞之。(《海上方》)。鼻衄不止∶寸金散∶用墙上土马鬃二钱半,石州黄药子五钱。为末。新水服二钱,再服立止。(《卫生宝鉴》)。二便不通∶土马鬃,水淘净,瓦爆过,切。每服二钱,水一盏,煎服。(《普济》)。耳上湿疮∶土马鬃、井中苔等分。为末。灯盏内油和,涂之。(《圣济录》)。少年发白∶土马鬃、石马鬃、五倍子、半夏各一两,生姜二两,胡桃十个,胆矾半两为末,捣作一块。每以绢袋盛一弹子,用热酒入少许,浸汁洗发。一月神效。(《圣济录》)

卷柏

(《本经》上品)【释名】万岁(《本经》)、长生不死草(《纲目》)、豹足(《吴普》)、求股(《别录》)、交时(《别录》)。时珍曰∶卷柏、豹足,象形也。万岁、长生,言其耐久也。【集解】《别录》曰∶卷柏生常山山谷石间。五月、七月采,阴干。弘景曰∶今出近道。丛生石土上,细叶似柏,屈藏如鸡足,青黄色。用之,去下近沙石处。禹锡曰∶出建康。《范子计然》曰∶出三辅。颂曰∶今关陕及沂、兖诸州亦有之。宿根紫色多须。春生苗,似柏叶而细,拳挛如鸡足,高三、五寸。无花、子,多生石上。【修治】时珍曰∶凡用,以盐水煮半日,再以井水煮半日,晒干焙用。【气味】辛,温,无毒。《别录》曰∶甘,平。普曰∶神农∶辛,平;桐君、雷公∶甘,微寒。【主治】五脏邪气,女子阴中寒热痛,症瘕血闭绝子。久服轻身和颜色(《本经》)。止咳逆,治脱肛,散淋结,头中风眩,痿蹶,强阴益精,令人好容颜(《别录》)。通月经,治尸疰鬼疰腹痛,百邪鬼魅啼泣(甄权)。镇心,除面头风,暖水脏。生用破血,炙用止血(大明)。【附方】新二。大肠下血∶卷柏、侧柏、棕榈等分。烧存性为末。每服三钱,酒下。亦可饭丸服。(《仁存方》)远年下血∶卷柏、地榆(焙)等分。每用一两,水一碗,煎数十沸,通口服。(《百一选方【附录】地柏(宋《图经》)颂曰∶主脏毒下血。与黄等分为末,米饮每服二钱。蜀人甚神此方。其草生蜀中山谷,河中府亦有之。根黄,状如丝,茎细,上有黄点子,无花、叶。三月生,长四、五寸许,四月采,曝干用。蜀中九月采,市多货之。时珍曰∶此亦卷柏之生于地上者耳。含生草(《拾遗》)藏器曰∶生国。叶如卷柏而大。性平,无毒。主妇人难产,含之咽汁,即生。

玉柏

(《别录》有名未用)【释名】玉遂(《别录》)。藏器曰∶旧作玉伯,乃传写之误。【集解】《别录》曰∶生石上,如松。高五、六寸,紫花。用茎叶。时珍曰∶此即石松之小者也。人皆采置盆中养,数年不死,呼为千年柏、万年松。【气味】酸,温,无毒。【主治】轻身,益气,止渴(《别录》)。

石松

(《拾遗》)【集解】藏器曰∶生天台山石上。似松,高一、二尺。山人取根茎用。时珍曰∶此即玉柏之长者也。名山皆有之。【气味】苦、辛,温,无毒。【主治】久患风痹,脚膝疼冷,皮肤不仁,气力衰弱。久服去风血风瘙,好颜色,变白不老。浸酒饮,良(藏器)。

桑花

(《日华》)【释名】桑藓(《纲目》)、桑钱。【集解】大明曰∶生桑树上白藓,如地钱花样。刀刮取炒用。不是桑椹花也。【气味】苦,暖,无毒。【主治】健脾涩肠,止鼻洪吐血,肠风,崩中带下(大明)。治热咳(时珍)。【附方】新一。大便后血∶桑树上白藓花,水煎服,或末服。亦止吐血。(《圣惠方》)【附录】艾纳时珍曰∶艾纳,生老松树上绿苔衣也。一名松衣。和合诸香烧之,烟清而聚不散。别有艾纳香,与此不同。又岭南海岛中,槟榔木上有苔,如松之艾纳。单极臭,用合泥香,则能发香,如甲香也。《霏雪录》云∶金华山中多树衣,僧家以为蔬,味极

