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普济方>卷三百六十 婴孩初生门 总论

《普济方》卷三百六十 婴孩初生门 总论·

卷三百六十 婴孩初生门

普济方卷三百六十 婴孩初生门 总论

辨小儿初受气

凡小儿受气在娠。一月胚。二月胎。三月血脉生。四月形体成。五月动。六月筋骨立。七月毛发生。八月脏腑具。九月谷气入胃。十月百神备而生。生后六十日目瞳子成。能颏笑识人。百日任脉生。能反覆。百八十日尻骨成。能独坐。二百一十日掌骨成。能匍匐。三百日髓骨成。能独倚。三百六十日为一期。膝骨成。乃能行。此是定法。若有不依期者。必不寿也。

相貌寿法

儿初生叫声连延相属者寿。声绝而复扬急者不寿。啼声散不成人。啼声短不成人。脐中无血者奸。脐小者不寿。通身软弱如无骨者不寿。鲜白长大者寿。自开目者不成人。目视不正。数动者大非佳。汗血者多危不寿。汗不流不成人。小便凝如脂膏者不成人。头四破不成人。常摇手足者不成人。早坐早行早齿早语者皆恶性。非好人。头毛不周匝者不成人。发稀少者强不听人。头上有旋毛者早贵。妨父母。儿生枕骨不成者能言而死。尻骨不成者能倨而死。掌骨不成者能匍匐而死。踵骨不成者能行而死。膑骨不成者能立而死。身不收者死。鱼口者死。股间无生肉者死。颐下破者死。阴不起者死。阴囊下白者死。赤者死。卵缝通达黑者寿。儿三岁已上十岁已下。视其性气高下。即可知其夭寿。大略儿小时识悟通敏过人者多夭。大则项橐颜回之流是也。小儿骨法。成就威仪。回转迟舒。稍费人。精神雕琢者寿。其预知人意回旋敏达者亦夭。即杨修孔融之徒是也。由此观之。夭寿大略可知也。亦犹梅花早发不睹岁寒。甘菊晚成凋于霜后。是知晚成者。寿之兆也。

论初生诸疾并治法

夫今之孕妇怀胎。习以为常。饮食不节。起居不宜。未诞之间。劳役众苦。男子视孕以为常。恣其所欲。任其所施。频受触秽。所以生儿之后。百脉致虚。三焦不顺。关窍不通。荣卫不和者。初生之间。便作疾患。怪异多端。不可得而详述。今举二十有六证候。概而言之。审其可否。比附与之。疗理而助其荣卫。调顺经络。得宜而已。

呵者。即张口而又合之。欠者谓神不足。故名呵欠。非是疾病。初生芽儿多有此作。不足怪讶。钱氏有谓。呵欠遁闷。良由胎气怯弱。荣血不壮。卫气少顺。即血不荫心。血不荫心。则神不守。神不守则呵欠遁闷。无他愧也。古方有朱砂审法。用煎人参汤调和饮之者。不若定志丸五七粒。麦门冬汤化开与服之妙也。

伸者突其胸堂。展其气脉。舒者引其头颈。直其手足。努而作之。良久复作。初生孩儿多有如此亦非病也。良由母怀胎胞。起坐不得宽展。或将绢帛兜束肚皮。或系裆裤。勒缚大紧。或卧己盘旋。或睡不转侧。是故偃伛胎囊。气失舒畅。降生之后。自然如此。老妪知与挼揉。未知调其百脉。宜将五木汤浴之。功效。用桃李槐柳皂荚各取枝煎汤。候温与浴。仍与观音散。少少与服效。

肺之气壅。腠理不通。外感寒邪。或已伤风。关窍闭塞。郁郁于中。及至喷嚏。方有少解。不能发散。渐入胸堂。遂生痰热。痰热既有。即加之咳嗽。轻则气促短急。重则惊风搐搦。搐搦之利。若在初生。尚云不可。宜与消风散服之。咳嗽宜与金沸草散。人参羌活散。二药皆和且顺。虽则嫩弱。服之无恙。其剂温纯。化痰利膈。

胎乃育形。脐乃根本。胎气固则形体壮。肚脐深则根命长。受气乖遗。形萎脐突。凡儿断脐利益渐长渐深。吻乳调和。愈固愈实。是血脉之相顺。致形体之相资。初生之儿。有热在胸堂。则频频伸引。呃呃作声。努胀。其气抑入根本之中。所以脐突。肿赤虚大。无可畏。无识之夫。将谓断脐之不利而使之然者非也。脐断不盈尺。一腊之内。随其根蒂自腐。实者深之。弱者浅之。深浅之理。以其禀赋得之。此乃多由胎中。母多惊悸。或因食热毒之物。有作。宜与大连翘饮子。其热自散。其脐归本。不必以药傅之。恐毒伤人为害。

初生三五日之间。便有举目上窜。将身反张。然其非疾所作。情实骇人。凡医工必作惊风疗之。其候非也。万一所由。儿在胎中。受饮食热毒之气。蕴在胸堂。诞下三日之前。宜与黄连去热。腻粉散毒。古人预计利害。其又与人参朱蜜汤。皆清心肺。积毒既化。儿获无恙。若不如此。所生个个反张上窜。或有不患此者。鄙妇不思。恣食啖热毒之物。何可怪哉。或投惊风凉药亦愈。但须明其所以用药。智者裁之。万一不由惊风所传。当与详悉。

物萌失之灌溉。长必焦萎。儿诞违之乳哺。壮必怯弱。凡儿在胎前和气养之。降生则美乳荫之。其气偎则胎不壮。其乳败则儿不长。食不及乳。乳饱即不食。无致咎也。虽食无乳。祸害生焉。是故乳不可失时。食不可不节。乳失时儿不病自衰。食失节儿无疾自怯。乳者壮其肌肤。食者厚其肠胃。所谓乳哺二周三岁。则益其体。今人未周夺其乳。入月恣肥甘。岂不致疾。

钟鸿声大。涧远流长。形处胞胎之中。受气充足。水火兼济。心肾不亏。耳目两窍相通。大小二肠相佐。发声清响洪亮者。根固本壮。禀赋充实。而自然之理也。初生啼笑发声不出。呃呃而作。郁郁而为。其或短汲。上下气不相乘。医与果诀。云此由胎气不足。何更投药。假使成人。父母不悦。根本不壮。何须药饵。如果木之萎水奚益也。古意速用父母呼呵。及以葱熨。令声发越。奈缘自无根本。产子育儿。当知其理。

人之受胎应数。降生之后。不以贫富。其子皆以精神全气脉壮。视听欣嬉。取与喜怒。周晬之间。于人事情怀意旨抚叱。以知其逆顺。方可谓孩儿。性识之本也。其或周晬已过。不认名。不偎亲。常常皱蹙颜容。?脸含啼。东唤西向。南呼北面。其坐若木。其卧若尸。其行即立□厥。其立用掇。筋骨气脉柔怯虚弱。食不辞饱。渴不知饮。若或长成。亦则庸蠢。如此胎气。月数不足者。难保千日。

胎气已满。产降必全。尽一气而包养。开九窍以通运。在乎十月之中。形骸已具分娩片时之内。谷道无穿。所缘儿在胎中。已空九窍。若不通利。如何四体百骸。而能生长。斯由热壅所致。肺经之极。结于肚口。闭而不通。降生之后。无复滋润。乾燥而合。若投寒凉之药。愈闭不通。若下温平之药。而又不通者。即是儿气不顺。肠胃空涩。谷道乾燥。闭合可畏。方不详载。药无速验。至于此等所受。须当以物透而通之。金钗为上。玉簪次之。苏合香丸内入孔中。凡刺一二寸许。屎为快色。曾见肛门肉合。小便通利。大便至死无能通者。愚鄙烧火筯刺之。事出不得已。既然肉合。决无奇方。试以金玉重力刺之。有胜火筯。又有初生胎热。一二日不通者。与服洗心散。以通为度。四顺饮加荆芥煎亦良。

