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丹溪手镜>三因论六证

《丹溪手镜》三因论六证·

寒 因胃寒伤食,四肢厥冷,脉弱,宜四逆汤。(又云,今吐先觉咽酸,然后吐食,脉滑小者,是伤寒汗下过多,食久反吐,亦属于冷也。

热 食入即吐,烦躁,脉数,柴胡汤下主之。(又云∶闻谷气则呕,药下则吐,关脉洪,亦属于热,宜凉药。)

痰 昔肥今瘦,肠间有声,食与饮并出,宜半夏人参汤。(又云∶痰食脉沉伏,宜吐之。)

食 因胃虚,寒气在上,忧气在下,朝食暮吐不消,宜养胃汤。

血 因瘀蓄,冷血聚于胃口,忧怒气攻,血随食出。宜茯苓汤。

气 胃者阳明,合荣于足,今随气上逆,心膈胀满,呕吐却快,宜人参茱萸。

哕 有二证,胃中虚甚,鬲上热也,陈皮竹茹汤主之。陈皮竹茹人参甘草痰则半夏汤主之;

呕而心下痞,半夏泻心汤;

呕吐病在鬲上,猪茯苓汤;

干呕而利者,黄芩半夏汤;

胃反,吐而渴者,茯苓泽泻汤;

呕吐谷不得入者,小半夏汤;

似呕不呕,似哕不哕,无奈,姜汁半夏

食已则吐者,大黄甘草汤;

先吐却渴,为水停心下,五苓主之;

有伤寒瘥后呕者,当去余热;

有酒呕者,当解酒;

有脚弱脾疼而呕者,根据香港脚治;

有中毒而呕者,解毒治之;

有怀孕恶阻者,从痰治。

有漏气 病则身背热,肘臂挛痛,其气不续,鬲间厌闷,食入则先吐而后下,名曰漏气。此由上焦伤风开其腠理,经气失道,邪气内着,麦门冬汤主之。麦门冬芦根葳蕤竹茹陈皮甘草茯苓参术

有走哺 病者下焦实热,大小便不通,气逆不续,呕逆不禁,名曰走哺,人参汤主之。前方内去竹茹麦门冬,加知母石膏黄芩、山枝。

有人恶心吐虫数条后,乃屡作,服杀虫药,吐虫愈多,六脉皆细,此非虫也,乃藏寒而虫不安矣。

有人呕,饮食皆不进,治呕愈呕,此胃风也。

不治证

脉弱小便复利,身有微热,见厥者死。

脉紧而涩者难治。

趺阳脉浮,胃虚不食,恐怖,死;宽,缓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