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医述>

《医述》热·

小儿之病,惟热居多。夫热有潮热、惊热、夜热、余热、食热、疳热、壮热、烦热、积热、风热、虚热、客热、痰热、寒热、血热、疮疹热十六者,大同小异。热之始发,必有所因,潮热发歇有时,惊热颠叫恍惚,夜热夕发旦止,余热寒邪未尽,食热肚腹先发,疳热骨蒸盗汗,壮热一向不止,烦热心躁不安,积热颊赤口疮,风热汗出身热,虚热因倦少力,客热来去不定,痰热涎嗽饮水,寒热发如疟状,血热辰已发热,疮疹热耳鼻尖冷,诸证各有所归,其间或有三、两证交互者,随其轻重而治之。(杨仁斋)

小儿纯阳之体,不独火之一字生热为患,即风、暑、燥、湿,皆从火化,故清凉之剂,活幼者多用之而不疑。一见壮热、面赤、不恶风、无涕泪,即是火证。火郁当发,今火既发,何可更散?速以凉药济之。但当视其在何脏腑经络,气分血分,参辨兼证。又当视其儿质之虚实,而用甘寒、苦寒以降之,则热无不退矣。辨其热在气分,即泻火以保元气;热在血分,即泻火以保阴血。每见病家,视苦寒若砒鸩,以致火甚之儿,气血枯焦,顷成不救。更有久热阴烁之证,医家不知以水济火,习用消散之药,致令元气益伤,变成慢惊者,不可胜纪。予用养阴益气,十中犹救五、六。至于风化为火,火静则风熄;暑化为火,火退则暑平。若专事疏解,则火势愈盛,而惊作矣。

○身热饮水者,热在内;身热不饮者,热在外。饮多饮冷者,为实热;饮热而微者,为虚热。

○烦热者,热在膈间。表邪初入于里故烦,里实上干心胸亦烦,烦之甚则躁。或发表、或通里、或泻心、或养阴,四者酌而行之。

○潮热自内而发,如水之潮,应时而至,多属阴虚。与内伤发热时热时止者同类。虽有外邪,亦必由虚而入。《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者是也。故治潮热,不得妄行表散,虽当和解,亦以阴血为主。用药之法,须于补中益气、秦艽扶羸、柴胡鳖甲数方,酌而用之。

○潮热,与阴虚生内热之热相似而又不同。阴虚生内热,是人身之阴阳不相济,只宜养阴;此则为六淫之邪内陷,必提出六淫之邪而后已。

○壮热之壮字,即《内经》壮火食气之壮字。若不急治,则气血受其煎熬,害人最速,故用药如救焚。

○壮热无虚,皆实证也。六淫之邪,惟湿无壮热证。

○壮热无补法。辨证的确,泻邪以存元气,便是补。在表者汗之。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是矣。在里者下之,急下存阴是矣。如谵言、汗、渴之有赖于白虎,斑、狂、失血之有赖于犀角地黄,皆刻不容缓者也。

○书云∶壮热者,一向热而不已。非也。热之甚者为壮,不甚者为温。温热亦有虚实。虚者,正气虚也,不能为壮。实者,邪气实也。邪气温温不去,体泽者属湿,体枯者属燥。燥火不甚,亦温温也。在夏令秋初多属湿;秋暮冬初多属燥。燥湿之辨,不可混也。

○一向热而不已,有疳积之热,有阴虚之热。有当补脾,有当养阴,须分辨施治。

○阳邪陷入阴分,其热自阴分而达于阳分,与疟热相似而实不同。

疟为阴阳交争,此为阳陷于阴,故但热不寒。若独用表散药,则药力从阳分而泄,与陷入阴分之邪,不相会面,何由相引而出?考孙真人治风劳,有柴前梅连散一方最妙。柴、前,升散药也,只能走表,不能入里。梅、连摄之使入阴分,阴分之邪,得与柴、前会面。柴、前本升散之性,自应复出之阳,阴分之邪,得以相引而出。

是梅、连为柴、前之向导,梅、连亦发散药也。

○骨蒸者,骨里蒸蒸然热出,阴虚也。治宜秦艽鳖甲散。鳖甲骨属,用以治骨。

○胎热者,得之在母腹中,生下便有热证。轻轻一散,托出胎疹,是从外而解也,吉。若不发疹,喉舌上 ,或生疮肿,不能舐乳,是热蕴于内,当从内泄,少与生大黄。金石药杀儿甚速。

○初生有小热,不可服药。天之生人、生物,皆赖此火。无此火,何能生?更何能长?故初生曰赤子。此火一泻,生机败矣。

惟火甚者当泻,不泻则能作病。(《小儿诸热辨》)

小儿发热,其要有四∶一则外感;二则疮毒;三则痘疹;四则疳积。四者之外,如饮食、惊风、阴虚、变蒸之类,虽亦有之,然各有其说,均当详辨。

○小儿发热,若热随汗退者,外感证也;若汗出热不退,别无痈肿,耳后红筋烁然,及眼泪指冷,脉紧数者,是痘疹也。

○小儿饮食内伤,本无发热之证。盖饮食伤脏,则胀痛吐泻,本非肌表之病,焉得发热?今人但见小儿发热,多言伤食,妄行消导,谬亦甚矣!其或饮食内伤,风寒外感,表里兼病而发热者,亦常有之。然当察其食之有无,非可混行消耗也。

○小儿疳积发热,此诚饮食内伤所致,然必成痞、成疳。阳明郁积既久,所以内外俱热,非暴伤饮食者之比,亦非肌表发热者之比。

○小儿有阴虚发热之证,名为童子劳,当于虚损门求法治之。

○内热与外热不同。内热以五内之火,热由内生,病在阴分,故内热者宜清凉,不宜升散;升散则内火愈炽,火空则发也。外热以肤腠之邪,风寒外袭,病在阳分;故外热者宜解散,不宜清降;清降则表热愈留,外内合邪也。

此外热、内热之治,其不同者有如此。欲分内、外之辨,则外热者其至必骤,内热者其来必缓。但察其绝无表证,而热在脏腑、七窍、三焦、二阴、筋骨、肌肉之间者,皆是内热。但内热之证,亦有虚实。实者宜从正治,虚者当从反治。反正之间,冰炭之异。

○凡婴儿诸热,有因别证而作者,当从所重者而治之。(张景岳)

选案

小儿百病,先从热起。有感风热者,则恶风头痛,脉浮嗽嚏。有伤食热者,则手心热甚,嗳气吐食。有癖积热者,则颊赤口疮。有痘疹热者,则耳鼻尖冷,两目含泪,耳纹现,中指冷。有惊热者,则面青心悸,啼叫恍惚。有疳热者,则形瘦多渴,骨蒸盗汗,泄泻肚大。种种不同,随证治之。然疑似之间,有古人未传者。张季明云∶一儿外感寒热,用发表药,汗出热退。过日复热便秘,里未解也;服四顺饮,利行热退。隔日又热,小便短赤,服导赤饮,热退。过三日又热,庸劣无措。诊脉已和,既发汗、又利便,其儿已虚,阳无所归,所以发热。以六神散和其胃气,加乌梅酸收,阳气归内自愈。又一儿,表里俱热,颊赤口干,小便赤,大便黄,用四顺饮,利动脏腑,热去复热,里解而表未解也。发散微汗热去,隔日又热,此无他,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也,以六神散入粳米煎,和其胃气,阳气归内,身体自凉。此等处最易误人,特揭出以补千古之缺。(《慈幼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