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普济方>卷三百九十 婴孩心腹痛等疾门 心腹痛附论

《普济方》卷三百九十 婴孩心腹痛等疾门 心腹痛附论·

卷三百九十 婴孩心腹痛等疾门

普济方卷三百九十 婴孩心腹痛等疾门 心腹痛附论

夫小儿心腹疼者。证候多端。不可枚举。有虫动者作疼。面变五色。口吐清水或涎沫。或合眼哭叫。仰身扑手。心神闷乱。沉沉嘿嘿者是也。宜先吃使君子。次服官局化虫丸。小儿饮食不节。或飡冷硬肥腻甘甜过度。伤饱不得克化。停积于脏。或因冷气所触。故作疼痛。诊其脉沉细者。乃积也。轻则京三棱、莪廿□戍、橘皮、缩砂。重则取动。非巴豆、硼砂、乾漆不可止也。又有气痛。或因怒而食。或伤风冷之气。或因体虚脏寒而作疼。诊其脉弦紧者是也。当用木香、紫苏子、沉香、青橘之属。大人小儿皆可服四磨饮子。沉香、木香、槟榔、乌药。而有一般心疼。大人小儿多患。凡有此疾无药可疗。急用艾灸足大拇指节中。男左女右。无问大人小儿。又有一种劳瘵尸虫作痛。食不知饱。人形羸瘦。五心烦热。或骨蒸潮热。宜服金露丸。小儿心痛者。本起于心。即邪气客于心主之脉。夫少阴者心也。五脏六腑之所主也。精神之所含。其脏坚固。邪不能干。干之即伤心。伤心即神去。神去即死矣。故诸邪在于心者。皆在于心包络脉。包络脉者心之别脉也。故少阴不病。夫心痛者。厥气上逆。痞而不散。或伤寒气。邪冷搏于经络。故发心痛也。

小儿腹痛者。多由冷热不调。冷热之气。与脏气相击。故为痛也。其热痛者则面赤或壮热。四肢烦。手足心热是也。冷而痛者。面色或青或白。甚者乃至面黑。唇口爪甲皆青是也。

沉香煎丸 治小儿呕逆。心腹疼痛。化水谷。消积聚。

沉香锉 丁香 木香 胡椒 没药研 丹砂研水飞 高良姜 槟榔面裹煨熟去面锉 硫黄研水飞 硇砂拣净水飞慢火熟乾各一两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一两 缩砂去皮 吴茱萸汤浸焙乾 阿魏醋浸研澄去沙和面作饼子炙焦各半两 巴豆去皮心膜研去油尽一分 右捣各研为末。和匀。炼蜜丸。如绿豆大。以瓷盒收。密封。每服二丸。食前临卧。生姜橘皮汤下。量虚实大小加减。

宽中汤 治小儿心腹疼痛。不可忍者。

高良姜 木香各半两 丁香 桔梗 青皮 甘草各一分 右为细末。每服半钱。温酒调下。

蓬莪廿□戍丹 治小儿心腹疼痛。不可忍。

蓬莪廿□戍炮 当归洗各一两 木香 人参 桂心各半两 黑牵牛一分微炒黄 右罗为细末。白面糊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生姜汤下。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参香丸 治小儿心腹痛。并肠冷便青。腹急痛。

乳香 木香 石菖蒲 人参 良姜炒各等分 右为末。酒糊丸。如小豆大。一岁五丸。米汤下。

治小儿心腹痛。

用三月三日桃花。取晒乾。杵末。以水服半钱。

治小儿卒心痛。腹胀坚如石满。气喘息。

用好盐如鸡子大。浆水三升。煮取三沸。内搅蜜半升。分。为三服。

紫沉消积丸 治小儿心痛。

沉香锉 硇砂各四两 阿魏 巴豆霜各一两以上研别为末用蜜一斤酒化熬成膏 丹砂研 丁香 乾姜炮各二两 硫黄研 青橘皮汤浸去白焙称 高良姜 槟榔锉 木香 人参 胡椒 桂去粗皮各四两 右除前膏外。一十一味捣研为细末。入前膏和捣丸。如绿豆大。以瓷合收。密封。每服二丸。食前橘皮汤下。更量度加减。

桃仁汤 治小儿邪气攻心。痛不欲饮食。

桃仁三七枚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一两 人参半两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一分 麦糵微炒半两 槟榔锉半两 附子炮制去皮脐 桂去粗皮 当归切焙各一两 右粗捣筛。三岁儿。每服半钱。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更量儿大小加减。

硇砂丸 治小儿积气。冷气心痛。

硇砂二钱 乾漆微炒 五灵脂 胡椒 桂去粗皮 京三棱炮锉 蓬莪廿□戍炮各一两 斑猫二十一枚去翅足炒 巴豆二十一枚去心皮膜煮令出油研 右为末。研令匀。醋煮面糊和丸。如黄米大。一二岁儿。每服五丸。三四岁每服七丸。橘皮汤下。余以意加减。

治小儿未满百日患腹痛。

豚子卵一枚 当归一分 右用水三升。煮取七合。涂乳头上。令小儿饮。以意量佳。

独圣散 治小儿头疼、心痛。

用当归近尾半节为末。酒调服半钱。亦治大人。如婴儿夜啼乳汁调下少许。即瘥。

蓬莪廿□戍散 治小儿心痛。发歇不定。

蓬莪廿□戍 人参 桂心 黄芩 生乾地黄 木香 甘草炙黄各一分 右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橘皮汤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芍药散 治小儿心痛。但觉儿将手数摩心腹即啼。是心痛不可忍。宜服。

赤芍药 人参去芦 白术 黄芩 川大黄锉炒 当归各一分 右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温服。

槟榔散 治小儿冷气心痛。不欲饮食。

槟榔三分锉 当归一两焙 蓬莪廿□戍三分焙锉 木香三分 吴茱萸一分洗焙 阿魏一分麸炒令麸熟为度 右为散。二岁儿每服半钱。温酒调下。不计时候。

荜拨散 治小儿心疼不可忍。

荜拨一两 胡椒一分 桂去皮一分 木香半两 当归三分焙 桃仁去皮尖半两炒 右为细散。一二岁儿。每服半钱。温酒调下。不计时候。

麝香丸 治小儿心痛。面色青黄。不欲饮食。

麝香细研一分 槟榔锉 陈橘皮去白焙 白豆蔻去壳 吴茱萸烧焙 木香各一两 右将吴茱萸米醋煮一二十沸。后掘地坑。可安茱萸。以炭半称烧坑令通赤。以醋半盏。及茱萸入坑内。用瓷碗盖之。四面以炭拥。勿令泄气。候冷取出。与前药一处捣罗为末。入麝香和匀。醋煮面糊丸。如黄米大。一二岁儿。每服五丸。四岁儿七丸。温酒调下。不计时候。

桃仁汤 治小儿心痛不可忍。

桃仁去皮尖炒研 赤芍药 桔梗炒 桂去皮 甘草炙各半两 右为末。与桃仁同研。每服一钱。水一盏。煎至半盏。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不拘时服。

木香汤 治小儿心痛不可忍。

木香 良姜各一分炒 白术半两 桔梗半两炒 白茯苓去皮一方用赤半两 右粗捣筛。一二岁儿。每服一二钱。水一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发时并吃。量儿大小加减。

