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普济方>卷四百十七 针灸门 诸风附论

《普济方》卷四百十七 针灸门 诸风附论·

卷四百十七 针灸门

普济方卷四百十七 针灸门 诸风附论

凡诸百邪之病。源起多涂。其有种种形相。示表癫邪之端。而见其病。或有默默而不声。或复多言而言□<?曰罒方>说。或歌或哭。或吟或笑。或眠坐沟渠。啖食粪秽。或裸形露体。或昼夜游走。或嗔骂无度。或是蜚蛊精灵。手乱目急。如斯种类。癫狂之人。今针灸与夫方药。并主治之。凡占风之家。亦以风为鬼断之。扁鹊曰。百邪所病者。针有十三穴也。凡针之体。先从鬼宫起。次针鬼信。便至鬼垒。又至鬼心。未必须并针。止五六穴。即可知矣。若是邪蛊之精。便自言说论其由来去。验有实。立得精灵。未必须尽其命。求去与之。男从左起针。女从右起针。若数处不言。便遍穴针也。依诀而行。针灸等处。并备主之。仍须依掌诀捻目治之。万不失一。黄帝掌诀。别是术家秘要。缚鬼禁劫。五岳四渎。山精鬼魅。并悉禁之。有目在人两手中十指节间。第一针人中。名鬼宫。从左边下针。右边出。第二针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入肉三分。第三针足大趾爪甲下。名鬼垒。入肉二分。第四针掌后横文。名鬼心。入半寸。即太渊穴也。第五针外踝下白肉际。足太阳名鬼路。火针七锃。锃三下。即申脉穴也。第六针大椎。上入发际一寸。名鬼枕。火针七锃。锃三下。第七针耳前发际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名鬼床。火针七锃。锃三下。第八针承浆。名鬼市。从左出右。第九针手横文上三寸两筋间。名鬼路。即劳宫穴也。第十针直鼻上入发际一寸。名鬼堂。火针七锃。锃三下。即上星穴也。第十一针阴下缝。灸三壮。女人即玉门头。名鬼藏。第十二针尺泽横文外头。接白肉际。名鬼巨。火针七锃。锃三下。此即曲池穴。第十三针舌头一寸。当舌下缝刺贯出舌上。名鬼封。仍以一板横口吻安针头。令舌不得动。已前若是手足皆相对。针两穴。若是孤穴。即单针之。

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夫诸急卒病。多是风。初得轻微。人所不悟。宜速与续命汤。依兪穴灸之。夫风者。百病之长。岐伯所言四者。说其最重也。

经验方云。凡觉心中愦乱。神思不怡。或兼手足麻木。此是风将中之候。不问是风与气。宜速灸百会风池大椎肩井曲池间使足三里七穴。两边依次序自上及下灸之。如灸稍迟。气塞涎上。或失音将欲绝者。便可依此次序灸之。艾炷如苍耳大。各灸三壮。足三里灸五壮。轮日以次灸之。至随年壮乃止。大凡每遇春秋二时。可于此七穴时复灸之。以泄风气。如体中素有风气者。尤须留意此灸法。可保无虞。此法可灸卒死。医书云。凡民风发强忍怕痛不肯灸。忽然卒死者。是何病。谓入藏故也。有风病者不可不知此灸法。又云。先贤论曰。风中脉则口眼?邪。风中腑则肢体废。中脏。则性命危。凡治中风。古方虽用续命防风等汤。然此只可扶助疾病。若要救危急收全功。必须火艾灼灸为良。又云。凡?向左者。谓左边脉中风而缓也。宜灸左。凡?向右者。谓右边脉中风而缓也。宜灸右。其艾蛀大如麦粒。各灸二七壮。宜频灸之。以取尽风气口眼正为度。又云。凡觉手足或痛或麻良久乃已者。是风将中腑之候。宜灸百会等七穴。病在右即灸右病。在左即灸左病。如因循失灸。手足已废者。春较秋灸。秋较春灸。以取尽风气手足轻安为度。

凡风多从背五脏兪入诸脏受病。肺病最急。肺主气息。又冒诸脏故也。

中风

治肺中风者。其人偃卧而胸满短气。冒闷。汗出者。肺风之证。视目下鼻上两边。下行至口。色白者。尚可治。

肺兪急灸百壮。服续命汤。小儿减之。

诗曰:肺气喘促满胸堂。偃卧执□水执□水燥异常。口鼻之间须要白。寻衣肺坏色忧黄。

资生经。王氏云。若急黄者。此为肺已伤。化为血。不可复治。若为急风邪所中。便迷漠恍惚。妄言狂语。或少气惙惙。不能复言。若不求师即治。宿夕而死。即觉。便灸肺兪及膈兪肝兪数十壮。急服续命汤可救。若涎唾出不收者。即灸当立与汤也。诸阳受风亦恍惚妄言。与肺病相似。然若缓。可经久而死。

治肝中风者。其人但踞坐。不得低头。绕两目。连额上色微有青者。肝风之证。若唇色青面黄尚可治。

肝兪急灸百壮。服续命汤。

诗曰:肝家踞恕不低头。左胁偏疼筋急搜。额目唇青为可疗。目黄目白使人愁。

治心中风者。其人但得偃卧。不得倾侧。闷乱冒绝汗出者。心风之证。若唇正赤。尚可治。

心兪急灸百壮。服续命汤。

诗曰:心风偃卧热而喑。唇赤其身有汗青。白黑青黄唇上见。停停时悚扁医惊。

治脾中风者。其人但踞坐而腹满身通黄。吐咸汗出者尚可治。

脾兪急灸百壮。服续命汤。

诗曰:脾中风兮肌肉瞤。踞而腹满吐咸酸。唇并肢体通黄疾。手足眸青疗已难。

治肾中风者。其人踞坐而腰痛。视胁左右。现有黄色。如饼粢大者尚可治。

肾兪急灸百壮。服续命汤。

诗曰:肾中踞而腰脊痛。面浮耳黑贼风生。胁无黄迹能痊愈。直发泥容旦暮倾。

治胃中风者。腹满填胀。隔塞不通。张口喘息。额上多汗。孙地仙所谓新食竟取为胃气是也。或曰。风中诸脏。不关诸府。是亦一说。然胃为水谷之海。五脏皆取气于胃。故并存之。

胃兪急灸百壮。服续命汤。

诗曰:胃病根源饮食来。攅肩喘息气难开。口张额汗腹中满。浮诊双开脉大哉。

治大肠中风者。卧而肠鸣不止。

大肠兪灸百壮。可服续命汤。

治中风眼戴上。及不能语者。

第二椎上。及第五椎上。灸各十壮。齐下火柱如半枣核大。立瘥。

治中风半身不遂。资生经云。黄帝问于岐伯曰。中风半身不遂。如何灸。答曰。凡人未中风。一两月前。或三五月前。非时足胫上忽酸重顽痹。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急灸三里绝骨四处三壮。后用葱薄荷桃柳叶煎汤淋洗。以驱逐风气于疮口出。灸疮。春较秋灸。秋较春灸。常令两脚有疮为妙。