产妇血败者当下。荣者化乳。血下不尽。母致其疾。乳有不调。儿招其病。凡儿吻其乳。有不到于胸堂。气滞积隘。或冷或馊。故以唞出。或问之无恙否。曰不宜也。久唞令儿神困力乏。气怯肌羸。脾家若虚。遂作癵疾。及至成疾脾。风定矣。初生与周晬之儿。胃气未备。谷食未登。全藉吻乳。快活无恙。自然脏腑充百脉顺。肌体壮神气清。其或母用性不顺。则气血乱。气血乱则乳汁不和。乳汁不和令儿唞逆。宜其速与疗理。若作寻常。必致害生。小沉香煎。及盐豉丸兼与服之。乳母宜服藿香正气散。加枳术至良。

论新生将护法

小儿初生先以绵裹指。拭儿口中及舌上青泥恶血。此为之玉衡。若不急拭。啼声一发。即入腹成百病矣。儿生落地不作声者。取暖水一器灌之。须臾当啼。儿生不作声者。此由难产少气故也。可取儿脐带向身。却呵之令气入腹。仍呵之至百度。啼声自发。亦可以葱白徐徐鞭之即啼。儿已生即当举之。举之迟晚。则令中寒。腹内雷鸣。乃先浴之。然后断脐。不得以刀子割之。须令人隔单衣物咬断。兼以暖气呵七遍。然后缠结。所留脐带。令至儿足趺上。短则中寒。令儿腹中不调。当下痢。若先断脐。然后浴者则脐中水。脐中水则发腹痛。其脐断讫。连脐带中多有虫。宜急剔拨去之。不尔入儿腹成疾。断儿脐者。当令长六寸。长则伤肌。短则伤脏。不以时断若挼汁不尽。则令暖气渐微。自生寒冷。男脐风生儿宜用其父故衣裹之。生女宜以其母故衣。皆勿用新帛为善。不可令衣过厚。令儿伤皮肤。害血脉。发杂疮而黄。儿衣绵帛特忌厚热。慎之慎之。凡小儿始生。肌肤未成。不可暖衣。暖衣则令筋骨缓弱。宜时见风日。若都不见风。则令肌肤脆软。便易中伤。皆当以故絮衣之。勿用新绵也。凡天和暖无风之时。令母将儿于日中嬉戏。数见风日。则血凝气刚。肌肉牢密。堪耐风寒。不致疾病。若常在帏帐之中。重衣温暖。譬犹阴地之草木。不见风日。软脆不堪风寒也。凡裹脐法。椎治白练。令柔软。方四寸。新绵厚半寸与帛等。合之。调其缓急。急则令儿吐唞。儿生二十日乃解视脐。若十日许儿怒啼。似衣中有刺者。此或脐燥。还刺其腹。当解之。易衣更裹。裹脐时。闭户下帐。燃火令帐中温暖。换衣亦然。仍以温粉粉之。此谓冬时寒也。若脐不愈。烧绛帛末粉之。若过一月。脐有汁不愈。烧虾蟆灰粉之。日三四度。若脐中水及中冷。则令儿腹绞痛夭纠。啼呼面目青黑。此是中水之过。当炙。粉絮以熨之。不时治护。脐至肿者。当随轻重。重者炙之乃可至八十九壮。轻者脐不大肿。但出汁。时时啼呼者。捣当归末和胡粉傅之。炙絮日熨之。至百日愈。以啼呼止为候。若儿粪青者冷也。与脐中水同。儿洗浴断脐竟。□□朋抱毕。未可与朱蜜。宜与甘草汤以甘草如手中指一节许打碎。以水二合煮取一合。以绵缠沾取与儿吮之。连吮汁计约一蚬壳入腹止。儿当快吐。吐去心胸中恶汁也。如得吐。余药更不须与。若不得吐。可消息计。如饥渴须臾更与之。若前所服及更与并不得吐者。但稍稍与之。令尽此一合止。如得吐去恶汁。令儿心神智慧无病也。饮一合尽。都不吐者。是儿不含恶血耳。勿复与甘草汤。乃可与朱蜜以镇心神安魂魄也。儿新生三日中与朱蜜者不宜多。多则令儿脾胃冷。腹胀喜阴癵。气急变禁痉而死。新生与朱蜜法。以飞炼朱砂如大豆许。赤蜜一蚬壳和之。以绵缠筯头沾取与儿吮之。得三沾止。一日令尽。此一豆许可。三日与之则用三豆许也。勿过此则伤儿也。与朱蜜竟可与牛黄如朱蜜多少也。牛黄益肝胆除热定精神止惊。辟恶气。除小儿百病也。

新生三日后应开肠胃助谷神。可研米作厚饮如乳酪厚薄。以豆大与儿咽之。频咽三豆许指止。日三与之。满七日可与哺也。儿生十日。始哺如枣核。二十日倍之。五十日如弹丸。百日如枣若乳汁少。不得从此法。当用意小增之。若三十日而哺者。令儿无疾。儿哺早者。儿不胜谷气。令生病。头面身体喜生疮。愈而复发。令儿尪弱难养。三十日后虽哺勿多。若不嗜食勿强与之。强与之不消。复生疾病。哺乳不进者。腹中皆有痰癖也。当以四物紫圆微下之。节哺乳。数日便自愈。小儿微寒热。亦当尔消息之。要当下之。然后乃瘥。凡乳儿不欲大饱。饱则呕吐。每候儿吐者。乳大饱也。以空乳乳之即消。日四乳儿。若脐未愈。乳儿大饱。令风中脐也。夏不吃热乳令儿呕逆。冬不吃寒乳。令儿泻痢。母新房以乳儿。令儿羸瘦。交胫不能行。母有热以乳儿。令变黄不能食。母怒以乳儿。令喜惊发气疝。又令上气癫狂。母新吐下以乳儿。令虚羸。母醉以乳儿。令身热腹满。凡新生小儿。一月内常饮猪乳大佳。凡乳儿。母当先极挼散其热气。勿令汁奔出。令儿噎。辄夺其乳。令得息。息已复乳之。如是十返五返。视儿饥饱节度。知一日中几乳而足。以为常。又常捉去宿乳。儿若卧。乳母当以臂枕之。令乳与儿头平。乃乳之。令儿不噎。母欲寐则夺其乳。恐填口鼻又不知饥饱也。

浴儿法。凡浴小儿。汤须令冷热调和。冷热失所。令儿惊亦致五脏疾也。凡儿冬不可久浴。浴久则伤寒。夏不可久浴。浴久则伤热。数浴背冷则发癵。若不浴又令儿毛落。新生浴儿者。以猪胆一枚。取汁投汤中以浴儿。终身不患疮疥。勿以杂水浴之。儿生三日。宜用桃根汤浴。桃根李根梅根各一两枝亦得。口□父咀之。以水三斗煮二十沸。去滓。浴儿良久。除不祥。令儿终身无疮疥。治小儿惊辟恶气。以金虎汤浴。金一斤。虎头骨一枚。以水三升。煮为汤浴。但须浴即煮用之。凡小儿初出。腹有鹅口者。其舌上有白屑如米。剧者鼻外亦有之。此由儿在胞胎中。受谷气盛故也。或妊娠时嗜糯米使之然。治之之法。以发缠筯头沾井花水撩拭之。三日如此便脱去也。如不脱可煮栗扶汁令浓。以绵缠筯头拭之。若春夏无栗扶。可煮栗木皮。如用井花水法。小儿初出腹有连舌。舌下有膜。如石榴子中隔。连其舌下后。喜令儿言语不发不转也。可以爪摘断之。微有血出无害。若血出不止。可烧发作灰末傅之。血便止也。小儿出腹。六七日后。其血气收歛成肉。则口舌喉颊里清净也。若喉里舌上。有物如芦箨。盛水状者若悬痈。有胀起者可以绵缠长针。留两处如粟米许大。以刺决之。令气泄去。青黄赤血汁也。一刺之止。消息一日。未消者来日又刺之。不过三刺自消尽。余小小未消。三刺亦止。自然得消也。有著舌下。如此者名重舌。有著颊里及上腭。如此者名重腭。有著齿龂上者。名重龂。皆刺去血汁也。

小儿生辄死。治之法。当候视儿口中悬痈前上腭有胞者。以指摘取头。决令溃去血。勿令血入咽。入咽杀儿。急急慎之。

小儿初出腹。骨肉未歛。肌肉犹是血也。血凝乃坚成肌肉耳。其血沮败不成肌肉。则使面目绕鼻口左右悉黄而啼。闭目聚口撮面。口中乾燥。四肢不能伸缩者。皆是血脉不歛也。主不育。若有如此者。皆宜与龙胆汤也。

