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普济方针灸>第1部分

《普济方针灸》第1部分·

普济方针灸 明 朱梓

卷一 针灸门

明堂灸经序

夫玄黄始判。上下爰分。中和之气为人。万物之间最贵,莫不禀阴阳气度。作天地英灵象圆穹。足模浓载。五脏法之五岳。九窍以应九州。四肢体彼四时。六腑配乎六律。瞻视同于日月。呼吸犹若风云。气血以类江河。毛发比之草木。虽继体于父母。悉取象于乾坤。贵且若斯。命岂轻也。是以立身之道。济物居先。保寿之宜。治病为要。草木有蠲 之力。针灸有劫病之功。欲涤邪由。信兹益矣。夫明堂者。圣人之遗教。黄帝之正经。纪血脉循环。明阴阳 募。穷流注之玄妙。辨血道之根源。为脏腑权衡。作经络津要。今则采其精粹。去彼繁芜。皆目睹有凭。手经奇效。书病源以知主疗。图人形贵免参差。并集小儿明堂,编类于次。庶几长幼尽涉安衢。欲俾华夷同归寿域云耳。

卷一 针灸门

铜人针灸经序

臣闻圣人之有天下也。论病以及国。原诊以知政。王泽不流。则奸生于下。故辨淑慝以制治。真气不荣。则 动于体。故谨医砭以救民。昔我圣祖之问岐伯也。以为善言天者,必有于人。天之数十有二。人经络以应之。周天之度。三百六十之有五。人气血以应之。上下有纪左右有象。督任有会。 合有数。穷妙于血脉。参变乎阴阳。始命尽书其言。藏于金兰之室。洎雷公请问其道。乃坐明堂以授之。后世之言明堂者以此。由是开灸针刺之术备焉。神圣工巧之艺生焉。若越人起死。华佗愈 。王纂驱邪。秋夫疗鬼。非有神哉。皆此法也。去圣浸远。其学难精。虽列在经诀。绘之图素。而粉墨易糅。豕亥多讹。丸艾而坏肝。投针而失胃。平民受弊而莫赎。庸医承误而不思。非夫圣人。孰救兹患。洪惟我后。勤哀兆庶。迪帝轩之遗烈。祗文母之慈训。命百工以修政令。敕大医以谨方技。深惟针艾之法。旧列王官之守。人命所系。日用尤急。思革其谬。求济于民。殿中省尚药奉御王唯一素授禁方。尤工厉石。竭心奉诏。精意参神。定偃侧于人形。正分寸于 募。增古今之救验。刊日相之破漏总会诸说。勒成三篇。上又以古经训诂至精。学人封执多失。传心岂如会目。着辞不若案形。复令创铸铜人为式。内分脏腑。旁注溪谷。井荥所会。孔穴所安。窍而达中。刻题于侧使观者烂然而有第。疑者焕然而冰释。在昔未臻。惟帝时宪。乃命侍臣。为之序引。名曰铸铜人 穴针灸图经。肇颁四方。景式万代。将使多瘠咸诏。巨刺靡差。案说蠲 。若对谈于涪水。披图洞视。如旧饮于上池。保我黎蒸。介乎寿考。昔夏后叙六极以辨疾。炎帝问百药以惠人。固当让德今辰。归功圣域者矣。时天圣四年。岁次析木。秋八月丙申谨上。

翰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夏竦撰。

卷一 针灸门

太平圣惠方针经序

夫针术玄奥。难究妙门。历代名工。恒多祖述。盖指归有异。机要互陈。或隐秘难明。

或言源。今则采摭前经。研核至理。指先哲之未悟。达古圣之微言。总览精奥诸经。穷理尽性。

通幽洞玄。陈穴道而该通。指病源而咸既。用昭未悟。以道迷津。传示将来。以期悠远云尔

卷一 针灸门

流注针经序

针灸有劫病之功。其言信矣。针必明其孔穴。灸必定其尺寸。孔穴明。尺寸定。则膏之上。

肓之下。何患乎厥疾之弗瘳欤。在昔孙公真人有曰。为医知药而不知针。知针而不知灸。不足以为上医。必也药与针灸三者俱通。始可与言医已矣。余先君汉卿公。以药与艾见重大夫。如雨岩吴宪。与以借补宪司官医助教之职。达齐游宪。亲为书其药室曰活济堂。至元丙子以来。余挟父术游江淮。得遇至人。授以针法。且以子午流注。针经。窦汉卿针经指南三书见遗。拜而受之。珍藏玩味。大有进益。且喜其姓字医术与先君同也。因是作而言曰南北有二汉卿。同姓同字。而为医亦同也。北之汉卿得行道针法精于八穴以愈疾。名显于世。官至太师。南之汉卿隐居求志。惟以药与艾推而积活人济世之阴功。由是观之。则信矣北气质之不同。而达则为相。不达则为医。亦其志之出处有异矣。今将面授针法已验指南之书牛提举所刊窦汉卿针经二本参究订误。与遗子午流注针经。及家世所藏黄帝明堂灸经。庄季裕所集灸膏肓法穴。四者之书。三复校正。一新板行。目是书曰针灸四书。乐与四方医士共宝之。凡我同志留心是书。则药与针灸三者俱通。庶可进而为上医之士。亦可无负于孙真人之垂训欤。

谨书以纪此本末云。至大辛亥建安静斋窦柱方序。

卷一 针灸门

又序

窃以久习医业。好读难素。辞理精微,妙门隐奥。古今所难而不易也。是以针刺之理,尤为难解。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穷而通之。积有万端之广。近世指病直刺。不务法者多矣。近有南唐何公,务法上古。撰指微论三卷。探经络之源。顺针刺之理。明荣卫之清浊。别孔穴之部分。然未广传于世。又近于贞元癸酉年间收何公所作指微针赋一道。叙其首云。皆按指微论中之妙理。先贤秘隐之枢机。复增多事。凡百余门。悉便于讨阅者也。非得难素不传之妙。孰能至此哉。广不度荒拙。随其意韵。辄申短说。采摭群经。为之注解。广今复采难素遗文。贾氏井荥六十首。法布经络往还。复针刺孔穴部分。钤括图形。集成一义。目之曰流注经络井荥图歌诀。续于赋后。非显不肖之狂迷。启明何氏之用心。致验于人也。自虑未备其善。更祈明智。仍恳续焉。常山阎明广序。

卷一 针灸门

又序

夫医者以愈疾为良。其愈疾之理。莫妙乎针。故知针者。有决病之功。立效之能。且夫学针之士。宜审而刺之。莫纵巨瞻。妄为施设。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要在定孔穴以精于心。是以取神功而应于手。信知除 见于目下。决病在于手中。是以轩岐开端。越人知要。素问隐其奥。难经彰其妙。况为针者。岂曰小补之哉。

人受阴阳以生。一岁之日有三百六十五日。肢节亦分三百六十有五穴。象周天之度也。

古神圣成天之功。立民之命,爰作针法。针某穴。疗某病。手得之。心应之。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于此。卢扁尚矣。此法罕传。余先人心友窦先生。以针法活人甚多。尝着八穴真演之为论为赋。钩深索隐。披泄言蕴。后学之士。得此一卷书而熟读之者。思过半矣。余壬辰冬。被旨来南。遍历闽中诸郡。求其所谓针法者。皆不获。旧箧中得先生之遗书。敬用锓梓。以广其传。先生名杰字汉卿。古 肥乡人。官至太师。以医学传于世云。

时元贞元年燕山牛良 序。

卷一 针灸门

资生经序

铜人明堂。黄帝岐伯鬼臾区留以活天下后世。自隔膜透肤之妙无传。乃谓是能绝筋脉伤血肉至望而畏之。有疾则甘心于庸医。百药之俱试。不知病在巅者。必灸风池风府。非桂枝辈所能攻。病在膺者。必灸刺期门。非枳实辈能下。遂至于束手无策。岂不哀哉。近世朱肱庞安常俱为针法。许知可亦谓病当以刺愈。三衢邹握虎。以治法为歌诗韵括。圣贤活人之意。

赖以复传。今东嘉王叔权。又取三百六十穴。背面巅末。行分类列。以穴对病。凡百氏之说切于理。以己之见。得于心者。悉疏于下。针灸之书。至是始略备。古圣贤活人之意。

至是始无遗憾。传谓为人子者。不可不学医。予亲年八十。精力强健。非赖此书耶。因俾医卫世。杰订证传见者十有八条。锓木庾司。以补惠民之缺。

时嘉定庚辰徐正卿序。

卷一 针灸门

又序

予得 澧阳吏。以图经来迓。暇日阅之。见文籍之目。有灸经焉。意其非明堂即铜人也役以来。亲故惠书及士夫之经从者。多以印置此书为托。原其所以。乃前郡博士王君执中之所编着也。求其版则亡之矣。岂好事者携之以去。或守藏者不谨而散逸之耶。然是经流传既久。岂无存者。宜加搜访。竟未得之。意箧中有淮东庾使徐君正卿所刊针灸资生经。取而视之其序引历述东嘉王叔权发明编类之功。且谓针灸之书。至是始略备。古圣贤活人之意。至是始无遗憾。则知王君之用心。亦仁且至矣。所谓叔权者。其王君之字欤。一日出示医谕刘。刘一见惊且喜曰。王君所刊。正此书也。今之刻画精致。视昔有加。究所繇来。盖徐君尝主民曹于是。刊得此书。归而刊之耳。吁是经也。王君首刊之澧阳今不复存。徐君继刻之海陵。其存与否又未知。版之不存。则二君之志将遂湮微。岂不惜哉。予负丞于此。适携以偕。殆非偶然者。亟命工锓梓。以广其传。使是书得不泯绝。其于卫生岂曰小补。

绍定四年赵编序。

卷一 针灸门

又序

资生经者。合明堂铜人千金外台而一之。大监王公所编次。择精语详。针灸之法。皆聚此书矣。闻之故老谓澧学旧有公本。火于淳 乙巳。后不复再见。元贞壬辰余得善本于潍阳。即欲刻诸荆泮。与卫生之家共之。会授代不果。大德丙午。白其事于宪佥汶上国。先生一见大喜。即召匠计直。命平代等处军民长官谢琰。医学正覃南荣。澧阳县典史唐益秀。协力相成其事教导戴梦高专任校雠之责。越十月书成。余谨按扁鹊华佗及孙思邈方论药饵针灸未尝偏废后世医士举一而号为专门。针灸者亦皆未得 穴之正。旧有年壮病劳极者。膏肓两穴更数医不效。后得此书。按图取穴。一灸即愈。其间阿是穴法之说,禁穴许灸三壮之说。亦皆累试累效(禁穴艾炷止麦粒大。仍隔蒜片尤稳)。近年有为狂 所伤者。亦尝根据经灸活三人。是书之有益于世多矣。今既板行一路。流布四方。其所全活。庸有既乎。国先生按行属部。究心民瘼。痒 疾痛。举切诸身,今板行是书。亦济人利物之一端。而余之本心亦于是而获遂矣。故喜而为之序。

大德丁未阆中郡蒲登辰序。

卷一 针灸门

流注指微针赋

(以针医诀式流注指微为韵)

疾居荣卫。

荣者血也。卫者气也。由肠胃受谷化血气所为也。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筋通腠理。中焦出气如沤。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乃注络脉。乃注于经脉。阴阳以张。因息乃行。行有纪纲。周有道理。与天协议。不得休止。切而调之。调设失度。致生其疾。疾者百病之总名也。百病之始。皆由风寒暑湿饥饱劳逸而得之。或起于阴。或起于阳。所伤各异。虚实不同。或着孙脉。或着络脉。或着经脉或着于冲任脉。或着于肠胃之膜原。邪气浸淫。不可胜论。

扶救者针。

救病之功。调虚实之要。九针最妙。各有所宜。热在头身宜 针。

肉分气满宜员针。脉气虚渺宜 针。泻热出血发泄固疾宜锋针。破痈肿出脓血宜 针。调阴阳去暴痹宜员利针。治经络中病痹宜毫针。痹深居骨节腰脊腠理之间宜长针。虚风舍于骨节皮肤

观虚实与肥瘦。

经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若虚实不明必先观其形之肥瘦。方明针刺之浅深。若以身中分寸肥与瘦同用。是谓浅深不得。反为大贼也故肥人刺深。瘦人刺浅。以与本藏所属部分齐平为期。所以无过不及之伤也。

辨四时之浅深。

四时者。所以分春夏秋冬之气所在以调之也。春气在毫毛。夏气在皮肤。秋气在分肉。冬气在筋骨。经云。春夏刺浅。秋冬刺深。各以其时为则。又肥人宜深刺之。瘦人宜浅刺之。

取穴之法。但分阴阳而溪谷。

阴者。阴气也。阳者。阳气也。谓阳气起于五指之表。阴气起于五指之里也。肉之大会为谷。肉之小会为溪。分肉之间。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溪谷有三百六十五穴会。亦应一岁。故取穴之法。分其阴阳表里部分。溪谷远近。同身寸取之。举臂拱手直立偃侧。皆取穴法也。逐穴各有所宜。

迎随逆顺。须晓气血而升沉。

经云。迎随者。要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经逆顺而取之。灵枢曰。泻者迎之。补者随之。若能知迎知随。令气必和。和气之方。

必通阴阳升降上下源流。手之三阴。从藏走至手。手之三阳。从手走至头。足之三阳。从头下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至腹。络脉传注。周流不息。故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本论云。夫欲用迎随之法者。要知经络逆顺浅深之分。诸阳之经。行于脉外。诸阳之络。行于脉内。诸阴之经。行于脉内,诸阴之络,行之于脉外。仍各有所守之分。故知皮毛者肺之部。肌肉者脾之本。筋者肝之合。骨髓者肾之属。血脉者心之分。各刺其部。无过其道。是谓大妙。迎而夺之有分寸。随而济之有浅深。深为太过。能伤诸经。浅为不及安去诸邪。是以足太阳之经。刺得其部。迎而六分。随而二分。足太阳之络。迎而七分。

而二分。手太阳之络。迎而九分。随而四分。手阳明之经。迎而九分。随而四分。手阳明之络。迎而八分。随而三分。足阳明之经。迎而一寸。随而五分。足阳明之络。迎而六分。

随而一分。手少阳经。迎而六分。随而一分。手少阳络。迎而七分。随而二分。足少阳经。

迎而八分。随而三分。足少阳络。迎而一寸。随而五分。手太阴经。迎而九分。随而四分。

手太阴络。迎而七分。随而二分。足太阴经。迎而一寸。随而五分。足太阴络。迎而八分。

迎而七分。随而二分。手少阴络。迎而六分。随而一分。足少阴经。迎而六分。随而一分。

足少阴络。迎而一寸。随而五分。手厥阴经。

迎而七分。随而三分。手厥阴络。迎而六分。随而一分。足厥阴经。迎而八分。随而三分。

厥阴络。迎而九分。随而四分。斯皆经络相合。补生泻成。不过一寸。针入贵速。既入徐进针出贵缓。急则多伤。明须慎之。勿为殆事。男子左泻右补。女子右泻左补。转针迎随。补泻之道。明于此矣。

原夫指微论中。赜义成赋。

指微论三卷。亦是何公所作。探经络之赜。原针刺之理。明荣卫之清浊。别孔穴之部分。然未广传于世。今于论内自取其义以成此赋。

知本时之气开。说经络之流注。

本论云。流者行也。注者住也。流为气血之也。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如流水走蚁。涓涓不息。不可暂止。又云。流而为荣卫。彰而为颜色。发而为音声。速则生热。迟则生寒。结则为瘤赘。陷则为痈疽。故知流者不可止。若人误中则有颠倒昏闷之疾。又云。注者住也。谓十二经络。

各至本时。皆有虚实邪正之气。注于所括之穴。所谓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阖。气开当补泻气闭忌针刺。圣人深虑此者。恐人劳而无功。岂可昧气开流注之道哉。其气开注穴之法。

七韵中说之矣。每披文而参其法。覆经而察其言。明谕其隐。皆知实虚总附。夫披文覆经者学人之情也。既穷其理。赜其义。知其根。得其源。以见圣人之心乎。观何公作流注之赋玄辞妙语。可谓达理。非是自炫也。移疼住痛。如有神针。

暴疾沉 至危笃。刺之勿误。

沉 久病,虚弱之人。忽暴感疾于荣卫。传于脏腑。其病必危笃而沉重也。明者是时深虑损益。慎勿轻忽。自恃聪俊。当须察其何经所苦。补泻针刺。去之勿误也。

详夫阴日血引。值阳气流。

贾氏云。阳日气先脉外。血后脉内。阴日血先脉外气后脉内,交贯而行于五脏五腑之中。各注井荥俞经合五穴。共五十穴。唯三焦受十经血气。

次传包络。又各注五穴。通前十二经。共六十穴。才合得十六难内六十首也。越人言。三部九候。各有头首也。及素问言六十首。今世不传。既言不传。其文不载六十首字也。余以所过为原六穴即是阴阳二气出入门户也。则阳脉出行二十五度。阴脉入行二十五度。则皆会于六穴中出入也。其五脏五腑收血化精合处。便是逐经原气也。其余精者。助其三焦。其受十经精气。则次传心包络。始十二经血气遍行也。如一经精气不足。则便成病也。既然有病。

即不根据此行度也。至令诸经失时。又更引毒瓦斯遍行。所流到处。即各见本经脉候。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病患或寒或热。或轻或重。因证取之耳。

口温针暖。

凡下针。先须口内温针令暖。不唯滑利而少痛。亦借已和气与患者荣卫无寒暖之争。便得相从。若不先温针暖。与血气相逆。寒温交争。而成疮者多矣。

牢濡深求。

经云。实之与虚者。牢濡之意。气来实牢者为得。虚濡者为失。凡欲其补泻。即详五脏之脉。及所刺穴中。如气来实牢者可泻之。虚濡者可补之也。

诸经十二作数。络脉十五为周。

手足各有三阴三阳之脉。合为十二经脉。每一经各有一脉络。余有阳跷之络。阴跷之络。脾之大络。合为十五络脉。周者。为十二经十五络二十七气。周流于身者也。

阴俞六十脏主。

脏谓五脏肝心脾肺肾。并心包之脉。合之有六。俞谓井荥经合非皆俞也。然井荥俞经合者。肝之井。大敦穴也。荥。行间穴也。俞。太冲穴也。经。中封穴也合。曲泉穴也。心之井。少冲穴也。荥。少府穴也。俞。神门穴也。经。灵道穴也。合。

少海穴也。脾之井。隐白穴也。荥。大都穴也。俞。太白穴也。经。商丘穴也。合。阴陵泉穴也。肺之井。少商穴也。荥。鱼际穴也。俞。太渊穴也。经。经渠穴也。合。尺泽穴也。

肾之井。涌泉穴也。荥。然谷穴也。俞。太溪穴也。经。复溜穴也。合。阴谷穴也。心包之井。中冲穴也。荥。劳宫穴也。俞。大陵穴也。经。间使穴也。合。曲泽穴也。五脏之俞。

各有五。则五五二十五俞。并心络五俞。共三十。以左右见言之。六十俞穴也。

阳穴七十二腑收。

腑谓六腑。非兼九形腑也。穴。俞穴也。亦谓井荥俞原经合也。肝之腑胆。胆之井者。窍阴穴也。荥。侠溪穴也。俞。临泣穴也。原。丘墟穴也。经。阳辅穴也。合。阳陵泉穴也。心之腑小肠。小肠之井者。少泽穴也。荥。前谷穴也。俞。后溪穴也。原。腕骨穴也。合。小海穴也。脾之腑胃。胃之井者。厉兑穴也。荥。内庭穴也。俞陷谷穴也。原。冲阳穴也。经。解溪穴也。合。三里穴也。肺之腑大肠。大肠之井者。商阳穴也。荥。二间穴也。俞。三间穴也。原。合谷穴也。经。阳溪穴也。合。曲池穴也。肾之腑膀胱。膀胱之井者。至阴穴也。荥。通谷穴也。俞。束骨穴也。原。京骨穴也。经。昆仑穴也。合。委中穴也。心包之腑三焦。三焦之井者。关冲穴也。荥。液门穴也。俞。中渚穴也。原。阳池穴也。经。支沟穴也。合。天井穴也。如是六腑各有六。则六六三十六俞。

以左右脉共言之。则七十有二俞穴也。取穴部分。见于井荥图说。

刺阳经者。可卧针而取。

卫者属阳,皮毛之分。当卧针而刺之。若深刺伤阴

夺血络者。先俾指而柔。

夺血络者。取荣气也。荣气者。经隧也。灵枢曰。经隧者针。取荣家之气。不能损卫气也。经云。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也。

呼为迎而吸作补。

泻者迎之。补者随之。有余则泻。不足则补。泻者吸则内针。无令气散。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候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是名曰泻。补者。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弩之。抓而下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凡善治者。察其所痛。以知病有余不足。当补则补。当泻则泻。无逆天时。是谓至治之妙。

逆为鬼而从何忧。

逆者。谓当刺之日。与病五行相形递为鬼贼。而不顺也。从者。五脏之气。与日相和。而不相侵凌也。凡刺之理。当择吉日。与本病之藏气各无侵凌刑制。

下针顺从。而何忧哉。

淹疾延患。着灸之由。

若病有久淹。因寒而得。或阴证多寒。或者风寒湿痹脚气之病。或者上实下虚厥逆之疾。男子劳伤。妇人血气之属。并可用针灸。亦有不可灸者。近髓之穴。阳证之病。不可灸也。

燥烦药饵而难极。必取八会。

燥烦热盛在于内者。宜取八会之气穴也。谓府会太仓中脘穴。藏会季胁章门穴。筋会阳陵泉穴。髓会绝骨穴。血会膈俞穴。骨会大杼穴。脉会太渊穴。气会三焦膻中穴。此是八会穴也。

痈肿奇经而蓄邪。先由砭瘳。

经云。病患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十二经亦不能拘之。其受邪气蓄积肿热。宜砭刺出血。古者以砭石为针。山海经曰。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针。即砭石也。今人以披针代之也。

况乎甲胆乙肝。丁心壬水。

甲胆乙肝者。谓五脏五腑。拘之十干。阳干主腑。

阴干主脏。故天元册又曰。胆甲肝乙。小肠丙心丁。胃戊脾己。大肠庚肺辛。膀胱壬肾癸。五脏五腑。收血化精合处。便是三焦包络二经元气也。合为十二经遍行也。贾氏各分头首。十日一终。营运十干。皆以五子建元日时为头也。

生我者号母。我生者名子。

夫五行者。在人为五脏。注穴为井荥俞经合。相合为夫妻。我克者为七传。克我者为鬼贼。我生者为子。生我者为母也。

春井夏荥。乃邪在。秋经冬合。乃刺矣。

此言逐四时取井荥之法也。假令春木旺刺井。夏火旺刺荥。季夏土旺刺俞。秋金旺刺经。冬水旺刺合。四时刺法。根据此推之。以泻逐时所胜邪毒者也。圣人所谓因其时而取之。以泻邪气出也。

犯禁忌而病复。

禁忌者。非惟人神所在也。谓大饥大渴。大寒大热。大饱大醉大虚大竭。大劳大困。皆为针家之禁忌。若虚实不分。浅深不及。犯触人神。颠倒四时。其病愈而必复。切须诫之诫之。

用日衰而难已。

本论云。病于当日之下。受五刑之刑制者。其病刺而难愈也。

谓心病遇庚日。肝病遇辛日。脾病遇乙日。肺病遇丁日。肾病遇己日。小肠病遇壬日。大肠病遇丙日。胃遇甲日。胆遇庚日。膀胱遇戊日。斯皆本脏正气遇日下受制而气衰。刺病难愈故也

孙络在于肉分。血行出于支里。

孙络。小络也。谓络之支分也。行于分肉之间有血留止。刺而去之。无问脉之所会。

闷昏针运。经虚补络须然。

本论云。若学人深明气血往来。取穴部分不瘥。补泻得宜。必无针运昏倒之疾。或匆忙之际。畏刺之人。多针则伤。壮者气行自已。怯者当速救疗假令针肝经感气运。以补肝经合曲泉穴之络。假令针肝络血运。以补本经曲泉穴之经。针入复苏。效如起死。他皆仿此。

疼实痒虚。泻子随母要指。

病之虚实也。痒则为虚。疼则为实。刺法云。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假令肝脏实。泻肝之荥行间穴。属火是子。肝脏虚。补肝之合曲泉穴。属水是母。凡刺只取本经井荥俞经合五行。子母补泻。此乃大要也。

想夫先贤迅效。无出于针经。今人愈疾。岂难于医法。

古之治疾。特论针石。

素问先论刺后论脉。难经先论脉后论刺。刺之与脉。不可偏废。昔之越人起死。华佗愈 。非有神哉。皆此法也。离圣久远。后学难精。所以针之玄妙。罕闻于世。今时有疾多求医命药用针者寡矣。

徐文伯泻孕于苑内。斯由甚速。

昔宋太子性善医书。出苑见一有孕妇人。太子自为诊之。是一女。令徐文伯亦诊之。乃一男一女。太子性急。欲剖腹视之。伯因自请针之令落于是泻足三阴交。补手阳明合谷。胎应针而落。果如文伯之言也。

范九思疗咽于江夏。闻见言稀。

传曰。嘉 中有太傅程公。守任于江夏。因母之暴患咽中有痈。卒然而长。塞气不通。命医者止可用药治之。勿施针以损之。医曰∶咽中气上不通。岂能用药。药既下之。岂能卒效。故众医不敢措治。寻有医博范九思云。有药须用先使新笔点之。痈疽即便瘥。公遂取新笔与之。九思乃以点药上痈。药到则有紫血顿出。渐气通而瘥。公曰。此达神圣之妙矣。公命九思饮。而求其方。九思大笑曰。其患是热毒结于喉中。塞之气不宣通。病以为甚。公坚执只可用药。不可用针。若从公意。则必误矣。若不从公意。固不能施治。九思当日。曾以小针藏于笔头中。妄以点药。乃针开其痈而效也。若非如此。何如紫血倾下也。公方省而欢曰。针有劫病之功。验于今日。古人云。为将不察士卒之能否。则不能决胜。为医不察药性之主治。则不能便瘥。又将无深谋远虑。则无必胜也。

医无先机远见。治无必效也。

大抵古今遗迹。后世皆师。

古人遗留轨范。使后人仿学。况于针术。隐奥难究妙门出乎其类者。今之世谁能之。故圣人云。不可不遵先圣遗文也。

王纂针魅而立康。獭从被出。

传曰。王纂少习医方。尤精针石。远近知名。嘉中县人张方女。因暮宿广陵庙中。下有一物。假作其婿。因被魅感而病。纂因用针。一针有一獭从女被中走出。而病愈矣。

秋夫疗鬼而获效。魂免伤悲。

昔宋徐熙字秋夫。善医方。为丹阳令时。常闻鬼呻吟甚凄苦。秋夫曰。汝是鬼何须如此。答曰。我患腰痛。死虽为鬼。痛苦尚不可忍。闻君善医愿相救济。秋夫曰。吾闻鬼无形。何由措置。鬼云。缚草作人。予根据入之。但取孔穴针之秋夫如其言。为针腰 二穴。肩井二穴。设祭而埋之。明日见一人来谢曰。蒙君医疗。复为设祭。病今已愈。感惠实深。忽然不见。公曰。夫鬼为阴物。病由告医。医既愈矣。尚能感激。况于人乎。鬼姓斛名斯。

既而感指幽微。用针直诀。

此皆指微论中。用针幽微之直诀也。

窍齐于筋骨。皮肉刺要。

窍者。穴也。齐者。浅深之宜也。经云。刺皮无伤骨刺骨无伤髓。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则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故生大病。