治饮食不节。酒色过度。忽中风言语蹇涩。半身不遂。宜七处齐下火。各三壮。风在左灸右。右灸左。

穴百会 耳前发际 肩井 风市 三里 绝骨 曲池七穴神效。不能具录。依法灸。无不愈。

治风中府。手足不随。其状觉手足或麻或痛。良久乃已。此将中府之候。病左灸右。病右灸左。因循失灸者废。灸疮。春较秋灸。秋较春灸。取尽风气集效。

穴百会 曲鬓(一作发际) 肩髃 曲池 风市 足三里 绝骨。

治风中藏。气塞涎上不语极危者。下火立效。其状。觉心中愦乱。神思不怡。或手足麻。此将中藏之候。不问风与气。但依次自上及下各灸五壮。日别灸随年壮。凡遇春秋。常灸以泄风气。素有风人。可保无虞。此能灸暴卒。

穴百会 风池 大椎 肩井 曲池 间使 足三里

集效方云。治风莫如续命防风排风汤之类。此可扶助疾病。若救危急。必火艾为良。此论亦当。

资生经云。范子默自壬午年五月间。口眼?斜。灸听会等三穴即正。右手足麻无力。灸百会发际等七穴得愈。癸未年八月间。气塞涎上。不能语。金虎丹加腻粉服至四丸半。气不通。涎不下。药从鼻中出。魂魄飞扬。如坠江湖。中顷欲绝。灸百会风池等左右共十二穴。气遂通。吐几一碗许。继又下十余行。伏枕半月余遂平。尔后。不觉意思少异于常。心中愦乱。即便灸百会风池等穴立效。

本事方云。十二穴者。谓听会。颊车。地仓。百会。肩髃。曲池。风市。足三里。绝骨。发际。大椎。风池也。依而用之立效。

凡气塞涎上不能语。心中风候也。巢氏病源常论之。古方虽谓但得偃卧闷绝汗出者。心中风之候。恐未尽也。范公灸得气通。盖灸百会之力。其吐几一碗。下十行者。岂服金虎丹加腻粉所致耶。

治大患风者。先补后泻。少可患。以经取之。 穴风池

治中风支满。短气不食。食不消。吐血。目不明。闭塞。 穴肝兪

治偏枯不能行。大风暴不知人。卧惊。视如见星。 穴阴躥

治卒中风不识人。 穴临泣

治风面浮肿颜黑。厥气上冲。腹胀。大便下重瘈惊。膝股骨□行肿转筋。目眩头痛。 穴解溪

治中风善恐。悲笑不休。手痹。 穴劳宫

治中风肘挛。实则心暴痛。虚则心烦惕惕。头风耳后痛烦心。足不收失履。口眼?僻。头项瘈痛。牙车急。 穴内关 完骨

治心中风。语悲泣。 穴心兪

治风癵中风。角弓反张。或多哭言。发觉不自觉。或满口吐沫。心惊。烦健忘。 穴百会

治狂易大风。 穴昆仑

治风腲腿脚不随。 灸巨虚上廉二穴。各灸三壮。

治大风默默不知所痛。视如见星。 穴照海

治大风默默不知所痛。悲伤不乐。 穴天井

治青风心风。 穴百会

治偏风热风。 穴肩髃

治肝风占喉。其口不能言。 穴鼻下人中大椎。肝兪灸五十壮。余处随年壮(眼暗人灸之得明。二三百壮良)。

治心风寒。 穴心兪。灸各五十壮。

治心风。 穴心兪两边各一寸二分。灸各五七壮。

治心风。食胀满。食不消化。吐血酸痛。四肢羸露。不欲食饮。鼻血。目视目□巟目□巟不明。肩头胁下痛。小便急。 穴肝兪二穴。灸二三百壮。差即止。一云灸心兪。

治卒中恶风心闷烦毒欲死。 穴足大指下横文。急灸随年壮立愈。

内踝筋急不能行者。 内踝上。急灸四十壮。

外踝筋急不能行者。 外踝上。急灸三十壮。立愈。

眼戴精上插。 目两眦后。灸二七壮。

不能语。 第三椎上。灸百壮。

不识人。 季肋头。灸七壮。

眼反口噤。腹中切痛。 阴囊下第一横理。灸十四壮。灸卒死。亦良。

治大风卒风。缓急诸风。卒发动不自觉知。或心腹胀满。或半身不遂。或口噤不言。涎唾自出。目闭耳聋。或举身冷直。或烦闷恍惚。喜怒无节。或唇青口白。戴眼。角弓反张。始觉发动。 穴神庭灸七壮 次曲差 次上关 次下关 次颊车 次廉泉 次顖会 次百会 次本神次天柱 次陶道 次风门 次心兪 次肝兪 次肾兪 次膀胱兪 次曲池 次肩髃 次支沟 次合谷 次间使 次阳陵泉 次阳辅 次昆仑(已上各七壮)。