马勃

(《别录》下品)【释名】马(音屁)、马(,音庀)、灰菰(《纲目》)、牛屎菰。【集解】《别录》曰∶马勃,生园中久腐处。弘景曰∶俗呼马勃是也。紫色虚软,状如狗肺,弹之粉出,宗曰∶生湿地及腐木上,夏秋采之。有大如斗者,小亦如升杓。韩退之所谓牛溲、马勃【修治】时珍曰∶凡用以生布张开,将马勃于上摩擦,下以盘承,取末用。【气味】辛,平,无毒。【主治】恶疮马疥(《别录》)。敷诸疮,甚良(弘景)。去膜,以蜜拌揉,少以水调呷,治喉痹咽疼(宗)。清肺,散血,解热毒(时珍)。【发明】时珍曰∶马勃轻虚,上焦肺经药也。故能清肺热、咳嗽、喉痹、衄血、失音诸病。李东垣治大头病,咽喉不利,普济消毒饮亦用之。【附方】新九。咽喉肿痛,咽物不得∶马勃一分,蛇蜕皮一条烧,细研为末。绵裹一钱,含咽立瘥。(《圣惠方》)走马喉痹∶马屁勃(即灰菰)、焰硝一两。为末。每吹一字,吐涎血即愈。(《经验良方》)。声失不出∶马勃、马牙硝等分,研末,沙糖和丸芡子大。噙之。(《摘玄方》)。久嗽不止∶马勃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白汤下,即愈。(《普济方》)。鱼骨哽咽∶马勃末,蜜丸弹子大。噙咽。(《圣济录》)。积热吐血∶马屁勃为末,沙糖丸如弹子大。每服半丸,冷水化下。(《袖珍方》)。妊娠吐衄不止。马勃末,浓米饮服半钱。(《圣惠方》)。斑疮入眼∶马屁勃、蛇皮各五钱,皂角子十四个,为末,入罐内,盐泥固济,烧存性,研疮不敛∶葱盐汤洗净拭干,以马屁勃末敷之,即愈。(仇远《稗史》)。

草之十一

(杂草九种,有名未用一百五十三种)。时珍曰∶诸草尾琐。或无从考证,不可附属,并《本经》及《别录》有名未用诸草难遗者,通汇于此以备考。

杂草九种

百草

(《拾遗》)藏器曰∶五月五日采一百种草,阴干烧灰,和锻石为团,研,敷金疮止血,亦敷犬咬。又主腋臭,烧灰和井华水作团,白,以酽醋和作饼,腋下夹之,干即易,当抽一身尽痛闷,疮出即止,以小便洗之,不过三度愈。时珍曰∶按∶《千金方》治洞注下痢,以五月五日百草灰吹入下部。又治瘰已破,五月五日采一切杂草,煮汁洗之。

百草花

(《拾遗》)藏器曰∶主治百病,长生神仙,亦煮汁酿酒服。按《异类》云∶凤刚者,渔阳人。常采百花水渍,泥封埋百日,煎为丸。卒死者,纳口中即活也。刚服

井口边草

(《拾遗》)藏器曰∶小儿夜啼,私着席下,勿令母知。思邈曰∶五月五

树孔中草

(《纲目》)时珍曰∶主小儿腹痛夜啼,暗着户上即止。(出《圣惠方》)

产死妇人冢上草

(《拾遗》)藏器曰∶小儿醋疮。取之勿回顾,作汤浴之,不过三度瘥

燕蓐草

(宋《嘉》)藏器曰∶即燕窠中草也。无毒。主眠中遗尿。烧黑研末,水进方寸匕。亦止哕。时珍曰∶《千金方》∶治丈夫妇人无故尿血。用胡燕窠中草,烧末,酒服半钱匕。《圣惠方》∶消渴饮水。燕窠中草(烧灰)一两,牡蛎()二两,白羊肺一具。切晒研末。每于食后,新汲水调下三钱。又一切疮痕不灭。用燕蓐草(烧灰)、鹰屎白等分。人乳和涂,日三、五次。又浸淫疮出黄水,烧灰敷之。

鸡窠草

(宋《嘉》)大明曰∶小儿夜啼。安席下,勿令母知。藏器曰∶小儿白秃疮。和白头翁花烧灰,腊月猪脂和敷之。疮先以酸泔洗净。时珍曰∶《千金方》∶治产后遗尿。烧末,酒服一钱。又《不自秘方》∶治天丝入目。烧灰淋汁,洗之。