痛察于久新。腑脏寒热。

痛者。病也。夫人病有久新。脏病腑病。寒热虚实。

宜细详审调。针形短长锋类不等。穷其补泻。各随病所宜用之。

接气通经。短长根据法。

本论云。夫欲取偏枯久患荣卫诸疾。多是愈而复作者。

由气不接而经不通流。虽有临时之快。客气胜真。病当未愈也。当此乃上接而下引。呼吸多少。

经脉长短。各有数定之法。手三阳接而九呼。过经四寸。手三阴接而七呼。过经五寸。足之三阳接而一十四呼。过经四寸。足之三阴接而一十二呼。过经五寸。重者倍之。吸亦同数。

此接气通经。呼吸长短之法也。

里外之绝。羸盈必别。

夫五脏里外者。谓心肺在膈上。通于天气也。心主于脉肺主于气。外华荣于皮肤。故言外也。肾肝在下。通于地气。以藏精血。实于骨髓。心肺外绝则皮聚毛落。肾肝内绝。则骨痿筋缓。其时学人。不能别里外虚实。致使针药误投。所以实实虚虚。损不足益有余。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勿刺大劳。使人气乱而神隳。

禁刺论曰。无刺大劳人。劳则喘息汗出。里外皆越。故气耗乱。神隳散也。

慎妄呼吸。防他针昏而闭血。

呼吸者。使阴阳气行流上下。经历五脏六腑。若针刺妄行呼吸。阴阳交错。则针昏闭血。气不行也。

又以常寻古义。由以藏机。遇高贤真趣。则超然得悟。逢达人示教。则表我扶危。

先贤之书。文理之深。隐义难穷。或字中隐义。或假令一隅。妙要难穷。遇高达之士。

方得其趣。不可穿凿。

男女气脉。行分时合度。

本论云。夫男女老幼。气候不同。春夏秋冬。寒暑各异。春气生而脉气缓。夏暑热而脉行远。秋气燥而脉行急。冬气寒而脉凝涩。小儿之脉应春。壮年之脉应夏。四十以上如秋。六十以后如冬。其病有寒热。脉有迟速。一一参详。不可一概与天同度矣。难经云。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者。平人脉法也。微有抱病之人皆失天之度。地之纪。脉之用。不可与平人脉相合也。其诊取法。当以一息五至为与天同度。不及应春。不及应冬。太过应秋。太过应夏。应春冬者。宜留针待气至。应秋夏者。吸呼数毕。

便宜去针。此之谓也。

养子时克注穴必须根据。

养子时克住穴者。谓逐时注脏腑井荥之法也。每一时辰相生养子五度。各注井荥俞经合五穴。昼夜十二时。气血行过六十余穴也。每一穴血气分得一刻六十分六厘六毫六丝六忽六杪。此是一穴之数也。六十穴共成百刻。要求日下井荥。用五子建元日时取。假令甲日甲戌时。胆统气初出窍阴穴为井木。流至小肠为荥火。气过前谷穴注之胃为俞土。气过陷谷穴又病过本原丘墟穴。但是六腑各有原穴。则不系属井荥相生之法。

即是阴阳二穴门户也。行之大肠为经金。气过阳溪穴。所入膀胱为合水。气入委中穴。而终此是甲戌时木火土金水相生五度一时辰流注五穴毕也。他皆仿此。

今详定疗病之宜。神针法式。广搜难素之秘文密辞。深考诸家之肘函妙臆。故称泸江流注之指微。以为后学之规则。

卷一 针灸门

针经标幽赋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仰伏。气血有六百余候。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要识迎随。须明逆顺。

况乎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少阴。少血多气。而又气多血少者。

少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热而治疾。未至者据虚实而候气。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似燕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上应。众穴主持。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凝开滞之机。定刺象木。

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然是一寸六分。

包含妙理。虽细拟于毫发。同贯多岐。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凡刺者。使本神朝而后入。既刺也。使本神定而气随神不朝而勿刺。神已定而可施。定脚处。取气血为主意。下手处。调水木是根基。天地人三才也。涌泉同旋玑百会。上中下三部也。大包与天枢地机。阳跷阳维并督脉。主肩腰腿在表之病。阴跷阴维任冲脉。去心腹胁肋在里之疑。二陵二跷二交。似续而交五大。两间两商两井。相根据而别两支。大抵取穴之法。必有分寸。先审自意。次观肉分。或伸屈而得之。或平直而安定。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在阴分 之间。动脉相应。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经用一经而可正。头部与肩部详分。督脉与任脉异定。明标与本。论刺浅刺深之经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迳。岂不闻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更穷四根三络。根据标本而刺无不痊。但用八法五门。分主客而针无不效。八脉始终连八会。本是纪纲。十二经络十二原。是为枢要。一日取六十六穴之法。方见幽微。一时取十二经之原。始知要妙。原夫补泻之法。非呼吸而在手指。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交经缪刺。左有病而右畔取。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巨刺与缪刺各异。微针与妙刺相通。

观部分而知经络之虚实。视沉浮而辨脏腑之寒温。且夫先针耀而虑针损。次藏口内而欲针温目无外视。手如握虎。心无内慕。如待贵人。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

不痛之因。空心恐怯。直立侧而多晕。 目沉掐。坐卧平而没昏。推于十干十变。知孔穴之开而下胎衣。痹厥偏枯。迎随俾经络接续。漏崩带下。温补使气血根据归。静以久留。停针待之。必准者。取照海治喉中之闭塞。端的处。用大钟治心内之呆痴。大抵疼痛实泻。痒麻虚补泻公孙而立愈。胸满腹痛刺内关。胁痛肋疼刺飞虎。筋挛骨痛。而补魂门。体热劳嗽。而泻魄户。头风头痛。刺申脉与金门。眼痒眼痛。泻光明与地五。

泻阴郗止盗汗。治小儿骨热。刺偏历利小便。医大人水蛊。中风环跳而宜刺。虚损天枢而可取。由是午前卯后。太阴生而疾温。离左酉南月朔死而速冷。循扪弹努。留吸母而坚长。爪下伸提。疾呼子而嘘短。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慎之大患危疾。色脉不顺而莫针。寒热风阴。饥饱醉劳而切忌。望不补而晦不泻。弦不夺而朔不济。精其心而穷其法。无灸艾而坏其皮。正其理而求其原。免投针而失其位避灸处而加四肢。四十有九。禁刺处而除六俞。二十有二。抑又闻高皇抱疾未瘥。李氏刺巨阙而得苏。太子暴死为厥。越人针维会而复醒。肩井曲池。甄权刺臂痛而复射。悬钟环跳华佗刺 足而立行。秋夫针腰俞。而鬼起沉 。王纂针交俞而妖精立出。刺肝俞与命门。

使瞽士视秋毫之末。刺少阳与交别。俾聋夫听夏蚋之声。嗟夫。去圣逾远。此道渐坠。或不得意而散其学。或愆其能而犯禁忌。愚庸智浅。难契于玄言。至道渊深。得之者有几。偶述斯言。不敢示诸明达者焉。庶几乎童蒙之心启。

卷一 针灸门

流注通玄指要赋

引云。望闻问切。推明得病之源。补泻迎随。揭示用针之道。予于学始迄于今。虽常覃思以心无定。或病之精必夺而气必衰。兼之国乱而隔殊。医物绝商而那得。设方有效。历市无求不若砭切。立排疾势。乃以受教。遂敏求师。前后仅十七年。后避屯于蔡邑。方获诀于李君。斯人以针道愈疾也。除疼痛于目前。愈万病于指下。信所谓伏于 弩。应若发机。百发百中者也。加之以好生之念。素无窃利之心。尝谓予曰。天宝不泄于非人。圣道须传于贤者仆不揆。遂整有求之恳。获成无吝之诚。授穴之必者。四十有三。疗疾而弗瘳者。万无一失。遂铭诸心。而着之髓。务拯其困。而扶其危。而后除疼痛迅若手拈。破结聚涣如冰释。

夫针也者。果神矣哉。然念兹穴而或亡。借其声律则易记。辄裁八韵。赋就一篇。讵敢匿于己私。为或传于同志。

必欲治病。莫如用针。巧运神机之妙。工开圣理之深。外取砭针。能蠲邪而扶正。中含水火。善回阳而倒阴。原夫络别支殊。经交错综。或沟池溪谷以岐异。或山海丘陵而隙共。斯流派以难揆。在条纲而有统。理繁而昧。纵补泻以何功。法捷而明。曰迎随而得用。且如行步难移。太冲最奇。人中除脊膂之强痛。神门去心性之呆痴。风伤项急。始求于风府。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耳闭须听会而治也。眼痛则合谷以推之。胸结身黄。取涌泉而即可。脑昏目赤。泻攒竹以偏宜。但见两肘之拘挛。仗曲池而平扫。四肢之懈惰。凭照海以消除。牙齿痛吕细堪治。头项强承浆可保。太白宣道于气冲。阴陵开通于水道。腹膨而胀。夺内庭兮休迟筋转而疼。泻承山而在早。大抵脚腕痛。昆仑解愈。股膝疼。阴市能医。痫发颠狂兮。凭后溪而疗理。疟生寒热兮。仗间使以扶持。期门罢胸满血膨而可以。劳宫退胃翻心痛亦何疑。

稽夫行间治膝肿目疾。尺泽去肘疼筋挛。目昏不见。二间宜取。鼻窒无闻。迎香可引。肩井除两臂难任。丝竹疗头疼不忍。咳嗽寒痰。列缺堪治。眵蔑冷泪。临泣尤准。髋骨将腿痛以伤残。肾俞把腰疼而泻尽。以见越人治尸厥于维会。随手而苏。文伯泻死胎于阴交。应针而殒夺子而平其有余。观二十七之经络。一一明辨。据四百四之疾证。件件皆除。故得夭枉都无。

跻斯民于寿域。几微已判。彰往古之玄书。抑又闻心胸病。求掌后之大陵。肩背患。责肘前之三里。冷痹肾败。取足阳明之土。连脐腹痛。泻足少阴之水。脊间心后者。针中渚而立痊。

胁下肋边者。刺阳陵而即止。头项痛。拟后溪以安然。腰脚疼。在委中而已矣。夫用针之士。于此理苟能明焉。收祛邪之功。而在乎捻指。

卷一 针灸门

九针论

黄帝曰。余闻九针于夫子。众多不可胜数。余推而论之。以为一纪。余试诵之。子听其理。非则语余。请受其道。令可久传后世无患。得其人乃传。非其人勿言。岐伯稽首再拜曰。请听圣王之道。帝曰。用针之理。必知血气之所在。左右上下。阴阳表里。血气多少。行之逆顺。出入之会。诛伐有过。雪污解结。知补虚泻实。上下之气。门通于四海。审其所在寒热与实邻。决而通之。左右不调。犯而行之。明于逆顺。乃可治之。阴阳不奇。故知起时。审于本末。察其寒热。知邪所在。万刺不殆。知用九针。刺道毕矣。凡刺之要。针最妙。九针之为。各有所宜。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不得其用。病弗能移。疾浅针深。内伤良肉。皮肤为痈。病深气不泻。反为大脓。病小针大。泻气太甚。必为后害。病大针小。大气不泻。

后亦为败。九针之宜者。一曰 针。法天。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泄。故针者。取法于布针。去末半寸。卒锐之。长一寸六分。以治热在头身也。经曰。病在皮肤无常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故圆针者。取法于絮针。筒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肉间气。经曰。病在分肉间取以员针。三曰 针。法人。谓人所以生成者。血脉也。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圆其未。令可以接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故 针者。取法于黍粟之锐。长三寸半。主按脉取气。令邪出。经曰。病在血气少当补之者。取以 针。四曰锋针。法时。谓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痼疾者也。为之治针。必筒其身而锐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故锋针者。取法于絮针。筒其身锋其末。长一寸六分。主痈热出血。

经曰。病在经络为痼证者。取以锋针。五曰铍针。法音。谓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审此数者。然后用刺。庶乎适当。无或失矣。

卷一 针灸门

灸刺论

内经谓形乐志苦。病生于血脉。其治宜灸刺。特用针灸之大略。然九针本从南方来。灸本故其治以灸刺为宜。用刺之节。已具在前。用灸之理。凡以温之。而若病有因寒而得。或阴证多寒。或者风寒湿痹香港脚之病。或者上虚下实厥逆之疾。与夫劳伤痈疽。及妇人血气。

婴孺疳疾之属。并可用灸。亦有不可灸者。近髓之穴。阳证之病。不可灸也。凡有灸 。自有补泻。以火补者。无吹其火。须其自灭。以火泻者。急吹其火。而令其灭。此灸之补泻也在用灸者。以意消息。

卷二 针灸门

论针之名

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九针之名。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传于后代。岐伯对曰。

九针者。一曰 针。二曰圆针。三曰 针。四曰锋针。五曰铍针。六曰员利针。七曰毫针。八曰长针。九曰大针。此是九针之名。九针所应。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人之身形。亦应之也。针各有所宜。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四时。人声应五音。人阴阳合气应六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九野。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黄帝问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其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吟。敢问其方。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黄帝曰。愿闻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瞬。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黄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

刺实者须其虚。经气以至。慎守勿失。浅深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

卷二 针灸门

论三阳三阴经脉

夫黄帝正经者。是先圣之遗教。乃后人之令范。是以先明流注孔穴。指的其原。若或苟从异说脏腑。故经云。手三阳之脉。从手至头。手三阴之脉。从胸至手。足三阳之脉。从头至足。

足三阴之脉。从足至胸。是谓日夜循环。阴阳会合。又曰。春夏刺浅。秋冬刺深。缘春夏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是以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也。然春夏温必致一阴者。初下针沉之至肾肝之部。得气乃引致之阴阴。秋冬必致一阳者也大法也。春刺井。夏刺荣。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也。

肺出少商为井。手太阴脉也。流于鱼际为荣。注于太渊为俞。过于列缺为原。行于经渠为经。入于尺泽为合。

心出少冲为井。手少阴脉也。流于少府为荣。注于神门为俞。过于通理为原。行于灵道心包络脉。手厥阴之脉也。出于中冲为井。流于劳宫为荣。注于大陵为俞。过于内关为原。行于间使为经。入于曲泽为合。

大肠出于商阳为井。手阳明脉也。流于二间为荣。注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为原。行于阳溪为经。入于曲池为合。

三焦出于关冲为井。手少阳脉也。流于腋门为荣。注于中渚为俞。过于阳池为原。行于小肠出少泽为井。手太阳脉也。流于前谷为荣。注于后溪为俞。过于腕骨为原。行于阳足三阴三阳穴流注者。

胃出厉兑为井。足阳明脉也。流于内庭为荣。注于陷谷为俞。过于冲阳为原。行于解溪胆出窍阴为井。足少阳脉也。流于侠溪为荣。注于临泣为俞。过于丘墟为原。行于阳辅为经。入于阳陵泉为合。

膀胱出于至阴为井。足太阳脉也。流于通谷为荣。注于束骨为俞。过于京骨为原。行于昆仑为经。入于委中为合。

脾出隐白为井。足太阴脉也。流于大都为荣。注于太白为俞。过于公孙为原。行于商丘为经。入于阴陵泉为合。

肝出大敦为井。足厥阴脉也。流于行间为荣,注于大冲为俞。过于中都为原。行于中封肾出涌泉为井。足少阴脉也。流于然谷为荣。注于太溪为俞。过于水泉为原。行于复溜为经。入于阴谷为合也。

卷二 针灸门

论虚实补泻

夫能知迎随之理。可令调气。调气之方。必在阴阳。然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阳而调之。故曰。调气之方。必在阴阳也。夫用针刺者。须明其孔穴。补虚泻实。送坚付软以急随缓。荣卫常行。勿失其理。故经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然。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当先补而后泻。不实不虚。以经取之者。然。是正经自生其病。不中他邪。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又云。刺荣无伤于卫刺卫无伤于荣。然。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刺阴者。先以左手捻按所针荣俞之处。候气散乃内针。是谓刺荣无伤于卫。刺卫无伤于荣也。

又云。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者。然。是金木水火土当互相平也。缘东方木西方金。木欲实金当平之。土欲实木当平之。金欲实火当平之。水欲实土当平之。东方者肝也。

则知肝实。西方者肺也。则知肺虚。泻南方补北方者。南方火。火者木之子也。北方水。水者木之母也。水胜火。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故泻火补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经言。

不能治其虚。何问其余。此之谓也。

卷二 针灸门

论下针分寸

夫言气实者热。气虚者寒也。针实者。以右手持针。左手捻按开针穴以泻之。针虚者。

以左手闭针穴以补之。补泻之时。与气开阖相应。是谓针容以豆。补泻之理也。又虚者。徐而疾实者。疾而徐。徐即是泻。疾即是补。补泻之法一根据此也。下针之时。捏取穴。置针于荣上三十六息。以左手捏穴令定。法其地不动。右手持针。象其天而运转也。于此三十六息。

然定得针。右手存意捻针。左手捏穴。可重五两以来。计其针如转如不转。徐徐下之。若觉痛。即可重二两。若不觉。以针下之入。人荣至徐。卫至疾。得气如有鱼食钩。即得其病气也。量其轻重。经以取之。名曰疾徐者。至病即得气。欲出针时。子午缓缓而出。令引病气不绝。名曰徐也。既引气多。一向无补。名之曰泻。问曰。凡下针时。若是为好。答曰。徐徐下之。坚持为实。凡下针先须持针坚得安稳。不用饱食。亦不用空肚。患人欲针者。有乘车来者。有步行来者。如人行十里许。须令坐息。安神定气。乘车者。如人行三里许。患人嘿嘿而不言。安久坐候。气脉安定。乃可下针。又云。夫针之者。不离身心。口如衔索。目欲内视。消息真气而不得妄行针。针入一分。知天地之气。针入二分。知呼吸之气。针入三分。

知逆顺之气。针皮毛者。无伤肌肉。针肌肉者。无伤筋脉。针筋脉者。无伤骨髓。针骨髓者无伤诸络。东方甲乙木。主人筋膜。南方丙丁火。主人血脉。西方庚辛金。主人皮毛。北方壬癸水。主人骨髓。中央戊己土。主人肌肉。针伤筋膜者。令人视失魂。针伤血脉者。

令人烦乱。针伤皮毛者。令人上气失魂。针伤骨髓者。令人呻吟失志。针伤肌肉者。令人四肢不收失智也。刺若中心一日死。刺若中肝五日死。刺若中肾六日死。刺若中肺三日死。刺若中脾十日死。刺若中胆一日半死。

又云。勿刺大醉。勿刺大怒。勿刺大劳。勿刺大饱。勿刺大饥。勿刺大渴。勿刺大惊。

以上古之深诫也。

卷二 针灸门

气血问答

黄帝问曰。十二经中。气血多少。可得闻乎。岐伯对曰。其可度量者。中度也。以经水应十二经脉也。溪谷远近深浅气血多少各不同。其治以针灸。各调其气血。合而刺之。补虚泻实皆须尽知其部分也。

肝。足厥阴经。少气多血。心。手少阴经。少血多气。脾。足太阴经。少血多气。肺。

手太阴经。少血多气。肾。足少阳经。少血多气。胆。足少阴经。少血多气。小肠。手太阳经。

多血少气。胃。足阳明经。多血多气。大肠。手阳明经。多血多气。膀胱。足太阳经。多血少气。心包络。手厥阴经。多血少气。三焦。手少阳经。多气少血。

视其部中浮络。

其色多青则痛。多黑则风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寒热也。感虚则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骨消筋缓也。

卷二 针灸门

经脉统论

经脉者。其气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会于中焦。注手太阴。此荣气之序也荣气之行。常循其经。周身之度。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一夜。行八百一十丈。计五十度。

周于身。卫气则不循其经焉。昼则行阳。夜行于阴。行阳者行诸经。行阴者行诸藏。凡刺之道。须候卫气所在。然后迎随。以明补泻。然荣卫之行。未始相从。则气血之分。亦各有在一脉之间。有所谓是动者。有所谓所生病者。此气血之异也。经曰。刺荣无伤卫。刺卫无伤荣。针阳者。卧针而刺之。针阴者。摄按气散而内针。兹其要妙。荣卫之外。有浮络者。

有经筋者。又有别络者。其生病各不同。刺法亦宜有异焉。刺齐论所谓。刺骨无伤筋。刺筋无伤肉。刺肉无伤脉。刺脉无伤皮。刺皮无伤肉。刺肉无伤筋。刺筋无伤骨是也。知此。乃知浅深之齐。气血之分。故十二经立其常。而十五络通其变。邪在经则巨刺。邪在络则缪刺邪在荣则调之血。邪在卫则调之气。邪在筋则劫刺之。然后原九针之宜。行十二刺之节。明五变之理。审其部分。刺道思过半矣。今于逐脉之下。载其经穴。与其病证。兼及浮络经筋之病。共为一编。窍穴虽同。而浅深各有部分。在用针者以意审之。

卷二 针灸门

骨度统论

凡用针。当先明骨节。骨节既定。然后分别经络所在。度以身寸。以明孔穴。为施刺灸观病在或浅或深。若在皮毛。若在血脉。是动者治其气。所生病者治其血。浮络之血在筋者以燔针劫刺之。有余则泻。不足则补。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治之大体也。然身骨本之数。三百六十有五以应一期之日。骨节所在。大小长短。广狭浓薄。或隐或显。有势无势。有体无体。有液无液。皆有定体。实刺法之先务也。内经俱载。但有骨穴去处。其骨度之说。徒有其名。未载其法。至于三百六十五之数。因亦泯然。使用针之人。妄意 穴。不知骨节本原。徒为针灸。未得其法。枉伤肌肉。良可惜也。今摭自古医经。有骨度之数。析骨之论。凡三百六十五骨之法。以此论骨骼。其庶几矣。故着于篇。以冠针法之首云。

卷二 针灸门

离合真邪说

古有离合真邪云者。盖圣人欲其真邪相离。而勿合之谓也。若邪入于真。则真受其蠹。

而不遂其纯一之真。真之不遂。则其所为真也。罹害有不可言者。其被乎邪。则邪窃其柄。而肆其横逆。邪之既横。则其邪为患。复可胜言哉。呜呼。真邪之不可合也如此。胡为真。胡为邪。真之为言也。天理流行。赋与万物。得以为生者皆真也。圣人保之。如持盈满。邪之为言也。天地间非四时五行之正气。而差臻迭至者。皆邪也。圣人避之。犹避矢石。其防微杜渐之严。如是者渊乎旨哉。盖真立则邪退。邪厉则真残。邪固可除。真尤宜养。养之之道无须异求。但饮食男女。节之以限。风寒暑湿。御之以时。复能实慈恕以爱人。虚中怀而应物。念虑必为之方。举止必为之敬。如斯内外交养周备。则吾之生。不求生而生。无期寿而寿矣。不然,摄养或少不严。则六邪乘隙竞入。诸疾交生。众害并作。则吾生之真。所与存者有几。故圣人忧之。为揆度权衡机宜所在。示之以克邪之方。使屏之如雪污。拔刺而无遗者以此。古人有云。植德务滋。除恶务尽。亦此意也。然去邪之方。经所具存。再拜遗铨敬为节录。

卷二 针灸门

手足三阴三阳表里支干配合

(系昼夜百刻十二时定体图说)

手太阴肺经。配手阳明大肠经。相为表里。立手为上。

手太阴肺经五穴为阴穴从大阳穴。从大指次指内侧角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属金。在支为卯。在干为庚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配合也。

手厥阴心包络经。配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立手为中。

手厥阴心包络经五穴为焦经六穴为阳穴。从小指之端去爪甲角起。关冲液门中渚阳池支沟天井。三焦属火。在支为寅。在干为甲。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配合也。

手少阴心经。配太阳小肠经。相为表里。立手为下。

手少阴心经五穴为阴穴。

从小指内侧角起。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心属火。在支为午。在干为丁。手太阳小肠经六穴为阳穴。从小指之端。去爪甲分起。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小海。小肠属火。在支为辰。在干为丙。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配合也。

足厥阴肝经。配足少阳胆经。相为表里。

足厥阴肝经。上内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此所谓交经。五穴为阴穴。从足大指端大敦起。行间太冲中封曲泉。肝属木。在支为亥。

在干为乙。足少阳胆经六穴为阳穴。从小指次指之端起。窍阴侠溪临泣丘墟阳辅阳陵泉。胆属木。在支为申。在干为甲。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配合也。

足太阴脾经。配足阳明胃经。相为表里。

足太阴脾经。却交入厥阴之前五穴为阴穴。从大指内侧端起。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脾属土。在支为丑。在干为己。足阳明胃经六穴为阳穴。从足大指次指之端起。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三里。胃属土。在支为酉。在干为戊。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相配合也。

足少阴肾经。配足太阳膀胱经。相为表里。

足少阴肾经五穴为阴穴。从足心陷中起。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肾属水。在支为子。在干为癸。足太阳膀胱经六穴为阳穴。从小指外侧起。至阴通谷束骨京骨昆仑委中。膀胱属水。在支为戌。在干为壬。此之谓阴阳表里支干相配合也。

此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六十六穴。井荣 经合。配金木水火土。经络流注。或交或正。表里内外。支干配合。诸家针经图说。分析讲解。故从而述其大概。质之于先生。而证之力所不逮。理所未同。复被教诲指诀。谨得泮然冰释。沛然川决。胸臆有学问。幸不致自相矛盾。凡刺孔穴。各有所据经络。究所系疾证。日辰禁忌。虚实补泻。不可不察。深明经络之分。孔穴所在。如此者,百无一殆。

卷二 针灸门

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络经直说

手少阳三焦经。诸阳气之父。穴属腑。

手厥阴心包络经。阴血之母。穴属脏。

卷二 针灸门

络说

络一十有五。有横络。有经络。一万八千。有孙络。不知其纪。

卷二 针灸门

络穴说

络穴正在两经中间。假令立身叉手取之。大指次指端尽处。手腕后高骨缝列缺是也。内为手太阴肺经。外为手阳明大肠经。列缺穴交两经之中。若刺络穴。表里皆治。他皆仿此。

卷二 针灸门

络穴辨

流注六十穴内。无此一十五络穴。一十二经。每经络各有一络穴。外有三络穴。阳跷络在足太阳经。阴跷络在足少阴经。脾之大络。在足太阴经。此一十五络穴之辨也。

卷二 针灸门

交经辨

足厥阴肝经上内踝八寸。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足太阴脾经。却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

卷二 针灸门

窦太师针灸法流注八穴

交经八穴者。针道之要。然不知郭氏之所术。但书云。乃少室隐者之所传也。近代往往用之弥验胜数哉。予嗜此术。亦何啻伯伦之嗜酒也。第恨斯学之初。心术未尝。手法未成。而兵火荐至。家藏图籍。与其的本悉亡之。今十五年矣。切求而莫之获。近日得之铜台碑字王氏家。

其本悉如旧家所藏。但一二字讹。及味之。亦无所害矣。予复试此。一一精晓。疾莫不瘳。

苟诊视之。明俾上下合而攻之。如会王师。擒微奸。捕细盗。虽有不获者。寡矣。噫、神乎哉。是术也。今得之。亦天之浓予于是者、多矣。然予之所嗜。非欲以藉此而私己之为也。盖欲民生举无痒痫疾痛痼羸残瘵之苦。而为之也。惟学人亦嗜是焉如是非予所敢知也。

卷二 针灸门

八穴交会

公孙(通冲脉)。内关(通阴维)。合于胸心胃。

临泣(通带脉)。外关(通阳维)。合于目锐 (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

后溪(通督脉)。申脉(通阳跷)。合于内 颈(顶耳户冲膊小肠膀胱)。

列缺(通任脉)。照海(通阴跷)。合于肺系喉咙胸膈。

卷二 针灸门

定八穴所在

公孙二穴。足太阴脾之经。在足大指内侧本节后。一寸陷中。令病患坐蜷两足底。相对取之。合内关穴。

内关二穴。手厥阴心包之经。在手掌后二寸。令病患稳坐。仰手取之。独会。

临泣二穴。足少阳胆之经。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一寸陷中。一云。去狭溪一寸五分。