治风。 穴上星灸二百壮。前项二百四十壮。百会二百壮。脑户风府各三百壮。

治百种风。 脑后项大椎平处。两箱量二寸三分。须取病人指寸量两箱。各灸百壮。得瘥。

治风耳鸣。 从耳后量八分半里许有孔。灸一切风得差。狂者亦差。两耳门前后各百壮。

治卒病恶风欲死。不能语。及肉痹不知人。 第五椎名曰藏兪。灸百五十壮。三百壮便愈。

治风。 腹中雷鸣。肠澼泄利。食不消化。小腹绞痛。腰脊疼僵。或大小便难。不能饮食。 穴大肠兪。灸百壮。三日一报。

治风。 穴液门灸五十壮。

治风。 身重心烦。足胫疼。 穴绝骨。灸百壮。

治恶风邪气泣出。喜妄。 穴百会 天府 曲池 列缺

治风入腹中。 穴涌泉

治耳中风生。 穴商阳

治大风目痛。及目外眦疼。 穴临泣

治面黑湿风。 穴关冲

治风。从头至足。面目赤。 穴解溪

治风寒热。 穴液门

治手中风热。穴内关

治头身风热。 穴间使

治风。身寒。 穴后溪

治胸中寒如风。壮及治。头眩两颊痛。 穴侠溪

治肺寒。 穴肺兪。灸百壮。

治肾寒。 穴肾兪。灸百壮。

治大风逆气多寒。 穴大横

王氏云。乡里有人。忽觉心腹中热甚急。投药铺说其状。铺家以为此中风之候。与治风药而风不作。予中心藏之。至夷陵。见一太守。中夏忽患热甚。不免以水洒地。设簟卧其上。令人扇之。次日忽中风。数日而殂。人皆咎其卧冰簟而用扇也。暨到澧阳。见一老妇人。夏中亦患热。夜卧厅上。次日中风。遇其子预合得小续命汤服。更召医调理。数日愈。始知人之中风。心腹中多大热而后作。而小续命汤。不可不服也。王令患风。医以青州白丸子。排风汤。续命汤。四物汤。黄耆建中汤。术附汤。嘉禾散。合为一处。同和分数服。每服水一碗。枣三枚。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温服。自后与人服皆效。周户传三汤四散子。用四君子。排风。续命汤。嘉禾急风正气匀气散。一切风疾。无不差。又云。凡中风用续命排风等汤。神精丹茵芋酒更加灸必愈。

治热风。两乳头各灸一七壮。足外踝后一寸。各灸三壮。顶中旋毛灸一七壮。

治风。头耳后痛烦心。及足不收失履。口?僻。头项摇瘈痛。牙车急。 穴完骨。

治风身热。 穴后溪

治风。十指筋挛不行屈伸。 两手踝骨上。各灸一七壮。

治大风。单服炼成松脂癞风药。服半月后。 两腰眼各灸七壮。

治中风。手足不随。 穴百会 肩髃 听会 曲池 三里 悬钟 风市等七穴。左治右。右治左。以取尽风气轻安为度。

治绕踝风。 刺曲池二穴。如绕外踝痛。兼刺丝络二穴。如绕内踝痛。兼刺大都二穴。针入三分。如月□定前痛。兼刺行间二穴。针入六分

中风不语

治脾风占候。声不出。或上下手。 当灸手十指头。次灸人中。次大椎。次两耳门前脉。去耳门上下行一寸是。次两大指节上下。各七壮。

治脾风。 穴脾兪。脊两边灸各五十壮。凡人脾兪无定所。随四季月应病。即灸藏兪。是脾穴。此法甚妙。

治脾风者。总忽为八风猥腿风。半身不遂。失音不语者。 穴百会灸五百壮。次本神。次承浆。次风府。次肩髃。次心兪。次手五里。次手髓孔。次手少阳。次足五里。次足髓孔。次足阳明。各灸五百壮。

治中风。失喑不能言语。缓纵不随。及风痱不能语。手足不随。卒病欲死。不能语。肺中风不能言。 穴天窗。先灸五十壮(息火)。百会仍移灸五十壮毕。天窗还灸五十壮。若发先灸百会。则风气不得泄。内攻五脏喜闭伏。仍失音也。所以先灸天窗。次百会佳。一灸五十壮。悉泄火势。复灸之。视病轻重。重者。一处三百壮大效。凡中风服药益剧者。但是风穴。悉皆灸三壮。无不愈。神良。决定勿疑。不至心者勿浪为灸。

巢氏云。脾脉络胃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心之别。脉系舌本。心脾受风邪。故舌强不语。三阳之经并络入额颊。夹于口。诸阳为风寒所客。则筋急。故口噤不得开。

治卒中风口噤不得开。 机关(千金翼名颊车)二穴。各灸五壮即得语。又灸随年壮。僻者逐僻左右灸。

治卒中风口?。 <??韦>筒长五寸。以一头刺耳孔中。四畔以面蜜塞。勿令泄气。一头内大豆一颗。并烧艾令燃灸七壮。差。右灸左。左灸右。千金不传。耳病亦灸之。

治中风口?。 手交脉灸三壮。左灸右。右灸左。炷如鼠屎形。横安两头下火。

治口?。穴刺承泣。

治风中脉。口眼?斜(若久不治。亦传入脏。慎不可忽)。 穴听会 颊车 地仓

经验方云。自崇宁壬午年五月间。忽口眼?斜。灸听会等三穴即正。后右手足麻无力。灸百会发际等七穴得愈。癸未年八月间。气塞涎上不能语。取金虎丹加腻粉服至四十丸半。气不通。涎不下。药从鼻中出。魂魄飞扬。如坠江湖中。顷刻欲绝。灸百会风池等。左右共十二穴。气遂通。吐涎几一碗许。继又下十余行。伏枕半月余。遂平复。方觉意思惺快。每遇心中愦乱。即灸百会风池等穴。无不立效。回知灸有神圣之功。非药所能及也。甲申十月既望。正思识。

治风口?。 穴列缺。二穴别走阳明者。灸三壮。患左灸右。患右灸左。

治风失音不语。 穴合谷。各灸三壮。

治不能言。 穴通里

治中风口?僻。口吻口横纹间灸。觉大热便去艾即愈。勿尽艾。则太过。若口左僻灸右吻。右僻灸左吻。又手中指节上灸一炷。

治口?斜。耳垂下麦粒大。艾灸三壮。左灸右。右灸左。

治风寒之气客于脏间。滞而不能发。故喑不能言。及喉痹失音。皆风邪所为也。入脏皆能杀人。 穴百会。灸百壮。针入三分。补之。

治中风卒失声。声噎不出。 穴大椎旁一寸五分。又刺其下。停针之。

治风痱不能语。手足不遂。 度病者。手小指内岐间。至指端为度。以置脐上直望心下。以丹注度上端毕。又作两度。续所注上合其下。开其上。取其本。度横置其开上。令三合其壮。如到作某字形。男度左。女度右。手嫌不分了。故上丹注三处。同时起火灸之。各一百壮愈。