猪窠草

大明曰∶小儿夜啼。密安席下,勿令母知。

牛草

见兽部牛下。

《神农本经》

(已下有名未用)

屈草

《本经》曰∶味苦,微寒,无毒。主胸胁下痛,邪气,肠间寒热,阴痹。久服轻身益气耐老。《别录》曰∶生汉中川泽。五月采。

别羁

《本经》曰∶味苦,微温,无毒。主风寒湿痹身重,四肢疼酸,寒邪历节痛。《别录》曰∶一名别枝。生蓝田川谷。二月、八月采。弘景曰∶方家时有用处,今亦绝矣。

《名医别录》

(七十八种)

离楼草

《别录》曰∶味咸,平,无毒。主益气力,多子,轻身长年。生常山。七月、

神护草

《别录》曰∶生常山北。八月采。可使独守,叱咄人,寇盗不敢入门。时珍曰∶《物类志》谓之护门草,一名灵草。彼人以置门上,人衣过,草必叱之。王筠诗云∶霜被守宫槐,风惊护门草。即此也。而不着其形状,惜哉。

黄护草

《别录》曰∶无毒。主痹,益气,令人嗜食。生陇西。

雀医草

《别录》曰∶味苦,无毒。主轻身益气,洗烂疮,疗风水。一名白气。春生,秋花白,冬实黑。

木甘草

《别录》曰∶主疗痈肿盛热,煮洗之。生木间,三月生,大叶如蛇状,四四相值。但折枝种之便生。五月花白,实核赤。三月三日采之。

益决草

《别录》曰∶味辛,温,无毒。主咳逆肺伤。生山阴。根如细辛。

九熟草

《别录》曰∶味甘,温,无毒。主出汗,止泄疗闷。一名乌粟,一名雀粟。生人家庭中,叶如枣,一岁九熟。七月采。

兑草

《别录》曰∶味酸,平,无毒。主轻身益气长年。冬生蔓草木上,叶黄有毛。

异草

《别录》曰∶味甘,无毒,主痿痹寒热,去黑子。生篱木上,叶如葵,茎旁有角

灌草

《别录》曰∶一名鼠肝。叶滑青白。主痈肿。

kt草

《别录》曰∶味辛,无毒。主伤金疮。kt,音起。

莘草

《别录》曰∶味甘,无毒。主盛伤痹肿。生山泽,如蒲黄,叶如芥。

英草华

《别录》曰∶味辛,平,无毒。主痹气,强阴,疗女劳疸,解烦,坚筋骨。疗风头,可作沐药。生蔓木上。一名鹿英。九月采,阴干。

封华

《别录》曰∶味甘,有毒。主疥疮,养肌去恶肉。夏至日采。华(音腆)《别录》曰∶味甘,无毒。主上气,解烦,坚筋骨。

节华

《别录》曰∶味苦,无毒。主伤中,痿痹,溢肿。皮∶主脾中客热气。一名山节,一名达节,一名通漆。十月采,曝干。

让实

《别录》曰∶味酸。主喉痹,止泄痢。十月采,阴干。

羊实

《别录》曰∶味苦,寒。主头秃恶疮,疥瘙痂癣。生蜀郡。

桑茎实

《别录》曰∶味酸,温,无毒。主乳孕余病。轻身益气。一名草王。叶如荏。方茎大叶。生园中。十月采。

可聚实

《别录》曰∶味甘,温,无毒。主轻身益气,明目。一名长寿。生山野道中,穗如麦,叶如艾。五月采。

满阴实

《别录》曰∶味酸,平,无毒。主益气,除热止渴,利小便,轻身长年。生深山及园中,茎如芥,叶小,实如樱桃。七月成。普曰∶蔓如瓜。

马颠

《别录》曰∶味甘,有毒。疗浮肿。不可多食。

马逢

《别录》曰∶味辛,无毒。主癣虫。

兔枣

《别录》曰∶味酸,无毒。主轻身益气。生丹阳陵地,高尺许,实如枣。

鹿良

《别录》曰∶味咸,臭。主小儿惊痫,贲豚,螈,大人。五月采。

鸡涅

《别录》曰∶味甘,平,无毒。主明目,目中寒风,诸不足,水肿邪气,补中,止泄痢,疗女子白沃。一名阴洛,生鸡山。采无时。

犀洛

《别录》曰∶味甘,无毒。主癃疾。一名星洛,一名泥洛。

雀梅

《别录》曰∶味酸,寒,有毒。主蚀恶疮。一名千雀。生海水石谷间。弘景曰∶叶与实俱如麦李。

燕齿