胡椒丸 治小儿心痛。

胡椒四十九粒 槟榔一枚锉 斑猫去翅足七个 右为细末。烧粟米饭为丸。黄米大。三岁儿。每服三丸。三岁以上。五丸。煎菖蒲汤下。

青橘皮散 治小儿伤冷腹痛。

青皮汤浸去白 桔梗去芦 赤芍药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温服。

桂心散 治小儿心痛不止。

桂心半分 当归半两锉炒 栀子仁半分 右为散。每服不计时候。以橘皮汤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姜黄散 治小儿心痛。

姜黄 槟榔锉 右等分。捣罗为散。温酒调下。一二岁儿每服半钱以下。余以意加减。

鳖甲丸 治小儿腹痛不可忍。

鳖甲涂醋炙黄去裙襕 防葵 诃黎勒用煨皮 川大黄锉炒 人参去芦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研炒 当归锉微炒冷半两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绿豆大。不计时候。以粥饮下五丸。得微利瘥。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温胃丹 治小儿腹痛。啼哭不止。

人参 白术 木香各一两 高良姜 当归 五味子各半两 右为末。面糊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米饮下。

橘香散 治证同前。

青皮炒 木香 吴茱萸 当归各一两 乾姜 丁香各半两 右为细末。每服一钱。水八分。生姜二片。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食前。

人参散 治小儿卒吐血。下腹痛不止。

人参半两去芦 当归半两炒 甘草一分炙 乾姜炮一分 黄耆一分 细辛一分 右为末。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稍热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频服。

治小儿伤冷腹痛

木香 高良姜 白术 人参去芦各一分 厚朴半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 右为散。不计时候。以粥饮调下半钱。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当归散 治小儿冷热不调。腹内多痛。

当归炒 枳壳麸炒去瓤 赤芍药 川大黄锉炒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放温服。量大小减服之。凡脾家疼痛者。皆因胃虚。不究病源。多用和养等剂。以致掩蔽邪气。盖腹痛多因邪正交争。与脏气相击而作也。受证非一。夹热痛者壮热面赤。或四肢烦手足心热。药宜四顺饮加青皮枳壳。夹冷痛者面白或青。甚者面黑唇口爪甲皆青。药宜五积散。重者理中汤。冷热不调。邪正交争。宜枳汤加青皮陈皮木香官桂当归。有积伤脾则面黄腹胀。夜热昼凉。宜紫霜丸去其积。风冷入脾。则脾胃积冷。中满疼痛。荏苒岁月。不可测识。宜和剂抽刀散。以伐其根。脾间蛔痛。则作乍吐呕清沫。宜槟榔丸主之。

三棱散

益志炒去壳 三棱 莪术 青皮炒 香附子 青木香 砂仁各半两 甘草二钱半 右口□父咀。姜煎服。次与保童丸之类。微利取效也。

治小儿心腹胸胁烦满欲死。

用烧鸡子壳末。酒服方寸匕。

疟疾附论

夫时气者。是四时间或有非节之气。如春或寒。夏或冷。秋或热。冬或温。其气伤人为病。亦头疼壮热。与伤寒相似。其面黄者热搏于胃。脾胃停滞则发黄也。治法亦如伤寒。重用解肌汤表之。轻用七宝散。而又有时气兼疟者。是日数未满。体常壮热。而邪不退。此方失表故也。或乘于阴或乘于阳。其乘于阳阳争则热。气乘于阴阴争则寒。阴阳之气互相乘加。故发热成疟也。

歌曰。疟病是邪成。阴阳各斗争。早期风府会。晏发脊兪停。行速连朝发。来迟间日迎。小儿还验此。不用问神明。

风寒暑湿邪自外来。饮食居处邪有内作。。汤氏曰。是以外因感受邪气。客于皮肤。达于经络。内因停积饮食痰饮。会于脏腑。此疟疾之胚胎也。杨氏曰。岂但夏伤于暑。秋必为疟哉。盖古人以暑受病最多言之耳。夫疟者始而呵欠。继而足冷。面色青黄。身体俱急。寒慻鼓颔。腰脊俱疼。寒去未几。内外皆热。头痛而渴。但欲饮冷。呕恶烦闷。而不嗜食。或内伏寒痰。寒从背起。冷如掌大。疟之寒热。岂非阴阳二气。互相胜负而作也。邪并于阴则寒。邪并于阳则热。阴盛则寒多。阳盛则热炽。其寒也汤火不能温。其热也冰雪不能寒。卫气与邪气交争病以作。邪气与卫气相离故汗出乃解。而病以休。卫气昼行阳夜行阴。得阳而外出。故发于日间。得阴而内搏。故发于暮夜。或隔日或两日三日一发。乃卫气行疾行迟耳。若内外失守。真邪不分。阴阳迭胜。寒热互起。则休作无定时矣。圣惠曰。凡疟疾欲解则有汗。汗出多则津液减耗。又热乘于脏。则生虚燥。故渴而欲饮。张秘教曰若病瘥无汗非也。夏伤于暑。秋或痎疟。小儿血气壅胜。内挟实热。因犯暑邪。客于皮肤分内之间。至秋为风冷所折。阳盛于外。阴长于内。阴阳相搏。发而成疟。先寒后热者寒疟也。先热而后寒者温疟也。热而不寒者瘅疟也。若汗出过多。亡阳而渴。当节其饮。多饮而小便涩。则变为饮癖矣。杨氏曰。其脉弦数者多热。热则凉之。弦迟者多寒。寒则温之。浮弦浮紧浮数。其邪在表宜汗。弦实沉实数实。其邪在里宜下。大抵疟之初得。一二日间如火燎原。不可向尔。波涛汹涌。未易回澜。当俟其稍定而图之。所谓盛者待其衰也。疟方来与正发及将解不可投药。耗其真气。药病相忤。当于未发已前两时之前。或遇发日凌晨。服之。疟有数种。治法不同。寒热似疟。此伤寒二证非疟也。必肝脉伏盛。头痛怯风。宜小柴胡汤加青皮紫苏主之。呕者多用生姜。渴者加乌梅。若伤暑兼之。小柴胡加香薷。入生姜乌梅煎。但寒热之间。非通利不能除根也。当以四顺饮加常山、神保丸。治乃先解后攻之意。吐下汗三者。治疟总要。不过汗吐下。当下而不尽。腹中余疼。或一利之后。不再泄。时时点滴而出者。须以常山大黄再下之。当汗而汗不匝者。或头汗至胸。而手足无者。宜青皮佐紫苏汗之。令周浃一身也。当吐宜常山。须出尽其水饮也。疟利常用罂粟常山治疟。每每作效。乃疟家多蓄黄水。盖常山能攻其癖下其水也。罂粟治痢。然已经取积日久。下痢腹中无痛。肠胃滑泄。以罂粟能涩肠也。用常山须用大黄为佐。大便点滴似泄不泄。须用大黄佐之。收效。如发疟呕者。及婴孩中年人虚者。勿用常山吐之。疟证寒热不歇有根。凡疟别风寒暑湿治之。汗下吐温。古今不可违。活人书格法。治之久不愈者。有根在也。根者何。曰痰饮、曰水饮、曰败血、曰积癖。惟癖为疟之母。败血为暑热之毒。惟水惟饮皆生寒热。故暑之脉沉积。癖之脉结聚。或实。胁腹必痛。盖巴豆功能下积。常山能吐利痰水。大黄能荡涤血热。随证用之。疟瘥。再病愈已后。饮食失节。恚怒伤中。解脱伤风。乳哺过饱。又再发者。热多二陈汤加青皮甘草。热少者二陈汤加青皮草果。坚守胃气。并用生姜乌梅煎空心服之。更用巴豆丸子疏利大便。以泄毒气。何病之有。或服巴过多。滑痢腹痛。煎甘草生姜汤解之。