治中风口噤。牙关不开。 刺水沟针入四分。次针颊车。令人侧卧。张口取之。针入四分。得气即泻。

治中风不能语。 第二椎或第五椎上。灸五十壮。

治风入脏。使人喑哑。卒口眼相引。牙车急。舌不转。?僻者。口吻边横纹赤白际。逐左右灸。随年壮报之。至三日不差。更报之。

治中风。气塞涎上。不语昏危者。穴百会 风池 大椎 肩井 曲池 间使 三里等七穴。左治右。右治左。以取尽风气。神清为度。其病并依穴针灸或有不愈者。一则不中穴。二则虽中穴。刺之不及其分。三则虽及其分。气不至出针。四则虽气至。不明补泻。故其病或有随针而卒者。一则不知刺禁。假令刺中心即死之类是也。二则不明脉候。假令下痢。其脉忽大者。死不可刺之。凡针灸者。先须详审脉候。观察病证。然后知其刺禁。辨其经络穴道远近。气候息数。深浅分寸。然后知其病刺之。获时而愈矣。不可一途而取。不可一理而推之。

治中风失音。刺任脉天突一穴。在结喉下一寸宛宛中。阴维之会。针入五分。次针手少阴经神门二穴。在掌后兑骨之端陷中。针入三分。次针手少阳经支沟二穴。在腕后三寸两骨之间陷中。针入三分。次针足少阳经涌泉二穴。在足心屈足卷指宛宛中。针入五分。如舌急不语。刺痖门一穴。在后顶中央入发际五分宛宛中。仰头取之。针入二分。如舌缓不语。刺风府一穴在顶发际上一寸大筋内宛宛中。针入三分。

偏风

治偏风口?。手腕无力。半身不遂。咳嗽掌中热。口噤不开。 穴列缺

治偏风口目?。牙车脱臼。 穴下关

治偏风口眼?。耳中如蝉声。 穴上关

治偏风口面?。颈项痛。不得顾。小便赤黄。喉痹。颊肿。穴完骨

治偏风口?面肿。 穴承浆

治偏风口?。 穴冲阳 地仓

治偏风口?。面痒浮肿。风动叶叶状如虫行。或唇肿痛。 穴迎香

治冷风湿痹。风疹。偏风半身不遂。腰胯痛不得转。 穴环跳

治偏风半身不遂。热风瘾疹。手臂挛急。捉物不得。挽弓不开。臂细无力。筋骨酸痛。又治手不得向头。穴肩髃(若灸偏风。可七七壮。不宜多)。

治偏风半身不遂。刺风疹疼痛冷缓。捉物不得。挽弓不开。屈身难。隐脉风。臂肘细无力。 穴曲池

治偏风半身不遂。 穴阳陵泉 环跳 曲池

治大风偏枯。半身不遂。 穴照海

治偏风。腰腿手足不仁。 穴上廉

治半身不遂。 穴下昆仑 委中

治偏风。 穴地仓 承山 上廉 下廉

治手足偏枯。 穴阴躥

治猥腿风。半身不遂。失音。 穴灸百会

半身不遂。男女皆有此患。但男尤忌左。女忌右尔。若得此疾后。风药不宜暂阙。常令身上灸疮可也。最忌房室。或能如释道修养。方能保其无他。若灸。则当先百会。顖会。次风池。肩髃。曲池。合谷。环跳。风市。三里。绝骨。不必拘旧经。病左灸右病。右灸左之说。但按痠疼处灸之。若两边灸亦佳。但当自上而下灸之。

治偏枯。手足不能伸。 穴刺委中

试效方云。陕帅郭巨济病偏枯。二指著足底不能伸。迎先师于京师治之。至则以长针刺委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黑。又且胶。刺之如是者六七次。服药三月。病良愈。

治偏风。宜针下项七处。灸亦得。 穴风池 肩髃 曲池 支沟 五枢 阳陵泉 巨虚 下廉

治风。腰脚不随。不能跪起。 穴上髎 环跳 阳陵泉 巨虚下廉

风劳

治风劳气咳嗽。胸中郁郁。身热目眩。 穴大杼

治风劳食气。 穴大椎

治风劳。呕逆上气。胸背痛。喘气卧不安。 穴风门

治风劳。腰脊痛。 穴膀胱兪

治风劳。臂肘不仁。 穴附分

治风劳。惊恐吐血。肘臂痛。嗜卧。四肢不得动。 穴五里

治风劳失精。身体极痛。洩水下痢脓血。阴肿骨□行痛。 穴曲泉

治风劳腰痛。 穴膀胱兪 关元

治风劳痹逆。狂邪。膝冷。手节挛缩。身瘾疹。腹胀少气。头重风劳。 穴伏兔。灸脑户五壮。针三分。补之。

治风劳发背痈疽。

用麻绳一条。蜡过从手中指第二节。量至心坎骨截断。须直伸臂折过。自前项下取中。缠至后心相对令齐闭口。量两吻阔狭以此为则。对灸七壮。神效。

风痉

治风痉。 穴颅顖

治风痉口噤牙疼。颊肿恶寒。舌强不能言。 穴大迎

治寒热风痉。脊强反折。瘈痵。 穴痖门

治癫疾风痉。牙龂肿。善惊。 穴天冲

治热痉引骨痛。 穴脾兪 膀胱兪

治瘈痵沫出。寒热。痉引骨痛。 穴上关

治寒热痉反折。 穴肾兪 中膂兪 长强

治筋寒热痉。筋急手相引。 穴肝兪

治痉上气失音不能言。 穴鱼际

治反折。 穴腰兪

治角弓反张。 穴百会

治脊强反折。 穴上窌 腰兪

风眩

治风眩项痛。头强寒热。 穴完骨

治卒不识人。风眩鼻塞。 穴当阳 临泣

治风眩。 穴后顶 玉枕 颔厌

治风眩惊手卷(甲乙。手卷作手腕痛)。泄风汗出腰项急 穴阳谷

治风眩头痛。呕吐心烦。 穴承光

治坐如在舟车中。 穴申脉

治风头眩。 穴神庭 上星 顖会

治风眩。 穴天牖 前顶

治头目风眩。 穴攒竹

王氏云。千金方载。徐嗣之言曰。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足。胸上蓄热。实痰与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故谓之风眩瞀。大人曰癫。小儿曰癵。则是风眩癫癵。本一疾也。不知后人何为折而三之。予因分为三门。且从为之辞。以释世医之疑云。