《别录》曰∶主小儿痫、寒热。五月五日采。

土齿

《别录》曰∶味甘,平,无毒。主轻身,益气,长年。生山陵地中,状如马牙。

金茎

《别录》曰∶味苦,平,无毒。主金疮内漏。一名叶金草,生泽中高处。

白背

《别录》曰∶味苦,平,无毒。主寒热,洗恶疮疥。生山陵,根似紫葳,叶如燕卢。采无时。

青雌

《别录》曰∶味苦。主恶疮秃败疮火气,杀三虫。一名虫损,一名孟推。生方

白辛

《别录》曰∶味辛,有毒。主寒热。一名脱尾,一名羊草。生楚山。三月采根,

赤举

《别录》曰∶味甘,无毒。主腹痛。一名羊饴,一名陵渴。生山阴,二月花锐蔓草上,五月实黑中有核。三月三日采叶,阴干。

赤涅

《别录》曰∶味甘,无毒。主疰崩中,止血益气。生蜀郡山石阴地湿处,采无

赤赫

《别录》曰∶味苦,寒,有毒。主痂疡恶败疮,除三虫邪气。生益州川谷。二月、八月采。

黄秫

《别录》曰∶味苦,无毒。主心烦,止汗出。生如桐根。

黄辩

《别录》曰∶味甘,平,无毒。主心腹疝瘕、口疮脐伤。一名经辩。

紫给

《别录》曰∶味咸。主毒风头泄注。一名野葵。生高陵下地。三月三日采根,根

紫蓝

《别录》曰∶味咸,无毒。主食肉得毒,能消除之。

粪蓝

《别录》曰∶味苦。主身痒疮、白秃、漆疮,洗之。生房陵。

巴朱

《别录》曰∶味甘,无毒。主寒,止血、带下。生洛阳。

七紫

《别录》曰∶味苦。主小腹痛,利小腹,破积聚,长肌肉,久服轻身长年。生冤句。二月、七月采。

文石

《别录》曰∶味甘。主寒热心烦。一名黍石。生东郡山泽中水下,五色,有汁润

路石

《别录》曰∶味甘、酸,无毒。主心腹,止汗,生肌、酒痂,益气耐寒,实骨髓。一名陵石。生草石上,天雨独干,日出独濡,花黄茎赤黑,三岁一实,赤如麻子。五月、十月采茎叶,阴干。

旷石

《别录》曰∶味甘,平,无毒。主益气养神,除热止渴。生江南,如石草。

败石

《别录》曰∶味苦,无毒。主渴、痹。

石剧

《别录》曰∶味甘,无毒。主渴、消中。

石芸

《别录》曰∶味甘,无毒。主目痛淋露,寒热溢血。一名螫烈,一名顾啄。三月、五月采茎叶,阴干。

竹付

《别录》曰∶味甘,无毒。止痛除血。

秘恶

《别录》曰∶味酸,无毒。主疗肝邪气。一名杜逢。

卢精

《别录》曰∶味平。治虫毒。生益州。

唐夷

《别录》曰∶味苦,无毒。主疗折。

知杖

《别录》曰∶味甘,无毒。疗疝。

河煎

《别录》曰∶味酸。主结气痈在喉颈者。生海中。八月、九月采。

区余

《别录》曰∶味辛,无毒。主心腹热癃。

王明

《别录》曰∶味苦。主身热邪气,小儿身热,以浴之。生山谷。一名王草。

师系

《别录》曰∶味甘,无毒。主痈肿恶疮,煮洗之。一名臣尧,一名巨骨,一名鬼芭。生平泽。八月采。

并苦

《别录》曰∶主咳逆上气,益肺气,安五脏。一名蜮熏,一名玉荆。三月采。阴干。蜮,音或。

索千

《别录》曰∶味苦,无毒。主易耳。一名马耳。

良达

《别录》曰∶主齿痛,止渴轻身。生山阴,茎蔓延,大如葵,子滑小。

弋共

《别录》曰∶味苦,寒,无毒。主惊气伤寒,腹痛羸瘦,皮中有邪气,手足寒无色。生益州山谷。恶玉札、蜚kt。

船虹

《别录》曰∶味酸,无毒。主下气,止烦满。可作浴汤,药色黄。生蜀郡。立秋

姑活

《别录》曰∶味甘,温,无毒。主大风邪气,湿痹寒痛,久服轻身益寿耐老。一名冬葵子。生河东。弘景曰∶药无用者,乃有固活丸,即是野葛之名。冬葵,亦非菜之冬葵子也。恭曰∶《别本》一名鸡精。