令病患垂足取之。亦合于外关。

外关二穴。手少阳三焦经。在手腕后二寸。别起心主。令病患稳坐。覆手取之。独会。

后溪二穴。手太阳小肠之经。在手小指外侧本节后陷中。令病患稳坐。覆手取之。合申脉。

申脉二穴。足太阳膀胱之经。在足外踝下赤白肉陷中。令病患垂脚坐取之。侧卧取亦得合于后溪穴。

照海二穴。足少阴肾之经。在足内踝下赤白肉际陷中。令病患稳坐。足底相对取之。合列缺二穴。手太阴肺之经。在腕后一寸半。两手相叉指头尽处。筋骨罅间取之。是合照

公孙穴。主治二十七证。

九种心痛(心、胃)。痰膈涎闷(心、胃)。脐腹痛并胀(三焦、胃)。胁肋疼痛(心、胃)。

血迷(心主)。胎衣不下(小肠、胃)。泄泻不止(大肠、胃)。 气疼痛(心、胃)。里急后重(大肠三焦)。伤寒结胸(小肠、心)。水膈酒痰(肝胃)。中满不快反胃呕吐(胃)。腹胁胀满痛(脾胃)。肠风下血(大肠包络)。大人小儿脱肛不收(大肠肺)。气膈(心、肺)。食膈不下(胃、脾)。食积疼痛(胃脾)。癖气并小儿食癖(小肠心主)。儿枕痛(小肠、三焦)。酒癖(胃、三焦)。腹鸣(小肠胃)。血刺痛(肝脾大肠胃)。小儿脾泻(脾肾)。泻腹痛(大肠、脾)。胸中刺痛(心)。疟疾心痛(心包络)。

上件病证。公孙悉主之。先取公孙。后取内关(秋冬八分。春夏五

内关二穴。主治二十五证。

心胸痞满(肝、胃)。吐逆不定(脾、胃)。中满不快(心、胃)。伤寒不解(心主)。胸满痰肺、心)。腹痛(胃)。泄泻滑肠(大肠)。酒痰膈痛(心主)。米谷不化(胃)。横竖 气(肝、胃)。小儿脱肛(大肠、肺)。九种心痛(心主、胃)。胁肋痛(肝、胆)。妇人血刺痛(肝)。肠鸣(大肠)。积块痛(肝、脾)。男子酒癖(脾、肺)。水膈并心下痞痛(脾、胃)。气膈食不下(胃、心、肺)。腹肋胀痛(脾、胃、心主)。肠风下血(大肠)。伤寒结胸(胃)。里急后重(小肠)。

食膈不下食(心主、胃)。疟疾寒热(胆)。

上件病证。内关悉主之(秋冬针八分。春夏针入

临泣穴主治二十五证。

足趺肿痛(胃)。手足麻(小肠、三焦)。手指战掉(肝、心主)。赤眼并冷泪(膀胱)。咽喉肿痛伤寒(膀胱)。腿胯痛(胆)。脚膝肿痛(胃、肝)。四肢不遂(胆)。头风肿(膀胱)。头项肿(膀胱)。浮风瘙痒(肺)。身体肿(肾、胃)。身体麻(肝、脾)。头目眩晕(膀胱)。筋挛骨痹(肝、胃)。颊腮痛(大肠)。雷头风(胆)。眼目肿痛(肝、心)。中风手足不举(肾)。耳聋(肾、胆)上件病证。临泣悉主之。先取临泣。后取外关(秋冬五、七分。春夏五分,灸五七壮)。

外关二穴。主治二十七证。

肢节肿痛(脾)。臂膊冷痛(三焦)。鼻衄(肺)。手足发热(三焦)。手指节痛不屈(三焦)。

眉棱遂(胆、胃)。筋骨疼痛(肝、胃)。迎风泪出(肝)。赤目疼痛(肝、心)。腰背肿疼(肾)。手足麻痛并无力(胃)。眼肿(心)。头风掉眩痛(膀胱)。伤寒表热(膀胱)。破伤风(胃)。手臂痛(大肠、三焦)。头项痛(小肠)。盗汗(心主)。目翳或隐涩(肝)。产后身肿(胃、肾)。腰胯痛(肾)。雷头风(胆)。

上件病证。外关悉主之(冬秋八分。春夏五分。灸二十七壮)。

后溪二穴。主治二十四证。

手足挛急(肝)。手足颤掉(肝、三焦)。头风痛(三焦、膀胱)。伤寒不解(膀胱)。盗汗不止(肺、心)。中风不语(包络、肝)。牙齿痛(胃、大肠)。癫痫吐沫(胃)。腰背强痛(肾)。筋骨痛(肝、胃)。咽喉闭塞(肾、肺、胃)。腮颊肿痛(胃、小肠)。伤寒项强或痛(膀胱)。膝胫肿痛(肾)。手足麻(胃)。眼赤肿(肝、心)。伤寒头痛(膀胱)。表汗不出(肺、胃)。冲风泪下(肝、胆)。破伤风眩(肝)。产后汗出恶风(肺)。喉痹(肾、肝)。脚膝腿痛(胃)。手麻痹(大肠)。

上件病证。后溪悉主之。先取后溪。后取申脉(秋冬五分。春夏三分。灸五七壮)。

申脉二穴。主治二十五证。

腰背强痛(膀胱)。肢节烦痛(肾、肝)。手足不遂(胃、胆)。伤寒头痛(膀胱)。身体肿满(胃胱)。雷头风(胆)。手臂痛(大肠)。臂冷(三焦)。产后自汗(肾)。鼻衄(肺、肝)。破伤风(肝)。肢节肿痛(胃、肾、肝),腿膝肿痛(胃)。耳聋(肾)。手足麻(胆)。吹奶(胃)。洗头风(膀胱)。手足挛(肝、肾)。产后恶风(肾)。

上件病证。申脉悉主之。先取申脉。后取后溪(秋

列缺穴。主治三十一证。

寒痛泄泻(脾)。妇人血积痛或败血(肝)。咽喉肿痛(胃)。胎死不出及衣不下(肝)。牙齿肿痛(胃、大肠)。小肠气撮痛(小肠)。胁癖痛(肝、肺)。吐唾脓血(肺)。咳嗽寒痰(肺)。 气(胃)。食噎不下(胃)。脐腹撮痛(脾)。心腹痛(脾)。肠鸣下痢(大肠)。痔痒痛漏血(大肠)。

腹痛泻痢(脾)。产后腰痛(肾、肝)。产后发狂(心)。产后不语(心包络)。米谷不化(脾、肾)男子酒癖(胃、肝)。乳痈肿痛(胃)。妇人血块(肝、肾)。温疟不瘥(胆)。吐逆不止(脾、胃)。小便下血(小肠)。小便不通(膀胱)。大便闭塞(大肠)。大便脓血(大肠)。胸膈痛痞(心、胃)。诸积聚脓痰膈(心、胃)。

上件病证。列缺悉主之。先取列缺。后取照海(秋冬五分

照海二穴。主治二十九证。

喉咙闭塞(胃)。小腹冷痛(肾、肝)。小便淋涩并不通(膀胱)。妇人血运(肺、肾)。膀胱气痛(膀胱)。胎衣不下(肾)。脐腹痛(脾)。小肠胀满(小肠)。肠癖下血(大肠)。饮食不纳反胃吐食(胃)。男子癖并酒积(肺、肝)。肠鸣下痢腹痛(大肠)。中满不快(胃)。食不化(胃)。妇人血积(肾、心主)。儿枕痛(胃、肝)。难产(肾、肝)。泄泻(脾)。呕吐(胃)。酒疾(脾)。 气(胃)。气块(脾、肝、肾)。酒痹(胃、肝)。气膈(心主)。大便不通(大肠)。食劳黄(脾、胃)肠风痒(大肠)。癖痛(肝、肺)。足热厥(心主)。

上件病证。照海悉主之。先取照海。后上法先刺主证之穴。随病左右上下所在取之。仍循扪导引。按法祛除。如病未已。必求合穴。未已。则求之须要停针待气。使上下相接。快然失其所苦。而后出针。

卷二 针灸门

论补泻说

黄帝问邪气在经。其病如何。取之奈何。岐伯对曰。邪之在经。如水得风。波涌陇起。

其行脉中。循循然其中手也。时大时小。动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卒然逢之。早遏其路吸则纳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候。故呼引针。呼尽乃去。火气皆出。故命曰泻。帝又问曰。不足者补之奈何。对曰。先必扪而循之。切而散之。

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纳针。静以久留。

以气至为故。如待所贵。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护。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惟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

端效方曰。古人云。灸熨 蒸。助阳退阴。方宜法异。自北南亨。穴真灸当。疾瘳蒸熨阳冲气壮。辛甘汤液。内外相应。卒暴阴寒。为病甚笃。先贤哲知。尚犹诫慎。消详上世。遗风垂范。再思可矣。

卷二 针灸门

论邪入皮毛经络风冷热灸法

外台秘要云。素问岐伯曰。夫邪之客于形。必先入于皮毛。留而不去。入于孙络。又留而不去。入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于五脏之决也。如此则疗其经。今邪客于皮毛。入于孙络。留而不去。闭塞不通。不得入于经。溢于大络。而奇病生焉。夫五脏六腑向导之气。顺脉而出。附经而入。终而复始。如环无端。若越其数者。则伤脉而损经。变为异病也。岐伯曰。凡欲疗风。则用火灸。风性浮轻。色或赤或白。痒多者。风热也。寒性沉重。色或青或黑。痛多者寒也。湿性萎润。色黄鲜瘀痹多湿也。此三种本同而末异也。风为百病之长。邪贼之根。一切众病。悉因风而起也。

欲灸风者。宜从少以至多也。灸寒者。宜从多以至少也。至多者从三壮、五壮、七壮又从三十、五十、七十壮。名曰。从少至多也。灸寒湿者。宜从多以至少也。从七十、五十、三十。又从七百、五百、三百。名曰从多以至少也。灸风者。不得一顿满一百。若不灸者。亦可以蒸药熨之。灸寒湿者。不得一顿满千。若不灸。亦可以蒸药熏之。风性浮。轻则易散。故从少而至多也。寒性沉。重则难消。故从多而至少也。

卷二 针灸门

诸病在阴在阳并用针药论

黄帝问于少师曰。余闻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愿闻其方。

少师答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审之阴阳。刺之有方。得病所始。刺之有理。谨度病端。

与时相应。内合于五脏六腑。外合于筋骨皮肤。是故内有阴阳。在内者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在外者筋骨为阴。皮肤为阳。

故曰。病在阴之阴者。刺阴之荣 。(阴之阴者。言五脏也)。荣者、火也。流者、荣也一穴中有三说。火者、气分也。浅也。阳分也。府之出入也。荣者、阴也。血也。肉也。藏也当除刺此。 者。土也。注也。 也。亦一穴中三义三法。土者、气分也。浅者、阳分也腑之出入也。此天地气血交变之大要也。一言可以通千通万也。 者、阴也。血也。肉也有形质也。谨当刺此。是为阴中之阴也。(以去藏病)。

病在阳之阳者。

(言六腑也。刺阳之合。)阳之合者。通言六腑之中。各有所入。为此一穴。乃胃与癸肾也。只合浮取中胃也。用药补以甘温。泻以苦寒。假令阳气下陷。入阴中,当推而扬之。

病在阳之阴者。

(筋与骨病也。刺阴之经。)刺阴之经。若筋骨之邪。在何部分。谁家筋骨。病于何脏。各脏穴中有经穴。经者气也肺主诸气。散入五脏为五经。洁古云。动而不休曰经。此天元之正气。生万物者也。

病在阴之阳者。刺络脉。

(阳之阳者。皮肤中见络脉是也。)络脉者、奇邪也。在五脏部分者、为阴络。在六腑部分者、为阳络。缪刺论中说。交经刺之。宜三棱针出血。是其法也。

病在阳者、命曰风。

此病在阳言者。十二经受风也。以高言、气分也。故身半以上。风中之也。用针当引而去之。又曰。散而去之。用药以辛温法散。通因通用。又曰。热因热用是也。

病在阴者命曰痹。

身半以上。温中之也。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得之饮食劳倦。脾胃气虚而下溜运气营气不能升降经营心肺也。

阴阳俱病。命曰风痹

(言阴阳气血俱病也)。病有形而痛者。阳之类也。无形者阴之类也。其阳完而阴伤。急治其阴。无攻其阳。有形而痛者。阴完而阳伤。急治其阳。

无攻其阴。阴阳俱动。乍有形。乍无形。加以烦心。命曰阴胜其阳。此谓不表不里。其形不久 (阴阳俱动。动者、火也。是阳之贼)。

解云。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应形。风伤筋、脉乃应。此形气内外之相应也。久痹不去于身。视其血络。尽去其血。

卷二 针灸门

诸阳受气于四肢诸阴受气于五脏论

黄帝针经云。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乎终始。五脏为记。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肢。阴受气于五脏。故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和。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五腑为阳。

足之三阳(胃胆、膀胱之经)。从元气上至目(从九泉之下至卯。在人身为目之二。皆从地出至卯也)。自子至卯一十二度半。

手之三阳(三焦、大肠、小肠之经)。上走手表(自开目时。始行阳道二十五度。此一十二度半)。自卯至午一十二度半。

手之三阴(肺、心、心包络兼之)。从手下走入腹中(自阳脏也。阳受气于四肢。自天下降行秋令。是血领诸气。乃秋自天外也)。自午至酉一十二度半。

足之三阴(脾、肾、肝之经)。元气从腹下走至足。自酉至子一十二度半。

此诸阳脏之气。受领天上。阳入于地。藏道。行冬令。入于地中。满溢不能容。地之用及天之体。左迁。上走出天。阴气上天。寒凉是也。故曰。地以阳杀阴藏。此之谓也。到此之际。阴领着阳行。便是阴血先行。阳气后行。故曰。寒胜则浮。乃阴之盛气受于腹(一十二度半)。故曰。诸阳受气于四肢。诸阴受气于五脏。此之谓也。

以上论天元真气。一昼夜五十度周于身。一刻行八丈一尺。一百三十五息。二刻转一周天。

二百七十息。行一十六丈二尺。乃一万三千五百息。脉行八百一十丈也。非经血经水者也。

十二经水左迁。元气右迁。上上下下。无有终始。

夫天真元气者。迁推。以五味营气。谷气又为阳气。又为少阳之气奉滋养者也。经云。

三阴上奉之者、此也。

卷二 针灸门

六节藏象论

夫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响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肝。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通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此说营气谷气。上升奉生者也。上升于头。入手之三阳。三阳得之。散之六腑。六腑下行。滋养五脏。通九窍。利周身百脉也。

卷二 针灸门

诸经贯舌并取廉泉辨

黄帝针经曰。手少阴之别。名通理。系舌本。是少阴之正系舌本。是太阴之正贯舌本。

足太阴之脉散舌下。足少阴之脉侠舌本。针经云。足阳明之脉。根于厉兑结于廉泉。一名舌本。

在颔下结喉上。治舌下肿难言。舌纵涎退场门噤。舌根急缩。下食难。刺疟论云。舌下两脉者廉泉也。刺禁论云。刺舌下脉太过。血不止为喑。刺节真邪论云。取廉泉穴。血变而止。

以明宜出血。禁用气针。或问。取廉泉穴二说不同。一说取颔下结喉上。一说取舌下两脉。

何者为当。答曰。舌本者。乃舌根蒂也。若取舌下两脉。是取舌梢也。舌标也。此法误也。

当取颔下者为当。此舌根也。况足阳明之脉。根于厉兑。结于廉泉。颔下、乃足阳明脉之所行也。若取舌下两脉。非阳明经也。戊与癸合。廉泉、少阴也。治涎下。解辞云。胃中热上溢。廉泉开故涎下。当出血。以泻胃中之热。又知非舌下之两脉也。以颔下喉咙者为准。胀论曰。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路也。

卷二 针灸门

辨陷下则灸

针经云。陷下则灸之。天地间无他。惟阴与阳二气而已。阳在外在上。阴在内在下。今言陷下者。阳气下陷。入阴血之中。是阴反居其上。而复其阳。脉证俱见。寒在外者则灸之。

异法方宜论云。北方之人宜灸 也。为冬寒大王。伏阳在内。皆宜灸之。以至理论。则肾主脏脏阳气在内。冬三月。主闭脏是也。若太过。则病固宜灸 。此明陷入阴水之中是也。难经云。热病在内。取阳之气穴。为阳陷入阴中。取气通天之窍穴。以火引火而导之。此宜灸也。若将有病者。以概灸之。岂不误哉。仲景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又曰。脉浮、宜以汗解。因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胜。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脉浮热甚。

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唾血。

又云。身穴三百六十有五。其三十穴灸之有害。七十九穴。刺之为灾。并中髓也。按明堂针经各条下。所说禁忌明矣。内经云。脉之所见。邪之所在。脉沉者。邪气在内。脉浮者。邪气在表。世医只知脉之说。不知病证之禁忌。若表见寒证。身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不渴欲覆浓衣裳。恶寒。手足厥。皮肤干枯。其脉必沉细而迟。但有一二证。皆宜灸之。阳气下陷故也。若身热恶热。时见躁作。或面黄咽干。嗌干。口干。舌上黄赤。时渴咽嗌痛。皆热在外也。但有一二证。皆不宜灸。其脉必浮数。或但数亦不可灸。灸之、灾害立生。若有鼻不闻香臭。鼻流清涕。眼脸时痒。或欠或嚏。恶寒。其脉必沉。是脉证相应也。或轻手得弦紧者。是阴伏其阳也。虽面赤亦宜之。不可拘于面赤色而禁之也。便有脑痛恶寒者。虽面赤宜灸风府穴。如带遍脑痛。更恶风者。邪在少阳。宜灸风池。兼灸风府。然艾炷不宜大。

但如小麦粒。一七壮足矣。若多艾注。大防损目。

卷二 针灸门

论五脏六腑治证

假令胆病。善洁。面青。善怒。得弦脉。人病心下满。当刺胆井。如见善洁。面青。善怒。

脉又弦。人病身热。当刺肝荣。如根据前色脉。人病体重节痛。当刺胆俞。如见善洁。面青。

善怒。脉又弦。人病喘咳寒热。当刺胆经。如根据前色脉。又病逆气而泄。当刺胆合。余经根据例皆仿此。

假令肝病。淋溲难。兼转筋。人病或心下满。或身热。或体重节痛。或喘咳。或逆气而泄。

根据前刺之。谓刺肝经诸穴也。脉沉而弦。假令小肠经病,面赤口干。喜笑。或心下满。刺井或身热刺荣。或体重节痛刺俞。或喘咳寒热刺经。或逆气而泻刺合。脉浮而洪。假令心经病。

烦心。心痛。掌中热。哕。脉沉而洪。或心下满。刺井。或身热刺荣。或体重节痛刺俞。或喘咳寒热刺经。或逆而泄刺合。假令胃经病。面黄善噫。善思善味。脉浮而缓。根据上法刺之。

假令脾经病。腹胀满。食不消。怠堕嗜卧。脉沉而缓。根据上法刺之。假令大肠经病。面白善嚏。悲愁不乐。欲哭。脉浮而涩。根据上法刺之。假令膀胱经病。面黑若恐欠。脉俱沉。根据上法刺之。假令肾经病。泻如下重。足胫寒而逆。脉俱沉。根据上法刺之。

卷二 针灸门

灸刺禁忌论

凡用灸刺。当先别其所宜。有偏宜刺者。若天柱、素 、禾 、肩贞、乳中、周荣、腹哀、中冲、阴陵泉、条口、犊鼻、髀关、申脉、殷门、承扶等三十一穴是也。有偏宜灸者。若络却、玉枕、承灵、角孙、神道、膏肓、会阴、横骨、青灵渊等一十六穴是也。其他并欲通行灸刺。亦有不宜灸刺者。皆有所禁。若神庭、脑户、颅囟、承泣、膻中、神阙、气冲、五里、三阳络、承筋之类。皆不可刺。脑户、风府、哑门、承光、素 、攒竹、晴明、迎香、头维、下关、脊中、心俞、白环俞、天牖、人迎、渊腋、少商、经渠、天府、阳池、地五会、阳关、伏兔之类。皆不可灸。又有鸠尾虽在可刺。更宜精详之。石门虽在可刺。在妇女则为大禁。肩 本不禁灸。亦不宜多灸。四肢虽亦可灸。然在法惟宜少灸。此数者。皆灸刺之务。

不可不知也。若不当灸而灸。不当刺而刺。皆有所伤。内经所云。刺禁其法。若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刺客主人。内陷及刺目上陷骨中脉为内漏。而聋。刺舌下。中脉大过。出血不止为喑。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刺膺中陷中脉。为喘逆仰息。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刺脊间中髓。为伛。刺背大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刺手鱼腹。内陷为肿。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鼷。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刺膝膑出腋。为跛刺隙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刺 肠内陷。为肿。刺跗上。

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刺中五脏皆死。又有大禁二十五者即五里穴也。所谓迎之五里。中道而止是也。其次。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故曰。大醉无刺。已刺无醉。大怒无刺。已刺无怒。以至大劳。新饱。大饥。大渴。

大惊。大恐。皆在切禁。若误犯之。各有可救之理。具于后云。

卷二 针灸门

奇经八脉论

论曰。脉有奇常。十二经者。常脉也。奇经八脉。则不拘于常。故曰之奇经。盖言人之气血常行于十二经脉。其诸经满溢。则流入奇经焉。奇经有八脉。督脉督于后。任脉任于前。

夹任脉者冲脉。能为诸脉之海。阳维则维络诸阳。阴维则维络诸阴。阴阳更相维持。故诸经常调。维脉之外。又有带脉者。束之犹带也。至于两足跷脉。有阴有阳。阳跷得诸太阳之别阴跷本诸少阴之别。譬犹圣人。图设沟渠。以备水潦。斯无滥溢之患。人有奇经。亦若是也。今总集奇经八脉所发者气穴去处。共成一编。

督脉。

督脉者。起于小肠以下。骨中央。女子系廷孔之端。其络循阴器。合篡间。

具绕篡后屏翳穴。别绕臀至少阴与太阳中络者。合少阴上股内廉。贯脊属肾。会于太阳。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上。入络于脑。还出别自脑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其男子循茎下至篡。与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贯腹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此生病。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女子为不孕癃痔。遗尿嗌干。治在督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侠膂上项。散上头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络肾。

实则脊强。虚则头重。取之所别。故难经曰。督脉起于下极之 。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阳脉之海也。此为病。令人脊强反折。督脉从头循脊骨入 。长四尺五寸。凡二十七穴。

任脉。

任脉者。与冲脉皆起于胞中。循腹里为经络之海。其浮而外者。循腹上行。

会于咽喉别而络唇口。血气盛。则肌肉热。血独盛。则渗灌皮肤生毫毛。妇人有余于气。不足于血。以其月事数下。任冲并伤故也。任冲之交脉。不营其口唇。故髭须不生。以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故内经曰。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属阴脉之海也。凡此任脉之行。从胞中上注目。长四尺五寸总二十四穴。

阳跷脉。

阳跷脉者。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入风池。其为病也。令人阴缓而阳急两足跷脉。本少阳之别。合于太阳。其气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营则目不合。

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阳跷脉长八尺。所发之穴。生于申脉。以附阳为隙。本于仆参。入于足少阳会于居 。入于手阳明。会于肩 。及巨骨。又与手足太阳阳维会于 。与手足阳明会于地仓。又与手足阳明会于巨 。又与任脉足阳明会于承泣。以上为阳跷脉之所发。凡二十穴。阳跷脉病者。宜刺之。

阴跷脉。

阴跷脉者。亦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至咽喉。交贯冲脉。此为病者。

令人阳缓而阴急。故曰跷脉者。少阴之别。别于然谷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鼻属目内皆。合于太阳女子以之为经。男子以之为络。两足交脉。长八尺。而阴跷之隙在交信。凡阴跷脉病。治在交信。

冲脉。

冲脉者。与任脉皆起胞中。上循脊里。为经络之海。浮而外者。循腹上行。

会于咽喉。而络唇口。故曰。冲脉者。起于气冲。并足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为散。此为病。令人逆气里急。在难经则曰。并足阳明之经。以穴考之。阳明之经。侠脐左右各二寸而上行。少阴之经。侠脐左右各五分而上行。针经所载。冲脉与督脉。同起于会阴。其在腹也。行乎幽门、通谷、阴都、石关、商曲、肓 、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凡二十二穴。皆足少阴之分也。然则冲脉并足少阴之经明矣。

阳维脉。

阳维者。维于阳。其脉起于诸阳之会。与阴维。皆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维者也。若不能相维。故为病则怅然失志。溶溶不能自收持。其脉气所发。别于金门。以阳交为隙。与手足太阳及跷脉会于 俞。与手足少阳会于天 。又会于肩井。其在头也。与足少阳会于阳白。上于本神及临泣。上至正营。循于脑空。下至风池。其与督脉会则在风府及喑门。凡此阳维脉气所发。二十四穴也。

阴维脉。

阴维者。亦维络于身。溢畜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阴维则维于阴其脉起于诸阴之交。其病与阳维同。其脉气所发者阴维之隙。名曰筑宾。与足太阴会于大横及腹哀。又与足太阴厥阴会于府舍及期门。与任脉会于天突及廉泉。天突在结喉下宛宛中。廉泉在舌本下。凡此阴维脉气所发。共一十穴。

带脉。

带脉者。起于季胁。回身一周。其为病也。腰腹纵。溶溶如囊水之状。

其脉气所发。在季胁下一寸八分正。名带脉。谓其回身一周如带也。又与足少阳会于维道。凡此带脉所发。共四穴也。

卷二 针灸门

热病灸刺法论

黄帝治热之穴。五十九 。头上五行。行五。谓督脉所过者。上星、囟会、前顶、百会、后顶共五穴。为一行。两旁各一行。谓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各二。共十穴。又次两旁各一行。谓临泣、目HT 、正营、承灵、脑空等各二。共十穴。凡二十五穴。以越诸阳之热逆也。大柱、膺俞、缺盆、背 。此八者。以泻胸中之热也。大柱、属足太阳。膺 、即中府。属手太阴。缺盆、在肩上。属手阳明。背 、即风门热府。属足太阳。气街、三里、巨虚、上下廉。此八者。以泻胃中之热也。八穴并属足阳明。经云。云门、 骨、委中、髓空。此八者。以泻四时之热也。云门、系手足太阳。 骨、即肩 。系手阳明跷脉之会。委中。 中央,系足太阳。髓空即俞系督脉五脏 旁五。此十者。以泻五脏之热也。谓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等各二。系足太阳经也。上五十九穴者。皆热之左右也。故病热则刺之。又有刺热之法。肝热、则刺足厥阴少阳。心热、则刺手少阴太阳。

脾热、则刺足太阴阳明。肺热、则刺手太阴阳明。肾热、则刺足少阴太阳。

凡热病未发。但见赤色来。皆热诊也。在颜为心热。在颐为肾热。在鼻为脾热。在左颊为肝热。在右颊为肺热。

见赤色当急刺之。审其井荣经 之分。在阴则补阳泻阴。在阳则补阴泻阳。刺热之大法也。

热穴之外。别有遗法。备载于后。

卷二 针灸门

针经直说

踝中(腕骨是也) 肩解(背后缝是也) 手阳明大肠经。

上柱骨(缺盆外横骨是也) (颧外是也颧谓项骨) 足厥阴肝经。

足跗(足面是也) 胁(膝下是也) (屈心是也) 巅(顶心是也) 人迎(气颡上两旁动脉是也) 股(大腿是也) 督脉(从人中入巅下项是也) 足少阳胆经。

颊车(宁车卷两二穴是也) 髀厌(膝下腿上节处是也) 辅骨(腹外是也) 绝骨(外踝上是也)三毛(大指上三毛是也) 马刀挟瘿(胳肘底胳 是也) 足少阴肾经。

内(腿肚是也) 痿厥(节弱是也) 手少阴心经。

锐骨(掌下节骨是也) 手厥阴心包络经。

心包(包里心之内是也) 大动(心肿是也) 手太阴肺经。

胃口(后门是也) 腋下 内(臂节是也) 足太阳膀胱经。

膊(肩后是也) 膂(脊内傍肉是也) 髀枢(膊骨节是也) 足阳明胃经。

颐后下廉(颐下周环是也) 乳内廉(乳内中间是也) 贲响腹胀(气上撞是也) 旨膺下曰胸。 骨( 骨是也) 手少阳三焦经。

膻中(胸乳之间是也) 足太阴脾经。

核骨(孤拐骨是也) 骨(胫足骨是也) 得后(大便是也) 与气(下气是也) 手太阳小肠经。

若拟得与下气注解为说文理。反害经意。不可宗则。王冰之解素问。后之明者。多有议论取舍。岂止此焉。

卷二 针灸门

窦汉卿针经气血问答

予问脉之理。果是气邪。果是血邪。答曰。气血之波澜。身体之 龠。此说特未契理。

脉者、陌也。魂魄之生气。血之府也。天地之主。万物之宗。此说极有气味。吾尝拟此予问。经之理果何意邪。答曰。气血经历之路也。故曰经。予问身寸之寸。拟何寸。答曰。以中指大指相屈如环。内侧文两角为寸。各随大小取之。手太阴经起自肺何处邪。答曰。食入于胃。