巢氏病源。夫风邪所伤。客于皮肤。而痰饮积于脏腑。致令血气不和。阴阳交争。若真气胜。则邪气退。邪气未尽故发疟也。邪气虽退。气血尚虚。邪气干于真气。脏腑壅痞。热气未散。故余热往来也。疟后热渴引饮者。盖脏未和。津液未复故也。故寒热往来也。腹痛者。盖脏虚木挟宿寒。邪入于脏。为寒相搏。而击于脏气故也。

歌曰。疟瘥因何伤。皆因脏腑虚。热令多饮水。结块腹中居。

又歌曰。邪入皮肤里。还从脏腑巡。阴阳多竟斗。寒热往来频。腹内元因冷。仍为痛所因。实加邪热盛。胁满少精神。大小便应涩。痞结病尤甚。先有脾家冷。闻食不开唇。肌肉因兹瘦。血气不荣身。若问如此病。莫遣久沉沦。

仙人水鉴治婴儿疟歌。疟是邪风寒热攻。宜须速治免成空。常山刻作人形状。丁钉孩儿生气宫。

朱氏集验方。凡疟疾多是痰实。痞塞不通。脾气虚弱。盖热上停胸膈。不能入于脏腑。凡用五更令服。盖使药下达于脾胃。消痰实。降虚热。

露星散饮 治久疟成痨。

秦艽 柴胡 白术 白茯苓 槟榔 恒山 黄芩 甘草 半夏麴 官桂 右等分。口□父咀。每服三钱。酒醋各一半。煎露星月一宿。次日早服。再温去滓。大人小儿皆可服。陈舍人令嗣久疟。服验。一方用姜三片。

(案:下方缺方名及症状。和一部分药味。)

甘草末三分 绿豆末 败荷叶各五钱 砒霜半钱生 朱砂一分半 定粉半钱 脑子 麝香各少许 金银箔十片 右炼蜜丸。梧桐子大。作饼子用。一岁半丸。或一丸。大者二丸。而止。一日只一服。不可过多。时用井花水、或柳桃枝煎水磨化。服了忌饮热饮食。亦可系于候脉处。

恒山饮 治一切疟疾。

恒山 人参 白茯苓 草果 知母 贝母 甘草炙 半夏麴 厚朴姜汁制一宿取出炒黄以上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二钱。水大半盏。生姜三片。枣子一枚。同煎至二分。去滓。空心服。忌鸡羊牛肉。生冷等物。一方有前胡。无贝母。脾虚气弱。常山作吐。须审。

牡蛎散 治小儿痰疟。发无时。

牡蛎粉半两 知母一分 恒山半两 乌梅肉半两炒 人参半两去芦 鳖甲去裙襕三分醋炙 升麻一分 甘草炙一分 豉心一分 桃仁一分去皮炒 右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半钱。日二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升麻汤 治小儿疟疾。发后烦热。

升麻 常山 大黄锉炒 蜀漆 萎蕤 黄芩去黑心 桂去皮各一两 芒硝一两 右粗捣筛。五六岁儿每服半钱。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发时温服。吐利为效。更量儿大小加减。

知母丹 治发热甚者。

知母炒 鳖甲酥炙 大黄锉炒 赤茯苓各一两 芒硝 升麻各半两 朱砂另研一两 龙脑一钱研 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五粒至七粒。生姜汤下。大便利下即愈。量儿大小加减。

犀角散 治小儿热瘴气为疟。

犀角屑半两 鳖甲一两酥炙去裙襕 柴胡去苗三分 知母半两 甘草半两炙 川大黄半两炒 恒山三分 右为散。每服。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桃仁散 治小儿疟疾。发歇寒热。小便赤黄。宜服。

桃仁三分汤浸去皮尖 知母半两 鳖甲三分涂醋炙黄去裙襕 赤茯苓三分 川升麻半两 黄芩半两 甘草一分炙 右药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四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蜀漆丸 治小儿久疟不断。胸胁下痞坚。

蜀漆一分 杏仁一分浸去皮尖麸炒黄 黄连一分 桂心一分 甜葶苈一分 川芒硝半两 川大黄半两炒 右为末。炼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镇心化痰丸 治疟疾痰多。

南星 半夏 白矾 白附子 杏仁去皮尖炒 铁孕粉 巴豆去心壳去油 铅白霜 右皆生用成末。烂饭为丸。如绿豆大。朱砂为衣。每服三二十丸。葱白薄荷汤下。一二服必利。间以进食丸。利积为妙。

草果饮

草果 白芷 良姜 青皮 川芎 紫苏叶 甘草炒等分 右修净。锉。水煎服。杨氏治寒疟加白姜一处同煎。一方加姜枣。

大青汤 治小儿诸疟。

当归切焙一分 赤芍药半两 大青 鳖甲醋炙去裙襕各半两 茵陈蒿 麻黄去节煎各一分去沫焙 猪芩去黑皮一分 右粗捣筛。每服半钱。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温服。日三。更量儿大小加减。

当归汤 治小儿疟疾。身体壮热憎寒。发作有时。

当归切焙 赤芍药 柴胡去苗 鳖甲醋炙去裙襕 大黄锉炒 甘草炙各一分 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半两 右粗捣筛。五六岁儿。每服半钱。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温服。日三。更量儿大小加减。

柴胡汤 治小儿疟发寒热。腹胀下痢。呕逆黄瘦。

柴胡去苗一分 枳壳去瓤麸炒二枚 黄芩去黑心一两 诃黎勒大者一两取皮用 甘草炙锉 芍药半两 知母焙各半两 右粗捣筛。每服一钱。水七分。煎至四分。去滓。温服。

万金丹一名砒霜丸 治痰盛挟积。寒热往来。疟久不瘥。累发不定。

阿魏一钱面裹慢火煨面熟为度 真砒霜一钱醋半盏慢火熬醋尽为度 巴豆七枚去皮心膜纸裹去油 朱砂一分研以上用细研匀次用 丁香半两 木香半两 相思子二七枚另捣罗为细末 右都一处研细。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于未发前。新水下一二丸。每一岁加一粒。十四岁止十粒。一方无木香。有恒山。

桃仁汤 治疟疾。

桃仁去皮尖炒黄 鳖甲酥炙微黄各一两 桂心 黄芩各半两 升麻 赤茯苓各半两 右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煎五分。去滓。温服。大小加减。

乌梅丹 治发寒甚者。

乌梅焙一两 母丁香 桂心 当归 乾漆微炒各半两 麝香一方别研 右拌匀。炼蜜和丸。如黍米大。每服十粒。粥饮下。量大小加减。

乾漆散 治小儿七八岁患疟。发歇寒热。心烦或渴。

乾漆一两炒烟出 川大黄一分炒 恒山半两 石膏一两研 甘草半两炙 右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小麦三十粒。煎至五分。去滓。放温发前服之。量儿大小加减。