治醉酒风热发。两目眩痛。及治不能饮。烦备呕吐。 穴率谷

治风眩。 穴天柱

治风眩。心中恍惚不定。

以绳横度口至两边。即得口寸数。便以其绳一头。度鼻尽其两边两孔间。得鼻寸数。中屈之取半合。于口之全度中屈之。先觅头上回发。当回发灸之。以度四边左右前后。当绳端灸之前。以面为正。并依年壮多少。一年凡三灸。皆须疮瘥又灸。壮数如前。若数处回发。则灸其近当鼻者。或回发近额亦宜灸。

治诸风眩晕。 穴顖会。灸七壮。真头痛者。其痛上穿风府。陷入干泥丸宫。不可以药愈。夕发旦死。旦发夕死。盖头中人之根根。气先绝也。

风痹

治惊悸瘈痵。风痹。臂肘痛。捉物不得。 穴天井

治风痹。手臂不举。肩中热痛。 穴肩贞

治风痹肘挛。手臂不举。 穴尺泽

治寒热风痹。项痛背肩急。头痛。 穴消泺

治风痹膝内痛。引膑不可屈伸。喉咽痛。 穴膝关

治痿厥风痹。头重<?出页>痛。髀枢股骨□行痛。瘈痵。风痹不仁。时有寒热。四肢不举。 穴附阳

治风痹不仁。 穴阳辅 阳关

治风痹。 穴委中

治风痹。 穴少海

治风湿痹。 穴委中 下廉

治冷风湿痹。及治卒病肉痹。不知人。 穴环跳

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四曰风痹。巢氏曰。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多者为风痹。风痹之状。肌肤尽痛而复手足不随也。医治当以此求之。速与续命汤依兪穴灸之云。

治周身痹大风。穴膈兪二穴。各灸五壮。

风癵

治癫风不识人。羊鸣。 穴神庭。

治风癵。青风心风。角弓反张。羊鸣多哭。言语不择。发时即死。吐沫。心热闷。头风多睡。心烦惊悸。无心力。忘前失后。食无味。头重。饮酒面赤。鼻塞。及疗登高而歌。弃衣而走。角弓反张。羊癵吐舌。穴百会

治风癵。中风角弓反张。或多哭。言语不择。发即无时。盛即吐沫。心烦惊悸。穴百会。

治风癵目戴上不识人。 穴神庭 丝竹空

治心中烦闷。热风风癵。浪言或作鸟声。不能食。无心力。 穴巨关。

治肌肤痛。耳聋。风癵。 穴会宗

治风癵。 穴脊中 涌泉

治风癵。 穴前顶

治风癵热痛。可泻而后补。 穴上脘

治风癵癫邪。 穴脊兪

治风癵。 穴涌泉 神聪 强间

治癵病。羊鸣吐舌。 穴天井

治马癵。张口摇头。马鸣欲反折。 穴项风府 脐中。灸三壮。

治牛癵。目正直视。腹胀。 穴鸠尾骨 大椎各灸三壮。

治羊癵。喜扬目吐舌。穴大椎。灸三壮。

治猪癵。喜吐沫。 穴完骨两旁各一寸。灸七壮。

治犬癵。手屈拳挛。 穴两手心 足太阳 肋户各一壮。

治鸡癵。摇头反折。喜惊自摇。 穴足诸阳。灸各三壮。

治风癵。 穴神庭 脊兪

徐嗣曰。风眩之病。起于心气不足。胸上蓄热。实痰热相感而动风。风心相乱则闷瞀。故为之风眩瞀。大人曰癫。小儿曰癵。此方为治。万无不愈。困急时。但度灸穴。使大针针之。无不差者。初得针竟便灸最良。余业之以来。三十余年。所救活者。数千百人。病此而死不逢嗣故也(续命汤。主眩发顿闷无知。口沫出血。体角弓目反上。口噤不得言。竹沥一升二合。生地黄汁一升。龙齿末生姜防风麻黄去节各四两。防己附子炮三两。石膏十两。桂二两。右十味。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有气加附子一两。紫苏五合。橘皮半两)。其论风眩癫癵。甚有理。故并其方附于此(更有竟纯汤详见千金方)。但小儿癵。非心气不足尔。千金有风食惊癵三种。本事有阴阳癫慢脾风三证(慢脾即食癵。宜醒脾冲人参散)。古方有三癵丸治小儿百二十种惊癵(荆芥穗一两。矾一两半。生半枯为末。面糊丸。黍米大。朱砂衣。姜汤下二十丸)。吾谓慢惊用来复丹。急惊三癵丸。食癵醒脾丸可也。

治癫疾马癵。 穴金门 仆参

治目五般癵。头痛鼻塞。 穴眉冲

治风癵。热病。心风。惊悸。霍乱吐痢。伏梁。气壮如覆柸。 穴上脘(一穴)三里(二穴)