论乳儿法

择乳母。须精神爽健。情性和悦。肌肉充肥。无诸疾病。知寒温之宜。能调节乳食。奶汁浓白。则可以饲儿。不得与奶母大段酸咸饮食。仍忌才冲寒或冲热来便喂儿奶。如此则必成奶癖。或惊疳泻痢之疾。切须忌之。夜间不得令儿枕臂。须作一二豆袋令儿枕。兼左右附之。可近乳母之侧。盖覆衣衾。须露儿头面。一向仰卧。恐成惊疾。须时复回动之。夏月须凉箪。如夜间喂奶。须奶母起身坐地。抱儿喂之。如阴阳交接之间。切不可喂儿奶。此正谓之交奶也。必生癖。或换易衣绷。须三月后。房中不可大暖。奶母不可频吃酒。恐儿作痰嗽。惊热昏眩之疾。至于变蒸次第。奶乳所伤。夜啼潮热之类。若能调和奶食。并看承爱护。如此则别无疾病。亦不须令儿常服汤药。此尤宜审之也。

乳生病杂治

凡小儿饮食乳哺。不能无痰癖。常当节适。若微不进。即当将护。凡不能进乳哺。则宜下之。不致寒热也。又小儿始生。生气尚盛。无有虚劳。微恶即须下之。所损不足言。其益多矣。若不时下。则疾成难治。冬月下之。最难将护。然有疾者。亦不可不下。夏月下后。腹中常小胀满。当节哺乳护之。儿之乳哺宜令多少有常。儿稍大食哺自能稍增若减少者。是腹中已有小不调。便当微与药。勿复哺之。但乳之而已。甚者十余日。轻者五六日。自当如常。若都不食哺而但饮乳者。此是有癖。不可不下。不下即致寒热。或吐而发癵。或致下痢。若先治其轻。则病速愈矣。小儿有少病癵者。母怀娠时。役动骨血。即令气强。若侍御多。血气微。胎养弱。即儿软脆易伤。故多病癵。儿须多着项衣。取燥菊花为枕。乳母乳儿时。摸儿风池。若壮热即须熨。使微汗。微汗不瘥便灸两风池。及背第三椎第五椎第七椎第九椎两边各二穴。与风池凡为十穴。一岁儿七壮。儿大者以意增之。可至三十壮。唯风池特宜多。七岁以上多至百壮。小儿当切慎护风池。风池在颈项筋两边。有病乃治之。寻常不可妄施针灸。亦不可轻于吐下。缘针灸伤经络。吐下动脏腑故也。但当以除热汤浴之。除热散粉之。除热赤膏摩之。又以脐中膏涂之。令儿处凉。时以新水饮之。新生无疾。慎不可逆针灸。逆针灸即忍痛动脉。因而成癵。河洛间土地多寒。儿喜病痉。其俗生儿三日。多逆炙以防之。又炙其颊以防噤。又决舌下以去血。江东吴蜀地温。无此疾。古方虽传有逆针灸之法。今人不详南北之殊。便按方用之。为害最多。惟田舍小儿。任其自然。皆无此患。又云。春夏不可下。以小儿腑脏软弱。易虚易实。下之则下焦必虚。上焦生热。热即增痰。自非当下之病。不可下也。

婴儿初生断脐之后。宜着艾厚裹。爱护。若乳母不慎。或因浴而水入。或因屎于□□朋袍之内。湿气伤脐。或解脱风冷所侵。令儿脐肿多啼。不能乳哺。即成脐风。宜用裹脐法。通大小便法。

儿初生腹胀欲绝。大小便不通。急令妇人漱口。汲咂儿背心手足心。脐下共七处。以红赤色为度。须臾自通。

胎肥生下肌肉厚。通身血色红。满月以后渐渐肌瘦。目白睛粉红色。五心热。大便难。时时生涎。浴体法主之。又云胎怯。生下面色无精光。肌肉薄。大小便白。身无血色。时时哽气多哕。目无精采。当浴体法主之。

新生小儿煎益母草汤洗之。则不生疮。又以薏苡叶煎汤浴。则一生少病。小儿初生七日内。患脐风撮口。百无一活。坐视其毙。良可悯哉。惟有一法极验。世人罕知。其儿齿龈上有小泡子如粟米状。但以温汤蘸熟帛裹手指。轻擦破。即开口便安。不用服药。或用真珠天麻丸治之。

胎惊风以胎妇调适乖常。饮酒嗜欲。忿怒惊扑。母有所触。胎必感之。或外挟风邪。有伤于胎。故子乘母气。生下即病也。其候月内温壮。翻眼握拳。噤口咬牙。身腰强直。涎潮呕吐。搐掣惊腮缩。顖开。或颊赤。或面青眼合。胎风眼合。不可误作慢脾。妄用温药。其有着噤撮口之类。亦此一种之所发也。视其眉间气。色红赤鲜碧者可治。若黯黑青黑者不治。虎口指纹曲入里者可治。纹反出外者不治。治法解散风邪。利惊化涎。调气贴顖。甚则以朱银丸利之。

初生方法

虎头汤方出圣惠方

虎头骨五两 苦参四两 白芷二两 右用水一升。煮二十沸。入猪胆汁少许。适寒温浴儿。

治儿少小身热。李叶汤方出圣惠方

右用李叶不拘多少。以水煮熟。去滓。适寒温。浴儿。

又方出圣惠方

用白芷根苗煎汤。浴儿良。

又方出卫生宝鉴方

用苦参煎汤。浴儿良。

浴体方出卫生宝鉴方

天麻末二钱 蝎尾去毒为末 朱砂各半钱匕 乌蛇肉酒浸焙为末 白矾各三钱 麝香一字匕 青黛三钱匕 右同研匀。每用三钱。水三碗。桃枝一握。并叶五七枚。同煎至十沸。温热浴之。勿浴背。御药院名浴体天麻散。治小儿百日内发搐。真者不过三两次必死。假者发频不为重。真者内生发癵。假者外伤风冷。盖血气未实。不能胜任乃发搐也。欲知假者口中气出热也。治之可发风邪。用浴体涂顖法。

凡寻常浴儿出圣惠方

右以汤添水。着少盐。浴儿后。以粉傅之。若无事勿数浴。恐遇风冷。令儿发惊成癵。

李梅汤出圣惠方 浴儿辟瘟恶气。疗百病。去皮肤沙粟。

桃根 梅根 李根各一把 细辛 蛇床子各一两 右都锉。以水二斗。煎至一斗。澄滤候冷暖得所。浴儿佳。一方加麝香少许。不用细辛、蛇床子。

治新生儿卒寒热不住。不能服药。用六物莽草汤浴之方出圣惠方

莽草 丹参 蛇床子 桂各三两 菖蒲半斤 雷丸一斤 右锉碎。水五升煮三五沸。适寒温浴儿。避日。向阴处。

治小儿卒客忤。吐下乳哺。面色青黄。脉变弦急。浴之方出圣惠方

用钱七十文。以水三升煮令有味。适寒温浴儿。

浴儿法出圣惠方

凡浴儿不可先断脐带。候洗了方断。不致水湿伤脐。可免脐风脐疮等证。仍以清油调发灰傅脐。凡洗儿并不可用水打湿脐带。切宜戒之。

又法出圣惠方

右益母草五两锉。水一斗煎十沸。温浴面。不生疮疥。

初生浴儿良日出圣惠方

寅卯酉日大吉 壬申丁己癸己大凶 右用虎头骨煎汤浴之。令儿不惊。辟邪恶气。

金虎汤出圣惠方 治小儿惊。辟恶气。

金十两 虎头骨一枚 右以水一斗。煮至七升。候冷暖得所。将用浴儿。心安。甚良。

浴新生儿方出圣惠方

右用猪胆一枚。煎汤在盆中。取胆汁投于汤中。适寒温以浴儿。终身不患疮。切不得汤中入著生水。

甘草法出汤氏宝书

妊妇临月。预办甘草。细切少许。产卧时。以绵裹沸汤泡盏内盖定。收生之际。急以软帛裹指蘸甘草汁。拭其口。次用黄连法。

黄连法出汤氏宝书

产妇临月内。黄连细切槌碎。将绵裹百沸汤同用甘草一处泡。如前法拭口。次用朱蜜法。

朱蜜法出汤氏宝书

用甘草黄连法。拭口。吐其恶计。稍定更与朱蜜安神定魄。用朱砂一豆大细研。以蜜一蚬壳许。和朱砂。旋抹口中。非独镇心安神。能解恶物之毒。一生免疮痘之患。一方韭根汁灌之。亦清血。令儿无病。