防葵散 治小儿疟发后。肚胀兼头面浮肿。宜服。

防葵半两 柴胡半两炒去苗 桑根白皮半两 甘草一分炙 川大黄半两炒锉 右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茅先生鬼哭散 治疟疾久不愈者。

常山 大腹皮 白茯苓 鳖甲醋炙 甘草炙 右等分。除甘草鳖甲炙外。三件不得见火为末。用桃柳枝各一七寸同煎。临发服。略吐涎不妨。

知母散 治小儿痰热发疟。

知母一两 鳖甲一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牡蛎粉半两 恒山半两 右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粥饮调下半钱。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

黄丹丸 治小儿疟。寒热发歇不定。

黄丹半两炒 人参半两炒 鳖甲半两涂酥炙黄去裙襕 恒山半两 右为末。炼蜜丸。绿豆大。每服于未发前。以冷水下一丸。三岁以上。即可三丸。

恒山丸 治小儿疟疾发时。壮热憎寒。面色青黄。饮食不下。

恒山半两 川大黄半两炒 甘草半两炒 麝香半两细研 右为末。入麝香令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临发前。以暖水下二丸。三岁以下。即服一丸。

朱氏四圣散 治小儿患疟疾。才发十数次。不可妄用截药。乃因诸毒入于脾胃。生冷伤于中脘。或先寒后热。或先热后寒。或一日或两日。寒则肢体颤掉。热则满身如火。头疼恶心。烦渴引饮。口燥咽乾。背脊痠疼。胸膈停痰。腹鸣腹痛。里急后重。欲作麻疾。阴阳不分。宜服此药。消导暑气。表解阴阳。化痰涎。除寒热。服之累效。乃抚州萧世荣。即印施传之方。

生料五苓散 不换金正气散 小柴胡汤加桂枝 养胃汤 右合和。大小加减。姜枣煎。空心热服。去滓。再忌生冷毒物。及饥饱劳役。风寒露雨。

松萝散 治小儿疟。胸膈间痰涎。发歇寒热。宜服。

松萝三分 恒山一两 甘草三分炙 右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以吐为效。不吐更服。

恒山丸 治小儿疟疾。

恒山一两末 白腊半两 鸡子一枚 右敲鸡子。去黄用清。与恒山末拌和令匀。于瓷碗中熔蜡。都拌和。以绵幕碗口。坐甑中蒸三遍。取出。丸如麻子大。每服以粥饮下五丸。当吐即瘥。量儿大小加减。温服。

黄丹丸 治小儿疟疾。发歇寒热。体颤。

黄丹半两炒 恒山末半两 虎睛一对酒炙黄 右同研。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未发前。温水下二丸。五岁以下。可服一丸。

乌梅汤 治小儿疟。发作不定。多渴心烦。

乌梅肉炒 常山各半两 甘草炙三分 右粗捣筛。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竹叶五片。小麦三十粒。同煎四分。去滓。温服。量儿大小加减。不拘时候。

恒山汤 治小儿温疟。

恒山一两切 小麦二合 淡竹叶一升切 右以水一升半。煮取五合。一日至七日儿一合为三服。八日至十日儿一合半为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儿二合为三服。四十日至六十日儿六合三服。六十日至百日儿一服二合半。百日至二百日儿一服三合。

牛黄丸 治小儿疟疾烦热。

牛黄一分 杏仁一分汤浸去皮尖麸炒黄 右同研如膏。炼蜜丸。如麻子大。每服以温水下三丸。日三服。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大蒜丸 治小儿疟疾必效。

独颗蒜一枚去心 巴豆一枚去皮心 右取巴豆内蒜中。用湿纸裹。煨令熟。捣如膏。如麻子大。每服以醋汤下一丸。以吐利为度。量儿大小加减服之。五月五日修合。更佳。

南斗散

常山 白芷 南星生用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二钱。酒半盏。煎至一半。去滓。发日五更服。

又方

上等腊茶 硫黄别研末 右各倾一处。寒多倍硫黄。热多倍腊茶。发日五更米饮调一钱。或引饮宜服五苓散。

治小儿疟。

取牝驴皮。覆患疟人。良。

蛇蜕散 治小儿诸疟。久不瘥。一名独圣散

用蛇蜕皮灰研细。每服半钱或一钱。冷水调下。未发前服之。量儿大小加减。

又方

用鹿角镑一两。粗捣筛。每服一钱。未发时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温服。更量儿大小加减。一方以乳调服。

治小儿温疟。

烧鳖甲灰。以酒服一钱。至发时服三。并以火灸身。

又方

烧鸡月□比胵中黄皮为末。和乳与服。男雄女雌。

风疟因感风而得。恶风自汗。烦燥头疼。转而为疟。风阳气也。故先热后寒。可与解散。风邪宜川芎、白芷、青皮、紫苏之类。细辛、槟榔佐之。温疟先热后寒。此乃伤寒坏病。与风疟大略相同。热多寒少小柴胡汤。热少寒多小柴胡汤加桂。小柴胡汤倍加人参地骨皮。湿疟加桂。

寒疟自感寒而得。无汗恶寒。挛痛面惨。转而为疟。寒阴也。先寒后热。宜发散寒邪。

右为局方五积散。或养胃汤加桂、良姜、白姜、草果之类。甚者姜附汤、理中汤、养胃汤。寒疟加桂、生姜、乌梅煎服。

张氏草果饮 治寒多热少。手足逆冷。遍身浮肿。腹肚疼痛。

厚朴姜汁制 青皮去白 草果 藿香 甘草炙 丁香皮 神麴炒 良姜 半夏麴各等分 右口□父咀。每服二钱。水大半盏。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二分。去滓。空心服。一方加槟榔、紫苏。

生熟饮 治脾寒发疟。及寒多热少。久病胃衰。

草果二枚 肉豆蔻二枚各一生一煨 生姜两块一生一煨 厚朴二片一片生一片姜制纸包煨 甘草二寸一寸炙灸 右枣二个。乌梅一个。煎。空心服。一方不用枣乌梅。分二剂煎。八分。发日五更连进。

七枣汤 治久疟、寒疟。

用大川乌一个。火炮盐水浸七次。去皮。作二服。姜七片。枣七枚。葱三寸。水煎先吃枣后服药。一方用小附子一枚。如前制服。乌附皆能温脾。如寒多用附子。夹风用川乌。

暑疟一名瘴疟暑胜热多得之。阴气独衰。阳气独发。但热不寒。里实不泄。烦渴且呕。肌肉消砾。宜小柴胡汤、香薷散、五苓散。呕者缩脾饮、下消暑丸。热多燥盛、少与竹叶汤。加常山、柴胡。

香薷饮 治暑疟。

香薷四两 厚朴制 扁豆姜制各二两 右锉。乌梅煎。临熟入姜汁温服。或五苓散去桂。加羌活。一方灯心、车前子同煎。

又方 治夏月冒暑。饮水过多。停冷于脾。至秋成疟。

用青州白丸子、金液丹、各三十丸。腊茶清下。小儿研末。热多腊茶清调。寒多用米饮调。亦治吐泻后成慢惊。

又方 大人小儿皆可服。

用巴豆去壳。大蒜筯头扎一窍。入巴豆一粒。大者入二粒。湿纸裹。煨令熟。取出巴豆不用。将大蒜去仆一重皮了。细研。大蒜五个入辰砂末一钱。宿蒸饼丸。如梧桐子大。十岁以下如麻子大。当发日空心井水下一丸。忌生冷油腻。三日。端午日合。合时忌猫犬妇人见。