输精于脾。播气于肺。此之谓也。问曰。周身之穴。各有两如补泻时。只刺病所。两穴俱刺邪。答曰。

不然。随病左右而补泻之。左则左补泻。右则右补泻。问曰。何为络。答曰。

横者为络。络穴一十有五门。针经云。灸几壮。针讫而复灸。何也。答曰针则针。灸则灸。若针而弗灸。若灸而弗针。问曰。荣卫之理。果何为也。答曰。难经云血为荣。气为卫。荣行脉中。卫行脉外。问捻针之法。有左有右。何谓之有左。何谓之有右。答曰。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谓之左。大指往下退。谓之右。如内针时。须索一左一右。

卷三 针灸门

九针式

针。平半寸。长一寸六分。头大末锐。其病热在头身者宜此。圆针。其身圆。锋如卵形。

长一寸六分。肉气满宜此。 针。其锋如黍粟之锐。长三寸五分。脉气虚眇宜此。锋针。

其刃三隅。长一寸六分。泻热出血。发泄痼病宜此。铍针。一名破针。末如剑锋。广二寸半长四寸。破痈肿出脓血。员利针。尖如 。且员且利。中身微大。长一寸六分。调阴阳去暴痹。毫针。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长三寸六分。调经络。去疾病。长针。锋如利。长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节腠之间者。宜此。燔针。一名淬针。长四寸。风虚舍于骨解皮肤之间者。宜此。

卷三 针灸门

煮针法

危氏方云。用乌头一两。去尖。巴豆一两。硫黄麻黄各半两。木鳖子十个。同入瓷石器内。

水煮一日。洗泽之。再用止痛药没药。乳香。当归。花蕊石各半两。又如前水煮一日。取出用皂角水洗。再于犬肉内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净。端直。用松子油涂之。常近人气为妙

卷三 针灸门

折量取穴法

凡度周身孔穴远近分寸。以病患男左女右。取手中指第二节。内度两横文。相去为一寸以薄竹片点量分寸使用。或有人手长身短。或身长手短。或人长胸腹短。或人短胸腹长。揣穴尤宜用意。凡穴不离分肉之间。动脉之中。是溪谷之会。以行荣卫。以会大气。其经脉粗细状如细线。但令当经而刺之。根据法补泻。即能愈疾矣。明堂定尺寸法云。以八寸为一尺。

以八分为一寸。缘人有长短肥瘦不同。取穴不准。秦时扁鹊明堂经云。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一节为一寸。缘人有身长手短。有身短手长。取穴不准。唐时孙思邈明堂经云。取患人男左女右。大拇直节横文为一寸。以意消详。巧拙在人。亦有一法。令取男左女右手中指节第二节内度两横文。相去为一寸。自根据此寸法与人针灸疗病以来。其病多获愈。此法有准。今以为定。

卷三 针灸门

点穴法

凡点穴时。须得身体平直。四肢毋令拳缩。坐点毋令俯仰。立点毋令倾侧。坐点则坐针灸。立点则立针灸。反此,则不得其穴耳。

又云。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事。徒烧好肉。虚忍痛楚之苦。若有病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皆宜审之。

卷三 针灸门

孔穴相去法

甲乙经云。自大椎下至尾 骨。二十一椎长三尺。折量取俞穴。或云。第一椎上。更有大椎在宛宛陷中。非有骨也。有骨虚即是第一椎若以大椎至尾 二十一椎长三尺法校之。则止节云椎。每椎节长一寸四分。惟第七椎下。至于膂骨多分之七。故上七节共九寸八分分之七。下节十四椎。每椎一寸四分分之五有奇。以下七节共二寸一分分之三亦是一说也。但第一椎有骨。乃骨节之数。大椎虽无骨。实是穴名。既曰自大椎下至二十一椎。岂可不量大椎以下。或者之说。于是不通矣。

自蔽骨下至脐八寸。而中脘居其中(上下各四寸)。气论注云。中脘居心。蔽骨与脐之中是也按明常下经云。鸠尾在胸前蔽骨下五分。人无蔽骨。从岐骨际下行一寸则是。欲定中脘之穴。当详有蔽骨无蔽骨也。又当准人长短肥瘠量之。自脐下寸半为气海。三寸为丹田。至屈骨凡五寸。千金云。屈骨在脐下五寸。明堂下经亦云。屈骨在横骨上中极下一寸。当准人长短肥瘠量之。

铜人经云。幽门夹巨阙旁各五分。肓 夹脐各五分(明堂经云。在巨阙旁各夹上脘旁相去寸半。三寸)。不容在幽门旁各寸半。天枢去肓俞寸半。夹脐。期门在不容旁寸半。大横直脐旁(不容天枢期门既各寸半。则幽门肓俞各五分。误矣)。又云。肾俞在十四椎下两旁各寸半与脐平。肓门在十三椎相去各三寸。与鸠尾相直。肾俞既与脐平。肓门乃与鸠尾相直。亦可疑也。

甲乙经云。人有长七尺五寸者。发以下至颐一尺。结喉 一尺三寸。 至天枢八寸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横骨内辅上廉至下廉三寸半。内辅下廉至内踝一尺三寸。内踝至地三寸。又膝 至跗属一尺六寸。跗属至地三寸。又肩至肘一尺七寸。肘至腕一尺二寸半。

腕至中指本节末四寸半。

卷三 针灸门

点灸法

千金方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文理解节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决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许希亦云。或身短而手长。或手短而身长。或胸腹短。或胸腹长。或瘠。或肥。又不可以一概论也。又云。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

卷三 针灸门

穴名同异

手有三里五里。足亦有三里五里。手有上廉下廉。足亦有上廉下廉。侧头部有窍阴。足少阳亦有窍阴。偃伏部有临泣。足少阳亦有临泣。既有五里矣。劳宫亦名五里。既有光明矣。攒竹亦名光明。肩有肩井。又有所谓中肩井。足有昆仑。又有所谓下昆仑。太渊太泉之名或殊天鼎天顶之字有异。丹田初非石门。禾 亦非和 。阳跷实为申脉。本非跗阳。阴跷实为照海。本非交信。肩 之名。扁骨见于外台。悬钟之名。绝骨童子 之名。前关见于千金注如此者众。可不审处而针灸耶。苟不审处。则差之毫厘。有寻丈之谬矣。爰举其略。以示世医。俾之谨于灸穴也。

卷三 针灸门

制熟艾法

陈艾好灸。不以多少。择取叶。入臼内用木杵轻捣令热。以细筛隔去青滓。再捣再筛。

如此三次。别以马尾罗子隔之。更再捣罗筛。候柔细黄热为度。

卷三 针灸门

艾炷大小法

千金方云。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乃小作之(又云。小儿七日以上周年已还。不过七壮。炷如雀粪)。明堂下经云。凡灸。欲艾炷若根下广三分。若不三分即火气不能远达。病未能愈。则是艾炷欲其大。惟头与四支则艾炷欲其小。明堂上经乃云艾炷根据竹筋头作。其病脉粗细状如线。但令当脉灸之。如雀粪大炷。亦能愈疾。又有一途如腹内疝瘕 癖块伏梁气等。惟须大艾炷。故短剧曰。腹背烂烧四支。则但去风邪而已。

如巨阙鸠尾。虽是胸腹穴。灸之。不过四七炷。只根据竹筋头大。但令正当脉灸之。艾炷若大复灸多。其人永无心力。如头上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脚灸多。令人血脉枯竭。四肢细而无力。既失精神。又加于细。令人短寿。此论甚当。故备着之。

卷三 针灸门

点灸火法

明堂下经云。古来灸病。忌松柏枳 榆枣桑竹八木。切宜避之。有大珠曜日。以艾承之得火有此火镜曜日。亦以艾引得火。此火皆良。诸番部落。用镔铁击KT 石。得火出以艾引之。

凡人卒难备。即不如无木火青麻油点灯。灯上烧艾茎点灸是也。兼滋润灸疮至愈不疼痛。用蜡烛更佳。良方云。凡取火者。宜敲石取火(今舟行人以铁钝刀击石。先以纸灰为火。纸在下承之亦得火)。或用水晶镜。于日得太阳火为妙。太阴则以槐木取火。

卷三 针灸门

下火法

凡下火点灸。欲令艾炷根下亦辉广三分。若不三分。孔穴不中。不合经络。缘荣卫经脉气血通流。各有所主。灸穴不中。即火气不能远达。而病未能愈也。

卷三 针灸门

定灸多少法

凡灸头与四肢。皆不令多灸。缘人身有三百六十五络。皆归于头。头者。诸阳之会也。

若灸多。令人头旋目眩。远视不明。缘头与四肢肌肉薄。若并灸。则气血滞绝于注下。宜歇火气少时。令气血遂通。再使火气流行。候主数足。自然除病。宜详察之。

卷三 针灸门

用火法

古来用灸病。忌八般木火。切宜避之。八木者。松木火难瘥增病。柏木火伤神多汗。竹木火伤筋目暗。榆木火伤骨失志。桑木火伤肉肉枯。枣木火内伤吐血。柘木火大伤气脉。橘木火伤荣卫经络。

卷三 针灸门

定发际法

凡灸发际。如是患人有发际正齐。根据明堂所说。易取其穴。如是患人先因疾患。后脱落尽发际。或本人额项无发。难凭取穴。今定患人两眉中心直上三寸为发际。后取大椎直上三寸为发际。以此为准。明堂上经云。如后发际亦有项脚长者。其毛直至骨头。亦有无项脚者。毛齐至天牖穴。即无毛根。如何取穴。答曰。其毛不可辄定。大约如此。若的的定风府正相当即测量相去各二寸。此为定穴。

卷三 针灸门

论壮数多少法

千金方云。凡言壮数。若丁壮病根深笃。可倍于壮数。老少羸弱。可减半(又云。小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不过七壮。炷如雀屎)。扁鹊灸法。有至五百壮千壮。曹氏灸法。有百壮有五十壮。短剧诸方亦然。惟明堂本经多云。针入六分灸三壮。更无余论。故后人用法不准惟以病之轻重而增损之。凡灸头顶止于七壮。积至七七壮止。同人若治风。则灸上星前顶百会皆至二百壮。腹背宜灸五百壮。若鸠尾巨阙。亦不宜多。四肢但去风邪。不宜多灸。灸则四肢细而无力。明堂上经而千金。于足三里穴乃云。多至二三百壮。心俞禁灸。若中风则急灸至百壮。皆视其病之轻重而用之。不可泥一说而又不知其有一说也。下经只云。若是禁穴明堂亦许灸一壮至三壮。恐未尽也。又云。凡宦游吴蜀。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切令疮渐瘥则瘴疠瘟疟毒瓦斯不能着人。故吴蜀多行灸法。有阿是之法。言人有病。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或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

卷三 针灸门

用针呼吸法

呼不过三。吸不过五。呼外捻针回经气。吸内捻针行经气。

卷三 针灸门

针灸须药

千金方云。病有须针者。即针刺以补泻之。不宜针者。直而灸之。然灸之大法其孔穴与针无忌。即下白针或湿针讫乃灸之。此为良医。其香港脚一病。最宜针。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

非良医也。针灸而药。药而不针。亦非良医也。但恨下里间。知针者鲜尔。所以学人须解用针。燔针白针皆须妙解。固是良医。此言针灸与药之相须也。今人或但针而不灸。灸而不针或惟用药而不知针灸者。皆犯孙真人所戒也。而世所谓医者。则但知有药而已。针灸则未尝过而问焉。人或诘之。则曰。是外科也。业贵精。不贵杂也。否则曰。富贵之家。未必肯针灸也。皆自文其过尔。吾故详着千金之说。以示人云。

卷三 针灸门

审方书

经云。爪甲与爪甲角间。与外间内侧与外侧。与夫陷者宛宛中。要精审其某穴去某处几寸。与其穴去处同者。自各有经络。

卷三 针灸门

候天色法

凡点灸时。若值阴雾大起。风雪忽降。猛雨炎暑。雷电虹 。临时且停。候待晴明。即再下火灸。灸时不得伤饱。大肌。饮酒大醉食生硬物。兼忌思虑愁忧。怨怒呼骂。吁嗟叹息。一切不详。忌之大吉。千金云。日正午以后。乃可灸。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旦。谷气虚。令人癫 。不可针灸。卒急者。不用此例。

卷三 针灸门

用针略例

夫用针刺者。先明其孔穴。补虚泻实。送坚付濡。以急随缓。荣卫常行。勿失其理。夫为针者。不离乎心。口如衔索。目欲内视。消息气血。不得妄行。针入一分。知天地之气。针入二分。知呼吸出入水火之气。针入三分。知四时五行五脏六腑逆顺之气。针皮毛腠理者。勿伤肌肉。针肌肉者。勿伤筋脉。针筋脉者。勿伤骨髓。针骨髓者。勿伤诸络。东方甲乙木。

主人肝胆筋膜魂。南方丙丁火。主人心小肠血脉神。西方庚辛金。主人肺大肠皮毛魄。北方壬癸水。主人肾膀胱骨髓精志。中央戊己土。主人脾胃肌肉意智。针伤筋膜者。令人忤视失魂。伤血脉者。令人烦乱失神。伤皮毛者。令人上气失魄。伤骨髓者。令人呻吟失志。伤肌肉者。令人四肢不收失智。此为五乱。因针所生。若更失度者。有死之忧也。所谓针能杀生人。不能起死人。谓愚人妄针必死。不能起生人也。又须审候。与死同状者。不可为医。与亡国同政者。不可为谋。虽圣智神人。不能活死人。存亡国也。故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凡愚人贪利。不晓于治乱存亡。危身灭族。彼此俱丧。亡国破家。亦医之道也。凡用针之法以补泻为先。呼吸应江汉。补泻较升斗。经纬有法则。阴阳不相干。震为阳气始(火生于寅)。兑为阴气终(戌为上墓)。坎为太玄华(冬至之日。夜半一阳爻生)。离为太阳精(为中女之象)。欲补从 阳(补不至巽。足地户为地虚)。欲泻从西北(向寅至午)。针出从月光(从申为日月向午之光位)。如此思五行气。以调荣用卫。以将息之。是曰随身宝用锋针。针者。

除疾速也。先补五呼。刺入五分。留十呼。刺入一寸。留二十呼。随时而将息之。刺急者。

深内而久留之。刺缓者。浅内而疾发针。刺大者微出其血。刺滑者疾发针。浅而内则久留之刺涩者。必得其脉。随其逆顺。久留之。疾出之。压其穴。勿出其血。诸小弱者。勿用大针。然气不足。宜调以百药。余三针者。正中破痈坚瘤结息肉也。亦治人疾也。火针亦用锋针。以油火烧之。务在猛热。不热。即于人有损也。隔日一报。三报之后。当脓水大出为佳巨阙太仓上下脘此一行。有六穴。忌火针也。大症块。当停针转动更为佳。每针。常须看脉。脉好乃下针。脉恶勿乱下针也。一宿发热恶寒。此为中病。勿轻视之。

卷三 针灸门

灸例

凡孔穴其身皆是。脏腑荣卫。血脉通流。表里往来。各有所主。临时救难。必当审详。

人有老小。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商量准而析之。无得一概。致有差失。其尺寸之法古者八寸为尺。仍取病者男左女右手中指上第一节为一寸。亦有长短不定者。即取手大拇指第一节横度为一寸。以意消息。巧拙在人。其言一夫者。以四肢为一夫。又以肌肉文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及以手按之病者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经曰。横三间寸者则是三灸。两间一寸有三灸。灸有三分三壮之处。即为一寸。黄帝曰。灸不三分。是谓徒冤炷务大也。小弱炷乃小作之。以意商量。凡点灸法。皆须平直四体。无使其倾侧。灸时。孔穴不正无益。于是徒破好肉耳。若坐点则坐灸之。卧点则卧灸之。立点则立灸之。反此亦不得其穴矣。凡言壮数者。若丁壮遇病病根深笃者。可多倍于其数。其人老少微弱者。可复减半。根据扁鹊灸法。有至五百壮千壮。皆临时消息之。明堂本经多云。针入六分灸三壮。

更无余论。曹氏灸法有百壮者。有五十壮者。短剧诸方亦皆有此。仍须准病轻重以行之。不可胶柱守株。凡新生儿七日以上。周年以还。不过七壮。炷如雀屎。大凡灸当先阳后阴。言从头向左而渐下。次后头向右而渐下。先上后下。皆以日正午以后乃可下火灸之。时谓阴气未至。灸无不着。午前平旦。谷气虚冷癫眩。不可灸也。慎之。其大法如此。卒急者。不可用此例。灸之生熟法。腰以上为上部。腰以下为下部。外为阳部为荣。内为阴部为卫。故脏腑周流。名曰经络。是故丈夫四十以上。气在腰。老妪四十以上。气在乳。以丈夫先衰于下妇人先衰于上。灸之生熟亦宜樽而节之。法当随病迁变。大法外气务生。内气务熟。其余随宜耳。头者身之元首。人神之所法。气口精明三百六十五络。皆上归于头。头者为阳之会也。故头病必宜审之。灸其穴。不得乱灸。过多伤神。或使阳精圆熟令阴魄再足。是以灸头不得满百。脊背者。是体之横梁。五脏之所系着太阳之会合。阴阳动发。冷热成疾。灸太阳热大。害人也。脚臂手足者。人之枝干。其神系于五脏六腑。随血脉出。能远近采物。临深履薄。养于诸经。其地狭浅。故灸宜少。灸过多。即内神不得入。精神闭塞。痞滞不仁。

即臂不举。故四肢之灸。不宜太熟也。然若腹脏之内。为性贪于五味。无厌成疾。风寒结痼水谷不消。宜当熟之。然大杼脊中肾 膀胱八 可至二百壮。

心主手足太阴可至六七十壮。三里太溪太冲阴阳一陵泉。上下二廉。可至百壮。腹上下脘中脘病。莫若灸之宜熟。若治诸阴阳风热者。脉大者。以锋针刺之。间日以报之。若治诸邪风鬼注痛处少气。以毫针去之。随病轻重用之。表针内药。随时用之。消息将之。与天同心百年永安。终无横病。此要略说之。非贤勿传。秘之。凡微数之脉。慎不可灸。伤血脉。

焦筋骨。凡汗以后勿灸。此为大逆。浮脉热甚勿灸。头面目咽灸之最欲生少。手臂四肢灸之欲须少熟。亦不宜多。胸背腹灸之。尤宜大熟。其腰脊欲须少主大体。皆须以意商量。临时迁改。应机千变万化。难以一准耳。其温病随所着而灸之。可百壮余。少至九十壮。大杼胃脘可五十壮。手心主手足太阳可五十壮。三里曲池太冲可百壮。皆三报之。乃可愈耳。风劳沉重九部尽病。及毒瓦斯为疾者。不过五十壮。亦宜三报之。若攻脏腑。或心腹疼者。亦宜百壮。若卒报百病鬼魅所着者。灸头面四肢宜多。灸腹背宜少。其多不过五十壮。少不减三五七九壮。凡阴阳濡风口 僻者。不过三十壮。三日一报。报如前微者三报。重者九报。此风气濡微细入故宜缓火温气推排。渐抽以除耳。若卒报摧迫。则流行细入成痼疾。不可愈也故宜缓火。凡诸虚疾水谷沉结流离者。当灸腹背宜多。而不可过百壮。大凡人有卒暴得风或中时气。凡百所苦。皆须急灸疗。慎勿任其停滞也。若旺相者。可得无他。不尔渐久,后皆难愈。深宜知此一条。

卷三 针灸门

补泻法

夫行针者。当刺之时。口温针暖。先以左手揣按其所针荣 之处。弹而弩之。爪而下之扪而循之。通而取之。随病咳嗽一声。右手持针而刺之。春夏二十四息。秋冬三十六息。徐出徐入。气来如动脉之状。补者。随经脉推而内之。左手闭针空。徐出针。而疾按之。泻者。

迎经脉动而伸之。左手开针空。疾出针而徐按之。随而济之。是谓补。迎而夺之是谓泻。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一十二经之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

卷三 针灸门

灸用火善恶补泻法

凡四肢者。身之支干也。其气系于五脏六腑。其身度浅薄。灸之不欲过多。须根据经数也过谓余病。则宜根据之。若香港脚。不拘此例。风毒灸之。务欲多也。根据此经数。则卒难愈疾。小品论灸有八木火。明堂论灸之补泻法。若能根据之。应有道理。八木之火。凡灸用松木火则难愈。柏木火则疮多汁。橘木火则伤皮。桑木火则肉枯。枣木火则体消。竹木火则伤筋。多壮则筋纵。枳木火则陷脉溃。榆木火则伤骨。多壮则骨枯。凡八木之火。皆不可用也。火用阳燧之火。其次用KT 石之火。天阴则用槐木之火。阳燧是以火珠向日下以艾于下承之。便得火也。KT 石似玉坚。以此石击镔铁。即火出。仍以极烂榆木承之即得亦用艾取之。此是匈奴火法。今北人犹尔。灸有补泻者。甲乙经云。用灸补者。无吹其火须自灭也。以灸泻者。疾吹其火。付其艾。须其火灭也。此言以口吹艾炷令疾灭。即是泻也。不吹听其自灭者。即补也。短剧又云。黄帝曰。灸不过三分。是谓从穴。此言作艾炷欲令根下阔三分也。若减此。则不履孔穴。不中经脉。火气不行。不能除病也。若江南岭南寒气既少。当二分为准。燧小不得减一分半也。婴儿以意减之。凡灸疮得脓增坏。其病乃出。

疮不坏则病不除已。甲乙经云。灸不发者。用故履底灸热熨之。三日即发也。甚宜解此。又近有苏恭。善医此疾。驰名于上京。显誉于下邑。撰香港脚方卷论。则信为指南。叙灸亦未成胶柱。乃云。毒瓦斯如贼。何必要在大门出。腹背手足。皆须灸也。愚谓灸痛风毒所攻腹。则引贼入室。如何令贼出门。特宜知之。不可轻脱。若手指疾闷。灸无妨也。若病患患热病者。

觉针气至病所。即退针三二分。令病患口吸气。鼻出气。根据经生成数数之。觉针下阴气隆至根据前法出针。若病患患寒病者。觉针气至病所。即进针至二三分。令病患鼻吸口呼。根据本经生成数数之。觉针下阳气隆至。根据前法出针。假令补冷。先令病患咳嗽一声。得入腠理。

复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吹下针。至六七分。渐进肾肝之部。停针。徐徐良久。复退针一豆许。

乃捻针。问病患觉热否。然后针至三四分。及心肺之部。又令病患吸气内针。捻针。使气下行至病所。却外捻针。使气上行。直过所针穴一二寸。乃吸而外捻针出。以手速按其穴。此为补。夫病后热者。治之以寒也何如。须其寒者。先刺入阳之分。后得气推内至阴之分。复令病患地气入而天气出。谨按生成之息数足。其病患自觉清凉矣。夫病恶寒者。治之以热也何如。须其热者。先刺入阴之分。后得气徐引针。至阳之分。复令病患天气入而地气出。亦谨按生成之息数足。其病患自觉和暖矣。

卷三 针灸门

迎随补泻法

经云。东方实而西方虚。泻南方而补北方。何谓也。此实母泻子之法。非只刺一经而已假令肝木之病实。泻心火之子。补肾水之母。其肝经自得其平矣。五脏皆根据此而行之。

卷三 针灸门

真言补泻手法

左手掏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针入透于腠理。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吹针至分寸。待针头沉紧。时转针头。以手循扪。觉气至却回。针头向下。觉针头沉紧。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出针。乃闭其穴(谓一手急捻孔是也)。虚羸气弱痒麻者。补之。

卷三 针灸门

真言补泻手法

左手掏穴右手置针于穴上。令病患咳嗽一声。针入腠理。复令病患吸气一口。随吸气入针至分寸。觉针沉紧。转针头向病所。觉气至病。若觉病退。便转针头下以手循扪。觉针沉闷。

令病患吹气一口。随吹气一口而徐出其针。则不闭其穴。命之曰泻。丰肥坚硬疼痛者。泻之

卷三 针灸门

素问泻必用方补必用圆法

夫泻必用方。以气方盛也。以月方满也。以日方温也。以身方定也。以息方吸而内针。

及复候其方吸而转。及复候其方呼而徐引针。故曰泻。夫补必用圆。圆者行也。行者移也。谓行不宜之气。移未复之脉。故刺必中其荣。又复候吸而推针至血。故圆与方非针也。余不知圣人之意。请后之明达之士详究焉。

卷三 针灸门

春夏刺浅秋冬刺深法

内经曰。病有浮沉。刺有深浅。各正其理。无反其道。然春夏为阳。其气在外。人气亦浮。

凡刺者。故浅取之。秋冬为阴。其气在内。人气在脏。凡刺者。故当深取之。又言。春夏各致一阴。秋冬各致一阳者。谓春夏为阳。谓阴所养。故刺之各致一阴。秋冬为阴。谓阳所养故刺之各致一阳。春夏温必致一阴者。谓下针深刺至肾肝之部。得其气针便出之。是以引持之阴也。秋冬寒必致一阳者。谓下针浅刺至心肺之部。得其气推而内之良久出针。是推内之阳也。故素问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也。

卷三 针灸门

生成数法

冷补之时。使气至病。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患鼻中吸气出。自觉热矣。当热泻之时。

使气至病。更用生成之息数。令病患鼻中出气。口中吸气。按所病脏腑之数。自觉清凉矣。

卷三 针灸门

手指补泻法

经云。凡补泻。非必呼吸出内。而在乎手指何谓也。故摇、动、进、退、搓、盘、弹、捻、循、扪、摄、按、爪切是也。略备于后。

动者。如足不能行。将针伸提而已。

退

退者。为补泻欲出针时。各先退针一豆许。然后却留针。方可出之。此为退也。

搓者。凡令人觉热。向外似搓线之貌。勿转太紧。治寒而里卧针。根据前转法以为搓也。

进者。凡不得气。男外女内者。及春夏秋冬各有进退之理。此之为进也。

盘者。为如针腹部。于穴内轻盘摇而已。为盘之也。

摇者。凡泻时。欲出针。必须动摇而出者也。

弹者。凡用补时。可用大指甲。轻弹针。使气疾行也。如泻。不可用也。

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识手左右也。左为外。右为内。慎记耳。

循者。凡下针于穴部分经络之处。用手上下循之。使气血往来而已。经云。

推之则行。引之则止。

扪者。凡补时。用手扪闭其穴是也。

摄者。下针如气涩滞。随经络上。用大指甲上下切其气血。自得通行也。

按者。以手捻针无得进退。如按切之状是也。

爪者。凡下针用手指作力置穴。有准也。

切者。凡欲下针。必先用大指甲左右于穴切之。令气血宣散然后下针。是不伤荣卫故也。

卷三 针灸门

呼吸补泻法

补泻者。言呼吸出内以为其法。补之时。从卫取气也。取者。言其有也。素问曰。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弩之。爪而下之。通而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呼尽内针。静以久留。以气至为故。如待贵宾。不知日暮。其气以至。适而自获。候吸引针。气不得出。各在其处。推阖其门。令神气存。大气留止。故命曰补。是取其气而不令气大出也。当泻之时从荣置其气。而不用也。故素问曰。吸则内针。无令气忤。静以久留。无令邪布。吸则转针。以得气为故。候呼引针。呼尽乃去。大气皆出。故命曰泻。泻者。是置其气而不用也。

若阳气不足。而阴气血有余者。当先补阳而后泻阴。阴血不足而阳气有余者。当先补阴而后泻阳。以此阴阳调和。荣卫自然通行。此为针之要也。

卷三 针灸门

夫妇配合

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阴日阴时则当刺阴干。阳日阳时则当刺阳干。故阴阳者气血也。

阴日血先气后。阳日气先血后。经云。荣行脉中。卫行脉外。然阴日虽遇阳时。刺阴干者何也。盖阴日血先行引气。后随血入脉中而行。此为妇有气。夫往从之者。故阴干是也。阳日虽遇阴时。刺阳干者何也。盖阳日气先行引血。后随气流注在脉外而行。此为夫有气。妇往从之者。故阳干是也。如斯之论。此之谓也。