凡灸癵病。当先下使虚。乃乘虚而灸之。未尝有实而灸者。气逼前后不通杀人。若身体不甚热。心腹不胀满。便可灸之。若壮热满者。须先下后灸。

癫癵

治卒暴癵眩。足不任身。 穴天柱

治癵发。瘈痵狂走不得卧。心中烦。 穴攒竹 小海 后顶 强间

治风癫癵疾。涎沫狂烦满。 穴丝竹空 通谷

治癫癵。 阴囊下谷道正门当中门。灸随年壮。

治癫疾。羊癵吐舌。羊鸣戾颈。 穴天井 小海

治癫疾。互善惊羊鸣。 穴悬厘 束骨

治惊癵。狂走癫疾。 穴筋缩 曲骨 阴谷 行间

治热癵。惊而有所见。 穴列缺

治失笑无时。癫癵。语不识尊卑。乍喜乍哭。牙关不开。 穴水沟

治发癵悲泣。 穴心兪

治惊癵狂走。癫疾。脊急强。目转上垂。 穴筋缩

治癫癵。 穴仆参 金门

治风癫癵邪。 穴脊中

治大人小儿五癵。 穴神门

治风癵癫邪 穴脊兪

治肿气风癵癫风。不识人。羊鸣。角弓反张。披发而上歌下哭。多学人语。惊悸不安寝。 穴神庭

治癫癵。吐舌沫出。羊鸣。 穴少海

治癫癵。 穴肺兪 仆参

治狂癵风癵。吐舌。穴胃脘。灸百壮。不针。

治狂癵不识人。癫眩乱。 穴百会。灸九壮。

难经疏云。狂病之后。不爱眠卧。不肯饮食。自言贤智。歌乐行走。此是阳气盛之所为。故经言。重阳者狂。今世以此为癫病。谬矣。癫病发即僵仆倒地。故有癫蹶之言。阴气大盛。故不得行立而倒也。今世以为癵病者。误也。其剖析癫狂之病。晓然如此。而人终不信。岂亦传习之误。难以改欤。

凡发狂则欲走。或自高贵称神圣。皆须备诸火灸之。乃得求差。悲泣呻吟。此则为邪。非狂也。自依邪方法治。

治惊风癫癵。痓病发搐。神昏不语。穴百会。灸七壮。至七七壮。量轻重。加减艾壮数。又两足外踝下赤白肉际陷中。金门穴。灸七壮。至七七壮。

癫疾

治癫疾。烦心悲泣。 穴解溪

治癫疾头重。 穴痖门

治癫疾。头面浮肿。齿龋。 穴完骨

治头痛癫疾。风痉。牙龂肿。善惊。 穴天冲

心癫疾。脊强。 穴筋缩

治癫疾。 穴申脉 后溪 前谷

治癫疾。呕逆吐舌。 穴滑肉门

治癫疾吐沫。 穴本神 兑端

治癫疾寒痛。 穴飞扬

治寒热癫疾。 穴承山 昆仑

治癫病。手不可向上手臂不得上头。 穴尺泽

治癫疾。 穴解溪 阳躥

治癫疾呕。 穴神庭 上星 百会 听会 听宫 偏历 攒竹 本神 筑宾 阳溪 后项 强间 脑户 络却 玉枕

治癫疾呕沫。寒热痉互引。穴兑端 龂交 承浆 大迎 丝竹空

顖会 天柱 商丘

治寒热凄厥。鼓颔癫痉口噤。 穴承浆 大迎

治癫疾膝气。 穴臑会 申脉

治癫疾。手臂不得上头。 穴尺泽 然谷

治癫疾多言。耳鸣口僻。 穴偏历

治癫疾。大瘦头痛。 穴脑腔 束骨

治癫疾。互引善惊。羊鸣。 穴悬厘 束骨

治头痛癫疾。互引数惊。 穴天冲

治心中愦愦数欠癫。心下惧恐。咽中澹澹。 穴通谷

治寒热癫癫仆。 穴风池 听会 复溜

治癫疾。僵仆狂疟。 穴完骨

治癫疾。 穴曲池

治狂癫。 穴灸胃脘。 或灸巨阳

王氏云。有人患癵疾。发则僵仆在地。久之方苏。予意其用心所致。为灸百会。又疑是痰厥致僵仆。为灸中脘。其疾稍减。未除根也。后阅脉诀后。通真子有爱养小儿。谨护风池之说。人来觅灸癵疾。必为之按风池穴。皆应手痠疼。使灸之而愈(小儿癵悲。可加灸此)。

治卒癫疾。 两乳头灸三壮。足大指本丛毛中。灸七壮。 足小指本节。 灸七壮。

治狂癫癵疾。 穴足少阳。灸随年壮。

治癫。 背第二椎及下穷骨两处。以绳度中折绳端一处。是脊骨上也。凡三处毕。复断绳。作三折。令各等而参合。如某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侠脊两边。凡五处。各一百壮。削竹皮为度。胜于绳。足大指上聚毛中。又灸七壮。 阴囊下缝。又灸二七壮。 两乳头。又灸三壮。 督脉。又灸三十壮。三报。 天窗又灸至三百壮。 炷惟小作。 百会又灸至三百壮。 耳上发际。又灸各五壮。

惊癵

治惊癵戴目。上不识人。 穴顖会

治惊癵破心吐血。 穴巨骨

治心惊癵发。状如鸟鸣。破心吐血。中气闷不喜闻人语。心痛腹胀。穴鸠尾

治惊癵吐舌沫出。 穴少冲

治惊癵癫狂。身寒热。头痛目眩。 穴束骨

治惊癵狂走。癵病多言。脊强两目转上。及目瞪。 穴筋缩

治狂邪惊癵。及惊狂走。 穴承命。灸三十壮。

治狂癫惊风。厥逆心烦。 穴巨阳。灸五十壮。

治惊癵。 穴行间

治惊风。 穴完骨

风癫狂附论

黄帝问曰。人生而病癫疾者。安所得之。岐伯对曰。此得之在腹中。时其母有所数大惊也。气上而不下。精气并居。故令子发为癫疾。病在诸阳脉。且寒且热。诸分且寒且热名曰狂。刺之虚脉视分尽热病已止。病癫初发。岁一发不治。月一发不治。四五日一发。名曰癫疾。刺诸分。其脉尤寒者。以针补之。病已止。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直视举目赤。其作极已而烦心候之于颜。取手太阳阳明。太阴血变而癫疾始发。而反强因而脊痛。候之足太阳阳明太阴手太阳血变而已。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者候之手。阳明太阳右强者攻其左。左强者。攻其右。血变而止。治癫疾者。常与之居。察其所当取。之处病至视之有过者。即泻之。置其血于瓠壶之中。至其发时。血独动矣。不动灸穷骨二十壮。穷骨者。尾骨□氐也。筋癫疾者。身拳挛急脉大。刺项大经之本。呕多涎沫气下泄。不□□乐癫疾者。暴仆。四肢脉皆胀。而从满脉尽刺之出血。不满。侠顶灸太阳。又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腧。呕多涎沫。气泄不□□乐。