湿疟由胃袭雨湿。汗出燥浴得之。身体痛重。肢节烦疼。呕逆腹满。宜五苓散、除湿汤。加苍术、茯苓。寒术附汤、除湿汤、术附汤。加官桂、茯苓最验。

食疟一名胃疟饮水无节。饥饱所伤。食啖生冷咸酸肥腻。中脘生痰。皆为食疟。其状苦饥而不能食。食则中满。吐逆腹疼。宜青皮、陈皮、草果、半夏、缩砂、白豆蔻。下巴豆取积。或四兽汤下红丸子。

四兽汤 治食疟。诸疟。和胃、消痰。

半夏姜制 人参 茯苓 白术 橘红 草果 生姜 乌梅 大枣各等分 甘草炙微赤减半 右口□父咀。以盐少许。淹食顷。湿纸厚包。慢火煨香熟。每服四钱煎。发前并二三服。小儿量与水煎温服。杨氏曰。治食疟食积。用此或二陈汤下红丸子。

荡脾丸 治化痰消积。进食驻颜。及治气喘疳积。

杏仁一两去皮尖用蚌粉炒令黄色 半夏一两生姜自然汁浸一宿次日焙 巴豆五粒去壳并心膜以皮纸出油 右为末。用大好北枣七枚。入灯心蒸去皮核。取肉为丸。每服五丸。常服灯心枣子煎汤下。注颜槟榔煎汤。消宿食陈米汤。空心临卧服。化痰乌梅汤。治疟蒜汤。或薤水下煎。痞癖大效。

瘴疟受岚瘴溪洞蒸毒之气。如岭南苦炎。燥湿不常。人多瘴疟。其状血乘上焦。病欲来时。令人迷困。甚发燥狂妄。亦有哑不能言者。由败血瘀心毒痰聚脾。坡仙指为脾胃实热所致。又有甚于暑疟。治法宜凉膈疏利大肠。宜小柴胡汤加大黄。及木香丸、观音丸。

仁斋曰。如前数证。经久不瘥。真气已耗。邪气犹存。有所谓劳疟。疟母焉。

观音丸 取下暑毒瘴气。

半夏生 乌梅肉 母丁香 巴豆不去油每件各十枚研 右末。姜面糊。大麻子大。上下以厚纸盖贴。有油即换纸。每服五丸。临卧冷水下。此方舟人于海角遇白衣人授之。

杨氏地龙饮 治瘴疟诸疟。大热烦躁。

用生地龙三条。研细。入生姜汁。生蜜调服。

疟母乃弥年阅岁。经汗吐下。荣卫亏损。邪气伏藏。胁间结症癖。其证未可直攻。宜乌头七枣汤以扶其里。俟内气已充。宜疟丹磨沉香下雄黄解毒丸。取下黑血如泥极臭。而愈。

治法之外。盖诸疟皆有根在。当随轻重利导之。实者巴豆大黄。又疟家多蓄黄水。常山能破癖下水也。

消癖丸 治疟母停水结癖。腹胁坚痛。忌服甘草。

芫花炒 朱砂研 右等分。蜜丸。小豆大。枣汤下。去癖须用芫花、大戟去水之剂。下后服养胃汤。

甘草汤 治小儿疟。癖实壮热。头痛欲吐。

甘草炙 常山各一两 右粗捣罗筛。三四岁儿。每服半钱。水半盏。入竹叶十片。同煎三分。去滓。温服。更量儿大小加减。得吐即止。

二陈汤 治痰疟。

陈皮 半夏炮各五两 茯苓三两 甘草炙一两 右锉生姜乌梅煎服。寒多加草果。杨氏热多加前胡、青皮。槟榔、缩砂、白豆蔻、随意增用。

常山散 治小儿发疟。痰壅烦闷。

川常山半两 川大黄半两 桂心一分 甘草炙用半分 乌梅肉各一分 右锉细。每服一钱。井水一小盏。煎至半。候冷。未发前与之。一方无乌梅肉。三四岁儿每服半盏。煎三分。未发前温服。吐利效。量儿大小加减。