白女肠

《别录》曰∶味辛,温,无毒。主泄痢肠,疗心痛,破疝瘕。生深山谷,叶如蓝,实赤,赤女肠同。

白扇根

《别录》曰∶味苦,寒,无毒。主疟,皮肤寒热,出汗,令人变。

黄白支

《别录》曰∶生山陵。三月、四月采根,曝干。

父陛根

《别录》曰∶味辛,有毒。以熨痈肿肤胀。一名膏鱼,一名梓藻。

疥拍腹

《别录》曰∶味辛,温,无毒。主轻身疗痹。五月采,阴干。

五母麻

《别录》曰∶味苦,有毒。主痿痹不便,下痢。一名鹿麻,一名归泽麻,一名天麻,一名若草。生田野。五月采。时珍曰∶茺蔚之白花者,亦名天麻草。

五色符

《别录》曰∶味苦,微温。主咳逆,五脏邪气,调中益气,明目杀虫。青符、白符、赤符、黑符、黄符,各随色补其脏。白符,一名女木,生巴郡山谷。

救赦人者

《别录》曰∶味甘,有毒。主疝痹,通气,诸不足。生人家宫室。五月、十月采常吏之生(《蜀本》,吏作更)《别录》曰∶味苦,平,无毒。主明目。实有刺,大如

《别录》曰∶味酸,无毒。主诸恶气。

《别录》曰∶味苦,无毒。主咳嗽。(音户瓦切)《别录》曰∶味甘,无毒。主益气延年。生山谷中。白顺理,十月采

《别录》曰∶味苦,寒,无毒。主消渴,止血,妇人疾,除痹。一名梨。叶如大青

《本草拾遗》

(一十三种)

鸩鸟浆

藏器曰∶生江南林木下,高一、二尺,叶阴紫色,冬不凋,有赤子如珠。味甘,温,无毒。能解诸毒,故名。山人浸酒服,主风血羸老。颂曰∶鸩鸟威,生信州山野中,春生青叶,九月有花如蓬蒿菜,花淡黄色,不结实。疗痈肿疖毒。采无时。

七仙草

藏器曰∶生山足。叶尖细长。主杖疮,捣枝叶敷之。

吉祥草

藏器曰∶生西域,胡人将来也。味甘,温,无毒。主明目强记,补心力。时珍曰∶今人种一种草,叶如漳兰,四时青翠,夏开紫花成穗,易繁。亦名吉祥草。非此吉祥也。

鸡脚草

藏器曰∶生泽畔,赤茎对叶,如百合苗。味苦,平,无毒。主赤白久痢成疳。

兔肝草

藏器曰∶初生细叶,软似兔肝。一名鸡肝。味甘,平,无毒。主金疮,止血生肉,解丹石发热。

断罐草

藏器曰∶主疔疮。合白牙kt菜、半夏、地骨皮、青苔、蜂窠、小儿发、绯帛等分。五月五日烧灰。每汤服一钱。拔根也。kt,音畜,羊蹄根也。

千金镉草

藏器曰∶生江南,高二、三尺。主蛇蝎虫咬毒,捣敷疮上,生肌止痛。

土落草

藏器曰∶生岭南山谷,叶细长。味甘,温,无毒。主腹冷气痛癖。酒煎服,亦捣汁温服。

倚待草

藏器曰∶生桂州如安山谷。叶圆,高二、三尺。八月采。味甘,温,无毒。主血气虚劳,腰膝疼弱,风缓羸瘦,无颜色,绝阳无子,妇人老血。浸酒服,逐病极速,故名

药王草

藏器曰∶苗茎青色,叶摘之有乳汁。味甘,平,无毒。解一切毒,止鼻衄、吐血,祛烦躁。

筋子根

藏器曰∶生四明山,苗高尺余,叶圆浓光润,冬不凋,根大如指。亦名根子。味苦,温,无毒。主心腹痛,不问冷热远近,恶鬼气注刺痛,霍乱蛊毒暴下血。酒饮磨服。颂曰∶根子生威州山中。味苦、辛,温。主心中结块,久积气攻脐下痛。