治癫狂吐舌。 穴飞扬 太一 滑肉门

治风狂。

先以钱五枚内头髻中。以器盛之水新布覆之。横大口于上。乃矜庄呼视其人。其人必欲起走。慎勿听。因取水一喷之。一呵视。三次。乃熟拭去水。指弹额上。近发际间。欲愈乎。其人必不肯答。如此三七弹。乃答。仗针刺鼻下人中。近孔内侧空。停针。刺两耳根前宛宛动脉中。停针。又刺鼻直上入发际一寸。横刺。又刺鼻直上醒悟乃止。

治狂易多言不休。 穴风府 昆仑 束骨

治风癫。 两乳头灸各三壮。 足大指甲后聚毛中。灸各七壮。

治狂仆。 穴温溜 液门 京骨

治笑若狂。 穴神门 阳谷

治风热善怒。心中悲喜。思慕歔欷。喜笑不止。 穴劳宫 大陵

治癫疾。吐舌鼓颔。狂言见鬼。 穴温溜 仆参

治癫发如狂。面皮敦敦者不治。及疗癫狂。 穴长强

治狂走欲自杀。及目注视。 穴风府 肺兪

治惊癵。狂走癫疾。 穴筋缩 曲骨 阴谷 行间

治狂走瘈痵。恍惚不乐。 穴络却 听会 身柱

治癵发瘈痵。狂走不得卧。 穴攒竹 小海 后顶 强间

治狂妄行走。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穴冲阳 丰隆

治狂易多言不休。目上反。 穴天柱 临泣

治狂言。 穴支正 鱼际 合谷 少海 曲池 腕骨

治狂言非常。 穴下廉 丘墟

治狂易妄言怒骂。 穴巨阙 筑宾

治吐舌戾颈妄言。 穴阳溪 阳谷

治惊狂善悲。面赤目黄。喑不言。 穴间使

治惊癵狂走。癫疾。脊急强。目转上垂。 穴筋缩

治癫疾强走。 穴阳谷 身柱 脑空 京骨

治狂走欲自杀。目反妄视。 穴风府

治癫狂。 穴束骨

治尸厥癫邪。神狂鬼魅。 穴攒竹

治久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 穴冲阳

治卒狂。 穴光明

治卒狂。胸中澹澹。恶风寒。呕吐怵惕。寒中少气。掌热腋肿。肘挛。及疗卒狂惊悸。 穴间使

治小腹热欲走。 穴日月

治发狂味吐涎沫。 穴丝竹空

治癫疾狂走。心烦吐舌。 穴大杼

治癫疾狂走。 穴阳谷

治心中风狂走发。癵语悲泣。心胸闷乱。烦满汗不出。结积寒热。呕吐不下食。咳唾血。 穴心兪

治狂易。 穴完骨

治发狂不识人。惊悸少气。 穴巨阙

治发狂。 穴曲泉 膏肓

治身热狂悲哭。 穴神门

治寒厥惊狂。 穴阳交

治目眩发狂。呕吐涎沫。烦不得顾。 穴少海

治风虚狂惕。 穴支正

治狂言不乐。 穴大陵

治妄言左右顾。瘈痵目眩。 穴阳谷

治狂言。 喜笑见鬼。 穴阳溪

治癫癵狂言见鬼。 穴仆参

治癫疾多言。 穴偏历

治癫疾吐涎。狂言见鬼。又治癫癵吐舌。鼓颔狂言。 穴温溜

治狂言。 穴下廉

治癫疾狂言。又治小儿癫病吐舌。 穴筑宾

治卒面肿。烦心狂言。 穴公孙

治狂言口僻。 穴太渊

治惊悸妄言。 穴液门

治吐舌戾颈妄言。不得左右顾。瘈痵头痛目眩。 穴阳谷

治癵病多言。 穴筋缩

治癫癵狂歌不择言。 穴鸩尾

治鬼邪魅及癫狂。语不择尊卑。灸上唇里面中央肉弦上一壮。炷如小麦。又用钢刀决断更佳。

治语不识尊卑。 穴水沟

治狂妄言。 穴液门

治狂言恍惚。 穴天枢。灸百壮。

治狂邪发无常。披头大唤欲杀人。不避水火。及狂言妄语。惊恐歌哭。 穴间使。灸三十壮。

治狂癫鬼语。 穴足太阳。灸四十壮。

治狂癫惊走风恍惚。嗔喜骂笑歌哭鬼语。 穴脑户 风池 手阳明太阳 太阴 足阳明 阳躥 少阳 少阴 阴躥 足跟悉灸。皆随年壮。

治狂走刺人。或欲自死。骂詈不息。称神鬼语。 灸口吻头赤白际一壮。又两肘内屈中五壮。又背胛中间三壮报灸之。仓公法。神效。

治卒狂言鬼语。以甑带急合缚两手大指。便灸左右胁下。对屈肋头两处。火俱起各七壮。须臾鬼自道姓名乞去。徐徐问之。乃解其手。

治卒狂鬼语。针其足大拇指爪甲下。入少许。即止。

治邪病语不止。及诸杂候。 穴人中。凡人中恶。先掏鼻下是也。

治邪鬼妄言。穴悬命。灸十四壮。穴用口唇里中央弦。用钢刀决断佳。

治肺中风狂言狂邪鬼语 穴灸天窗 伏兔

治悲泣鬼语。 穴灸天府 慈门

王氏云。有士人妄语异常。且欲打人。病数月矣。予意其是心疾。为灸百会。百会治心疾故也。又疑是鬼邪。用秦承祖灸鬼邪法。并两手大拇指。用软帛绳。急缚定当肉甲相接处。灸七壮。四处皆着火。而后愈。更有二贵人子。亦有此患。有医僧亦为灸此穴愈。