卷三 针灸门

经络取原法

本经原穴者。无经络逆从子母补泻。凡刺原穴。诊见动作来应手而纳针。吸则得气。无令出针。停而久留。气尽乃出。此拔原之法也。

卷三 针灸门

王海藏拔原法

假令针肝经病。于本经原穴针一针。如补肝经来。亦于本经原穴补一针。如泻肝经来。

亦于本经原穴泻一针。如余经有补泻。针毕仿此例。亦补泻各经原穴。

手太阴之原出于太渊。手少阴之原出于神门。手厥阴之原出于大陵。手太阳之原出于腕骨。手阳明之原出于合谷。手少阳之原出于阳池。足太阴之原出于太白。足少阴之原出于太溪。足厥阴之原出于太冲。足太阳之原出于京骨。足阳明之原出于冲阳。足少阳之原出于丘墟。

凡此十二原穴。非泻子补母之法。虚实通用。故五脏六腑有病。皆取其原是也。

井主心下满。荣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嗽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卷三 针灸门

经络俞穴配合法

五脏六腑。各有井荣俞经合。腑为阳。脏为阴。阳主表。阴主里。故为阴阳荣卫相合。

其中阴井乙木。阳井庚金。阴荣丁火。阳荣壬水。阴俞己土。阳俞甲木。阴经辛金。阳经丙火。

阴合癸水。阳合戊土。故阴阳俞荣而各不同。有配之法。名曰对刺。手之三阴。始于癸而终于乙。手之三阳。始于庚而终于戊。足之三阳。始于戊而终于庚。足之三阴。始于乙而终于癸。手之阴阳。阴逆阳顺。足之阴阳。阳逆阴顺。此阴阳逆顺。不可不知也。

卷三 针灸门

十二经是动所生之病

手太阴肺之经

是动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是谓臂厥。主肺。

所生病。咳嗽上气。喘。喝。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卒遗失无度。

手太阳小肠经

是动病。嗌痛。颔肿。不可回顾。肩似拔。 似折。主液。

所生病。耳聋。目黄。颊颔肿。颈肩 肘臂外后廉痛。

手阳明大肠经

是动病。齿痛 肿。主津。

所生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 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足厥阴肝之经

是动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 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粗脱色。主肝。

所生病。胸满。呕逆。洞泄。狐疝。遗溺。闭癃。

足少阳胆之经

是动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主骨。

所生病。头痛。角颔肿痛。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卒肿。马刀挟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足少阴肾之经

是动病。饥不欲食。面黑如炭色。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KT KT 无所见。

心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若人将捕之。是谓骨厥。主肾。

所生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 。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手少阴心之经

是动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谓臂厥。主心。

所生病。目黄胁痛。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手厥阴心包络经

是动病。手心热。肘臂挛急。腋肿。甚则胸胁肢满。心中 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主脉。

所生病。烦心。心痛。掌中热。

足太阳膀胱经

是动病。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似结。 似裂。是谓踝厥。主筋。

所生病。痔。疟。狂癫疾。头囟顶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 脚皆痛。小指不用。

足阳明胃之经

是动病。凄凄然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谓 厥。主血。

所生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 唇胗。颈项肿。喉痹。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免 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已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肌。溺色黄。气不足。则身已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手少阳三焦经

是动病。耳聋。浑浑 。嗌肿喉痹。主气。

所生病。汗出。目锐 痛。颊肿。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足太阴脾之经

是动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

主脾。

所生病。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趾不用。

卷三 针灸门

云岐子论经络迎随补泻法

能知迎随。可令调之。调气之方。必别阴阳。阴阳者。知荣卫之流行逆顺。经脉往来终始。

凡用针。顺经而刺之。为之补。迎经而夺之。为之泻。故迎而夺之。安得无虚。随而取之。

安得无实。此谓迎随补泻之法。

卷三 针灸门

古法流注

经云。其气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注足阳明太阴。太阴注手少阴太阳。太阳注足太阳少阴少阴注手心主少阳。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注还于手太阴。如环无端。周流不息。昼夜行流。与天同度。此法如气血所生之经络。于一经中井荣 经合。迎随补泻之法。亦用东方实而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是也。

卷三 针灸门

四季人神不宜灸

春在左胁。秋在右胁。夏在脐。冬在腰。

卷三 针灸门

逐日人神歌诀

一足大趾鼻小指。二踝发际外踝中。三股牙齿肝及足。四腰胃脘手阳明。五口遍身还在手。

六手指间又在胸。七踝气冲并在膝。八脘股内及阴中。九尻在足胫膝经。十腰在背足趺中。

卷三 针灸门

十二支人神所在诸法

子日(在目孙氏云在肩口)。丑日(在耳及腰)。寅日(在胸又云在口)。卯日(在脾孙氏云在鼻)辰日(在腰)。巳日(在头口孙氏云在手)。午日(在心腹)。未日(在两足心孙云在足)。申日(在肩及额又云头腰)。酉日(在胫孙氏云在背)。戌日(在咽喉孙氏云在头一作项)。亥日(在背颈又在两膝孙氏云在项)。

又法

甲乙日(忌寅时不灸头)。丙丁日(忌辰时不灸耳)。戌巳日(忌午时不灸发顶。一云不灸膝膑)。壬癸日(忌酉时。不灸足)。

又法

每月六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二日。二十四日。小尽日。甲辰庚寅乙卯丙辰辛巳。

五辰五酉。五未八节日。前后各一日。若遇以上日并凶。不宜灸之。

又法

正月丑。二月戌。三月未。四月辰。五月丑。六月戌。七月未。八月辰。九月丑。十月戌。十一月未。十二月辰。

又法

男忌 壬辰。甲辰。己巳。丙午。丁未。

女忌 甲寅。乙卯。乙酉。乙巳。丁巳。

又法

男忌戌(又云忌阴日)。女忌(孙氏云忌巳又云忌破日)。

又法

丙子日天子会。壬子日百王会。甲子日太子会。丁丑日三公会。丙辰日诸侯会。辛卯日大夫会。癸卯日人臣会。乙亥日以上都会。

又法

木命人行年在木不宜针及服青药。

火命人行年在火不宜针及服赤药。

土命人行年在土不宜吐及服黄药。

金命人行年在金不宜灸及服白药。

水命人行年在水不宜下利及服黑药。

凡医者不知此法下药。若遇命厄会深者。下手即死。

又法

立春春分脾。立夏夏至肺。立秋秋分肝。立冬冬至心。四季十八日肾。

卷三 针灸门

每月血支

正月丑。二月寅。三月卯。四月辰。五月巳。六月午。七月未。八月申。九月酉。十月戌。十一月亥。十二月子。

卷三 针灸门

避人神等法

千金云。欲行针灸。先知行年宜忌。及人神所在。不与禁忌相应即可。故男忌除。女忌破。

男忌戊。女忌巳。酉日神忌。有每月忌。有十二时忌。有四季忌。人神有十二部。又有九部旁通人神。有杂忌。旁通又有所谓血支。血忌之类。凡医者不能不知此。

卷三 针灸门

旁通十二经络流注孔穴

r旁通十二经络流注孔穴 p06-d7a1.bmp r

卷三 针灸门

人神所在不宜针灸

一日在足大趾。二日在外踝。三日在股内。四日在腰间。五日在口舌。六日在两手。七日在内踝。八日在足腕。九日在尻。十日在腰背。十一日在鼻柱。十二日在发际。十三日在牙齿十四日在胃脘。十五日在遍身。十六日在胃。十七日在气冲。十八日在股内。十九日在足二十日在踝。二十一日在小指。二十二日在内踝。二十三日肝及足。二十四日手阳明二十五日足阳明。二十六日在胸。二十七日在膝。二十八日在阴。二十九日在膝胫。三十日在足趺。

卷三 针灸门

十二部人神不宜灸

建日在足禁晡时。除日在眼禁日入。满日在腹禁黄昏。平日在背禁人定。定日在心禁夜半。

执日在手禁鸡鸣。破日在口噤平旦。危日在鼻禁日出。成日在唇禁食时。收日在头禁禺中。

开日在耳禁午时。闭日在目禁日 。

卷三 针灸门

十二时忌不宜灸

子时在踝。丑时在头。寅时在耳。卯时在面。辰时在项。巳时在乳。午时在胸。未时在腹。申时在心。酉时在背。戌时在腰。亥时在股。

卷三 针灸门

每月忌日不宜针灸出血

正月丑日。二月未日。三月寅日。四月申日。五月卯日。六月酉日。七月辰日。八月戌日。九月巳日。十月亥日。十一月午日。十二月子日。

卷三 针灸门

十二部年人神不宜灸

一岁。十三。二十五。三十七。四十九。六十一。七十三。八十五。人神在心(一云头)二岁。十四。二十六。三十八。五十。六十二。七十四。八十六。人神在喉。

三岁。十五。二十七。三十九。五十一。六十三。七十五。八十七。人神在头。

四岁。十六。二十八。四十。五十二。六十四。七十六。八十八。人神在肩。

五岁。十七。二十九。四十一。五十三。六十五。七十七。八十九。人神在背。

六岁。十八。三十。四十二。五十四。六十六。七十八。九十。人神在腰。

七岁。十九。三十一。四十三。五十五。六十七。七十九。九十一。人神在腹。

八岁。二十。三十二。四十四。五十六。六十八。八十。九十二。人神在项。

九岁。二十一。三十三。四十五。五十七。六十九。八十一。九十三。人神在足。

十岁。二十二。三十四。四十六。五十八。七十。八十二。九十四。人神在膝。

十一岁。二十三。三十五。四十七。五十九。七十一。八十三。九十五。人神在阴。

十二岁。二十四。三十六。四十八。六十。七十二。八十四。九十六。人神在股。

卷三 针灸门

九部旁通人神不宜灸

r九部旁通人神不宜灸 p06-d7a2.bmp r

卷三 针灸门

新忌旁通不宜灸

r新忌旁通不宜灸 p06-d7a3.bmp r忌若逢病患厄会。男女气怯。下手至困。通人达士。岂拘此哉。若遇急卒暴患。不拘此法。

许希亦云。若人病卒暴。宜急疗。亦不拘此。故后之医者。亦云卒暴之疾。须速灸疗。一日之间。止忌一时是也。

卷三 针灸门

针禁忌法

大寒无刺。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空无治。新内无刺。已刺无内。大怒无刺。已刺无怒。

大劳无刺。已刺无劳。大醉无刺。已刺无醉。大饱无刺。已刺无饱。大饥无刺。已刺无饥。

大渴无刺。已刺无渴。

乘车来者。卧以休息。如食顷。乃刺之。步行来者。坐以休息。如行十里顷乃刺之。大惊大恐。必定其气乃刺之。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脾十五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肾三日死。其动为嚏(刺中五脏死日变动出素问刺禁篇。又诊要经篇云。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又四时刺逆从篇云。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王冰注云。此三论。皆岐之言。而不同者。传之误也)。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刺中膈为伤中。不过一岁必死。刺趺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刺面中流脉不幸为肓。刺客主人内陷中脉。

为漏为聋。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刺膝膑出液为跛。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刺足下布胳中脉。血不出为肿。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刺隙中大脉。令人仆脱色。刺膺中陷中脉为肺为喘逆仰息。刺气冲中脉血不出为肿鼠鼷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不屈伸。刺脊间中髓为伛。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刺乳上乳中乳房为肿根蚀。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嗽逆。刺小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小腹满。刺手鱼腹内陷为肿。刺 阳内陷为肿。刺目眶上陷骨中脉为漏为肓。

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神庭禁不可刺。上关刺不可深。缺盆刺不可深。颅息刺不可多出血,脐中禁不可刺。左角刺不可久留。人迎刺过深杀人。云门刺不可深(经云。云门刺不可深。今则都忌不刺。学人宜详息之)。五里禁不可刺。伏兔禁不可刺(按甲乙足阳明经。伏兔刺入五分。则不当禁)。三阳络禁不可刺。复溜刺无多见血。承筋禁不可刺。然骨刺无多见血。乳中不可刺。鸠尾不可刺。

卷三 针灸门

针忌

千金方云。夫用针者。先明其孔穴。补虚泻实。勿失其理。针皮毛腠理勿伤肌肉。针肌肉勿伤筋脉。针筋脉勿伤骨髓。针骨髓勿伤诸络。伤筋膜者。愕视失魂。伤血脉者。烦乱失神。

伤皮毛者。上气失魄。伤骨髓者。呻吟失志。伤肌肉者。四肢不收失智。此为五乱。因针所生若更死。度有死之忧也。

卷三 针灸门

灸禁忌法

头维禁不可灸。承光禁不可灸。脑户禁不可灸。风府禁不可灸。哑门禁不可灸。阴市禁不可灸。下关耳中有干适低无灸。耳门耳中有脓无灸。人迎禁不可灸。丝竹空灸之。不幸使人目小及盲。承泣禁不可灸。脊中禁不可灸。乳中禁不可灸。 脉禁不可灸。石门女子禁不可灸白环 禁不可灸。气冲灸之。不幸不得息。渊腋灸之不幸生脓蚀。天府禁不可灸。经渠禁不可灸。伏兔禁不可灸。地五会禁不可灸。鸠尾禁不可灸。

卷三 针灸门

甲乙经灸禁穴

头维。下关。承光。脑户。气冲。伏兔。地五会。风府。渊腋。哑门。天府。经渠。白环鸠尾。迎香。石门(女子)。丝竹空。承泣。耳门。人迎。 脉。少商。尺泽。阴市。阳关少海。晴明。乳中。关冲。

又法

黄帝问曰。凡灸。大风大雨大阴大寒灸否。既不得灸。有何损益。岐伯答曰。大风灸者阴阳大错。大雨灸者。经络脉不行。大阴灸者。令人气逆。大寒灸者。血脉蓄滞。此等日。乃更动其病。令人短寿。大风灸者。所谓复时不可加火艾。大寒灸者。所谓盛冬凌晨也。大雨灸者。但雨日即下得。虽然有卒得。又逢大雨。此止可灸之。大阴灸者。谓诸云雾。总合凡人初患卒得。终是难下。经云。当其盛也。慎勿哀伤。即是初得重病之状候。

卷三 针灸门

杂忌法

杂忌法有数端。经云。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于至巧。气血羸劣者。不可刺。久病笃危者。

不可刺。大寒大热大风大雨大饥大饱大醉大劳皆不可刺。然大寒无刺。令病患于无风暖室中啜以粥食。饮以醪酪。令病患无畏寒气。候气血调匀。然后可刺。如此刺之。无疾不愈。

余皆仿此而行之。经云。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混混之脉。无刺 之热。此之谓也。

卷三 针灸门

天医取师疗病吉日

正月卯日。二月寅日。三月丑日。四月子日。五月亥日。六月戌日。七月酉日。八月申日。九月未日。十月午日。十一月巳日。十二月辰日。

卷三 针灸门

针灸吉日

丁卯。庚午。甲戌。丙子。壬午。甲申。丁亥。辛卯。壬辰。丙申。戊戌。己亥。己未庚子。辛丑。甲辰。乙巳。丙午。戊申。壬子。癸丑。乙卯。丙辰。壬戌。丙戌。以上并吉。

又宜用除日。开日。天医要安。并吉。

卷三 针灸门

十干日不治病

甲不治头。乙不治喉。丙不治肩。丁不治心。戊不治腹。己不治脾。庚不治腰。辛不治膝。壬不治胫。癸不治足。

卷三 针灸门

十干日不针灸

甲日头。乙日耳。丙日肩。丁日背。戊己日腹、脾。庚日肺、腰。辛日膝。壬日肾经。

癸日手足。

千金方云。痈疽疔 。喉痹客忤。尤为急。凡作汤药。不可避凶日。觉病须臾即死便治又曰。凡卒暴得风。或中时气。凡百所苦。须急救疗。后皆难愈。此论甚当。夫急难之际。命在须臾。必待吉日后治。已沦于鬼 矣。此所以不可拘避忌也。惟平居治病于未形。遇天德月德等日。服药及针灸可也。凡医者。若不能知此诸般禁忌。趋吉避凶。妄乱针灸。非惟不能愈疾。甚者或致患人伤生丧命。为害非轻。若逢病患。年命厄会处。男女气怯下手至难。通人达士。若遇卒急暴患。何暇选择避忌。即不可拘此。若是禁穴。诸般医疗不瘥。明堂经中亦许灸一壮至十壮。更宜以意详之。

卷三 针灸门

推行年医法

年至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医

卯。戌。子。未。酉。亥。辰。寅。巳。午。丑。申。

卷三 针灸门

求岁天医法

当以传送。加太岁太乙下为医。

卷三 针灸门

求月天医法

阳月以大吉。阴月以小吉。加月建。功曹下为鬼道。传送下为天医。

卷三 针灸门

推避病法

以小吉加月建。登明下为天医。可于此避病。

卷三 针灸门

推治病法

以月将加时。天医加病患年。治之瘥。

卷三 针灸门

唤师法

未。卯。巳。亥。酉(鬼所在。唤师凶)。

卷三 针灸门

释运气定日下血气法

井荥逐日建时功。十日循环是一宫。血气相迎行脏腑。通流十干本元宗。阳日从卫先行气。

阴日从荣血可通。阳日气先脉出外。阴日脉内血先从。气先血后还行府。行藏荣先气后攻。

阳干五行补五府。阴干行藏五行宫。并荥流注俞经合。用建通流日下穷。连转五遭成五十。

遍行脏腑五行终。

卷三 针灸门

释流注逐日时开穴法

甲窍阴。乙大敦。丙少泽。丁少冲。戊厉兑。己隐白。庚商阳。辛少商。壬至阴。癸涌泉。

卷三 针灸门

释流注十二经所属法

手太阴肺经穴

少商鱼际与大渊。经渠尺泽肺相连(肺之经辛)。

手阳明大肠经穴

商阳二三间合谷(四穴)。阳溪曲池大肠原(大肠经庚)。

手少阴心经穴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心之经丁)。

手太阳小肠经穴

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小肠经丙)。

足厥阴肝经穴

大敦行间大冲齐。中封曲泉属于肝(肝之经乙)。

足少阳胆经穴

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胆之经甲)。

足太阴脾经穴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脾之经己)。

足阳明胃经穴

厉兑内庭陷骨胃。冲阳解溪三里随(胃之经戊)。

足少阴肾经穴

涌泉然谷太溪穴。复溜阴谷肾之经(肾之经癸)。

足太阳膀胱经穴

至阴通谷束京骨(二穴)。昆仑委中是膀胱(膀胱经壬)。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

中冲劳宫心包络。太陵间使曲泽传(心包络经乙)。

手少阳三焦经穴

关冲液门并中渚。阳池支沟天井俱(三焦经甲)。

卷三 针灸门

释流注十二经动脉原穴所在法

甲出丘墟乙太冲。丙归腕骨是源中。丁出大陵原内过。戊胃冲阳气可通。己出太白庚合谷。辛缘本出太渊同。壬归京骨期中过。癸出之时在溪空。

卷三 针灸门

十二经配十二支

寅属肺。卯属大肠。辰属胃。巳属脾。午属心。未属小肠。申属膀胱。酉属肾。戌属心主。亥属三焦。子属胆。丑属肝。

卷三 针灸门

十二经配合

膀胱配肾。脾配胃。胆配肝。心配小肠。肺配大肠。心包络配三焦。

卷三 针灸门

论九针孔穴应候诀

九针者。上应天地。下应四时阴阳。

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

身形以应。

一皮。二肉。三脉。四筋。五声音。六阴阳。七睛齿。八风。九窍。

卷三 针灸门

手三阴三阳穴流注法

凡孔穴。所出为井。所流为荣。所注为 。所过为原。所行为经。所入为合。

灸刺大法。春取井。夏取荣。季夏取俞。秋取经。冬取合。

肺出少商为井。手太阴脉也。流于鱼际为荣。注于大泉为俞。过于列缺为源。行于经渠为经入于尺泽为合。心主于中冲为井。心包络脉也。流于劳宫为荣。注于大陵为俞。过于内关为源。行于间使为经。入于曲泽为合。心出于少冲为井。手少阴脉是也。流于少府为荣。注于神门为俞。过于通里为源。行于灵道为经。入于少海为合。大肠出于商阳为井。手阳明脉也。流于二间为荣。注于三间为俞。过于合谷为源。行于阳溪为经。入于曲池为合。三焦出于关冲为井。手少阳脉也。流于腋门为荣。注于中渚为俞。过于阳池为源。行于支沟为经。

入于天井为合。小肠出于少泽为井。手太阳脉也。流于前谷为经。注于后溪为俞。过于腕骨为源。行于阳谷为经。入于小海为合。

卷三 针灸门

足三阴三阳穴流注法

胃出于厉兑为井。足阳明脉也。流于内庭为荣。注于陷骨为俞。过于冲阳为源。行于解溪为经。入于三里为合。胆出于窍阴为井。足少阳脉也。流于侠溪为荣。注于临泣为俞。过于丘墟为源。行于阳辅为经。入于阳陵泉为合。膀胱出于至阴为井。足太阳脉也。流于通谷为荣注于束骨为俞。过于京骨为源。行于昆仑为经。入于委中为合。脾出于隐白为井。足太阴脉也。流于大都为荣。注于太白为俞。过于公孙为源。行于商丘为经。入于阴陵泉为合。肝出于大敦为井。足厥阴脉也。流于行间为荣。注于太冲为俞。过于中封为源。行于中封为经入于曲泉为合。肾出于涌泉为井。足少阴脉也。流于然谷为荣。注于太溪为俞。过于水泉为源。行于复溜为经。入于阴谷为合。

卷三 针灸门

五脏六腑变化流注出入旁通法

宜每脏旁看。从肾脏至天井。三焦出入。正胃脏腑也。皆仿此。

凡五脏六腑。变化无穷。散在诸经。其事隐没。难得具知。今纂节相付。以为傍通。令学人少留意推寻。则造次可见矣。假令肝心脾肺肾为脏。则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为腑。足少阴为肾经。足太阳为膀胱经。下至五脏。五果。五菜。皆称触类长之也。他仿此。

五脏

肝。心。脾。肺。肾。

六腑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三焦有经无脏)。

五脏经

足厥阴。手少阴。足太阴。手太阴。足少阴。

六腑经

足少阳。手太阳。足阳明。手阳明。足太阳。手少阳。

五行

木。火。土。金。水(以上各主一脏)。

五行数

三、八。二、七。五、十。四、九。一、六(以上五行数。以配五脏)。

五行色

青。赤。黄。白。黑(以上五行色。五脏所象)。

五行相生

水。木。火。土。金(以上五脏相生)。

五行相克

金。木。土。水。火。

五脏胎月

八月。十一月。正月。二月。五月(不宜针、吐、利)。

五脏相月

冬三月(木相)。春三月(火相)。夏三月(土相)。季夏(六月金相)。秋三月(水相并不宜补养)。

五脏王月

春三月。夏三月。季夏六月。秋三月。冬三月(有疾可宣泄)。

五脏废月

夏三月(木废)。季夏(六月。火废)。秋三日(土废)。冬三月(金废)。

春三月(水废。宜补忌泄)。

五脏囚月

季夏(六月。木囚)秋三月(火囚)。冬三月(土囚)。春三月(金囚)。

夏三月(水囚宜补忌泄)

五脏死月

秋三月(木死)。冬三月(火死)。春三月(土死)。夏三月(金死)。季夏(六月。水死。宜补)。

五脏王日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以上不灸不服药)。

五脏王时

寅至辰。巳至未。申至戌。亥至丑(以上不灸)。

五脏困日

戊己(土也)。庚辛(金也)。壬癸(水也)。甲乙(木也)。

丙丁(火也。宜补养安神)。

五脏困时

食时(日昧土也)。晡时(日入金也)。人定(夜半水也)。

平旦(日出木也)。禺中(日中火也宜补养)。

五脏忌日

庚辛。壬癸。甲乙。丙丁。戊己(并忌此日得病)。

五脏忌时

申至酉。亥至子。寅至卯。巳至午。辰戌丑未(并忌此时得病)。

五时

春。夏。季夏。秋。冬。

五音

角(六十四系)。征(五十四系)。宫(八十一系)。商(七十一系)。羽(十八系。以上象五行应五脏)。

五星

岁(东方)。荧惑(南方)。镇(中央)。太白(西方)。辰(北方。以上五星。

各象一脏)。

五常

仁肃。礼哲。信圣。义毅。智谋(各从五脏出)。

五乐

琴。管。鼓。磬。瑟(外象五行。内应五脏)。

五兵

矛。剑。盾。戟。弩(各应其脏)。

五味

酸。苦。甘。辛。咸(以上各随五脏所宜)。

五宜

苦。甘。辛。咸。酸(子来扶母)。

五不宜

辛。咸。酸。苦。甘(此五味须忌之)。

五事

貌(恭)。视(明)。思(睿)。言(从)。听(聪)(随脏所感)。

五咎

狂。豫。蒙。僭。急。

六情

好喜。怵虑。乐。威怒(一作感怒)。恶衰(出五脏之情恶衰二字文不类,无完本可校,今缺疑,他仿此)。

八性

慈(惠悲)。爱。公私(恕)。气正。欲忌(各禀之性)。

革。肉。髓。骨。脑(各随初生长)。

直。锐。方。圆。曲(外应五行之形。内法五脏之象)。

五养

筋。血。肉。皮毛(气)。骨精(各从五脏所养)。

五液

泣(一云泪)。汗。涎。涕。唾(各随脏所生)。

七神

鬼。神。意。魄。精(以上脾肾各二神故七神)。

五窍

目(左目甲。右目乙)。舌(荣外为血。内主五音)。耳(左耳丙。右耳丁)。

唇(口为戊。舌为己)。鼻(左孔庚。右孔辛)。

五声

呼。言。哭。歌。呻。

五音

讽咏。肆。唱。歌。吟。

五气

呵。吹呼。唏嘘。 (有疾各随其脏消息。其法在调气论)。

五恶

风。热。湿。寒。燥。

五味

辛。咸。酸。苦。甘(味之恶)。

五臭

腐。焦。膻。腥。香。

五有余病

怒。笑(不止)。胀满(噫)。喘咳(上气)。胀泄久(实则此疾见)。

五不足病

悲。忧。少气。息痢。厥(虚则此疾见)。

五积

肥气。伏梁。磨气。息贲。贲豚。

五疾

奔气。忧恐。食饮。风寒。强力(将息失度乃主此疾)。

五伤

久行(伤筋)。久视(伤心)。久坐(伤肉)。久卧(伤皮)。久立(伤骨)。

五方神

青龙。朱雀。 蛇。白虎。玄武(以五方象五脏)。

五畜

虎、兔(千金云鸡)。蛇、马(千金云羊)。龙、牛(羊犬)。猴、鸡。鼠、猪(各主本命脏所宜)。

五谷

麻。麦。稷。黄黍。大豆(以上补益五脏六腑)。

五果

李。杏。枣。桃。栗(以上补益五脏)。

五菜

韭。薤。葵。葱。藿蓼(以上菜可久食)。

五木

榆。栗。桂。桑。梧桐(以上宣助五脏)。

五脏斤两

四斤四两(左三叶。右三叶)。十二两(三毛七孔)。二斤三两。三斤三两。一斤二两(以上五脏轻重数)。

六腑斤两

三两三铢。二斤二十四两。二斤十四两。二斤十二两。九两二铢(以上六腑轻重数)。

六腑尺丈

三寸三分。二丈四尺(广三寸四分)。二尺六寸。一丈二尺(广六寸)九寸(一云广七寸。以上六腑长短数)。

六腑所受

三合(一云一合)。二斗四升。三斗五升。一斗二升。九斗九合(一云九升二合以上六腑受盛数)。

五脏官

尚书(一云尚将军。又为郎官)。帝王。谏议大夫。上将军(一云大尚书)后宫列女(以上五脏官位)。

六腑官

将军。决曹吏。监仓吏。内涩吏(涩)。监仓椽。水曹椽(以上六腑官位)

五脏俞

九(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也)。五(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也)。十一(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也)。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也)。十四(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也)。