藏器曰∶生胡地,似干茅,黄赤色。味咸,温,无毒。主折伤内损血瘀,生肤止痛,治五脏,除邪气,补虚损,产后血病。水煮服之,亦捣敷伤处。时珍曰∶《外台秘要》∶治堕马内损,取药末一两,牛乳一盏,煎服。无风独摇草(《拾遗》)曰∶生大秦国及岭南,五月五日采,诸山野亦往往有之。头若弹子,尾若鸟尾,两片开合,见人自动,故曰独摇。性温,平,无毒。主头面游风,遍身痒,煮汁淋洗。藏器曰∶带之令夫妇相爱。时珍曰∶羌活、天麻、鬼臼、薇衔四者,皆名无风独摇草,而物不同也。段成式《酉阳杂俎》言∶雅州出舞草,独茎三叶,叶如决明,一叶在茎端,两叶居茎之半相对。人近之歌讴及抵掌,则叶动如舞。按此即虞美人草,亦无风独摇之类也。又按∶《山海经》云∶姑 kt之山,帝女死焉,化为kt草。其叶相重,花黄,实如兔丝。服之媚人。郭璞注云∶ 一名荒夫草。此说与陈藏器佩之相爱之语相似,岂即一物欤?

唐《海药本草》

(一种)

宜南草

曰∶生广南山谷。有荚长二尺许,内有薄片似纸,大小如蝉翼。主邪。小男女以绯绢袋盛,佩之臂上,辟恶止惊。此草生南方,故名。与萱草之宜男不同。

宋《开宝本草》

(一种)

陀得花

志曰∶味甘,温,无毒。主一切风血,浸酒服。生西域,胡人将来,胡人采此花以酿酒,呼为三勒浆。

宋《图经》外类

(二十种)

建水草

颂曰∶生福州。枝叶似桑,四时常有。土人取叶焙干研末,温酒服,治走注风

百药祖

颂曰∶生天台山中,冬夏常青。土人冬采叶,治风有效。

催风使

颂曰∶生天台山中,冬夏常青。土人秋采叶,治风有效。时珍曰∶五加皮,亦名催风使。

刺虎

颂曰∶生睦州,凌冬不凋。采根、叶、枝入药。味甘。主一切肿痛风疾,锉焙为末,酒服一钱。时珍曰∶《寿域方》∶治丹瘤,用虎刺(即寿星草),捣汁涂之。又伏牛花,一名隔虎刺。

石逍遥草

颂曰∶生常州,冬夏常有,无花实。味苦,微寒,无毒。主瘫痪诸风,手足不遂。为末,炼蜜丸梧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二服,百日瘥。久服,益气轻身。初服时微有

黄寮郎

颂曰∶生天台山中,冬夏常青。土人采根,治风有效。时珍曰∶按《医学正传》云∶黄寮郎,俗名倒摘刺。治喉痛,用根擂汁,入少酒,滴之即愈。又《医学集成》云∶牙痛者,取倒摘刺刀上烧之,取烟煤,绵蘸塞痛处,即止。

黄花了

颂曰∶生信州,春生青叶,三月开花,似辣菜花,黄色,秋中结实。采无时,治咽喉口齿病,效。

百两金

颂曰∶生戎州、河中府、云安军。苗高二、三尺,有干如木,凌冬不凋,叶似荔枝,初生背面俱青,秋后背紫面青;初秋开花青碧色。结实如豆大,生青、熟赤。无时采根,去心用。味苦,性平,无毒。治壅热,咽喉肿痛,含一寸咽汁。其河中出者,根赤如蔓菁,茎细青色,四月开碎黄花,似星宿花。五月采根,长及一寸,晒干用。治风涎。