劳疟乃表里俱虚。真元未复。疾虽暂止。小劳复来。法当调养血气。宜用川芎、当归、官桂、芍药。

柴胡姜桂汤 治札疟。但寒。或寒多热少。札疟由久受阴盛。阳虚。不能制阴。所以寒多不热。气虚而泄。凄振。宜用。

柴胡二两 桂七分 天花粉一两 白姜炮一两 右锉用。水煎服。

热疟争攻散 治热疟多效。

知母 贝母 柴胡去芦 常山 甘草 山栀子 槟榔各五钱 蝉退十个 地骨皮去骨五钱 右锉散。每服五钱。用桃柳枝各五寸。煎。未效用过路葛藤五寸。煎服。

删繁常山酒煎 疗小儿疟。或自能饮。或不能饮。母含药与之饮。

常山二两 桂心一两 甘草半两 右三味切。以酒一升。煎取七合。去滓。分服。取吐瘥止。

黄丹 治瘅疟。但热不寒。

右用黄丹煅过。临发蜜汤调下。稍大能饮酒。用酒调治疟。一方不煅用蜜水调。一法专服小柴胡汤。次服人参前胡汤。

广济疗小儿疟方

取驴轴下垢腻。刮取和面。作烧饼与吃。以瘥止。

草果饮 治痰疟。寒热往来。脾胃虚弱。

草果 陈皮 知母 三棱 良姜 乌梅 莪术 苏叶 人参 川芎 白芷 甘草 右为末。姜钱同煎。如脾胃虚弱。用平胃散加草果、乌梅煎服。

人参退热散 治疟疾寒热。胸膈多痰。

破结丁香丸脾积。下痰去积莫迟迟。寒热人参知母退。乌梅草果与陈皮。(消热可用青皮代之)莪术白芷并甘草。川芎苏叶倍加之。十味和成同口□父咀。何忧久疟向安迟。

六和汤 治疟疾寒多热少。食积疳热。

陈皮一两去白 青皮去白 柴胡 净香附 苏叶各三两 甘草一两半 右口□父咀。白水煎服。

神效截药

川常山末 飞罗面 右等分。和匀。用好酒调。九蒸九晒。捣丸。如绿豆大。每服二三十丸。临发日。五更桃柳汤下。

生料平胃散 治疟疾后。脾胃虚弱。颜色憔悴。不进饮食。面目浮肿。并皆治之。

苍术 陈皮 厚朴 草果 半夏 白芷 乌梅 藿香 前胡 草豆蔻 甘草 右口□父咀。每服一钱。姜枣煎服。

正气散 治疟疾后。脾胃虚弱。手足浮肿。

陈皮 厚朴 苍术 槟榔 肉豆蔻 大腹皮 麦芽 香附子 草豆蔻 秦艽 甘草 右口□父咀。姜钱、苏叶煎吃。

草果退中汤 治诸疟。尊胜人多用之。

人参 草果 桂各半两 白芍药一两 甘草三分 右为散。大铫水煎。日进。多服神效。

金婴驱疟饮 治一切疟。

紫苏 白芷 槟榔各半两 草果净一两 制半夏一两 陈皮 甘草 白茯苓 前胡各半两 右口□父咀。姜枣乌梅煎。甚效。

治小儿温疟。身积热不解。

以菖蒲作汤。浴之。

渴疾附论

夫渴者。有大渴、热渴、疳渴三者。大同小异。大渴起于吐泻之后。脾胃因虚而生邪热。脾受邪热。涎液内涸。唇乾舌燥。故成大渴也。热渴起于血气盛实。脏腑生热。或冒暑毒。因热脏燥。津液不生。唇焦舌乾。故成热渴也。巢氏云。热渴而饮不止。小便涩者。则成癖。疳渴者起于肾与膀胱。好食肥腻。恣食甘酸。骨热溢汗。黄瘦腹胀。口臭唇乾。故成疳渴。饮水多。小便无度。其病久则多发痈疽。或变肿病。其渴内热则小便利。小便利则津液竭。津液竭则经络涩。经络涩则荣卫不行。荣卫不行则血气流溢。故成痈疽也。其渴久则脾土虚。脾土虚则肾水盛。肾水盛则水反克土。致脾生风湿。脾既风湿。则生虚热。湿热相搏。故发于肤。遍身肿满也。

小儿渴证。一儿唇红如丹三五分。即发三五分渴。若七八分红者即七八分作渴。其有发渴唇红焦黑者。即久渴虚盛疾。如传极。证候危笃故也。凡小儿有疳渴。引饮不歇。心肺虚热。唇焦舌裂。有泻渴者。肌体羸弱。神困力乏。有利渴者。虚热积脏。眉皱肚痛。有伤寒候发渴者。有痞癖虚烦引饮不歇。俱在三焦不顺。五脏蕴热。烦燥昏悸。神情不乐。

止渴汤 治小儿口渴。

人参 甘草 麦门冬去心 茯苓去皮 桔梗 天花粉 乾葛 泽泻 乾木瓜 百药煎 猪苓各等分 缩砂仁加倍 右用姜枣煎服。

黄连散 治小儿心肺积热。渴不止。咽喉乾痛。

黄连去须 射干 川升麻 赤茯苓 麦门冬去心焙 玄参 甘草炙微锉 桑白皮锉 黄芩以上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青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合。更煎一两沸。放温。时时与儿呷之。

白术散 治小儿吐泻。失亡津液。身凉烦渴。不食。困倦少力。多服尤妙。滋养津液。助气补虚。亦治虚热。

白术一两 人参 白茯苓 白扁豆 山药 甘草炒 粉葛 糯米各半两 右为末一岁半钱。水半盏。煎三分。

人参麦门冬散 治发热烦渴。

麦门冬去心一两 人参去芦 甘草炙 陈皮 白术 厚朴姜制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二钱。水一盏。煎六分。温服。不拘时候。

枇杷叶散 治小儿气壅。烦热不止。少欲乳食。

枇杷叶拭去毛炙去黄 葛根 胡黄连 甘草炙 玄参各一分 麦门冬半两去心焙 右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生姜少许。煎至五分。去滓。入蜜半两。更煎一两沸。放温。时时与儿呷之。

麦门冬散 治小儿心肺热壅。闷热烦渴不止。

麦门冬去心焙 栀子仁 犀角屑 知母 甘草炙 黄芩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竹叶七片。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以意加减温服。

芦根散 治小儿壮热。渴不止。

芦根 人参去芦 黄耆 知母 麦门冬去心焙 甘草炙以上各半两 右捣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入竹叶七片。粟米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龙粉丸 治小儿疳热烦渴。

草龙胆 定粉炒 黄连 乌梅肉各等分 右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乌梅汤下。

煎银饮子 治小儿热渴不止。

银五两 石膏二两 寒水石二两 蚕蛹蠒二两 右以水三升。入银石三味。煎至一升。去银石。次下蛹蠒。更煎至七合。去滓。每服半合。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栝蒌根散 治小儿热渴不止。烦闷。

栝蒌根三分 黄芩半两 知母半两 右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小麦粟米各一百粒。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又方

栝蒌根三分 黄芩半两 小麦半合 右都锉。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不计时候。量儿大小。加减温服。

又方

生葛汁二合 竹沥一合 右药汁。相合令匀。不计时候。服半合。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腻粉散 治小儿热渴不止。

腻粉一分 皂荚一枚虫□中长七八寸者去黑皮涂酥炙令香熟 右将皂荚捣罗为末。入腻粉同研令匀。不计时候。温水调下一字。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石连散 治小儿热渴久不止。

石连心二十枚炒令黄 浮萍一分 右药都。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少许。煎至六分。去滓。每服半合。徐徐服之。看儿大小。以意加减。

藕浆散 治小儿大渴不止。饮水无度。烦渴不食。并疮痘燥渴。心躁。

粉霜一两 黄丹半钱 右为末。二岁一字。用藕汁调下。大渴一服。调下立效。

治小儿热渴久不止。

用葛根半两。细研。以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加减温服。

杨氏备急方

取熟桑椹。任意食。用生萝卜汁和生蜜饮之。

鱼涎散 治小儿多渴。饮水不休。心燥。

用栝蒌根为末。取鲇鱼身上涎。搜作饼子。日乾。或用蛤粉搜之尤妙。三岁半大钱。候儿大渴。时用井桶口索头。泡汤调下。服立定。或用田螺浸水。一夕调下。一方用淡竹去节。中间着火。自然竹沥出也。一味饮之治渴甚验。亦治疮痘烦渴。身热多燥。竹沥磨犀角汁饮之。

龙涎散 治小儿大渴不止。忘失津液。

取汤瓶中涧或古浴镬中锈间为末。每服半钱。井桶索头泡汤调下。食前。遇大渴服。立效。一方瓦花。是古屋上瓦生青花为末。依前汤调下。一方青鱼魫为末。蜒蚰浸水调。并有效。千金云。取七家井索近桶口结。烧灰。井花水调下。不过三剂。竹根煎汁。亦治渴疾。