六腑俞

十(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也)。十八(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也)。十二(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也)。十六(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也)。十九(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也)。十三(椎下两旁各一寸半是也)。

五脏募

期门。巨阙。章门。中府。京门。

六腑募

日月。关元。太仓。天枢。中极。石门(三焦)。

五脏脉

弦长。洪盛。缓大。浮短。沉濡。

r五脏流注旁通 p06-d7a4.bmp r谨按铜人针灸甲乙经。九墟并无五脏所过为原穴。唯千金及外台秘要集有之。今列穴名中 (肝)。内关(心)。公孙(脾)。列缺(肺)。水泉(肾)。

r心之脏主出入 p06-d7a5.bmp r r六腑流注旁通 p06-d7a6.bmp r r三焦流注旁通 p06-d7a7.bmp r r五脏脉 p06-d7a8.bmp r r六腑脉 p06-d7a9.bmp r

卷三 针灸门

误伤禁穴救针法

脑后哑门穴。不可伤。伤即令人哑。宜针人中扶突二穴。可二分。

风府一穴。在哑门上入发际一寸五分。针只可下一寸以下。过度即令人哑。宜针人中扶突救之。

两腋外文头尖处。上曲池穴不可伤。伤即令人手臂不举。宜针大鹤柏夹脑骨缝四穴。

深半寸。

睑池上下四穴。针只可深一米许。过深令人血灌黑睛。视物不见。不可治也。

眼小 后一寸太阳穴不可伤。伤则令人目枯。不可治也。两目大 二穴。只可背睛斜飞不得直针。直即伤睛致瞎。不可治也。

囟会一穴。只可针五分。过即令人头旋目暗。急针百会及风府二穴救之。

承泣二穴。只可针三分。深即令人目陷。陷即不治。

正营不可伤。伤即令人神魂失次。宜针大椎两边相去三寸后心一穴。可入五分。

承筋不可伤。伤即令人手脚挛缩。凡针筋皮。须重手按开而取正穴。如伤即治手虎口。

及手腕上下。

胆池不可伤。伤即令人目暗(即乳下二穴是)。宜治肝俞。

肺俞不可伤。伤即令人身心颤掉。宜针后心囟门穴救之。

肺募不可伤。伤即令人鼻塞。不闻香臭。白汗透流。宜治囟门及心下一寸深。可一寸半地户涌泉不可伤。伤即令人百神俱散。宜治人中百会三里太白穴。

手心不可伤。伤即令人闷倒。眼直上。宜治前后心可五分。又治神庭穴。

大腋不可伤。伤即令人心气促。宜治肺俞穴。

阴后神田不可伤。伤即令人精神散乱。屎尿不禁。

耳后宛处不可伤。伤即令人口颊 斜。宜治人中承浆二穴。

水曹不可伤。伤即令人尿血不止。宜治脐上一寸及百会。

章门不可伤。伤即令人气绝。宜治后心囟会。

癖户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绝。宜治后心囟会。

神庭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绝。宜治百会至骨。

胸前诸穴不可伤。伤即令人闷倒。宜治人中。

命室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绝。宜治人中百会承浆。

颐下不可伤。伤即令人舌根不转。宜治耳后宛宛处五分。过之亦伤也。

委中不可伤。伤即令人脚挛。行履不遂。宜治三里分白穴。

胆户不可伤。伤即令人筋搐。行履不得。宜治气海分白穴。

外踝上一寸不可伤。伤即令人闷绝。宜治分白穴。

命泉不可伤。伤即令人行不得。宜治三里。

乳首不可伤。伤即令人命绝。不可治也。

白气不可伤。伤即令人失音。宜治无突。

卷三 针灸门

骨空穴法

人之周身总有三百六十五骨节。以一百六十五字都关次之。首自钤骨之上为头。左右前后。

至辕骨以四十九字。共关七十二骨。巅中为都颅骨者一(有势。微有髓。及有液)。次颅为髅骨者一(有势。微有髓)。髅前为顶威骨者一(微有髓。女人则无此骨)。髅后为脑骨者一(有势微液)。脑左为枕骨者一(有势无液)。脑右为就骨者一(有势无液)。枕就之中附下为天盖骨者一(下为肺系之本)。盖骨之后为天柱骨者一(下属脊窳有髓)。盖前为言骨者一(言上复合于髅骨。有势无髓)。言下为舌本骨者左右共二(有势无髓)。髅前为囟骨者一(无势无液)囟下为服委骨者一(俚人讹为伏犀骨是也无髓势)。服委之下。为俊骨者一(服委下即眉宇之分也无髓势)。眉上左为天贤骨者一(无势无髓)。眉上右为天贵骨者一(眉上直目睛也)。

左睛之上为知宫骨者一(无髓无势)。右睛之上为命门骨者一(无髓势。两睛之下中则为鼻)。

鼻之前为梁骨者一(无髓无势)。梁之左为颧骨者一(有势有髓)。梁之右为 骨者一(有势无髓)。梁之端为嵩柱骨者一(无髓势其颧 之从。即耳之分)。左耳为司正骨者一(无髓无势)右耳为纳邪骨者一(无髓无势)。正邪之后。为完骨者左右共二(无势无液)。正邪之上。附为嚏骨者一(无势少液)。嚏上为通骨者左右前后共四(有势少液)。嚏上为HT 。内骨者一(无势多液)。其HT 后连属左颔为乘骨者一(有势多液)。右颔为车骨者一(无势多液)。乘车上下出齿牙三十六事(无髓势下则不满其数)。乘车之后。为辕骨者左右共二(有液有势)。复次钤骨之下。为膻中左右前后。至 以四十字。关九十七骨。辕骨之下左右为钤骨者二(多液)。钤骨为会之骨者一(无髓势)。钤之下为咽。骨左中及右共三(无髓)。咽下为喉左中及右共三(无髓)喉下为咙骨者。环次共十事(无髓)。咙下之内为肺系骨者。累累然。共十二(无势髓)。肺系之后为谷骨者一(无髓)。谷下为鬲道骨者左右共二(无髓)。咙外次下为顺骨者共八(少液)顺骨之端为顺。隐骨者共八(少液)。顺下之左为洞骨者一(女人无此)。顺下之右为棚骨者二(女人无此二骨)。洞棚之下。中央为 骨者一(无髓俚人呼为鸠尾)。 直下为天枢骨者一(无髓)。天枢之左右。为缺盆骨者二(有势多液)。左缺盆前之下。为下HT 骨者二(无髓)右缺盆前之下为分膳骨者一(无髓)。HT 膳之后附下为仓骨者一(无髓)。仓之下左右为 骨者共八(无液无势)。 下之左为脑骨者一(男子此骨大者好勇)。 下之右为荡骨者一(女人此骨大者多夫)。脑之下者为鸟骨一(男女此骨满者早发勇)。荡之下为臆骨者一(此骨高则使人多说妄)。钤中之后为脊窳骨者。共二十二(上接天柱有髓)。脊窳之下为大动骨者一(上通天柱共成二十四椎)。大动之端为归下骨者一(道家谓之尾闾)。归下之后为纂骨者一(此骨能陷精液)。归下之前为 骨者一(此骨多处薄者贫下)。复次缺盆之下。左右至衬。以二十五字关六十骨(此下至分两手众骨臂至十指之端也)。支其缺盆之下。其后为伛甲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伛甲之端为甲隐骨者。左右共二(此骨长则贤)。前支缺盆为飞动骨者。左右共二(此骨消则病痱缓)。次飞动之左为龙 骨者一(有势。多髓多液)。次飞动之右为虎冲骨者一(有势。多髓多液)。龙 之下为龙本骨者一(有势。多髓)。虎冲之下为虎端骨者一(有势。多髓)。本端之下为腕。龙本之上为进贤骨者一(男子此骨隆。则为名臣)。虎端之上为及爵骨者一(女子此骨高则为命妇)。腕前左右。为上力骨者共八(有势。多液)。次上力为驻骨者左右共十(有势。多液)。次驻骨为搦骨者左右共十(有势。多液)。次搦为肋势骨者左右共十(左肋外为爪。右肋外为甲)。爪甲之下各有衬骨者左右共十(无势。无液)。复次 之下。左右前后。至初步五十一字。中关一百三十六骨。此下自两乳下分左右。至两足心。众骨所会剧也。 之右。为心蔽骨者一(无髓)。 之左为胁骨者。上下共十二(居小肠之分也)。左胁之端。各有胁隐骨者。分次一十二(无髓)。胁骨之下。为季胁骨者。共二(多液)。季胁之端。为季隐骨者。共二(无髓)。 之右为肋骨者。上下共二十(居大肠之分也)肋骨之下。为 肋骨者共二(各无隐骨惟兽有之)。右肋之端。为肋隐骨者共十二(无髓)。 骨之前。为大横者一(有势。少髓)横骨之前。为白环骨者共二(有势。有液)。白环之前。为内辅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内辅之后。为骸关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骸关之下。

有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 骨之下。为髀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髀枢之端。

为膝盖骨者左右共二(无势。多液)。膝盖左右。各有侠升骨者共二(有势。多液)。髀枢之下为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髓)。 骨之外。为辅骨者左右共二(有势。有液)。 骨之下为立骨者左右共二(有势。有液)。立骨左右。各有内外踝骨者共四(有势。少液)。踝骨之前。左右各有下力骨者共十(有势。多液)。踝骨之后。各有京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

下力之前。各有释欹骨者左右共十(有势。有液)。释欹之前。各有起仆骨。左右共十(有势)起仆之前。各有平肋骨者左右共十(有势)。有肋之前。各有衬甲骨者左右共十(无势。少液)。释欹两旁。各有核骨者左右共二(有势。多液)。起仆之下。各有初步骨者左右共二(有势。无髓有液女人无此骨)。凡此三百六十五骨也。天地相乘。惟人至灵。其女人则无顶威左洞右棚及初步共五骨。止有三百六十骨。又男子女人一百九十骨。或衬或无髓势。干二百五十六骨。并有髓液。以藏诸筋。以会诸脉溪。相需而成身形。谓之四大。此骨度之常也。

昔黄帝问于伯高曰。脉度言。经脉之长短。何以立之。伯高对曰。先度其骨节之大小广狭长短。而脉度定矣。帝曰。愿闻众人之度。人长七尺五寸者。其骨节之大小长短各几何。伯高曰。头之大骨。围二尺六寸。胸围四尺五寸。腰围四尺二寸。发所覆者。颅至项一尺二寸。

发以下至颐。长一尺。君子参折。结喉以下。至缺盆中长四寸。缺盆以下。至 长九寸。

过则肺大。不满则肺小。 以下。至天枢长八寸。过则胃大。不满则胃小。天枢以下。至横骨长六寸半。过则回肠广长。不满则狭短。横骨长六寸半。横骨上廉以下。至内辅之上廉长一尺八寸。

内辅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长三寸半。内辅下廉至下内踝。长一尺三寸。

内踝以下至地长三寸膝 以下。至跗属长一尺六寸。跗属以下。至地长三寸故骨围大则太过。小则不及。角以下至柱骨。长一尺。行腋中不见者。长四寸。腋以下至季胁。长一尺二寸。季胁以下至髀枢。长六寸。髀枢以下至膝中。长一尺九寸。膝以下至外踝。长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长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长一寸。耳后当完骨者。广九寸。耳前当耳门者。广一尺三寸。两颧之间。相去七寸。两乳之间。广九寸半。两髀之间。

广六寸半。足长一尺二寸。广四寸半。肩至肘长一尺七寸。肘至腕长一尺二寸半。腕至中指本节长四寸。本节至其末长四寸半。头发以下至背骨。长二寸半。膂骨以下。至尾 二十一节。长三尺。上节长一寸四分。分之一奇分在下。故上七节下至于膂骨。九寸八分分之七。

此众人之骨度也。所以立经脉之长短也。是故视其经络之在身。其见浮而坚其见明而大者。

多血。细而沉者。多气也。

凡欲用针。须明骨空所在。及机关之节。机关者。内经曰。辅骨上。横骨下为 。狭髋为机膝解为骸关。狭膝之骨为连骸。骸下为辅。辅上为 。 为关头。横骨为枕是也。骨空者内经髓空在脑后三分。在颅际锐骨之下(风府穴也)。一在断基下(下颐穴也)。一在项后中复骨下(哑门穴也)。一在脊骨上空。在风府上(脑户穴也)。脊骨下空在尻骨下空(长强穴也)数髓空在面侠鼻(颧 穴也)。或骨空在口下当两肩(大迎穴也)。两膊骨空在膊骨之阳(近肩膊失其名)。臂骨空在臂阳去踝四寸。两骨空之间(通关穴也)。股骨上穴。在股阳出上膝四寸(承 穴也)。 骨空。在辅骨之上端(犊鼻穴也)。股际骨空。在毛中动下(经阙穴也)。

尻骨空。在髀骨之后相去四寸(八 穴也)。扁骨有渗理腠。无髓孔。易髓无空是也。凡病属巨阴少阳之经。与冲脉任脉督脉之分者。病本于骨。各随其要而灸刺之。故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恶寒。汗出身重。头痛。或颈项痛者。治在风府。从风憎风刺眉头(攒竹穴也)。失枕在肩上横骨间(缺盆穴也)。折使揄臂齐肘。正灸脊中(阳关穴也)。 给季胁引少腹而痛胀。刺。大风汗出则灸之。腰痛不可转摇。急引阴仰刺八 与痛上八 。在腰尻分间。鼠 寒热。还刺寒府。寒府在附膝外。解营取膝上外者。使之拜取足心者。使之跪。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冲脉为病。逆气里急。督脉为病。脊强反折。此三脉生病者。

从少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遗溺嗌干。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曲骨穴也)。甚者在脐下。营者治其渐。渐者。上狭颐也(大迎穴也)。蹇膝伸不得屈。

治其 。坐而膝痛治其机。立而暑解治骸关。膝痛痛及拇指。治其 (委中穴也)。坐而膝痛如物隐者。治其关。膝痛不可屈伸。治其背内(大颧穴也)。连 若折。治阳明中俞 (三甲穴也)。若别治巨阳少阴荣(通谷及然谷也)。淫泺胫酸不能久立。治少阳之络。在外踝上五寸(光明穴也)。

卷三 针灸门

洁古刺诸痛法

内经曰。留瘦不移节。而刺之。十二经无遏绝。假令如见十二经中是何经络不通行。当针不通。以疑滞俱令气过节次。无问其病。以平如期。如诸经俱虚。补之。诸经俱实。泻之。补当随而济之。泻当迎而夺之。又补母亦名随而济之。泻子亦名迎而夺之。又随呼吸出纳。亦名迎随也。

两胁痛。少阳丘墟。腰痛。昆仑及委中出血。呕哕无度。手厥阴太陵。头痛。手足太阳原穴心痛。少阳太溪。涌泉足厥阴原穴。热无度。不可止。陷谷出血。喘满疾实。口中如胶。

足少阴太溪。百节疼痛。实无所知。三棱刺绝骨出血。血衄不止。大小便血。妇人血不止。

刺足太阴井。喉闭。手足少阳井。并少商。手足太阴井穴。太烦热不止。昼夜无度。刺十指间出血。谓八关大刺。阴头中痛。不可忍。卒疝痛。妇人阴中痛。皆刺足厥阴井。骨热不可治。前板齿干燥。当灸骨大椎山。小肠疝痛。足厥阴太冲。眼发睛欲出者。大刺八关。眼大痛。刺手太阳井。眼小 痛。刺足太阳井。心痛。脉沉肾原穴。脉弦。肝原穴。脉涩。肺原穴。脉浮。心原穴。脉缓。脾原穴。腰痛。身之前足阳明原穴。身之后。足太阳原穴。身之侧。足少阳原穴。此针之撮要也。

卷三 针灸门

治灸疮不发法

凡着灸疗病。历春夏秋冬不效者。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瘥。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甲乙经云。灸疮不发者。用故履底。灸令热熨之。三日即发。脓出自然愈疾。

今用赤皮葱三五茎。去其葱青于炉灰火中煨热。拍破。热熨灸疮十余遍。其疮三日自发立坏脓出即愈。资生经王氏云。予见人灸不发者。频用生麻油渍之而发。亦有皂角煎汤候冷频点之而发。亦有恐气血衰不发。于灸前后煎四物汤服。以此汤滋养血气故也。盖不可一概论也。予尝灸三里各七壮。数日过不发。再各灸两壮。右足发。左足不发。更左足一壮遂发。

是亦在人以智取之。若任其自然。则终不发矣。此人事所以当尽也。

卫生宝鉴云。国信副使覃郎中。年四十九岁。病脐腹冷痛。完谷不化。足 寒而逆。皮肤不仁。精神困弱。诊其脉沉细而微。遂投其甘辛大热之剂。又灸气海穴百余壮。灸三里穴各三七壮。又灸阳辅穴各二七壮。三日复以葱熨灸疮。皆不发复。灸前穴又十日后。疮亦不作脓疮口皆干。初癸丑岁。学针于窦子声。因循穴 曰。凡用针者。气不至而不效。灸之亦不发。大抵本气空虚。不能作脓。失其所养。故而更加。不损邪气。加之病必不起。异日因语针灸科忽教授。亦以为然。戊辰春。副使除益都府判。到任未几时风疾半身麻木。自汗恶风好喜笑。多妄言。语微涩。医以续命汤复发其汗。津液重竭。其证愈甚。因求医还家。日久神气昏愦。体羸瘦。饮食无味。便溺遗失。扶而后起。屡易医药。皆不能效。因思内经有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养则折寿而不彰。今因此病。而知子声之言矣。或曰。副使肥甘足于口。轻暖足于体。使令足于前。所为无不如意。君言失其所养。何也。对曰。汝言所养。养口体者也。予论所养。养性命者也。且覃氏壮年得志。不知所养之正。务快其心。

精神耗散。气血空虚。因此致疾。予因思灵枢经云。人年十岁。五脏始定。血气以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脏大定。肌肉坚。血脉盛满。故好起。四十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

心气始衰。善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魂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脏枯。经脉空虚。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盖精神有限。嗜欲无穷。轻丧其命。一失难复。其覃氏之谓欤。

卷三 针灸门

淋洗灸疮法

凡着灸治病。才住火。便用赤皮葱薄荷二味。煎汤温淋洗灸疮周回。约一二尺以来。驱令逐风气于疮口内出。兼令经脉往来不滞于疮下。自然疮坏疾愈。若灸疮退火痂。后用桃树东南枝稍。青嫩柳皮二味。等分煎汤温洗灸疮。此二味偏能获灸疮中诸风。若疮内黑烂溃者。

加胡荽三味。等分煎汤。温淋洗灸疮。自然生好肉也。若灸疮疼痛不可忍。多时不效者。加黄连四味。等分煎汤淋洗。立有神效。

卷三 针灸门

贴灸疮法

凡贴灸疮。春用柳絮。夏用竹膜。秋用新绵。冬用兔腹上白细毛。猫儿腹毛更佳。

资生经云。今人多以膏药贴之。两三日易全不疼。但以膏药贴则易干尔。若要脓出多而疾除。不贴膏药尤佳。又法。凡灸疮不瘥者。日别灸六七壮自瘥。

卷三 针灸门

忌食物法

既灸。忌猪鱼热面。生动风冷物。鸡肉最毒。房劳尤当忌也。

又忌法

凡虎兔龙蛇牛马猪羊鸡犬猴鼠。以上十二相属肉物。皆不得食。及以为药。牛黄龙骨龙齿不可废。又经云。里下人灸后。亦忌饮水浆濯手足。

前项诸法。并散在诸部内。不可寻究。故集之。造次删成。所以省披讨也。

卷四 针灸门

总论

夫病源所起。本于脏腑之脉。并出手足。循环腹背。无所不至。往来出没。难以测量。

将欲指取其穴。非图莫可。预备之要。非灸不精。故经曰。汤药攻其内。针灸攻其外。则病无所逃矣。方知针灸之功。过半于汤药矣。然去圣久远。学徒蒙昧。孔穴出入。莫测经源。济弱扶危。临事多惑。因慨其不逮。鸠集今古名医明堂。以述此篇。用补私阙。庶根据孔知穴。按经识分。则孔穴亲疏。居然可见矣。旧明堂图。年代久远。传写错误。不足指南。今根据甄权等所撰。为定云耳。

铜人经云。黄帝问曰。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未知其所。愿卒闻之。岐伯稽首再拜对曰。窘乎哉问也。其非圣帝。孰能穷其道焉。因请益意尽言其处。雷公问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经脉为始。愿闻经脉之始生。帝答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

不可不通矣。

卷四 针灸门

流注经络井荣说

夫流注者。为刺法之深源。作针术之大要。是故流者。行也。注者、住也。盖流者要知经脉之行流也。注者、谓十二经脉各至本时。皆有虚实邪正之气注于所括之穴也。夫得时谓之开失时谓之阖。夫开者。针之必除其病。阖者。刺之难愈其疾。可不明此二者乎。况经气内干五脏。外应支节。针刺之道。经脉为始。若识经脉。则诸行气部分。脉之短长。血气多少。

行之逆顺。祛逐有过补虚泻实。则万举万痊。若夫经脉之源而不知。邪气所在而不辨。往往病在阳明。反攻少阴。疾在厥阴。却和太阳。遂致贼邪未除。本气受弊。以此推之。经脉之理不可不通也。昔圣人深虑此者。恐后人劳而少功也。广因闲暇之际。爰取前经以按旧典。

缘柯摘叶。采摭精华以明流注之幽微。庶免讨寻之倦怠。不揣荒拙。列图于后。凡我同声之者。见其违阙。改而正之。庶行之久远而无弊焉。不亦宜乎。

卷四 针灸门

平人气象论经隧周环

经脉一周于身。内长一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脉行三寸。一吸脉行三寸。呼吸定息。脉行六寸计二百七十定息。气可环周。然尽五十荣卫以一万三千五百息。则气脉都行八百一十丈。

如是则应天常度。脉气无不及太过。气象平调。故曰。平人也。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也。夫经气者。

内干五脏。而外络支节。其浮气不循经者。为卫气。精专行于经隧者。为荣气。阴阳相随。

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常以平旦为纪。其脉始从中焦手太阴出。注于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 上。注大指间。与足太阴合。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

注小指。合手太阳。上行乘腋出 。内注目内 。上巅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手心主脉。出腋下臂。入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环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 上。复从 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中。复出于手太阴。此荣气之行也。逆顺之常。荣气之行。常循其经。周身之度。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一夜行八百一十丈。计五十度。周于身。卫气则不循其经焉。昼则行阳。夜行于阴。行于阳者行诸经。行于阴者行诸脏。凡刺之道。须卫气所在。然后迎随。以明补泻。此之谓也。黄帝内经曰。凡人两手足各有三阴三阳脉。以合为十二经脉也。手之三阴。从脏走至手。手之三阳。从手走至头。足之三阳。从头下走至足。足之三阴。从足上走入腹。络脉传注。周流不息。故经脉者。行血气。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其始从中焦注手太阴阳明。

手阳明注足阳明太阴。足太阴注手少阴太阳。手太阳注足太阳少阴。足少阴注手厥阴少阳。

手少阳注足少阳厥阴。厥阴复还注手太阴。其气常以平旦为纪。以漏水下百刻。昼夜行流。

与天同度。终而复始也。

卷四 针灸门

手太阴肺之经

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肺行荣卫故十二经脉。自此为始。所以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又高 德云。中焦。乃脐中也)下络大肠(大肠为肺之维。故肺脉络大肠)。还循胃口(胃口。谓胃之上口。贲门之谓也)。上膈属肺(手太阴为肺之注。故其脉上膈属于肺)。从肺系横出腋下(腋谓肩之里也)。下循 内(为肩肘之间也)。行少阴心主之前(少阴在后。心主处中。而太阴行其前也)。下肘中(尺泽穴分下)。循臂内上骨下廉(上骨为臂之上骨也。下廉为上骨之下廉也)。入寸口(经渠穴在此寸口中)。上鱼(鱼谓手大指之后也。以其处如鱼之形。故曰鱼)。循鱼际(鱼际。谓手鱼之际。有穴居此。故名曰鱼际也)。出大指之端(少商穴分也)。其支者(针经曰。支而横者为络此手太阴之脉。别走阳明者也穴名列缺)。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手太阴自此交入手阳明)。是动则病(手大阴常多气少血。今气先病。是谓是动。难经曰。是动者气也。此之谓乎)。肺胀满。膨膨而喘咳(膨膨。谓气不宣畅也)。缺盆中痛(缺盆穴在肩下横骨陷中。言其处如缺豁之盆。故名曰缺盆)。甚则交两手而瞀(太素注云。瞀。抵目也)。是谓臂厥(肘前曰臂气逆曰厥)。主肺所生病者(邪在气留而不去。则传之于血也。血既病矣。是气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难经曰。所生病者血也。斯之谓乎)。咳嗽上气。喘喝。烦心。胸满。 臂内前廉痛。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数频也。欠少也。言小便频而少也)。气虚则肩背痛。寒。则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卒遗失无度。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则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寸口人迎。诸书不同。有言寸口人迎者。有言肺口人迎者。有言气口人迎者。然则气口脉。与寸口脉异乎。同乎。按五脏别论注云。寸口可以候气之盛衰。故云气口。可以切肺之动静。故云肺口。由是则肺口气口。皆寸口也。观丁德用二难图可知矣。气口人迎在头而法取之手也。左手关前一分。人迎之位也。右手关前一分。气口之位也。候气口以知阴。候人迎以知阳。知阳知阴。而盛躁明矣。明盛躁。而死生定矣。扁鹊所谓经脉十二。络脉十五。皆因其原如环之无端。转相激灌。朝于寸口人迎。

以处百病。而决其死生也者。正谓兹矣。人迎主外。寸口主内。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寸命之口平。无病。若其不一。谓之有病。素问云。人迎盛病在三阳。寸口盛病在三阴。若细而信言之。则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阳一盛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以上。谓之格阳。寸口一盛病在足。厥阴一盛而躁病在手。心主寸口二盛病在足。少阴二盛而躁病在手。少阴寸口三盛病在足。太阴三盛而躁病在手。太阴寸口四盛以上。谓之关阴。若寸口人迎俱盛四倍以上。谓之关格。关格者。不得尽其命而死矣。是以人迎一盛泻足少阳。补足厥阴。二泻一补。曰一取之躁取之手。人迎二盛。泻足太阳。补足少阴。二泻一补。曰一取之躁取之手。

人迎三盛。泻足阳明。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曰二取之躁取之手。寸口一盛。泻足厥阴补足少阳。二补一泻曰一取之躁。取之手。寸口二盛。泻足少阴补足太阳。一补二泻曰二取之躁取之手。寸口三盛泻足太阴。补足阳明。二补一泻。曰二取之躁。取之手。寸口人迎。皆宜切而验之。气和乃止。今肺经言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则是寸口二盛而躁。泻手太阴补手阳明。二补三泻。曰。二取之者是也。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则是人迎三盛而躁。泻手阳明补手太阴。三泻一补。曰二取之者是也。余同此例。又阴阳别论注云。胃脘之阳者胃人迎之气也。察其气脉动静大小。与脉相应否也。胃为水谷之海。故候其气而知病处。人迎在结喉两旁一寸五分。脉动应手。其脉之动。常左小而右大。左小常以候脏。右大常以候腑。气口在手鱼际之后二寸皆可以候脏腑之气)。

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于鱼际。实则手锐掌热。虚则欠KT 。小便遗数。取之去腕半寸。别走阳明也。

手太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际之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 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下抵季肋。其病当所过者。下支转筋痛。甚则成息贲。胁急。吐血。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冬痹也。

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股膝髀 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取其经太阴足太阳之外。厥阴内血者。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

身热。热则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头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气逆则丙丁死。刺手太阴阳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手太阴肺经。从腹走手。长三尺五寸。左右共七尺。凡二十二穴。

中府二穴。云门二穴。天府二穴。侠白二穴。尺泽二穴。孔最二穴。列缺二穴。经渠二穴。鱼际二穴。太渊二穴。少商二穴。

卷四 针灸门

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内侧(次指之端。商阳穴在焉)。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合谷。穴名也。在此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阳谷。穴也)。循臂上廉(臂之上廉。遍历之分。手阳明之经也)。入肘外廉(曲池穴分也)。上循 内前廉。上肩出 骨之前廉( 骨。