地茄子

颂曰∶生商州,三月开花结子。五、六月采,阴干。味微辛,温,有小毒。主中风痰涎麻痹,下热毒瓦斯,破坚积,利膈,消痈肿疮疖,散血堕胎。

田母草

颂曰∶生临江军,无花实。三月采根。性凉。主烦热,及小儿风热,尤效。

田麻

颂曰∶生信州田野及沟涧旁。春夏生青叶,七八月中生小荚。冬三月采叶。治痈

芥心草

颂曰∶生淄州,引蔓白色,根黄色。四月采苗叶。捣末,治疮疥,甚效。

苦芥子

颂曰∶生秦州,苗长一尺余,茎青,叶如柳,开白花似榆荚,其子黑色。味苦,大寒,无毒。明目,治血风烦躁。

布里草

颂曰∶生南恩州原野中,茎高三、四尺,叶似李而大,至夏不花而实,食之泻人。采根皮,焙为末。味苦,寒,有小毒。油和涂治疮疥、杀虫。

茆质汗

颂曰∶生信州,叶青花白。七月采根。治风肿行血,有效。

胡堇草

颂曰∶生密州东武山田中,科叶似小堇菜,花紫色,似翘轺花,一科七叶,花出两、三茎。春采苗。味辛,滑,无毒。主五脏营卫肌肉皮肤中瘀血,止痛散血,捣汁涂金疮。凡打扑损伤筋骨,恶痈疖肿破。用同松枝、乳香、乱发灰、花桑柴炭同捣,丸弹子大。每酒服一丸,其痛立止。

小儿群

颂曰∶生施州,丛高一尺以来,春夏生苗叶,无花,冬枯。其根味辛,性凉,无毒。同左缠草(即旋花根)焙干,等分为末。每酒服一钱。治淋疾,无忌。

独脚仙

颂曰∶生福州,山林旁阴泉处多有之。春生苗,叶圆,上青下紫,脚长三、四寸,秋冬叶落。夏连根叶采,焙为末。酒煎半钱服。治妇人血块。

撮石合草

颂曰∶生眉州平田中,茎高二尺以来,叶似谷叶,十二月萌芽,二月有花,不结实。其苗味甘,无毒。二月采,疗金疮。

露筋草

颂曰∶生施州,株高三尺以来,春生苗,随即开花,结子碧绿色,四时不凋。其根味辛、涩,性凉,无毒。主蜘蛛、蜈蚣伤。焙研,以白矾水调贴之。

《本草纲目》

(三十八种)

九龙草

时珍曰∶生平泽,生红子,状如杨梅。其苗解诸毒,治喉痛,捣汁灌之。折伤骨筋者,捣罨患处。蛇虺伤者,捣汁,入雄黄二钱服,其痛立止。又杨清叟《外科》云∶喉风重舌,牙关紧闭者,取九龙草,一名金钗草,单枝上者为妙,只用根不用皮,打碎,绵裹箸上,擦牙关,即开。乃插深喉中,取出痰涎。乃以火炙热,带盐点之,即愈。

荔枝草

时珍曰∶《卫生易简方》∶治蛇咬犬伤及破伤风。取草一握,约三两,以酒二碗,煎一碗服,取汗出效。

水银草

时珍曰∶《卫生易简方》∶治眼昏。每服三钱,入木贼少许,水一盏,煎八分

透骨草

时珍曰∶治筋骨一切风湿,疼痛挛缩,寒湿脚风。孙氏《集效方》∶治疠风,遍身疮癣。用透骨草、苦参、大黄、雄黄各五钱。研末煎汤,于密室中席围,先熏至汗出如雨,淋洗之。《普济方》∶治反胃吐食。透骨草、独科苍耳、生牡蛎各一钱,姜三片。水煎服。杨诚《经验方》∶治一切肿毒初起。用透骨草、漏卢、防风、地榆等分。煎汤,绵蘸乘热不住荡之,二、三日即消。

蛇眼草

时珍曰∶生古井及年久阴下处,形如淡竹叶,背后皆是红圈,如蛇眼状。唐瑶《经验方》∶ 治蛇咬,捣烂敷患处。

鹅项草

时珍曰∶仙《寿域方》∶治咽喉生疮。取花,同白芷、椒根皮研末,吹疮口

蛇鱼草

时珍曰∶戴原礼《证治要诀》云∶治金疮血出不止。捣敷之。

九里香草

时珍曰∶傅滋《医学集成》∶治肚痈。捣碎,浸酒服。

白筵草

时珍曰∶香草也,虫最畏之。孙真人《千金方》∶治诸虫疮疥癞。取根叶煎水,隔日一洗。

环肠草

时珍曰∶张子和《儒门事亲》方∶治蛊胀。晒干煎水,日服,以小便利为度。

扎耳草

时珍曰∶王执中《资生经》∶治气聋方中用之。

铜鼓草

时珍曰∶范成大《虞衡志》云∶出广西,其实如瓜,治疡毒。

蚕茧草

时珍曰∶《摘玄方》∶治肿胀。用半斤,同冬瓜皮半斤,紫苏根叶半斤,生姜皮三两。煎汤熏洗,暖卧取汗。洗三次,小便清长,自然胀退。

野草

时珍曰∶《摘玄方》∶治痞满。用五斤,以一半安乌盆内,置鸡子十个在草上,以草一半盖之,米醋浸二宿,鸡子壳软,乃取于饭上蒸熟顿食之,块渐消也。(《经验

纤霞草

时珍曰∶陈巽《经验方》∶元脏虚冷,气攻脐腹痛。用砂一两,生乌头(去皮)二两,纤霞草二两。为末,以小沙罐固济,慢火烧赤,以此草拌入内,不盖口,顶火一秤之。炉冷取出,同乌头末,蒸饼丸梧子大,每服三丸,醋汤下。