治狂走掣痵。 穴玉枕上三寸。灸百壮。一法项后一寸。灸百壮。

治狂走癫疾。 穴项后二寸。灸百壮。

治狂走惊癵。 穴河口。灸五十壮。

治狂走癫疾。 穴大幽灸百壮。

治狂走癫癵。 穴季肋端。灸三十壮。

治狂走喜怒悲泣。 穴巨阙。灸随年壮。

治狂走惊恍惚。 穴足阳明。灸三十壮。

治狂走易骂。 穴百会。灸随年壮。

治狂走。 穴筋缩

治邪病大唤骂走远。 穴三里

治狂走癫厥如死人。 穴足大指聚毛中。灸九壮。

治狂走易气。 穴灸绝骨

凡鬼语狂走。当依法灸之。若伤寒鬼语癫狂。惟宜用四物汤加黄耆等。分七八钱重作一服。水一碗。煎七分。服滓即用水一碗。煎半碗。连服尝屡用之。神效。故附著于此。

治卒发癫狂病。--上宛宛中。灸三壮。得小便通则愈。阴囊下缝。灸二七壮。

治风狂骂打人。名热阳风。灸口两吻边燕口处。赤白际各一壮。又阴囊缝二十壮。仍勿近前中卵核。恐害阳气也。

癫邪

治神邪鬼魅。穴灸间使。治神邪鬼魅。穴攒竹。

治狐魅神邪。及癫狂病。医治不瘥者。并两手大指。用软丝绳急缚。灸三壮。艾炷著四处。半在甲上。半在肉上。四处尽烧。一处不烧。其疾必愈。神效。小儿胎癵。奶癵。依此灸一壮。炷如麦。

治狂言见鬼。 穴阳溪 仆参 温留

治狂邪鬼语。 穴天窗。灸九壮。或伏兔百壮。

治悲泣鬼语。 穴天府。灸五十壮。

治悲泣邪语。鬼忙歌哭。 穴顖门灸五十壮。

治卒中邪魅。恍惚振噤。灸鼻下人中。及两手足大指爪甲本节。令艾丸半在爪上。半在肉上。各七壮。不止。十四壮。炷如雀屎。

治风邪。穴间使。灸随年壮。承浆又灸七壮。心兪又灸七壮。三里又灸七壮。

治鬼魅。灸入发一寸百壮。间使手心。又各灸五十壮。

治狐魅。合手大指缚指。合灸。又间使三七壮。当狐鸣即瘥。

治邪病卧瞑瞑。不自知。 穴风府

治邪病鬼癫。四肢肿。 穴顖门

治邪病。四肢肿痛诸杂候。 穴尺泽

治狂癵哭泣。穴手逆。炷艾三十壮。

癫癵瘈痵

治瘈痵。里急腰腹相引痛。 穴命门

治瘈痵气实胁满。 穴大椎

治瘈痵不仁。 穴屋翳

治瘈痵。 穴阳谷

治肘瘈痵。 穴曲泽

治瘈痵。 穴少泽

治瘈痵。脚酸。 穴承筋

治瘈痵癫疾。 穴少泽 曲池

治癫疾瘈痵。怒欲杀人。身热狂走。言□严言见鬼。 穴身柱

治癵瘈。 穴商丘

治癵发瘈痵。狂走。 穴攒行 小海 后顶 强间

治癵瘈。口闭不开。 穴昆仑 天井

治惊痵。 穴阳溪 天井

治瘈痵而惊。 穴解溪

治瘈痵沫出。寒热。痉引骨痛。 穴上关

治瘈痵。引脐腹短气。 穴巨阙 照海

治骨酸。眩狂。瘈痵。口噤喉鸣沫出。喑不能言。 穴脑户 听会 听宫 风府 翳风

治脊强反折瘈痵。癫疾头痛。 穴五处 身柱 委中 委阳 昆仑

治狂走瘈痵。恍惚不乐。 穴络却 听会 身柱

治寒热风痉。脊强反折。瘈痵。癫疾头重。 穴痖门

治头风。目眩瘈痵。目戴上不识人。 穴五处

治瘈痵口?。 穴巨髎

治瘈痵口沫出。目眩。牙车不开。口噤。 穴上关

治臂痛瘈痵。咳嗽。颈项急不可顾。 穴少泽

治瘈痵。 穴跗阳 天井

治惊风瘈痵五指掣。 穴腕骨

治癫病瘈痵。身热目眩项急。卧不安。 穴大椎

治癫癵瘈痵。 穴阳躥。昼发者灸二七壮。阴躥夜发者。灸二七壮。

风疹

治风疹臂肘腕善动摇。 穴曲泽

治热风瘾疹。及刺风风虚。 穴肩髃

治风瘾疹。举体痒如虫行。搔之成疮。 穴曲池随年壮灸。

治风疹。 穴涌泉 环跳

治刺风疹热风冷痹。 穴下昆仑

治刺风疹疼痛。 穴曲池

治瘾疹。 穴伏兔

治大小人偏身风疹。 穴合谷 曲池

资生经云。人有风疹。多必眼暗。先攻其风。其暗自差。然则人之目暗。亦有因风疹多而得者。风疹可不先治乎。

治风热赤疹。痒搔之。逐手作疮。

以一条艾蒿长者。以两手极意寻之。着壁立。两手并蒿竿拓着壁。伸十指当中指头。以大艾炷灸蒿竿上。令蒿竿断即止灸。十壮。差。差后重发。更依法灸。永差。

治瘾疹。 穴曲池。灸随年壮。

治头痛瘾疹。穴天窗。灸七壮。

治大风癞病。 穴曲池二穴。各灸随年壮。发即灸之。神良。又两手中指约文中左右。及手足指两虎口中。各灸随年壮。一云各灸三壮。

历节风

治历节汗出。 穴后顶 飞扬 涌泉 颔厌

治历节风足指不得屈伸。头目眩。逆气。 穴飞扬

资生经云。麝香丸尤治白虎历节诸风。疼痛游走无定。状如虫行。昼静夜剧。许叔微在歙川。有一贵家妇人。遍身走注疼痛。至夜则发。如虫啮其肌。多作鬼邪治。许氏曰。此正历节病也。三服愈。

治体痛痒如虫啮。搔之皮便脱作疮。 穴曲池。灸七壮。又随年壮。王氏云。良方服治癞药半月。两膝眼灸二七壮。丞相长安公。医人无数麻风恶疾。千金诸方药甚多。或效或不效。惟兼丝叶细末。地暴米糊丸。梧子大。日二三服。每服四五十丸。茶汤下。调药末服。尤效速。只难服尔。病去后。亦宜服。屡施与人神效。若更灸曲池、合谷、三里、绝骨等穴。尤佳。予与人按此等穴。皆痠疼故也。

治白虎病。凡丈夫妇人。皆有此病。妇人因产犯之。丈夫眠卧犯之。其病口噤而手拳。气不出。灸脐中。七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