牛黄法出汤氏宝书

与朱蜜竟。可与牛黄。服牛黄法亦如朱蜜多少也。牛黄益肝胆除热。定精神止惊邪。辟恶气。除小儿百病也。

猪乳法出汤氏宝书

取猪乳须令猪儿饮母。次便提着猪儿后脚起。口自离乳。急用手挼之。即得乳矣。非此法不可取也。千金。张涣论初生婴儿。或未有--。产妇之乳未下。亦可用猪乳代之。此法甚良。先用朱蜜。而猪乳次之。可免惊癵疮痘。

乳儿法出汤氏宝书

汤氏云颅顖经论夏中盛热时。乳母浴后。或儿啼不可与奶。能使儿成胃毒。秋成赤白痢。凡浴后可令定息良久。熟揉乳之。乃无患也。千金。论凡乳儿。不可过饱。蒲而必溢。则成呕吐乳。或猛取出挼后再乳。凡初乳时。须当捏去宿乳。然后与之。儿若卧。乳母当以臂枕之。令乳与头平。令儿不噎。母欲寤即夺其乳。睡着不知饱足。而成呕吐。父母交合之间。乳儿卧于侧或惊哭起不可乳儿。气乱未定。则杀人也。巢氏云。儿啼未定。气息未调。乳母勿遽以乳饮之。故不得下。停滞胸膈。而成呕吐。此患有之。可不为之虑也。

择母乳法出汤氏宝书 乳母者。其血气为乳汁也。五情善恶。悉是血气所生。凡乳儿当宜善其喜怒。若忿怒之气未解。忌勿乳儿。必令逆也。乳母形色美陋甚多。不可求备。但无狐臭、瘿瘘、哮喘、瘑疥、癫痴、白秃、疬疡、缺唇、耳聋、邕□鼻鼻、膁疮、麻风、癵疾、独眼、跛足、龟胸、驼背、鬼形、恶貌、诸般残患者。余皆可用也。沾染之久。识性亦同。犹如接木之造化也。其理甚详。

内八片锦 红净为安体则宁。如逢红黑便须惊。更兼红乱煎人甚。转下除惊药有灵。赤段轻微是外惊。若如米粒热非轻。红散多因喜怒乳。搐搦将来岂得平。忽逢相间有其青。看看立便急风生。红青兢碎风将起。不见风疳气膈证。乱投汤药紫兼青。急急医持命免倾。若如净紫体还热。须知五脏有风生。黑轻可治死还生。红赤伤寒痰疾停。赤青已受脾风了。青黑脾风作慢惊。紫细红曾六畜惊。紫赤相间则疳成。紫若一同如米粒。夹食伤寒事可听。紫散风传脾脏间。紫青多渴即风癵。隐隐紫深难治疗。去风痰毒命须还。红赤兮连赤若轻。必然乳母不相应。有时两手俱无见。定知冲犯恶神明。

已上歌诀无形。但观五色浮沉长短。可定死生。

小儿面部气色总观

五位总作。流波泛沥。隔窗照蓝。青色者。惊积不散。欲发风候。其神彩观觑不稳。上上下。证变风生。

五位总作。闪烁焰射。丹炉映火。红色者痰积壅盛。惊悸增进。其神彩视物不定。恍恍惚惚。候变惊速。

五位总作。混衮泥浆。衣傅土墙。黄色者食积症伤。欲作疳候。或痞癖有之。其神看顾散漫。昏昏沉沉。其候寒热潮发。饮食不欣。气粗短满。困倦喜睡。呕哕泻痢皆有之。

五位总作。濈濈浮虚。野露入谷。白色者。肺气不利。大肠滑泄。水谷不分。欲作吐利。其神眸凝浊。失其精神。蒙蒙眬眬。性情不有。光滑全无。无脏少实。百脉多虚。或吐利之后。有失调补。

五位总作。漫漫黯黯。尘灰称覆。黑色者。传不顺证。变即逆候。表里有亏。脏腑欲绝。其血不荣。其气不卫。荣卫失序。经络流注。凝滞于脉。为疾危恶。其神昏冒。沉沉默默者。为人不久。

虎口三关指掌

饮食不禁。杂物未能克化。令之患食癖。疳积肚疼。面黄。肚大胫小。好覆冷地者。得患皆由此也。婴儿生下两月。目瞳子成。能识笑认人。勿令生人抱之。及不可见非常之物。因成客忤。百晬任脉生能反覆。乳母当适寒温。半岁尻骨成。乳母当令学坐。二百日掌骨成当教匍匐。三百日膑骨成。当教独立。周岁膝骨成。当令行步。此皆定法。今富贵之家。不按此法。但令--怀抱。亦不令出见风日。亦不曾见地气。致令筋骨缓弱。虽生数岁。亦未能行。诚非爱护之法。余观田舍小儿。未尝爱护及此。终日暴露。拖泥带土。而绝无他疾者。譬之草木生于深山峻岭。及大泽之中。容易合抱。至于园圃奇林异果。纵加培壅。多有秀而不实者。此岂贵贱之理有异哉。

回气法出危氏得效方

小儿初生气欲绝者。必因难产。或冒寒冷所致。不可便断脐带。急烘绵絮。包抱怀中。以胎衣置火中烧。仍以大纸捻点清油。燃于脐带上。往来燎之。使暖气入腹。须臾气回。方洗。洗了即断脐带。

圣惠方预治三证

凡儿初生。预防脐风、着噤、撮口。最为急证。十难救一。以软帛包指。拭儿口牙根上。如有青筋两条。便用竹刀轻轻刮断。以猪乳点之。

又用黄连半钱 豉三十五粒 白米四十九粒 生甘草二寸 葱白二寸 以童子小便。煎取三合。儿初生未吃奶前。便以绵濡点药口中。二七滴。逡巡儿腹中。转即利出脐粪。后与吃奶。至七月已来。每日滴三七滴。永无此疾。经极效也。

又方抱儿向明。看脐上有赤脉直上。于赤脉头上灸三壮。可起死。

封脐散出医方妙选

川当归半两去土根 天浆子三个 乱发灰一钱烧灰存性 右末。别入麝香一字。乳钵内一处研匀。乾掺脐中。一方脐疮不合。黄檗涂之。

传脐散出直指方

瓜蒂 南星 白蘝 赤小豆等分 右为末。每三钱。用芭焦自然汁调。傅脐四边。

剃头法出集验方京畿

初剃头俱不择日。但于满月日剃之。盖风俗所尚。前此产妇未得出房满月。与儿俱出。以谓胎发秽恶。恐触灶神。令小儿不安。故用此日。当就温暖避风处剃之。即以生油、杏仁、腻粉头上擦之。以避风邪。尔后剃头。皆宜用此。

外台崔氏初剃头良日出汤氏宝书

寅日丑日吉 丁日未日凶。不可剃。令生疮。

涂顖法出钱氏方 治伤寒百日内发搐。

麝香一字匕 蝎尾去毒为末半钱匕 薄荷叶半钱匕 蜈蚣末 牛黄末 青黛末各一字匕 右同研匀。熟枣肉剂为膏。新绵上涂药。贴顖上四方可出一指许。火上灸手频熨。百日里外儿。可用此涂顖法。