谓肩 之骨也。故肩 穴在此。遇骨之端。故亦名 骨)。上出柱骨之会上(气府论注云。柱骨之会。乃天鼎穴也。在颈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同身寸之半寸是也)。下入缺盆络肺(肺为大肠之维。故大肠脉络于肺)。下膈。入属大肠(手阳明为太阳之经。故其肺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结喉之后曰颈。颈后曰项)。贯颊(颊。谓面傍也)。入下齿缝中。还出挟口。交人中(人中。一名水沟。在鼻柱之下)。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手阳明自此交入足阳明)。是动则病(手阳明常多气少血。今气先病。是谓是动也)。齿痛。 肿( 谓颧之秀骨也)。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手阳明血气常多。

乃人之常数也。亦有异于常者。灵枢经曰。手阳明之上。血气甚则须美。血少气多。则气恶。

血气皆少。则无须。手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腋下毛美。手肤肉以温。血气皆少。则手瘦寒。由此。则手阳明血气多少。可得而知也)。目黄。口干。鼽衄(王冰曰。鼻中水出曰鼽。

血出曰衄)。喉痹。肩前 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栗。战也。阴气盛。阳气不足。则为寒栗)。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手阳明之别。名曰偏历。去腕三寸。别入太阴。其别者。上肘循臂。乘肩 。上曲颊遍历。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实则齿龋耳聋。虚则齿寒痹隔。取所别也。

手阳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 结于 。其支者。

绕肩胛。挟脊。直者。从肩 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顽。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其病当所过者。支痛。及转筋。肩不举。颈不可左右视。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夏痹也。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气满。胸中喘息。而支 。胸中热。刺手大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顷已(商阳穴也)。

邪客于手阳明之络。令人耳聋。时不闻音。刺商阳立闻。不已。刺中指爪甲上与肉交者立闻。

其不时闻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风者。亦刺之如此数。左刺右。右刺左。手阳明不已。刺其过脉出耳前者。

热病如手臂痛者。刺手阳明太阴。而汗出止。

手阳明大肠经。从手走头。长五尺。左右共一丈。凡四十穴。

商阳二穴。二间二穴。三间二穴。合谷二穴。阳溪二穴。偏历二穴。温留二穴。手下廉二穴手上廉二穴。手三里二穴。曲池二穴。肘 二穴。五里二穴。臂 二穴。肩 二穴。巨骨二穴。天鼎二穴。扶突二穴。禾 二穴。迎香二穴。

卷四 针灸门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 中(两目之间鼻吻深处谓之 中)。旁约太阳之脉(足太阳起于目。而阳明旁行约之)。下循鼻外(迎香穴分也)。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承浆穴名也。在颐前唇下。宛宛中)。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大迎之穴。在曲颔前同身寸之一寸二分陷者中)。循颊车(颊车谓颊之牙车也。言足阳明脉。循出颊车而行。故颊车穴在耳下曲颊之端陷中)。上耳前。过客主人(客主人。在耳前起骨开口有空处)。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人迎。在结喉两旁大脉动应手是也)。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足阳明胃之经。故其脉属于胃也)。络脾(脾者。胃之维。故胃脉络于脾也)。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冲中(气冲。穴名也。在腹下。挟脐两旁相去同身寸之四寸。鼠鼷上或云在毛际两旁鼠鼷上。乃三焦之道路。故云气冲。或曰。在股归来下。同身寸之一寸)其支者。起胃下口(胃下口。即小肠上口也。此处名幽门)。循腹里。下至气冲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伏兔穴。在膝上同身寸之六寸)。下入膝膑中(膑。谓膝之盖骨也)。下循外廉( 外廉。三里之分也)。下足跗(跗。谓足上也。冲阳穴在焉)。入中指内间。其支者。

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大指间次指之端也厉兑所居焉。素问云。阳明根起于厉兑足阳明。自此交入足太阴)。是动则病(足阳明常多气多血。今气先病。是谓是动也)。凄凄然(凄凄然。不乐之貌)。振寒(寒气客于经。则阴气盛。阳气虚。故为振寒)。善伸(伸。谓伸弩筋骨也)。数欠。颜黑(颜。额也)。病至则恶人(足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也)。与火(足阳明气血常盛。邪客之则热。热盛则恶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胃土也。木能克土。故闻木音则惕然而惊)。心欲动(谓心不安也)。独闭户塞牖而处(处居阴阳相搏。阳尽阴盛。故欲独闭户塞牖而居。以其恶喧尔)。甚则欲上高而歌(甚。谓盛也。阳盛则四肢实。则能登高也。歌者。以阳主喜。故其声为歌耳)。弃衣而走(热盛于身。故弃衣也。以阳主动。故走也)。贲响腹胀。是谓 厥。是主血( 者。胫别名也)。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病也。足阳明血气常多。乃人之常数也。亦有异于常者。灵枢经曰。足阳明之上血气盛。则鼷短。气少血多。则髯少。血气皆少。则无髯。两吻多尽。足阳明之下血气盛。则下毛美。长至胸。血多气少。则下毛美短至脐。行则善高举足。足指少肉。足善瘃。血气皆少。则无毛。有则高抽卒善痿。厥足痹。又云。美髯者。阳明多血。由此。则足阳明血气多少。可得而知也)。狂疟(足阳明病发。则多狂妄)。温淫汗出(其体温壮。浸淫可止。汗出乃已。然已而复起)。鼽衄。口 唇胗(胗。谓唇疡也)。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胃为水谷之海。气虚弱。则不能传出水谷。令水肿侍。因而留滞肠胃之间。其肿大。故曰大腹水肿)。膝膑肿痛。循膺乳(胸傍曰膺。膺下曰乳)。气街。股伏兔(街谓气冲。股谓膝上也)。 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气盛身热说。在下文)。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胃为水谷之海。其气有余。则能消。在水谷。故病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腹为阴。背为阳。足阳明行身之阴。其气盛。故身以前皆热。气不足。故身以前皆寒栗。善行身之阳者。足太阳之谓也)。胃中寒。则胀满(寒者。阴气也。阴主下。若阴气盛。则复上行。故病胀满)。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也。

虚者乃人迎而反小于寸口也。

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阴。其别者。循胫骨外廉。上络头项。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其病气逆。则喉痹卒喑。实则狂癫。虚则足不收。胫枯。取之所别也。

足阳明之筋。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斜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其直者。上循 。结于膝。其支者。结于辅骨。合少阳。其直者。若上循伏兔上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而布至缺盆。而上结颈。上挟口。合于鸠下结于鼻。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其病。足中趾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 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纵缓不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之。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与坐等。以膏熨其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时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

名曰季春痹也。

邪客于足阳明之络。令人鼽衄。上齿寒。刺足中趾次趾。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左刺右。右刺左。

缪传引上齿。齿唇寒痛。视其手背脉血者去之。足阳明中指爪甲上一 。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 。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足阳明胃之经。从头走足。长八尺。左右共一丈六尺。凡九十穴。

头维二穴。下关二穴。颊车二穴。承泣二穴。四白二穴。巨 二穴。地仓二穴。大迎二穴。

人迎二穴。水突二穴。气舍二穴。缺盆二穴。气户二穴。库房二穴。屋翳二穴。膺窗二穴。

乳中二穴。乳根二穴。不容二穴。承满二穴。梁门二穴。关门二穴。太一二穴。滑肉门二穴天枢二穴。外陵二穴。大巨二穴。水道二穴。归来二穴。气冲二穴。髀关二穴。伏兔二穴阴市二穴。梁丘二穴。犊鼻二穴。三里二穴。上巨虚二穴。条口二穴。下巨虚二穴。丰隆二穴。解溪二穴。冲阳二穴。陷骨二穴。内庭二穴。厉兑二穴。

卷四 针灸门

足太阴脾经

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循趾内侧(大趾内侧。隐白所居。素问曰。太阴之根。起于隐白)。白肉际。过核骨后(核骨之下。太白所居焉)。上内踝前廉(商丘居此内踝之前)。上后( 谓胫之鱼腹也)。循 骨后。交出厥阴之前(厥阴行太阴之前。至 骨之后。而太阴复在其前)。上循膝(膝下相侧。阴陵泉所在焉)。股内前廉入腹。属脾(足太阴。脾之经。故其脉属于脾)。络胃(胃者。脾之维。故脾脉络于胃也)。上膈。挟咽连舌本(舌本。与会厌相连发泄声音之所也)。散舌下(舌下有泉焉。乃脾之灵津也。道家饮此以延生。号曰华池。仲长统曰。漱舌下泉而咽之。名曰台仓)。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足太阴自此交入手少阴)。是动则病(足太阴。常多气少血。今气先病。是为是动)。舌本强。食则呕(素问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胃脘痛(以其脉络胃故)。腹胀(素问所谓病腹胀者。

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之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善噫(素问曰。心为噫。今足太阴之阴气盛。而上走于心。故为噫耳。以其脉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故也)。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素问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二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病如是)。身体皆重(以脾主肉。故脾病则身体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

所生病也)。舌本痛。体不能动摇。食不下。烦心。心下急痛。寒疟(凡疟先寒而后热者。谓之寒疟。先热而后寒者。谓之温疟。但热而不寒者。谓之瘅疟)。溏瘕泄水闭(按甲乙经。作溏水泄。病水温。溏泄谓如汤之溏也。素问所谓 溏者。是也)。黄胆。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按甲乙经。作好卧不能食肉。唇青强立股膝内)。足大趾不用。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去本节之后一寸。别走阳明。其别者。入络肠胃。厥气上逆。

则霍乱。实则肠中切痛。虚则鼓胀。取之所别也。足太阴之筋。起于大趾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上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胁。散于胸中。其内者。着于脊。其病足大趾支内踝痛。转筋痛。膝内转骨痛。阴股引髀而痛。阴器钮痛。上引脐两胁痛。引膺中脊内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秋痹也。

邪客于足太阴之络。令人腰痛。引少腹控 。不可以仰。急刺腰尻之解。两胂之上是腰。以月死生为 数。发针立已。左刺右。右刺左。

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行善 。脚下痛。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取其经太阴。阳明少阴血者脾热病者。先头重颊痛烦心。颜青欲呕。身热。热争则腰痛不可俯仰。

腹满两颔痛。甲乙甚戊己。大汗气逆。则甲乙死。刺足太阴阳明。

脾之大络脉。别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实则一身尽寒。虚则百节皆纵。此络若罗络之脉者。皆取之。

足太阴脾经。从足走胸中。长六尺五寸。左右共一丈三尺。凡四十二穴。

隐白二穴。大都二穴。太白二穴。公孙二穴。商丘二穴。三阴交二穴。漏谷二穴。地机二穴阴陵泉二空。血海二穴。箕门二穴。冲门二穴。府舍二穴。脐结二穴。大横二穴。腹哀二穴。食窦二穴。天溪二穴。胸乡二穴。周荣二穴。大包二穴。

卷四 针灸门

手少阴心经

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小肠心之维。故下膈络小肠也)。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循 内后廉。行手太阴心主之后(太阴心主。行 之前。而少阴出其后也)。下肘内廉(肘内横文。少海所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灵道在掌后。同身寸之一寸五分)。锐骨之端(神门穴分也)。入掌内后廉(少府所居)。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少冲居此。小指内。则手少阴自此方入手太阳也)。是动则病(手少阴常少血多气。今气先病。是为是动也)。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谓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目黄胁痛。 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心者。君主。其实坚固。不受诸邪。

邪客之则死矣。其有病。乃在心之包络也。故治病者。治包络之经。无绝其经君焉。故灵枢经曰。少阴无愈外经受邪者。正谓此也)。

手少阴之别。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其实则支膈。虚则不能言。取之掌后一寸。别走太阳也。

手太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腕。交太阴。侠乳里。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脐。其病内急。心承伏梁。下为肘纲。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痛。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其成伏梁。唾血脓者。死不治。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热。则筋弛纵不收。阴痿不用。阳急则反折。阴急则俯不伸。淬刺者。刺寒急也。热则筋纵不收。无用燔针。名曰。季冬痹也。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脾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相引而痛。取其经少阴。太阳。舌下血者其变病。刺隙中出血。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烦闷。善呕。头痛面赤。无汗。壬癸甚。丙丁大汗。气逆则壬癸死。刺手少阴太阳。

手少阴心经。从腹走手。长三尺五寸。左右共七尺。凡一十八穴。

极泉二穴。青灵二穴。少海二穴。灵道二穴。通里二穴。阴 二穴。神门二穴。少府二穴。少冲二穴。

卷四 针灸门

手太阳小肠经

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小指之端。少泽所居)。循手外侧(手外侧本节之前。前谷穴也本节之后。后溪穴也)。上腕(腕前腕骨。腕后阳骨)。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肘内两骨间。小海穴在焉)。上循 外后廉。出肩肘内侧。向腋肩解绕肩胛。

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心为小肠之维。故小肠脉络于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手太阳为小肠之经。故其脉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贯颈上颊至目锐 (针经曰。目 外决于面者为锐)。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 (手太阳。自此交入足太阳)。斜络于颧(颧。谓颊骨也)。是动则病(手太阳常多血少气。今气先病。是谓是动也)。嗌痛颔肿(颔谓颏下也)。不可回顾。肩似拔。 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血受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手太阳常血多气少。乃人之常数也。亦有异于常者。灵枢经曰。手太阳之上。

血气盛则多须。面多肉。以手血气皆少。则面瘦恶色。手太阳之下。血气盛则掌中肉盈满。

血气皆少。则掌瘦以寒。由此则手太阳血气多少。可得而知也)耳聋。目黄。颊颔肿。颈肩肘臂外后廉痛。盛者人迎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手太阳之别。名曰支正。上腕五寸。内注少阴。其别者。上走肘。络肩 。实则节弛肘废。虚则生疣。小者如指痂疥。皆取之所别也。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其支者。

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头出足太阳之前。结于耳后完骨。其支者。

入耳中直出耳上。下结于颔上。属目外 。其病。小指支肘内锐骨后廉痛。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绕肩胛引颈而痛。应耳中鸣痛引颔。目瞑良久。乃得视。

头筋急则为筋痿。颈肿寒热。在颈者治在燔针劫刺。其为肿者。腹而锐之。本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 。上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夏痹也。

小肠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后。耳前若寒甚。独肩上热及小指次指之间热。若脉陷者。此其候也。

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动。肝肺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与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上下廉以去之。控其所过。经以调之。

手太阳之经。从手走头。长五尺。左右共一丈。凡三十八穴。

少泽二穴。前谷二穴。后溪二穴。腕骨二穴。阳谷二穴。养老二穴。支正二穴。小海二穴。

肩贞二穴。 二穴。天宗二穴。秉风二穴。曲垣二穴。肩外 二穴。肩中 二穴。天窗二穴。天容二穴。颧 二穴。听宫二穴。

卷四 针灸门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 (内 谓目之大角也)。上额交巅上(巅顶也。顶中央有旋毛可容豆乃三阳五会也)。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顶为中顶前曰囟顶。后曰脑顶。左右曰角)。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肾为膀胱之维。故膀胱脉络于肾)。属膀胱(足太阳为膀胱之经。故其脉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贯臀。入中( 谓膝后曲脚之中委中穴也)。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胛中。两髀骨下。肾竖起肉也)。挟脊内。过髀枢(环跳穴有此髀枢中。素问曰。髀枢中络正者正谓此也)。循髀外。从后廉下合 中。以下贯 内。出外踝之后(外踝之后。昆仑所居焉)。循京骨(京骨。

穴名也。太阳之原。在外侧大骨下)。至小指外侧(小指外则至阴穴分也。素问云。太阳之根。起于至阴。足太阳自此交入足少阴也)。是动则病(足太阳。常多血少气。今气先病。是谓是动也)。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 如结。 如裂。是谓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足太阳血多气少。

乃人之常数也。亦有异于常者。灵枢经曰。足太阳之上血气盛。则美眉有毫毛。血少气多则恶血多气。少则肿少理。血少气多。则血多肉血。气血气和则美色。足太阳之下。血气盛则跟肉满。踵以上气少。血多则瘦跟空。血气皆少则喜转筋。踵下痛。只目美眉者太阳多血由此足太阳血气多少。可得而知也)。痔疟狂巅疾(素问云所谓狂巅疾者。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头囟顶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 脚皆痛。小指不用(足太阳行身之阳。故头脑项背腰尻 脚皆痛。小指不用也)。盛者。人迎大再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取之所别也。

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趾。上结于踝。斜上结于膝。其下循足外则结于踵。上循跟结于。

其别者。结于 外。上 中内廉于 中。并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其支者。为目上纲。下结于 。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 。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其支者。出缺盆。斜上出于 。其病。小指及跟肿痛。 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仲春痹也。

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头项肩痛。刺足小趾爪甲(至阴穴也)。与肉交者各一 。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 。左刺右。右刺左。如食顷。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别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挟脊疾取。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 立已。

足太阳膀胱经。从头走足。长八尺。左右共一丈六尺。凡一百二十六穴。

睛明二穴。攒竹二穴。曲差二穴。五处二穴。承光二穴。通天二穴。络却二穴。玉枕二穴。

天柱二穴。大柱二穴。风门二穴。肺 二穴。厥阴 二穴。心俞二穴。膈 二穴。肝俞二穴胆俞二穴。脾 二穴。胃俞二穴。三焦俞二穴。肾俞二穴。大肠俞二穴。小肠俞二穴。膀胱俞二穴。中膂俞二穴。白环俞二穴。上 二穴。次 二穴。中 二穴。下 二穴。会阳二穴。附分二穴。魄户二穴。膏肓二穴。神堂二穴。 二穴。鬲关二穴。魂门二穴。阳纲二穴。意舍二穴。胃仓二穴。肓门二穴。志室二穴。胞肓二穴。秩边二穴。承扶二穴。殷门二穴。浮 二穴。委阳二穴。委中二穴。合阳二穴。承筋二穴。承山二穴。仆参二穴。附阳二穴。昆仑二穴。飞杨二穴。申脉二穴。通谷二穴。京骨二穴。束骨二穴。金门二穴。至阴二穴。

卷四 针灸门

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下。斜趣足心(足心。涌泉穴分也。素问曰。少阴之根。起于涌泉穴也)。出然谷之下(然谷所居。素问云。刺足下包络中脉血不出为肿)。循内踝之后(太溪穴分也)。别入根中(大钟在此跟中。足少阴之络。别入太阳之络)。以上 内(复溜在内踝上。

同身中之二寸 分中)。出 内廉(阴谷居此 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足少阴肾之经故其脉属于肾)。络膀胱(膀胱为肾之维。故脉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脉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足少阴自此交入手心主)。是动则病(足少阴常少血多气。今气先病。是谓是动也)。饥不欲食。面黑如炭色(一作地色。素问曰。所谓面黑如地者。和气内夺。故变于色也)。咳唾则有血(素问所谓咳则有血者。阳脉伤也。阳气未盛于上而脉满。满则咳。故血见于鼻也)。喝喝而喘(以其脉入肺中。循喉咙故尔)。坐而欲起。目KT KT 无所见(素问所谓不能久立久坐。则目KT KT 无所见者。阴阳不定。未有主也。

秋气始至。微霜始下。而方杀万物。阴阳内夺。故目KT KT 无所见也)。心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若人将捕之(素问。所谓善恐如人将捕之者。秋气方盛。万物未有毕去。阴气少。阳气入。阴阳相搏故恐也)。是谓骨厥。是主肾(肾主骨。骨厥则肾气逆也)。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也。故云所生病也)。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胆。肠 。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人冒暑热之毒。舍于肾。肾乃小藏也。小不胜大。则骨与髓虚。故足不载身。而痿厥生焉。痿则无力。故嗜卧也)。足心常热而痛。

渐至足下重。如不能举。灸则强食生肉。缓带被发。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足少阴之筋起于小趾之下。并太阴之筋斜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之下。并太阳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侠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其病足下转筋。及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病。在此者主痫螈及痉。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在内者熨引饮药发数。甚者死不治。名曰仲秋痹也。

邪客于足少阴之络。令人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无积者。刺足下中央之脉各三 。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嗌中肿不能内唾。时不能出唾者。刺然谷之前。出血立已。左右互刺。

肾病者。腹大。胫肿。喘咳。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意不乐。取其经少阴少阳血者。

肾热病者。先腰痛 酸。苦渴数饮。身热。热争。则项痛而强。 寒且酸。足下热不欲言。

其逆则项痛消消澹澹然。戊己甚。壬癸大汗。气逆则戊己死。刺足少阴太阳。肾热病者。颐先赤。故热病先身重骨痛耳聋好瞑。刺足少阴。病甚为五十九刺。

足少阴肾经。从足走胸中。长六尺五寸。左右共一丈三尺。凡五十四穴。

涌泉二穴。然谷二穴。太溪二穴。大钟二穴。照海二穴。水泉二穴。复溜二穴。交信二穴。

筑宾二穴。阴谷二穴。横骨二穴。大赫二穴。气穴二穴。四满二穴。中注二穴。肓 二穴。

商曲二穴。石关二穴。阴都二穴。通谷二穴。幽门二穴。步廊二穴。神封二穴。灵墟二穴。

神藏二穴。 中二穴。 府二穴。

卷四 针灸门

手厥阴心包经

手厥阴心主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三焦为心包之维。故心包脉历络三焦之经也)。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 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太阴行之前。少阴行 之后。而心主行其中也)。入肘中(曲泽穴分也)。下臂行两筋之间(两筋之间。间使所居)。入掌中(劳宫所在也)。循中指出其端(中冲在此中指之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手心主。自此交入手少阳)。是动则病(手厥阴常多血少气。今气先病是谓是动也)。手心中热。肘臂挛急(肘臂变急。盖谓屈而不伸也)。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席延经云。澹澹水摇也)。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烦心。心痛。掌中热。若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关。去腕二寸。出于两筋之间。循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心系实。

则心痛。虚则为烦。取之两筋间也。

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贲。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前及胸痛。息闭。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冬痹也。

手厥阴心包脉。从腹走手。长三尺五寸。左右共七尺。凡一十八穴。

天池二穴。天泉二穴。曲泽二穴。 门二穴。间使二穴。中冲二穴。内关二穴。劳宫二穴。太陵二穴。

卷四 针灸门

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次指端。关冲之位也)。上出两指之间(本节前。腋门后。

中渚穴也)。循手表腕(阳池穴分也)。出臂外两骨之间(两骨之间。支沟所在焉)。上贯肘(肘后天井穴分也)。循 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足少阳在手少阳之后。上肩。而手少阳复在其下)。入缺盆。交 膻中(难经云。膻中在玉堂下。同身寸之一寸六分。直两乳内平是也)。散络心包(心包为三焦之维。故三焦脉。络心包也)。下膈。偏属三焦(手少阳为三焦之经故其脉偏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挟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 (手少阳自此交入足少阳)。是动则病(手少阳常少血多气。今气先病。是为是动也)。耳聋。浑浑 。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手少阳血少气多。乃人之常数也。亦有异于常者。灵枢经曰。手少阳之上血气盛。则眉美以长耳色美。血气皆少。

则耳焦恶色。手少阳之下血气盛。则手椿多肉。以温血气。少则寒以瘦。气少血多。则瘦而多脉。由此。则手少阳血气多少。可得而知之也)。汗出目锐 痛。耳后肩 肘臂外皆痛。

小指次指不用。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手少阳之别。名曰外关。去腕二寸。外绕臂。注胸中。合心主。病实则肘挛。虚则不收取之所别也。

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 外廉。上肩走头。

合手太阳。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其支者。上曲颊循耳前。属目外 。上乘颔结于角。其病当所过者即支转筋。舌卷。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夏痹也。

邪客于手少阳之络。令人喉痹。舌卷。口干。心烦。臂外廉痛。手不及头。刺手中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叶。各一 。壮者立已。老者有顷已。左刺右。右刺左。比新病数日已。

手少阳三焦经。从手走头。长五尺。左右共一丈。凡四十六穴。

关冲二穴。液门二穴。中渚二穴。阳池二穴。外关二穴。支沟二穴。会宗二穴。三阳络二穴四渎二穴。天井二穴。清冷渊二穴。消泺二穴。 会二穴。肩 二穴。天 二穴。天牖二穴。翳风二穴。 脉二穴。颅息二穴。角孙二穴。丝竹空二穴。和 二穴。耳门二穴。

卷四 针灸门

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脉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足少阳。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手少阳后。在足少阳之前)。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 。下大迎。合手少阳抵于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肝为胆之维。故胆脉络于肝)。属胆(足少阳为胆之经。故其脉属于胆)。循胁里。出气冲(气冲。在腹脐下横骨两端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动脉中)。绕毛际。

横入髀厌中(髀厌中。环跳穴分也)。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胁骨曰肋。肋尽处曰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髀阳。髀外也)。出膝外廉(阳陵泉穴分也)。下外辅骨之前(辅骨。谓辅佐 骨之骨。在 之外)。直下抵绝骨之端(阳辅。居此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邱墟穴分也)。循足跗上。出小指次指之端(次指之端。窍阴所居。素问云。少阳之拱。起于窍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岐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足少阳自此交入足厥阴)。是动则病(足少阳常少血多气。今气先病。是谓是动)。口苦(素问云。口苦者。病名胆瘅也。此人素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善太息(灵枢经曰。人忧思则心系急。心系急则气道约。约。则不利。故太息以仰出之)。心胁痛(素问所谓心胁痛者。言少阳盛也。盛者。心之所表也。九月阳气盛。而阴气衰故云心胁痛也)。不能转侧(素问所谓。不可反侧者。九月阴气藏。万物藏则不动矣。故不可反侧也)。甚则面微尘(面微尘。谓面如微尘。有独如尘土之色也)。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谓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足少阳血少气多。乃人之常数也。亦有异于常者。灵枢经曰。足少阳之上。血气盛则通须美长。血多气少则通髯美短。血少气多。则少髯。血气皆少。则无须。盛于寒温。则善痹骨痛爪枯也。足少阳之下。血气盛。则胫毛美长外踝肥。血多气少。则胫毛美短。外踝皮坚而浓。血少气多则胫毛少外踝皮薄而软。血气皆少。则无毛。外踝瘦血肉。又云。通鬓极须者少阳多血。

由此足少阳血气多少。可得而知也)。头痛角颔痛(角颔。耳下曲角之颔也。以其脉下之颊车故病如是)。目锐 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挟瘿(马刀挟瘿者。灵枢经曰。其痈坚而不溃者。为马刀挟瘿)。汗出振寒(以寒邪客其经。经虚。则邪盛。故谓振寒)。疟(疟。寒热之病也。指中阳之疟。寒热皆不甚)。胸胁肋髀膝外之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人迎大一倍于寸口。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 。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之上。结外踝。循 外廉。结于膝外廉。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

走髀前者。结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其直者。上 乘季胁。上走腋前廉。挟于膺乳。结于缺盆。其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其支者。结于目外 。为外维。其病小指次指支转筋。引膝外转筋。膝不可屈伸。 筋急前引髀。后引尻。即上乘 季胁痛。上引缺盆膺乳颈维筋急。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跷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右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孟春痹也。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足小趾次指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温衣饮食一日已。在左刺右。右刺左。病立已。不已。复刺如法。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已。热痛先胸胁痛。手足躁。刺足少阳。补足太阴。病甚者为五十九刺。热病先眩冒而热胸胁满。刺足少阴少阳。

足少阳胆脉从头走足。长八尺。左右共一丈六尺。凡八十六穴。

瞳子 二穴。听会二穴。客主人二穴。颔厌二穴。悬颅二穴。悬厘二穴。曲鬓二穴。率谷二穴。天冲二穴。浮白二穴。窍阴二穴。完骨二穴。本神二穴。阳白二穴。临泣二穴。目窗二穴。正营二穴。承灵二穴。脑空二穴。风池二穴。肩井二穴。渊腋二穴。辄筋二穴。日月二穴。京门二穴。带脉二穴。五枢二穴。维道二穴。居 二穴。环跳二穴。风市二穴。中渎二穴。阳关二穴。阳陵泉二穴。阳交二穴。外丘二穴。光明二穴。阳辅二穴。悬钟二穴。丘墟二穴。地五会二穴。侠溪二穴。临泣二穴。窍阴二穴。