治小儿三焦虚烦作渴。引饮不歇。

用三黄丸。和朴硝少许。重作小丸子。煎麦门冬汤下。

治小儿伤寒候。发渴。唇口焦乾强。燥盛者。

用竹叶石膏汤。主之。

治小儿痞癖。作渴不止。

用艾灰饼子主之。

治小儿热泻作渴

用五苓散加乾葛主之。烦热香薷饮加黄连治之。小便涩闭水窦不通。煎车前汤主之。用车前末甘草炙二味煎汤。

治小儿疳渴

用蚋子麝香丸主之。

盗汗附论

夫汗者血之异名。阳主气。气为卫。阴主血。血为荣。人之一身。负阴抱阳。平则宁。偏则病。阴虚阳必走。故发热出如珠水。热而涌。阳虚阴必乘。故发厥汗出。如水溢。而流汗者。表虚而津液为之发泄也。人以为气同其表。所以温肌肉、充皮肤、肥腠理。(明理论曰。津液腠泄之所为。腠文理缝会之中为理)司开阖。卫气一虚。则肌肉不温。皮肤不充。腠理不肥。开阖失守也。明理曰。自汗者。谓不因发散。或昏、或睡、自然而出。盗汗者睡困则出。醒则复收。头汗者。邪搏诸阳。津液上腠。出头上手足汗出。胃主四肢。阳明之证也。无汗者。寒中荣则无汗。谓腠理闭也。杨氏曰。治法表虚者与之黄耆官桂之剂。邪气相干与之微微解散之剂。至若风暑湿之邪为自汗之证。伤寒在表无汗。若阴病水饮及亡阳。亦皆无汗。治各有条。若热病脉躁盛。与麻黄汤数剂。不得汗者。此阳亢也。不治。设或小便不利。如内外关格。头汗则为阳脱。及湿家误下。额汗而喘。或小便不利。大便自利。亦为阳脱。或汗出而至发润。或汗出如珠。如油凝而不流。汗出如水。他病如之。皆不可救。喜汗厚衣。卧而额汗出也。止汗散主之。盗汗睡而自汗出。肌肉虚也。止汗散主之。遍身汗香瓜丸主之。六阳虚汗。上至头下至项。不过至脑也。不须治之。(张氏三子病。大者汗遍身。次者上至项下至胸。小者但额有汗。众医以麦煎散治之不愈。钱氏曰大者与香瓜丸。次者与益脾散。小者与石膏汤。各五日而愈)盗汗者。汗乃心之液也。小儿血气嫩弱。肤腠未密。若厚衣温暖。熏蒸脏腑。脏腑生热。搏于心。心为邪所胜。故夜不能内脏。熏出肌则为盗汗也。又或伤于冷伤于热。冷热交争。阴阳不顺。津液泄越。亦睡中汗自出。其间有虚实之证。虚者为诸病后。或大汗后。血气尚弱。液溢自汗。实者或潮热、或寒热。发过之后。身凉自汗。二者日久令黄瘦。失治则变为骨蒸疳劳也。

柴胡秦艽汤 治小儿盗汗。

柴胡去苗 秦艽去苗 贝母去心 甘草微炙 乌梅肉焙乾 山栀子仁 豉 鳖甲去裙襕醋炙 黄芩去黑心各一两 生姜切 大黄锉炒各半两 桃枝锉 柳枝锉 葱白切 薤白切各一握 糯米半合 右粗捣筛。每服一钱。水半盏。酒二分。同煎至四分。去滓。温服。早晨日午临卧各一。五岁以下。分作二服。二岁以下分作三服。

柴胡煎丸 治小儿骨蒸。肌瘦盗汗。

鳖甲九肋者一枚去裙襕醋炙 柴胡去苗二两 甘草炙 当归切焙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 桔梗炒各一两 胡黄连一分 地骨皮 赤芍药各一两 木香半两 黄连去须一分 桂去粗皮半两 人参一两 麝香少许研 酥 蜜各三两 右除酥蜜外。捣研为末。用青蒿一斤锉。小便五升、好酒一升。熬蒿至二升。去蒿入酥蜜。再熬成煎。候冷入药末和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米饮下。日二服。如秋冬合时。更入桃柳心各七枚。宜与后方。柴胡人参汤相间服之。

柴胡人参汤 治小儿骨热盗汗。肌瘦减食。

柴胡去苗 人参 白茯苓去黑皮 当归切 桔梗 青橘皮去白 芍药 芎? 麦门冬去心 白术 升麻 桑根白皮 甘草各一两 右并生锉。如麻豆大。每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分温二服。食后临卧。与前鳖甲柴胡煎丸相间服。速效。

香瓜丸 治小儿疳黄。盗汗。骨蒸潮热。腹大肌瘦。

胡黄连 大黄瓜黄色者一个 柴胡 川大黄湿纸裹煨至底焦 鳖甲醋炙黄 黄柏削去粗皮秤 黄连 芦荟 青橘皮各等分 右除黄瓜外。同为细末。将黄瓜割去头。填入诸药至满。却盖口用杖子插定。慢火煨熟。将黄瓜及药同用面糊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二丸。食后冷浆水或新水下。大者五七丸。至十丸。服一方加木香麝香少许。米汤下。

麦煎散 治小儿荣卫不调。夜多盗汗。四肢倦怠。消瘦面黄。

鳖甲一两酒醋炙三五十次取净好醋再炙黄 柴胡去苗 团参 秦艽各一两 乾漆炒 白茯苓 人参 乾葛 大川乌炮去皮各半两 右为末。每服半钱。水半盏。小麦三七粒。煎三分。

黄耆散 治小儿体热盗汗。心烦。不欲乳食。

黄耆半两 朱砂半两细研水飞 龙脑一钱细研 人参去芦 川升麻 川大黄锉微炒 甘草炙 天竹黄 牡蛎粉以上各一分 右为散。不计时候。煎竹叶汤调下半钱。量儿大小。加减服之。

龙骨散 治小儿夜常有盗汗。黄瘦。

白龙骨 牡蛎粉 黄耆锉 人参去芦 麻黄根 熟地黄 甘草炙锉各半两 麦门冬一两去心焙 右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犀角散 治小儿盗汗。肌瘦。

犀角 鳖甲酥炙 柴胡各半两 知母半两 地骨皮 胡黄连各一两 大黄 桃仁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三岁儿一钱。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大小以意加减。

猪肚丸 治小儿骨蒸盗汗。乳食减少。

鳖甲去裙襕醋炙 柴胡去苗 木香 生乾地黄焙各一两 青蒿去茎 黄连去须炒二两 青橘皮去白焙半两 右为末。用一枚嫩小猪肚。净洗。入药末在内。系定。蒸令极烂。研和药末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温水下。食前日午临卧日三服。看儿大小加减。

地骨皮汤 治小儿骨蒸壮热。肌肉减瘦。多困少力。夜多盗汗。

地骨皮 秦艽去苗 柴胡去苗 枳壳去瓤麸炒 知母焙 当归切焙 鳖甲去裙襕醋炙 右粗捣筛。每服一钱。以水八分。入桃柳心各五枚。姜二片。乌梅半枚。同煎至四分。去滓。温服。空心临卧各一。五岁以下。分作二服。

黄耆散 治小儿荣卫不和。肌瘦盗汗。骨蒸多渴。不思乳食。腹满洩泻。气虚少力。

沉香 黄耆炙 人参 当归 赤芍药各一两 木香 桂心各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一钱。生姜二片。枣子半个。水半盏。煎至三分。去滓温服。

香甲丸一名沉香鳖甲丹 治小儿潮热盗汗。消瘦面黄。烦渴可食。

沉香 龙胆草 鳖甲童子小便浸一宿炙 当归 黄耆蜜炙各一两 大黄炒 黄连各半两 右为末。白糊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看大小加减。米饮送下。一方用蜜和丸。麦门冬去心。煎汤送下。

麻黄根散 治小儿盗汗不止。咽喉多乾。心神烦热。

麻黄根 败蒲灰 麦门冬去心焙 黄耆锉 龙骨 甘草炙以上各半两 右为散。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五分。不计时候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犀角散 治小儿盗汗。体热咽乾。

犀角屑 茯神 麦门冬去心焙 黄耆锉 人参去芦各半两 甘草一分炙锉 右为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量儿大小加减。