哺儿良日。法以平定成日大吉。其哺不得令咸。

又寅丑辰己酉日良 又男戊己日不得。女丙丁日不得。

小儿初生不饮乳。及不小便。出百一选方

右葱白一寸。四破之。以奶汁二合银石器煎至一合。灌之效。曾氏女生儿。移时不饮乳。及不小便。皆惊以为恶证。急捡外台得此方。用之即效。

木瓜丸出百一选方 治儿初生下。口中秽恶不尽。入喉中。即便自吐。然后啼声一发。则又咽下。因生异疾。

木瓜 麝香 腻粉 木香 槟榔末各一钱 右水煮面糊为丸。如小黄黍米大。每服一二丸。甘草水下。不拘时候。

米粉散出经验良方 治小儿初生下。遍身无皮。俱是红肉。

宜速以白占米研为细末乾扑。候皮肉生乾方止。

陀僧散出经验良方 治小儿生下。遍身如鱼泡。又有如水晶。破则成水。流渗又生。

用密陀僧生研。入纱绢渗之。仍服局方苏合香丸。

雄黄丸出御药院方 治小儿诸般惊颤瘈。初降诞下。便与乳母。带碎诸惊忤之气。

雄黄一两 虎头骨炙三分 麝香一分 猴孙头骨三分炙 白龙脑 乳香各一分 降真香末 笺香 白胶香 鬼臼去毛各一两为末 大蛇头一枚炙 右细研匀。用熟枣肉和丸。如弹子大。初降诞儿。煎热一丸。次用绿绢袋子。带一丸于身。辟一切惊忤之气。

茯苓丸出直指方 治小儿初出胞胎。其声未发。急以手拭掠其口。令恶血净尽。不得下咽。则无他病。若拭口不净。恶秽入腹。则腹满气短。不能饮乳。或产妇取冷过度。胎中受寒。则令儿腹痛。不肯饮乳。恶秽入腹。宜用。

赤茯苓 川黄连去须 枳壳炒等分 右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一丸。乳汁调灌下。

丁香散出直指方 治恶秽入腹。令儿呕吐不止方。

木香 乾姜 茯苓 甘草焙各一分 酸木瓜 丁香各半分 右粗末。一捻。水煎。以绵与之。

初生小儿。舌下有皮膜如榴。中膜里舌。或遍舌根出肘后方

可以指甲刺破。令血出。烧矾灰细研傅之。半绿豆许。若不摘去。儿必痖。

水银膏出圣惠方 疗小儿噤。其病在咽中。如麻豆许。令儿沫不能乳哺方。

右取水银如黍米粒与服。觉病无早晚。水银下咽便愈。以意量之。不过小麻子许与则也。

治小儿不能乳。出圣惠方

右将雀屎四枚为末。着乳头饮儿。儿大十枚。

通便法出危氏得效方

小儿初生。大小便不通。腹胀欲绝者。急令妇人以温水漱口了。吸咂儿前后心。并脐下。手足心。共七处。每一处凡三五次。漱口吸咂。取红赤为度。须臾自通。不尔无生意。有此证。遇此法可谓再生。

保命散出医方妙选 治初生七日间。胎毒者。其舌上有白屑如米。连舌下有膜如石榴子大。令儿语不发。如鹅口状。名曰鹅口病。

白矾一分烧灰 马牙硝半两细研 朱砂一分水飞 右同再细研。每服一字。取白鹅粪。以水搅取汁。调涂舌上。颌颊内。未用药时。先以手指缠乱发。揩拭舌上垢。然后使药傅之。

治小儿出腹六十日。 舌上喉里断腭上。有物如芦箨。贮水状者。出肘后方

右以绵缠上针留锋如米。<?夹刂>以决之。令去却一<?夹刂>且止。若不消待明后日各一<?夹刂>。不过再<?夹刂>愈。

孩子要用药物

朱砂 牛黄 麝香 芦荟 青黛 蛇黄 犀角 蜣螂 虎头骨 蜗牛壳 蜈蚣 雀儿饭瓮 天竺黄 白药 竹沥 吹鼻散 虎睛 钓藤饮子 虎骨 紫霜丸 锦灰 五味虎睛丸 封脐散 烙脐丸 发灰 好绵一两 黑散子 胡粉纸烛子柔粉入纸作烛防暖撮口须要 绵绳子二尺要系脐用 右以上药物入月皆须是一一题记。与产妇药相杂。

藏衣法

崔氏凡藏儿衣法

右儿衣。先以清水洗之。勿令沙士草污。又以清酒洗之。仍内钱一文在衣中。盛于新瓶内。以青帛裹之。其瓶口上。仍密盖头。且置便宜处。待满三日。然后依月吉地向。阳高燥之处入地三尺埋之。瓶上土厚一尺七寸。维须牢筑。令儿长寿。有智慧。若藏衣不谨。为猪狗所食者。令儿癫狂。虫蚁食者令儿病恶疮。大乌食之令儿兵死。近社庙傍者令儿见鬼。近深水洿池令儿溺死。近故灶傍令儿惊惕。近井傍者令儿聋盲。弃道路街巷者令儿绝嗣无子。当门户者令儿声不出。耳聋。著水流下者。令儿青盲。弃于火里者。令儿生□□阑疮。著抹木头者。令儿自绞死。如此之忌。皆须慎之。

又安产妇及藏衣天德月空法

正月(天德在丁。月空在丙壬)二月(天德在申。月空在甲庚)三月(天德在壬。月空在丙壬)四月(天德在辛。月空在甲庚)五月(天德在壬。月空在丙壬)六月(天德在甲。月空在甲庚)七月(天德在癸。月空在丙壬)八月(天德在艮。月空在甲庚)九月(天德在丙。月空在丙壬)十月(天德在乙。月空在甲庚)十一月(天德在丙。月空在丙壬)十二月(天德在庚。月空在甲庚)

凡藏儿衣皆依此法。天德月空处埋之。若有遇反支者。宜以衣内新瓶盛密封塞口。挂于宅外福德之上。向阳高燥之处。待过月然后依法埋藏之。大吉。

又法 甲寅旬日。十日不得藏埋儿衣。以瓶盛密封。安置空处。度十日即藏埋之。

又法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此五日亦不藏儿衣。还盛瓶中。密塞勿令气通。挂著儿生处。过此五日即埋之。亦不得更过此日。

又法 甲乙日生儿。丙丁日藏衣吉。丙丁日生儿戊己日藏衣吉。戊己日生儿庚辛日藏衣吉。庚辛日生儿壬癸日藏衣吉。

小儿初生搜口法一。出保婴方 婴儿初出母胎者。老娘不明保婴之法。儿啼一声。则口中恶物咽入喉腹。令儿多病。亦多疮疹。凡有孕妇临月之家。前一二日。备下甘草黄连各半钱。沸汤浸至次日。去粗入细朱砂少许。候时初出母胎。老娘疾用左手托住婴儿肩背。以右手轻提两足。令儿倒。啼一声吐出口中恶物。随手用绵包手指蘸甘草药水搜儿口中令净。然后以温水浴之。能令儿不生惊哭。后出疮疹必轻。长大疾病亦少。此乃保婴之第一法也。

小儿初生断脐法二。出保婴方 初生断脐者。忌用冷铁刃器。盖婴儿柔弱。易引寒气入腹。令脏腑滑泻。多致生病。宜用火炙剪刀。乘热断之。更就断脐袋上。着艾如麦粒。炙二十壮。助暖气入腹。则脏腑坚固。元气充实。令子病少。寿长。大有益焉。

浴洗初生小儿法三。出保婴方 小儿初生浴法。先用虎骨一两捶碎。入连根葱白三茎。同煎数沸。去柤。以猪胆一枚取汁入浴汤。搅匀。温热得所。自首至足轻手浴洗。令子肌肤通身莹净。以后不生疮疥。可无惊风之患。

将护小儿法四。出保婴方 小儿初生。先要乳母将息。气体平和为上。盖热即生风。冷即伤气。乳母受病。儿亦随之。况初生小儿。肌肤软脆。肠胃细微。宜得乳母按时乳。无令儿饥。亦不可令儿伤饱。易致呕吐。切要调和脏腑。所用襁褓衣絮。宜时见于风日洗曝乾净。若见天气中和。令乳母抱儿日中嬉戏。使气血流通。筋骨强劲。外邪不侵。每见富贵之家。爱惜太过。厚之以绵衣。饱之以乳食。闭于帷帐。儿受客热。多致惊癵。不保其生。才有此证。急令乳母依前法调理。随儿所感。进所当服之药。如紫霜丸。五色丸之类。选而用之。

拭儿口法出澹寮方 婴儿在胎。口有恶物。生下声啼未出。急令软绵裹指拭口恶汁。古人有黄连共甘草法。朱蜜法。猪乳法。用之则免使恶物咽下。伏之于心。遇天行时气。久热不除乃乘于心。心主血脉。得热而散。流溢于胃。胃主肌肉。发出于外。故成疮疹之候。世之小儿无有免者。或幼年不出。年至四十余者。亦未能免此。鸣呼。今之学者。殊不知病之源流。初生拭口。若依此法。得免痘疮之患。或有时气侵染。只出肤疮细疹。前辈方书虽多。未尝讲究及此。余尝遇至人得其妙理。况试之累验。故编集成此方也。