牛脂

时珍曰∶《经验良方》∶治七孔出血。为粗末,每服一勺,瓦器煎服。以纱盖头项,并扎小指根。

鸭脚青

时珍曰∶《普济方》∶治疔疮如连珠者,同鱼苏研烂,糖水拌,刷之。

天仙莲

时珍曰∶《卫生易简方》∶治恶毒、疮疖,捣叶敷之。

双头莲

时珍曰∶一名催生草。主妇人产难,左手把之,即生。又主肿胀,利小便。《卫生易简方》∶治大人小儿牙疳,捣烂,贴之。

猪蓝子

时珍曰∶《卫生易简方》∶治耳内有脓,名通耳。用子为末,筒吹入,不过二

天芥菜

时珍曰∶生平野。小叶如芥状。味苦。一名鸡粘。主蛇伤,同金沸草,入盐捣敷之。王玺《医林集要》∶治腋下生肿毒,以盐、醋同捣、敷之。散肿止痛,脓已成者亦安。亦治一切肿毒。

佛掌花

时珍曰∶《普济方》∶治疔疮如樱桃者。用根,同生姜、蜜,研汁服之。外以郭公刺时珍曰∶一名光骨刺,取叶捣细,油调敷天泡疮。虞抟《医学正传》∶治哮喘,取根锉,水煎服,即止。

笾箕柴

时珍曰∶生山中。王永辅《惠济方》∶治疮,取皮煎汤服,须臾痒不可忍,以手爬破,出毒瓦斯即愈。

碎米柴

时珍曰∶主痈疽发背,取叶,入敷药用。

羊屎柴

时珍曰∶一名牛屎柴,生山野,叶类鹤虱,四月开白花,亦有红花者,结子如羊屎状,名铁草子。根可毒鱼。夏用苗叶,冬用根。主痈疽发背,捣烂敷之,能合疮口,散脓血。干者为末,浆水调敷。又治下血如倾水。取生根一斤,生白酒二斗,煮一斗,空心随量饮。

山枇杷柴

时珍曰∶危亦林《得效方》∶治汤火伤。取皮焙研末,蜜调敷之。

三角风

时珍曰∶一名三角尖。取石上者尤良。主风湿流注疼痛,及痈疽肿毒。

叶下红

时珍曰∶主飞丝入目,肿痛。同盐少许,绢包滴汁入目,仍以塞鼻,左,塞右;右,塞左。

满江红

时珍曰∶主痈疽,入膏用。

隔山消

时珍曰∶出太和山,白色。主腹胀积滞。孙天仁《集效方》∶治气膈噎食转食。用隔山消二两,鸡肫皮一两,牛胆南星、朱砂各一两,急性子二钱。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一钱,淡姜汤下。

石见穿

时珍曰∶主骨痛,大风痈肿。

醒醉草

时珍曰∶《天宝遗事》∶玄宗于兴庆池边植之。丛生,叶紫而心殷,醉客摘草嗅之,立醒。故名墓头回时珍曰∶董炳《集验方》∶治崩中,赤白带下。用一把,酒水各半盏,童尿半盏,新红花一捻,煎七分,卧时温服。日近者一服,久则三服愈,其效如神。一僧用此治蔡大

羊茅

时珍曰∶羊喜食之,故名。《普济方》∶治喉痹肿痛,捣汁咽之。

阿只儿

时珍曰∶刘郁《西使记》云∶出西域,状如苦参。主打扑伤损,妇人损胎。用豆许咽之,自

阿息儿

时珍曰∶《西使记》云∶出西域,状如地骨皮。治妇人产后衣不下,又治金疮脓不出。嚼烂涂之,即出。

奴哥撒儿

时珍曰∶《西使记》云∶出西域,状如桔梗。治金疮,及肠与筋断者。嚼烂敷之,自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