青蒿煎丸 治小儿盗汗肌热。

青蒿切一斤 甘草炙锉为末 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少许各一两 柴胡去苗为末一两 白蜜二分 鳖甲去裙襕醋炙为末一两半 右用童子小便五升。先煎青蒿取一升。去滓。更煎令如稀饧。入酥少许。及诸药末等熬成煎。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五丸至二十丸。空心熟水下。更量儿大小加减。

粉汗散 治小儿睡中。遍身盗汗。

牡蛎煅二两 麻黄根炒 赤石脂 糯米各一两 龙脑一钱 麝香少许 右为末。用生绵绢包药。挨有盗汗出处。一方无麝香。

麻黄散 治小儿盗汗日久。口乾烦渴。消瘦少力。

人参 茯苓 黄耆蜜炙 龙骨 牡蛎煅 麻黄根 右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半盏。生姜枣子。煎三分。

麻黄根散 治小儿盗汗。

麻黄根 雷丸 牡蛎火煅过各一两半 甘草炙一两 乾姜炮半两 梁粮一半升 右六味。捣罗为散。以粉儿身体及头。甚验。

升麻汤 治小儿肌热盗汗。日渐消瘦。不食多渴。

升麻 绵黄耆蜜炙 人参各一两 熟乾地黄 天竺黄 牡蛎各半两各研煅 右件通拌匀为末。每服半钱至一钱。煎竹叶汤调下。一方竹叶少许。水煎服。

犀角汤 治小儿盗汗。睡中惊啼。体热瘦瘁。此由心脏热所感生。

犀角屑三分 茯神去木一两 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 白术一分 甘草炙锉半两 右粗捣筛每服二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分温二服。食后临卧。量儿大小加减。一方有龙齿一两。

鳖甲丸一名苁蓉丹 治小儿久病盗汗。血少气虚。面色痿黄。骨蒸烦渴。日渐消瘦。情意不悦。

鳖甲醋炙 肉苁蓉酒浸一宿炙乾各一两 当归 黄耆蜜炙 何首乌各半两 右为末。炼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米汤下。食前。

粉汗散 治小儿睡中。遍身盗汗。

黄连生 牡蛎煅 贝母各七分 糯米三两一作粉 右为细末。用生绵绢包药。挨有盗汗处。

牡蛎散一名黄耆散 治小儿盗汗。汗者血也。血虚亦能自汗。又治小儿病后暴虚。津液不固。体常自汗。夜卧愈甚。久而不止。羸瘠枯瘦。短气烦倦。亦治虚热盗汗。或因病后血少虚弱。消瘦潮热烦渴。腠理不密。盗汗不止。

牡蛎煅二两 黄耆 乾地黄生者 麻黄根各一两 右口□父咀。每服一钱。水半盏。小麦二十粒。煎三分。去滓。温服。服无时。一方无麻黄根。

牡蛎散 治小儿自汗。血虚亦能自汗。作热。

苍术米泔浸一宿去黑皮炒一两 白术半两 防风去叉一两 龙脑一两 右末。每服一钱。米饮调下。

金瓜丸 治小儿肌热盗汗。瘦弱。饮食不进。常服退肌热。肥孩儿。大有神效。

黄连 黄柏 青皮 甘草各半两 右为细末。入麝香半钱。取獖猪胆和酿在胆内。用浆水煮十余沸。取出东房山头挂一夜。第二日。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加至二十丸。温米饮下。不拘时候。

卫生方 治疳热。肌瘦盗汗。

地骨皮洗四两 生乾地黄三两 白芍药一两 甘草炙半两 右口□父咀。每服二钱。水一盏。小麦三十粒。煎至七分。去滓。不拘时候。

芎?汤 治小儿心热盗汗。

芎? 大黄煨锉 羌活去芦头 甘草炙锉各一两 右口□父咀。每二钱。水一中盏。入薄荷数叶。同煎至六分。去滓分温二服。量儿大小加减。

治小儿盗汗不止。宜用粉身。

麻黄根二两 雷丸一两 乾姜一两 梁米二两 右为末。日三四度。以粉其身。汗即自止。

治盗汗。外肾湿。

人参一钱 苦参 麻黄根各三钱 右为末。蜜丸。梧桐子大。炒麦麸煎汤。下二十丸。

治睡中汗出

酸枣仁 人参 茯苓各等分 右为细末。米饮下半盏。

团参汤 治盗汗。取歛心血。

人参一两 黄耆三两 甘草半两 右等分。口□父咀。姜三片。加麦麸煎服。

又方 治证同前。

罗参 白术 白茯苓 黄耆 当归 甘草 右口□父咀。各等分。姜三片。加麦麸煎服。

二物茯苓粉散 治小儿头汗。兼治盗汗不止。宜用粉身。

茯苓 牡蛎各四两 右治下筛。以粉八两。各捣为散。有热辄取粉。汗即自止。

故扇散 治小儿盗汗。

故扇烧灰一分 麻黄取根节三分 右捣罗为散。每服半钱。乳食调下。量儿大小加减。

丹砂散 治小儿肌热盗汗。

丹砂研一两 白矾熬乾枯研二钱 右再同研匀细。每服半钱。薄荷自然汁调下。

重阳丸 治小儿盗汗。潮热往来。

胡黄连 柴胡去苗等分 右为末。炼蜜和丸。如鸡子大。每服二丸至三丸。银器内用酒少许化开。入水五分。重汤上煮十二三沸。放温。食后服。量儿大小。加减。

治自汗方

白术一分 小麦一撮 右用同煮。去麦用白术为末。煎黄耆汤服之。以愈为度。小儿自汗。切自此而止。

止汗散 治小儿喜汗。厚衣睡而额上汗出。及遍身自汗。肌肉虚也。

右用故蒲扇烧灰。如无扇。只将故蒲烧灰研细。服三钱。温酒调下。无时。

麦麸散 治小儿盗汗不止。日渐消瘦。

右麸皮炒黄为末。每服半钱。煎猪脊髓汤调下。

治盗汗

右用郁金为末。水调涂两乳下。

又方

右用白术锉碎。用水浓煎。时时与饮。以知为度。

治盗汗不止。

用防风为末。浮麦煎汤调服。而愈。

又方

用麻黄根节甘草节二味。粗末。水煎服。

虎杖散 治实热盗汗。

用虎杖锉。水煎服。量多少与之。无时。一方为末。每服半钱。水半盏煎服。

香粉散 治盗汗不止。

藁本 牡蛎粉 川芎 白芷 蚌粉 麻黄根各等分 右为末。周身傅之。

建中汤减桂加人参傅氏治婴方 治盗汗。补虚和阴阳。治伤寒自汗。

黄耆一两 白芍药三两 人参 熟地黄 甘草炙各半 右口□父咀。每服二钱。大麦同煎服之。

又方 治小儿虚汗。心惊恍惚而汗频流。体热心烦。

朱砂 黄耆 人参 升麻 天竺黄 牡蛎粉 龙胆草 甘草 右为末。每服半钱。淡竹叶煎汤调下。

牡蛎散 治小儿盗汗不止。宜用粉身。

牡蛎粉一两 麻黄根一两 赤石脂一两 右药捣细罗为散。入米粉二合。拌令匀。每日及夜间常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