水粉法出医方妙选 婴儿初生。第一日才断脐□□朋袍讫。看儿形色。若面红润色赤。啼声响快者。宜用水粉半钱。渐渐令儿吮之。良久。有脐粪便下为佳。

甘草法出医方妙选 用好原州甘草。中指一节许。拍碎。以水二蚬壳煎一蚬壳。以绵缠蘸。令儿吮之。若吐出恶汁为佳。若服一蚬壳不吐。即不须更服。不问婴儿虚实寒热。皆须服之。

朱蜜法出医方妙选 好朱砂一大豆许。细研。水飞炼赤蜜一蚬壳。看稀稠和成膏。每用一豆大。乳汁化下。时时滴口中。三日内上三粒。临时更看形色多青白。啼声不响。即不须服。

牛黄法出医方妙选 真牛黄一块。用好蜜炼熟和成膏。每服一大豆大。乳汁化。时时滴口中。形色不实者不宜多服。若婴儿胎热。或身体黄色。宜多服之。

婴儿初生至满月。常时时旋取猪乳滴口中。最为佳妙。出医方妙选

刺泡法出危氏方 小儿才生下即死。用此法可救活。急看儿口中悬壅前腭上有泡。以手指摘破。用帛捏拭血令净。若血入喉。即不可治。

小儿初生。六日温肠胃壮血气方出肘后方

炼成朱砂如大豆许。细研。以蜜一枣大熟调。以绵蘸取。令儿吮之。一日令尽。

小儿初生畏寒出澹寮方 候浴水未得。且以绵絮包裹。抱大人怀中。平时亦当如此。虽暑月亦未可遽去绵絮。渐渐去之。乍出母腹。不可气也。预煎下沸汤。以瓶收之。临时渐暖不犯生水。则儿不生疮。如此一月为佳。

小儿初生服药出澹寮方 急以绵裹指。拭尽口中恶血。若不急拭。啼声一出。即入腹成百病矣。亦未须与乳。且先与拍破黄连浸汤。取浓汁。调朱砂细末。抹儿口中。打尽腹中旧屎。方可与乳儿。若多睡听之。勿强与乳。则自然长而少病。

地黄汤出傅氏方 初生婴儿。吞恶血。

赤芍三钱 当归二钱 桂心一钱 茯苓二钱 山药三钱 芷稍二钱 粉草三钱 生地黄三钱 右等分。为末。每服半钱。生地黄汤调下。

治小儿初生。用五香汤。熬水洗之。出德生堂经验方

茅香 藿香 零陵香 檀香 木香各一钱 右口□父咀。水一升熬汤滤去滓。以温水洗小儿。极妙。

治小儿一岁至两岁。号乾无辜。出本草

右取夜明沙。熬捣为散。任意拌饭并吃食与吃。

治小儿初生六日。助谷神以导达肠胃。出本草

研粟米煮粥饮厚薄如乳。每日研与半栗壳。哺儿。

浴儿易长出本草

以兜纳香与茆香柳枝合为汤。浴小儿易长。

治小儿新生三日。应开肠胃。助谷神。

用碎粳米浓煎汁。饮如乳酪。与儿大豆许。数含饮之。频与三豆。

令儿无病出本草

小儿初生。取韭根捣汁灌之。即吐出恶血。令无病。

治小儿未满月。惊著似中风。欲死者。本草方

用朱砂以新汲水浓磨汁。涂五心上。两手心。两脚心。胸心。立瘥。最有神验。

令小儿速语出本草

以社酒纳小儿口中。

小儿初生

以虎骨煎汤浴。其孩子长大无病。

脐风撮口附论

脐风者。断脐之后。为水湿风冷所乘。风湿之气。入于脐而流于心脾。遂令肚胀脐肿。身体重着。四肢强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其疾发为风搐。若脐边青黑。撮口不开。是为内搐。不治。爪甲黑者即死。其或热在胸堂伸引努气亦令脐肿。可与千金龙胆汤。如前三者。受病之源。非一朝夕。大抵里气郁结。壅闭不通。并用取下胎毒。天麻丸、定命丹、朱银丸辈可量与之。千金论云。小儿始生。其气尚盛。若有微患。即须下之。若不时下。则成大病。病成则难疗矣。紫霜丸。紫丸子可量用之。

撮口者。面目黄赤。气息喘急。啼声不出。盖由始气挟热。惊风邪入脐。流毒心脾之经。故令舌强唇青。聚口撮面。饮乳有妨。若口出白沫。而四肢冷者。不可救药。其或肚胀青筋。吊脉卵疝。内气引痛。皆肠胃郁结不通致之。治法贵乎疏利。撮口最为恶候。一腊内见之尤急。

断脐后为水湿所伤。或尿在□□朋袍之内。乳母失于觑视。换□□朋湿气所侵。及当风解脱。风湿之气。伤于内。即令肿突。多啼。渐致风搐也。先撮口而生惊。乃此候也。

初生当洗浴。然后断其脐。后便当以熟艾封裹之。或炙数壮。勿令犯湿。若先断脐。后洗后浴。揩拭不乾。或为邪气所伤。或为水入脐中。皆致脐疮也。疮过百日者虽差。或风邪入里。则变为癵矣。

小儿患诸风疾。传入恶候。至于撮口病至危急。凡有脐风撮口。锁肚撮口。吊肠撮口。卵疝撮口。应病悉入成风。风入心脾。俱能撮口。夫患在撮口者。皆由结郁于中。干及肠胃。闭涩不通。气不能化。腹中满胀。肚上青筋撮口。以为常。则候传入岂可投药应患。用以珍珠天麻丸利之。才通疾去气。和儿活用者。敬信而已。治宜封脐散为主。

封脐散 巢氏曰。因浴儿水入脐中。或尿湿□□朋袍。致脐中受湿。肿烂成疮。或解脱风邪所袭。入于经络则成风癵。若脐肿烂。不乾。久者发搐。

甑带灰 乱发灰 白姜灰 红绵灰四灰不可加别灰 南星 白蘝 当归 赤小豆 五倍子各一钱为末 血竭 龙骨 赤石脂煅 海螵蛸 百草霜 胭脂六味各半钱别研 右为末。湿则乾掺。乾则清油涂。忌生水。

撮风散

赤足蜈蚣半条炙 白僵蚕七个 朱砂一钱 麝香一字以上四味别研 川乌炮 半夏姜制 南星姜制 钩藤 天麻炮 荆芥穗六味各一钱同研和前药 右为末。猪乳或竹沥或用东引槐枝十根。各五寸。槐枝入火煨。候津液出。拭去灰。于乌驴乳或猪乳内浸。以槐枝点药滴口中。

丹砂丸 治小儿脐风撮口。

丹砂研 麝香研 牛黄研各一分 丁香 白附子 铁粉研 半夏汤洗之七遍切焙 天麻 天南星各半两 右捣研为末。用粳米饭丸如麻子大。每服五丸。荆芥汤下。空心午后各一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

天麻丸出危氏方 治因断脐后。为水湿风冷所乘。入于脐。流于心脾。遂令肚胀脐肿。身体重着。四肢强直。日夜多啼。不能吮乳。甚则发为风搐。此药利惊下痰。凡钓肠锁肚。撮口皆可用。

南星炮二钱 白附子炮 牙硝 天麻 五灵脂 全蝎焙各一钱 轻粉半钱 巴霜一字 右为末。稀糊丸。麻子大。每服一丸。薄荷姜煎泡汤送下。若脐边青黑。及爪甲黑者不治。

益脾散此方在本类空延散后

以四君子汤加陈皮厚朴木香姜枣煎服。

辰砂膏出直指方 治噤风。眼闭口噤。啼声渐小。舌上聚肉。如粟米状。吮乳不得。口吐白沫。大小便皆不通。盖由胎中感受热气。流毒于心脾。故形见于喉舌。或为风邪系搏致之。

辰砂三钱 硼砂 马牙硝各一钱半 玄明粉二钱 全蝎 真珠末各一钱 生麝一字 右为末。好油纸封裹自然成膏。每服一豆粒许。治诸惊。月内用乳汁调傅乳头上吮下。金钱薄荷汤下。有潮热甘草汤服。

蝎梢散出危氏得效方 治百日内。撮口、脐风及胎风。

右用蝎梢四十九个。每一个用薄荷叶卷定。以绵札。放砂铫中滚转。炒令薄荷乾酥为度。再用白僵蚕。四十九个。生姜汁炒乾去丝嘴。同为末。以脑子生麝香少许。研匀。紫雄鸡肝三片。煎汤调下。

撮风散出直指方 治撮口。

紫脚蜈蚣半条炙 钩藤一分 朱砂 白僵蚕焙 蝎梢各一钱 麝香一字 右为末。每服一字。取竹沥调下。竹沥解热。

神灰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脐风肿。

雄鼠粪七枚两头尖者是 乾姜枣大一块 甑带一团 故绯绵 胡粉炒微金色 白石脂各半两 右存性烧为灰。相和细研。如少许麝香为散。看脐欲落不落。即封脐便差。如末患傅之终不患也。烧药时不得令有别灰入。外台无甑带白石脂。圣惠方无白石脂。有锦灰。

控痰散出圣惠方 治噤口风。撮脐风。

蝎尾 甘草 铜青 腻粉 麝香 一方加半夏南星生姜煎。调前药入猪乳点入口中。吐下风痰。

天浆子散一名安脐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初降诞。断脐了。便傅此散。免一腊内疾。

天浆子三枚 乱发烧灰存性半钱 蜈蚣二寸烧灰 羚羊角烧灰一钱 麝香一小豆大 右研令极细。断了脐。便用少许傅之。

哭风散出医方大成 噤风者。(一名着禁)胎受热毒。流于心脾。或生下为风邪侵袭。自满月至百二十日。见此名犯风禁。不治。撮口者。初生一腊。乃由胎受。风热入脐。流毒心脾之经。或成脐风。胎风。锁肚吊肠。卵疝等证。皆令气促。舌强唇青。撮口如囊。不乳。其证面目黄赤。撮口不乳。脐风者。由断脐为水湿风冷之气。流于心包络。或□□朋袍尿湿所侵。或当风解脱为风邪所袭。能令脐肿烂。四肢强直。多啼不乳。先撮口而生惊。若脐边青黑。撮口不开是为内搐不治。爪甲黑青即死。王氏曰。其或热在胸堂伸引弩气亦令脐肿。(千金龙胆汤在胎惊类)小儿始生。其气尚盛。若有疾病。即须下之。若不时下。则成大病。小儿在胎。受病非一。大抵里气郁结。拥闭不通。并宜取下胎毒。(紫霜丸或五积丸。热盛四顺饮。)法当先与口□建风散。次与取吐。(控痰汤)次为和胃。(益脾散)方与利惊撮风散。

蜈蚣一条炙 全蝎七个 白僵蚕一钱炒 瞿麦半钱 半夏末半钱 右为末。鹅管吹入鼻中。入如喷嚏啼叫则可医。一方无半夏。用薄荷汤调服。

锦灰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初生至七日。脐风发肿欲落者。

绵帛烧灰微存性一钱 雄鼠粪微炒七枚 大枣去核三分 麝香研少许 右捣研为散。看脐欲下落。即用药封之。切忌风入。一方有胡粉半两。

香矾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断脐之后不乾。及脓出耳中。

枯矾半两 龙骨一钱 黄丹一钱 麝香少许研 右为细末。每用乾掺之。

立圣散出直指方 治小儿口噤。

蝎梢七个 乾蜘蛛一个去口足先以新竹于火上炙取竹油一个蛤壳许乃竹沥也浸蜘蛛一宿炙令焦 右同末研极细。入腻粉少许。每一字。用乳汁调。时时滴入口中。

钩藤汤一名撮口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初生撮口。

钩藤 升麻 黄芩去黑心各半两 蜣螂二枚去翅足微炒 右粗捣筛。每服一钱匕。水一小盏。入芦根半分。煎取五分。去滓放温。徐徐服。量儿大小加减。一方有甘草。用甘草汤。时时点之。

当归散。出直指方 治小儿着脐风汁出。

当归切焙半两 甘草炙锉一分 铅丹研半分 右除铅丹外。捣为散。入铅丹合研令匀。以傅脐中。瘥。

安脐散 治脐中汁出。赤肿疼痛。因水与乳。入脐所致。

右当归为末傅。虾<?虫麻>烧灰。白石脂末。油发灰傅。皆可。

檗墨散 治小儿断脐后。为水湿所伤。或□□朋袍湿气。伤于脐中。或解脱风冷所乘。致令小儿四肢不和。脐肿多啼。不能乳哺。宜速疗之。

黄蘖末 釜下墨煤 乱发烧灰存性各等分 右为细末。每用少许。傅之。

蜈蚣方 治口噤不开。不能收乳。

赤足蜈蚣半枚去足炙令焦 右为末入麝香少许。以猪乳一合和之。分三服。猪乳主小儿口噤不开。最良。

麝香散 治小儿生下三四日。脐风撮口者。盖因生下时。剪脐不定。伤动脐带。外风入脐。故有此证。下乳不得。其候面青。啼声不出。唇青撮口。若口出白沫。四肢逆冷。此恶候。

赤脚蜈蚣半条酒炙 麝香少许 川乌尖三个生 右细末同麝香研极细。每服半字先吹入鼻内。连嚏可治。次用煎金钱薄荷汤调下。此方治小儿惊风尤妙。若初生孩儿。更斟酌多寡用之。

蜘蛛方 治噤口不开。不能吮乳。

蜘蛛一枚去足及口炙令焦细研 右用猪乳一合。调和为三服。徐徐灌之。神效。牙疳亦用。蜘蛛并麝香。

胡粉散 治脐疮肿湿。经久不瘥。若至百日。即危急。宜用。

胡粉一钱为末 乾姜烧灰一钱为末 白石脂一钱烧存性 右同再研细。用药一字至半钱。傅脐中。时时用。

麝香散 治小儿初生。胎热撮口。

麝香研 丹砂研各一分 蛇蜕皮一尺炙令赤为末 右细研如粉。每用半字。以津唾调涂儿唇上。日五七次。

金黄散 治婴儿脐疮不瘥。风气传于经络。变为癵疾者。

川黄连一钱 胡粉一钱另研 龙骨一钱烧灰另研 右研为细末。每用少许。傅脐中。时时用。一方加乱发灰。

三灰散 治小儿脐湿。逾月不止。

乾虾蟆烧 白矾烧 皂筴子烧各一分 右细研。少少傅脐中。一方虾蟆烧为末。封脐。

烙脐丸

豆豉一分 黄蜡一分 麝香少许 右同捣令烂熟。捻作饼子。断脐讫。安脐上。炙三壮。艾炷如小麦大。若不啼炙至五七壮。炙了以封脐散封之。不得令湿著。恐脐肿。

白龙散 治小儿脐风。

天浆子有虫者一枚 白僵蚕直者炒一枚 右捣罗为散。入腻粉少许。以薄荷自然汁调灌之。取下毒物神效。量儿大小。分作二服亦得。

牡蛎散 治小儿脐风。久不瘥。肿出汁者。

牡蛎一枚 虾蟆一枚 右并烧灰。细研如粉。每以少许。傅脐中甚验。

甘草散 治小儿脐风汁出。

甘草炙锉 蝼蛄炙焦各一分 右捣罗为细末。掺傅脐中。瘥。

枯矾散一名白龙骨散 治婴儿因剪脐风伤于外。致脐疮不乾。

白矾煅 白龙骨 右等分为末。每用少许傅之。一方用枯白矾末。贴之。

乌蛇散 治初生小儿撮口。不收乳饮。

乌蛇酒浸去骨半两 麝香一分研 右将乌蛇捣罗为末。同麝香再研匀。每服半钱。煎荆芥汤灌之。

治脐风湿肿。

右以盐豉相和。炙热。安脐上。亦用黄柏末。傅之。

治小儿撮口病。先□敕□(厂□刀)□小儿口傍。令见血碎之。

右取雀瓮。捣汁。亦生捣鼠妇。并雀瓮汁涂之。小儿多患不得饮乳者。是。

杏骨膏出圣惠方 治小儿脐肿汁出。久不瘥。

杏仁半两汤浸去皮 猪牙颊骨中髓半两 右先研杏仁如膏。入髓和令匀。以涂脐中。

蜈蚣丸出圣惠方 治小儿撮口。

赤足蜈蚣一条 棘刚子五枚 右二味烧成灰。饭和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丸。至五丸。乳汁下。一方烧为末。用一字。饮汤调下。

牛黄竹沥散出危氏效方 治小儿胎风热。撮口发噤。亦治心热发惊。

牛黄研一分 淡竹沥半合 右每服牛黄一字。用淡竹沥调下。一二岁儿服之。三四岁儿每服半钱匕。日三服。量儿大小。以意加减。一方猪乳点口中。

螵蛸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脐中脓出不乾。

右用胭脂海螵蛸为末。油调搽。

蜗牛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胎热撮口。

蜗牛子十枚去壳细研如泥 莳萝末半分 右同研令匀。用奶汁和涂于口畔。立瘥。

乌槐散出圣惠方 治撮口。当两乳中高下平。以线量灸之。三壮起死。仍用后方。

乌驴乳一两合 东引槐枝十根各长三寸 右以煻火煨槐枝。入火一半。看不煨头津出即取。拭却灰。内于乳。须浸须臾。便以槐枝点乳于口中。大验。

白石脂散出圣惠方 治小儿脐赤肿。汁出不止。初生未满月。多啼哭致使脐中血出。

右用白石脂一两。研为散。熬令温。扑脐中。日三。未愈再贴。仍不得剥揭。

又方出海上名方

绵不拘多少。烧灰为末。乾掺之。傅氏活婴方。名绵灰散。一方旧者亦佳。

治脐伤水肿出医方集成

用肉桂。碎如粟米粒大。炙热。熟绢帛兜包。熨脐即安。

治脐赤肿出医方集成

以杏仁烂研傅之。

牛沫方出圣惠方

取未行牛口沫。涂儿口及额上。即效。

治小儿口噤。乳不下。出圣惠方

用白棘烧末。水服一钱匕。或涂乳上。

治小儿脐湿将烂。若不早治。即成脐风。或赤肿及脓水出。出圣惠方

以当归为细末。乾渗湿处。一方用胡粉等二味相和。傅脐中。频用自瘥试。之最验。此方一傅而乾。后因尿入疮。病复作。又一贴愈。

治脐肿出危氏得效方

右先用荆芥水洗。了葱叶一皮。火上炙。过地上出火毒。以手指甲刮薄。内搭放肿处。次日便消。用通心饮。

僵蚕方出圣惠方 治撮口。面目黄赤。气息喘急。啼声不出。盖由胎气挟热。流毒心脾。故令舌强唇青。聚口撮面。饮乳有妨。及发噤口者。

用直僵蚕二条。去嘴。略炒为末。蜜调傅唇中。效。又。晚蚕蛾二枚。炙黄。末。蜜傅。

治小儿撮口风。但看舌上及上下腭。有疮如粟米大者是也。

以蜈蚣汁刮破。指甲研。傅两头间上瘥。如无生。以乾作末。点之。

治小儿脐风。

用独头蒜切片。安脐上。以艾炙。口中有蒜气即止。立效。

治小儿撮口病。

取夜合花枝。浓煮汁。拭口并洗。

治小儿脐风湿肿。久不瘥。出圣惠方

用蜜蜂房。烧末傅之。

治小儿未满月。不饮乳。亦不哭。口吐白沫者。

用丁香七粒。用乳汁于磁器内煎。灌即愈。

治小儿脐风锁口出圣惠方

歌曰。脐风锁口为何缘。千个医来千个难。收取猢狲抛下粪。乳调吃下便安然。

治小儿撮口风出圣惠方

又歌曰。小儿撮口风。猢狲粪最强。烧灰兼奶汁。涂口自然良。

又方出圣惠方

取壁鱼子。细研作末。每服少许。令儿吮之。

又方出圣惠方

以初生时豆牙。烂研。以乳汁调与儿吃。或生研绞取汁少许。与服亦得。

又方出圣惠方

以蜗牛子五枚。去壳取汁。涂口上。瘥即止。

又方出圣惠方

取柏树白皮。穿作小孔。安于脐上。以艾炷入柏皮孔中灸之。即瘥。

又方出圣惠方

以甑带烧灰。研傅之。效。

又方出圣惠方

以瓜蒂烧灰。研傅之。良。

治小儿生来脐内有汁出。经久不瘥方。出圣惠方

右烧绯帛灰。研傅脐中。

演山真珠天麻丸。出永类钤方 治撮口。吊肠。锁肚。郁结腹胀。青筋阻乳。急与痚利。量重轻截风定搐。

南星炮 天麻 白附子炮各一钱 腻粉半钱 巴霜一字 芜荑炮 全蝎面炒 滑石各一钱半 右为末面糊丸。麻子大。芽儿三日三丸。五日五丸。七日七丸。加青黛末。名青黛丸。薄荷汤。茶清下。

治褓中小儿脐风撮口法。出德生堂经验方

小儿生后至七日。或脐口受风。令儿生病。宜嘱老娘或乳母。每日晌午前后。仔细看儿口内。上腭但有粟米白泡。随用手指轻轻磨破去之。可免他疾。

治褓中小儿脐风撮口法。出德生堂经验方

右治小儿上下牙龂。当口中心处。若有白色。如豇豆大。此病发之源也。急以手爪正当中掏之。自外而内。掏令气脉断出。亦不妨。又于白处两尽头。亦依此掏。令内外断。只掏令气脉断。不可见血。破肉。指爪勿令大铦。恐伤儿甚。此法乃东坡家藏方。内具述赵郡一老人。用此治小儿。已活千余人矣。信哉是言。用之大应。

治小儿撮口及发噤方。出圣惠方

右取鼠妇虫绞取汁。与儿少许。服之。

又方出圣惠方

右取棘科上雀儿饭瓮子。未开口者。取瓮子内物。和奶汁研灌之。

五圣散出傅氏活婴方 治撮口。

朴硝一分 豆豉二十粒 白米五十粒 葱白二寸 甘草炙一分 右用童子小便。半盏煎至二三分。未乳前先用绵子拭口中一二次。逡巡用之。令儿腹中自转。然后护养。至五七日。再用五七滴与之。永无胎疾。

蝉退散出傅氏活婴方 治撮口。

蝉蜕 蛇蜕 朱砂 麝香 脑子各等分 右研令匀。点儿唇上。有效。

牛黄饮子出傅氏活婴方

牛黄君平少毒 雄黄君平寒温 朱砂君平微寒 右等分为末。淡竹叶煎汤点服。

竹沥汤出傅氏活婴方 治口噤体热。

朱砂 麝香 右研细收之。如用。先将苦竹一束。除去两头节。火烧取油一二合。入淡竹叶汤。点服。

五灵丸出朱氏集验方 治脐风。

南星一钱 五灵脂一钱 草乌半钱为末 右用羊胆汁调贴之。

又方出澹寮方

谓脐湿而肿者。可用枯过白矾末。坯子同傅。然恐小儿肉嫩。用矾则痛痛则啼哭。而又弩力迸损也。代以乌贼鱼骨为妙。

治小儿口噤出经验良方

右用麝香少许入大黑豆末中。和乳饮之。

治小儿脐风疮。历年不瘥方。出子母秘授方 右东壁土傅之。

治小儿脐中汁出不止。并赤肿。出本草

用矾烧灰。细研傅之。

治小儿患风脐及脐疮。久不瘥者。出本草

以虾蟆烧。杵末傅之。日三四度。瘥。

治小儿口噤出本草 右以蛇莓草汁灌口中。死亦再活。

治小儿口噤体热者。及吐沫不能乳哺者。

用竹沥二合暖之。分三四服。儿新生切不可逆加针炙。忍痛动其五脉脉因之成癵。是以田舍小儿。任其自然。皆无此疾。可审之。

治小儿牙关不开出本草

用天南星一个。煨熟。纸裹封角。莫要透气。于细处剪鸡头大一窍子。透气于鼻孔中。牙关立开。

治小儿撮口。

用盐豉傅脐上。以艾于上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