卷四 针灸门

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聚毛之际(聚毛。大敦穴分也。素问曰。厥阴之根。起于大敦)。

上循足跗上廉(太冲穴在焉)。去内踝一寸(中封之位也)。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足厥阴行足太阴之前。上踝八寸。而厥阴复出太阴之后也)。上 内廉(曲泉穴分也)。循股阴入毛中。

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足厥阴为肝之经故其脉属于肝也)。络胆(胆者肝之维故肝脉络于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顽颡(灵枢经曰。顽颡者。分气之泄池)。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中(足厥阴自此行入手太阴)。是动则病(足厥阴常多血少气。今气先病。是谓是动也)。腰痛不可以俯仰(素问所谓腰脊痛不可以俯仰者。三月一振。荣华万物。一俯而不仰也)。丈夫疝。妇人少腹肿(素问所谓 疝。妇人少腹肿者。厥阴者。辰也。三月阳中之阴邪在中。故曰疝少腹肿也)。甚则嗌干(素问所谓甚则嗌于热中者。阴阳相搏而热。故嗌干也)。面尘脱色(面如有尘。而去其色脱去也)。是主肝。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气。是气之所生。故云。

所生病也)。胸满。呕逆洞泄(凡中其经。内于肝。肝气乘脾。故为洞泄矣)。狐疝(狐夜不得尿日出方得。人之所病与狐同候。故曰狐病)。遗溺。闭癃(遗溺谓不禁。闭癃谓不行也)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虚者。寸口反小于人迎也。

足厥阴之别。名曰蠡沟。去内踝五寸。别走少阳。其别者。循胫上睾结于茎。其病气逆则睾肿卒疝。实则挺长热。虚则暴痒。取之所别也。

足厥阴之筋。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其病足大趾支内踝之前痛。内辅痛。阴股痛。转筋。阴器不用。伤于内。则不起。伤于寒。则阴缩和。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在行水清阴。其病转筋者。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以痛为输。名曰季秋痹也。

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暴疝。卒痛。刺足大趾爪甲上。与肉交者各一 。男子立已。

女子有顷已。左刺右。右刺左。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KT KT 。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取其经厥阴于少阳。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取血者。肝病热者。小便先黄。腹痛多卧。身热。热争则狂言及惊。胁满痛。手足躁不得安卧。庚子甚。甲乙大汗气逆。则庚辛死刺足厥阴。

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胸中。长六尺五寸。左右共一丈三尺。凡二十六穴。

大敦二穴。行间二穴。太冲二穴。中封二穴。蠡沟二穴。中都二穴。膝关二穴。曲泉二穴。阴包二穴。五里二穴。阴廉二穴。章门二穴。期门二穴。

卷五 针灸门

井荣俞经合部分

凡人两手足各有此三阳三阴之脉。合为十二经脉。每一经中。各有井荣俞经合。皆出于井。

入于合。经云。所出者为井。所流者为荣。所注者为俞。所行者为经。所入者为合。井者。

东方春也。万物之始生。故言所出为井也。合者。北方冬也。阳气入藏。故言所入为合也。

故春刺井。夏刺荣。季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者。圣人所谓。因其时而取之。以泻邪毒出也。

井荣所属。阴井木。阳井金。阴荣火。阳荣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昔圣人先立井荣俞经合。配象五行。则以十二经中各有子母。故刺法云。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假令肝自病。实则泻肝之荣。属火。是子。若虚。则补肝之合。属水。

是母。余皆仿此。若他邪相乘。阴阳偏胜。则先补其不足。后泻其有余。此为针医之大要若深达洞明。则为上工者也。

足取膝下三阴三阳脉穴流注。手取臂下三阴三阳脉穴流注。用其针刺法遂有过补虚泻实如其施兵伐叛也。

六十首俞穴。细而审之。各逐其藏府。井荣俞经合。常以五行定。方无一失也。以逐日取六十首。为井荣俞经合。足不过膝。手不过臂。当时克者谓之关。可以针。医无不愈疾也。时刻未至者谓之阖。无能愈其疾也。

贾氏云。凡六十首者。原有二种也。有外行脉经六十首。又有内行血脉六十首。此法微妙。

古圣人隐之。恐世人晓会。只载一说。今不传。愚自少岁。索隐井荣之法。始可着题。或曰因何名曰六十首也。答曰。谓气血一昼夜。行过六十俞穴也。各分头首。十日一终。营运十干。皆以五子建元日时为头是也。明广今辄将贾氏各分头首营运十干。六十首注穴之法。

集其枢要。述之。庶令览者易悉。第一包括五脏五腑。各至本时相生五度。注穴之法。第二言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刚柔相配相生注穴之法。人多只知阳干注府。阴干注藏。刺阴待阴干。刺阳候阳时。如是者。非秘诀云。假令甲日甲戌时。胆引气出为井。甲中暗有其己。

乙中暗有其庚。故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归。夫有气则妇从夫。妇有气则夫从妇。故甲戌时胆出气为井。脾从夫行。脾亦入血为井。如是。则一时辰之中。阴阳之经。相生所注之穴皆有。他皆仿此。阳日气先脉外。血后脉内。阴日血先脉外。气后脉内。交贯而行于五藏六府之中。各注井荣俞经合无休矣。或不得时。但取其原亦得。

卷五 针灸门

十二经脉各至本时刚柔相配内行注穴

十经血气。皆出于井入于合。各注井荣俞经合无休矣。或曰。脉有十二经。又因何只言十经其余二经不言者何。答曰。其二经者。三焦是阳气之父。心包络是阴血之母也。此二经尊重。不系五行所摄。主受纳十经血气养育。故只言十经阴阳二脉。逐日各注井荣俞经合各五时辰毕。则归其本。此二经亦各注井荣俞经合五穴。方知十二经遍行也。

三焦经

关冲

(阳井)。液门(荣)。中渚(俞)。阳池(原)。支沟(经)。天井(合)。每日遇阳干合处。注此六穴。如甲日甲戌时。至甲申时。为阳干合也。

心包经

中冲

(阴井)。劳宫(荣)。太陵(俞)。间使(经)。曲泽(合)。每日遇阴干合处。注此五穴假令甲日甲戌时。胆气初出为井。己巳时脾出血为井。阴阳并行。阳日气先血后。阴日气后血先。己巳时至己卯时为阴干合也。余干日辰。皆根据此。

连前共六十穴。合成六十首。每一穴分得一刻六十分六厘六毫六丝六忽六秒。此是一穴之数六十穴合成一日百刻。每一时辰相生养子五度。各注井荣俞经合五穴。昼夜十二时辰。气血行过六十俞穴也。欲知人气所在。用五子建元日时。可见六十首是活法。根据此井荣刺病甚妙。

卷五 针灸门

五子元建日时歌

甲己之日丙作首。乙庚之辰戊为头。丙辛便从庚上起。丁壬壬寅顺行流。戊癸甲寅定时候。六十首法助医流。

卷五 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甲日 甲与己合胆。胆为井(窍阴)。小肠为荣(前谷)。胃为俞(陷谷)。胆为原(邱墟)。大肠为经(阳溪)膀胱为合(委中)。

胆引气行 木原在寅甲日甲戌时胆为井(金)。丙子时小肠为荣(水)。戊寅时胃为俞(木)。并过本原邱墟穴。

木原在寅。庚辰时大肠为经(火)。壬午时膀胱为合(土)。

甲申时气纳三焦。谓甲合还原化本。

胆。窍阴为井胆中行。胁痛烦热及头疼。喉痹口干并臂痛。一针难步却须行。

小肠。前谷为荥属小肠。喉痹颔肿嗌咽干。颈项臂痛汗不出。目生翳膜并除痊。

胃。陷谷胃俞节后边。腹痛肠鸣 疟缠。面目浮肿汗不出。三分针入得获全。

胆(原)。邱墟为胆是为原。胸胁满痛疟安缠。腋肿髀枢腿酸痛。目生翳膜并除痊。

大肠。阳溪为经表腕边。颠狂喜笑鬼神言。心烦目赤头风痛。热痛心惊针下痊。

膀胱。委中合穴 纹中。腰脊沉沉溺失频。髀枢痛及膝难屈。取其经血使能平。

卷五 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乙日 乙与庚合

肝。

肝为井(大敦)。心为荣(少府)。脾为俞(太名)。肺为经(经渠)。肾为合(阴谷)。化本包络。

肝引血行。

乙日乙酉时肝为井(木)。丁亥时心为荣(火)。己丑时脾为俞(土)。辛卯时肺为经(金)。

癸巳时肾为合(水)。

乙未时血纳包络。

肝。大敦为井主肝家。心痛腹胀阴汗赊。中热尸厥如死状。血崩脐痛用针加。

心。少府心荥本节中。少气悲忧虚在心。心痛狂颠实谵语。寒热胸中便下针。

脾。太白脾俞骨下分。身热腹胀血便脓。吐逆霍乱心中痛。下针一刺得安宁。

肺。经渠肺经热在胸。掌后寸口脉陷中。热喘病疼心吐逆。禁灸神针有大功。

肾。阴谷肾合膝后分。脚痛难移好用针。小腹急痛并漏下。小便黄赤建中寻。

卷五 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丙日 丙与辛合

小肠。

小肠为井(少泽)。胃为荣(内庭)。大肠为俞(三间)。小肠为原(腕骨)。膀胱为经(昆仑)。胆为合(阳陵泉)。

小肠引气行 火原在子。火入水乡。

丙日丙申时小肠为井(金)。戊戌时胃为荣(水)。庚子时大肠为俞(木)。并过本原腕骨穴故火原在子。壬寅时膀胱为经(火)。甲辰时胆为合(土)。

丙午时气纳三焦。

小肠。少泽元本手太阳。井注喉痹舌生疮。臂痛咳嗽连项急。目生翳膜一针康。

胃。内庭胃荣本中。四肢厥逆满腹疼。口 牙痛根据穴用。使下神针便去根。

大肠。三间为俞本节后。喉痹咽哽齿龋疼。胸满肠鸣洞泄频。唇焦气喘针时定。

小肠。腕骨为原手踝中。热病相连汗出频。目中泪出兼生翳。偏枯臂举只神针。

膀胱。昆仑为经外后跟。腰疼腰重更难行。头疼吐逆并腹胀。小儿痫搐一齐针。

胆。阳陵泉穴胆合间。腰伸不举臂风痫。半身不遂根据针刺。膝劳冷痹一针安。

卷五 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丁日 丁与壬合

心。

心为井(少冲)。脾为荣(大都)。肺为俞(太渊)。肾为经(复溜)。肝为合(曲泉)。化本包络。

心引血行丁日丁未时心为井(木)。己酉时脾为荣(火)。辛亥时肺为俞(土)。癸丑时肾为经(金)。

乙卯时肝为合(水)。

丁巳时血纳包络。

心。少冲为井是心家。热病烦满上气赊。虚则悲惊实喜笑。手挛臂痛用针加。

脾。大都脾荣本节中。热病相连是逆行。腹满烦闷并吐逆。神针一刺实时宁。

肺。太渊肺俞掌后寻。呕吐咳逆腹膨膨。眼目赤筋白翳膜。心疼气上一般针。

肾。腹溜肾经鱼肚中。两目KT KT 喜怒停。腹内雷鸣并胀满。四肢肿痛刺时灵。

肝。曲泉肝合 骨中。女人血瘕腹肿疼。身热喘中气劳病。足疼泄利又便脓。

卷五 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戊日 戊与癸合

胃。

胃为井(厉兑)。大肠为荣(二间)。膀胱为俞(束骨)。所过本原(冲阳)。胆为经(阳辅)。小肠为合(少海)。

胃引气行 土原在戊戊日戊午时胃为井(金)。庚申时大肠为荣(水)。壬戌时膀胱为俞(木)。并过本原冲阳穴故土原在戊。甲子时胆为经(火)。丙寅时小肠为合(土)。

戊辰时气纳三焦。

胃。厉兑为井主胃家。尸厥口噤腹肠滑。汗病不出如疟状。齿痛喉痹针刺佳。

大肠。二间庚荣本节中。喉痹鼻衄在心惊。肩臂疼时根据此用。下针牙痛更无根。

膀胱。束骨壬俞本节中。耳聋顷急本穴寻。腰风目眩并背痛。针之必定有神功。

胃(原)。冲阳为原动脉中。偏风口眼注牙疼。寒热往来如疟状。建时取效有同神。

胆。阳辅胆经四寸间。筋挛骨痛足肿寒。风痹不仁根据此用。神针一刺不须难。

小肠。少海为合肘上中。寒热风肿项头疼。四肢无力难举步。建时针刺有神灵。

卷五 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己日 甲与己合

脾。

脾为井(隐白)。肺为荣(鱼际)。肾为俞(太溪)。肝为经(中封)。心为合(少海)。

脾引血行己日己巳时脾为井(木)。辛未时肺为荣(火)。癸酉时肾为俞(土)。乙亥时肝为经(金)。

丁丑时心为合(水)。

己卯时血纳包络。

脾。隐白为井足太阴。腹胀喘满吐交横。鼻衄滑肠食不化。月经不止血山崩。

肺。鱼际为荣热汗风。咳嗽头痛痹主胸。目眩少气咽干噪。呕吐同针有大功。

肾。太溪肾俞内踝下。足厥心疼呕吐涎。咳嗽上气并脉短。神针到后病伏潜。

肝。中封为经内踝前。振寒 疟色苍苍。脐腹痛时兼足冷。寒疝相缠针下康。

心。少海心合曲节间。齿痛呕逆满胸心。头项痛时涕与笑。用针一刺管惊人。

卷五 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庚日 庚与乙合

大肠。

大肠为井(商阳)。膀胱为荣(通谷)。胆为俞(临泣)。所过本原(合谷)。小肠为经(阳谷)。胃为合(三里)。

大肠引气引 金原在申庚日庚辰时大肠为井(金)。壬午时膀胱为荣(水)。甲申时胆为俞(木)。并过本原合谷穴金原在申也。丙戌时小肠为经(火)。戊子时胃为合(土)。

庚辰时气纳三焦。

大肠。商阳为井大肠中。次指指上气主胸。喘逆热病并牙痛。耳聋寒热目赤红。

膀胱。通谷为荣本节游。头痛鼻衄项筋收。两目KT KT 胸胀满。饮食不化实时休。

胆。临泣胆俞节后边。中满缺盆肿项咽。月事不调根据此用。气噎如疟当时安。

大肠(原)。合谷为原岐骨中。痹痿漏下热生风。目视不明并齿痛。牙关口噤一针功。

小肠,阳谷为经侧腕中。癫疾狂走妄言惊。热病过时汗不出。耳聋齿痛目眩瞑。

胃。三里胃合膝下分。诸般疾病一般针。须去日上加时下。方知世上有名人。

卷五 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辛日 丙与辛合

肺。

肺为井(少商)。肾为荣(然谷)。肝为俞(太冲)。心为经(灵道)。脾为合(阴陵泉)。化本包络。

肺引血行辛日辛卯时肺为井(木)。癸巳时肾为荣(火)。乙未时肝为俞(土)。丁酉时心为经(金)。

巳亥时脾为合(水)。

辛丑时血纳包络。

肺。少商肺井注心中。寒热咳逆喘胀冲。饮食不下咽喉痛。三棱针刺血为功。

肾。然谷肾荥内踝寻。喘呼少气足难行。小儿脐风并口噤。神针并灸得安宁。

肝。太冲肝俞本节后。腰引少腹小便脓。淋沥足寒并呕血。漏下女子体中痛。

心。灵道为经掌后真。心痛肘挛悲恐惊。暴喑即便难言语。建时到后即宜针。

脾。阴陵泉穴脾之合。腹肾喘逆身难卧。霍乱疝瘕及腰疼。小便不利针时过。

卷五 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壬日 丁与壬合

膀胱。

膀胱为井(至阴)。胆为荣(侠溪)。小肠为俞(后溪)。所过本原(京骨)。胃为经(解溪)。大肠为合(曲池)。

膀胱引气行。水原在午。水入火乡。

壬日壬寅时膀胱为井(金)。甲辰时胆为荣(木)。丙午时小肠为俞(木)。并过本原京骨穴水原在午。水入火乡。故壬。子午相交也。戊申时胃为经(火)。庚戌时大肠为合(土)。

壬子时气纳三焦。还原化本。

膀胱。至阴为井是膀胱。目生翳膜头风狂。胸胁痛时根据法用。小便不利热中伤。

胆。侠溪胆荣小节中。胸胁胀满足难行。寒热目赤颈项痛。耳聋一刺便闻聋。

小肠。后溪为俞节陷中。寒热气疟目生筋。耳聋鼻衄并喉痹。肘臂筋挛同用针。

膀胱(原)。京骨为原肉际间。 酸膝痛屈伸难。目 内赤头颈强。寒热腰疼针下安。

胃。解溪穴是胃之经。腹胀 肿脚转筋。头痛霍乱面浮肿。大便下重也同针。

大肠。曲池为合肘外边。半身不遂语难言。肘中痛急身无力。喉痹针下也痊然。

卷五 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三焦者。是十二经之根本。生气之原。主宣通荣卫。经历五脏六腑)三焦与包络合为表里

三焦。

所出为井(关冲)。所流为荣(液门)。所注为俞(中渚)。所过为原(阳池)。

所行为经(支沟)。所入为合(天井)。

壬子时三焦关冲为井(金)。甲寅时为荣(水)。丙辰时为俞(木)。并过本原阳池。戊午时为经(火)。庚申时为合(土)。

壬戌时气入行。

金。三焦之井号关冲。目生翳膜注头疼。臂肘痛攻不能举。喉痹针刺取其灵。

水。液门为荥刺陷中。惊悸痫热共头疼。目赤齿血出不定。三棱针刺实时灵。

木。中渚为俞节后寻。热病头疼耳不闻。目生翳膜咽喉痛。及时应下三分针。

三焦(原)。阳池为原腕表中。寒热如疟积心胸。臂痛身沉难举步。一针当面有神功。

火。支沟为经腕后真。热病臂肘肿廉疼。霍乱吐时并口噤。下针得气便醒醒。

土。天井为合肘外寻。风痹筋挛入骨深。咳嗽不食并惊悸。心胸气上实时针。

卷五 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心主与三焦为表里

包络。

所出为井(中冲)。所流为荣(荣宫)。所注为俞(大陵)。所行为经(间使)。

所入为合(曲泽)。

癸丑时包络中冲为井(木)。乙卯时为荣(火)。丁巳时为俞(土)。己未时为经(金)。辛酉时为合(水。)木。中冲为井厥阴心。掌中烦热及头疼。热病烦闷汗不出。舌强针时得自平。

火。劳宫心荥手掌中。中气挛痹口中腥。狂笑头疼同日用。气粗喘逆也须宁。

土。大陵心俞腕后寻。喜笑悲哀气上冲。目赤小便如赤色。狂言头痛建中行。

金。间使心经掌后间。心痛呕逆恶风寒。热时咽痛并惊悸。神针邪忤也须安。

水。曲泽为合肘里存。心疼烦闷口干频。肘臂筋挛多呕血。呼吸阴阳去病根。

卷五 针灸门

五藏六府井荣俞经合

癸日 戊与癸合

肾。

为井(涌泉)。肝为荣(行间)。心为俞(神门)。脾为经(商丘)。肺为合(尺泽)化本包络。

肾引血行癸日癸亥时肾为井(木)。乙丑时肝为荣(火)。丁卯时心为俞(土)。己巳时脾为经(金)。

辛未时肺为合(水)。

癸酉时血纳包络。

肾。涌泉为井肾中寻。大便秘结与心疼。身热喘时同日刺。足寒逆冷也安平。

肝。行间肝荣大指间。咳逆呕血更咽干。腰痛心疼如死状。溺难寒疝下针安。

心。神门心俞掌后寻。恶寒心痛不食中。身热呕血多痫病。下针得刺有神功。

脾。商丘脾经踝下寻。腹胀肠鸣痛作声。身寒逆气并绝子。血气轮流此处存。

肺。尺泽肺合在肘中。手挛风痹气冲胸。咳嗽口舌干喉痛。五子建元法中寻。

卷五 针灸门

十二经流注五脏六腑明堂

肺者。藏也。两旁一十八穴。出甲乙经。

肺出于少商。少商者木也(在手大指端内侧。出手甲角。如韭叶。手太阴脉之所出也。

为井冬。三月宜灸之)。流于鱼际。鱼际者。火也(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手太阴脉之所流也。为荣春。三月宜灸之)。注于太渊。太渊者上也(在掌后陷者中。手太阴脉之所注也。

为俞。夏三月宜灸之)。行于经渠。经渠者。金也(在寸口陷者中。手太阴脉之所行也。为经不可灸。伤人神明)。入于尺泽。尺泽者。水也(在肘中约上动脉手。太阴脉之所入也。为合。秋三月宜灸之)。

少商

(在手大指端内侧。去爪甲如韭叶。灸一壮。主疟寒厥。及热烦心。善哕。

心满而汗出。寒濯濯热烦。手臂不仁。唾沫唇干。及热烦心。引饮手HT 。挛指支痛。肺胀上气。耳中生风。咳喘逆。痹臂痛。呕吐食饮不下。彭彭然。热病象疟。振栗鼓颔。腹胀俾倪。喉中喘。耳前痛。甄权云。在手大拇指甲骨外畔当角一韭叶。白肉际宛宛中是也。此脉脾肺之候论藏凑不宜灸之。忌生冷热食)。

鱼际

(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散脉中。灸三壮。主虚极洒洒毛起恶风寒。舌上黄身热。咳嗽。喘病走胸背不得息。头痛甚。汗不出。寒厥。及烦热。心少气不足以息。阴湿痒腹痛不下饮食。肘挛支满。喉中焦干。竭 上气。热病。振栗鼓颔。腹满阴痿。咳引尻漏出。虚也。膈中虚。饮食呕。身热。汗不出。数唾涎。呕吐血下。肩背寒热。脱色。目泣出皆虚也。色不变者。肺心痛也。短气心痹。悲怒逆气恐狂易霍乱。胃气逆)。

太渊

(在手掌后陷者中。灸三壮。主痹逆气寒。厥逆。烦心。善唾哕噫。胸满HT呼。

胃气上逆。心痛咳逆。烦闷不得卧。胸中满喘。背痛肺胀满彭彭。臂厥。肩膺胸满痛。目中白翳。眼青转筋。掌中热。乍寒乍热。缺盆中相引痛。数欠喘不得息。臂内廉痛。膈饮烦满病温身热。五日以上。汗不出。厥心痛卧若从居心间痛。动作。痛益甚色。不变者。肺心痛也。如乳噫胃气上逆心痛。唾血。振寒。嗌干。狂言口僻肘中痛。皆疟痹也)。

经渠

(在寸口陷者中。不可灸。伤人神明。主疟寒热。胸背急。胸中彭彭然。甚即交两手如瞀。为暴痹。喘逆喉痹。掌中热。咳逆上气。喘息数欠。热病汗不出。心痛欲呕也)。

列缺

(手太阴络。去腕上一寸半。灸五壮。甄权云。腕后臂侧二寸。手交叉食指两筋骨罅宛宛中是也。主偏风口 。半身不遂。腕劳。灸三壮。主疟甚热。惊痫如有见者。咳喘掌中热。虚则肩背寒栗。少气不足以息。寒厥。交两手如瞀。为口沫出。实则肩背热痛。

汗出。四肢肿。身温。睡时热。饥则烦。饱则面色变。口噤不开。恶风泣血出。喉痹咳嗽上气。数欠。四肢厥逆。喜笑弱白。热病。先手臂痛。身热螈 。喜笑纵唇口。咽干鼻张。呕吐汗出如连珠。小便白。热痛。两乳下三寸坚。胁下满。心悸善忘。口中沫出)。

孔最

(手太阴 。去腕上五寸。灸五壮。主热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五壮。汗即出并主臂厥头痛)。

尺泽

(在肘中约纹上动脉。灸三壮。甄权云。在臂屈横文中两筋骨罅陷者宛宛中不宜灸。主喉痹上气。舌干胁痛。心彭彭痛。咳逆上气。心烦肩寒。少气不足以息。腹胀喘逆振栗。螈 。手不伸。咳嗽唾浊。气膈善呕。鼓颔不得汗。烦满身痛。因为纵衄唾血。时寒时热。胞中有大疝瘕积与阴相引痛。若穴泄之。并主喉痹哽噎。寒热。实则肩背热痛。汗不出。四肢暴肿。虚则臂背寒。短气心烦。癫疾呕沫。手臂不得上头。肘痛。也)。

侠白

(在天府下去肘下五寸动脉。手太阴脉气所发。灸五壮。主心痛。咳逆。干呕。烦满)。

天府

(在腋下三寸。臂 内廉动脉。手太阴肺气所发。禁不可灸。使人逆气。主咳上气喘不得息。暴瘴内逆。肝肺相搏。口鼻出血。身胀逆息。不能卧风。汗不出。身肿。喘喝多睡。恍惚善忘。嗜卧不觉。甄权千金扬操同。也)。

卷五 针灸门

十二经流注五脏六腑明堂

大肠者。肺之腑也。两旁四十二穴(并下三单穴。共四十五穴)。出甲乙经大肠出于商阳。商阳者。金也(一名绝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角如韭叶。手阳明脉之所出也。为井。冬三月宜灸之)。流于二间。二间者。水也(一名间谷。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者中。手阳明脉之所溜也。为荣。春三月宜灸之)。注于三间。三间者。木也(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本节后内侧陷者中。手阳明脉之所注也。为俞。夏三月宜灸之)。过于合谷(一名虎口。在手大指岐骨间。手阳明脉之所过也。为原)。行于阳溪。阳溪者。火也(一名中魁在腕中上侧两筋间陷者中。手阳明脉之所行也。为经)。入于曲池。曲池者。土也(在肘外辅屈肘曲骨之中。手阳明脉之所入也。为合。秋三月宜灸之)。

商阳

(一名绝阳。在手大指次指内侧。去爪甲角如韭叶。灸三壮。右取左。左取右。

如食顷立已。主气满。胸中喘息。支胁热病。汗不出。耳中风。耳鸣耳聋。时不闻。热疟。

口干。下齿痛。臂 引口中。恶寒颔肿。肩痛引缺盆。喉痹。青盲)。

二间

(一名间谷。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前内侧陷者中。灸三壮。主人多卧。善唾。

肩痛寒。鼻鼽赤衄血。侵淫起。面身热。喉痹如哽。皆伤忽振寒肩疼。齿痛。也)。

三间

(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次指本节后内侧陷者中。灸三壮。主喉痹肿如哽。

齿龋痛。面清。多卧。善唾。胸满。肠鸣。 疟寒热。唇口干。身干。喘急。目急痛。善惊)。

合谷

(一名虎口。在手大指岐骨间。灸三壮。主寒热 疟。狂易鼻鼽衄。热病汗不出。

头痛。舌干齿龋。善惊。喉痹。痱痿。鼻衄不止。唇吻不收。耳聋。耳中不通。喑不能言。

口噤不开)。

阳溪

(一名中魁。在腕中上侧两筋间陷者中。灸三壮。主热病。烦心。目痛泣出厥逆头痛。胸满不得息。寒热。癫疾。呕沫。狂笑见鬼。喉痹。耳聋耳鸣。齿痛。惊掣。疟寒甚。热病。肠 。 肘臂痛。虚则气膈满。肩不举。吐舌。戾颈。妄言。痂疥)。

偏历

(手阳明络。在腕后三寸。灸三壮。主风疟汗不出。寒热。风痛汗不出。

目目

温留

(一名逆注。一名蛇头。手阳明 。在腕后小上五寸。大上六寸。灸三壮。

主肠鸣而痛。伤寒伤热。头痛哕衄。肩不举。疟面赤肿。口齿痛。癫疾吐舌鼓颔。狂言见鬼。喜卧。喉痹不能言。虚气面肿)。

下廉

(在辅骨下。去上廉一寸。怒辅齐兑肉分外斜。灸三壮。主眼痛热溺。黄色)

上廉

(在三里下一寸。手阳明脉之会。灸三壮。主小便黄。肠中鸣相追)。

三里

(在曲池下二寸。按之肉起。兑肉之端。灸三壮。主腹胀。时寒腰痛。不得卧。牙齿痛。而两颊肿。也)。

曲池

(在肘外辅骨屈肘曲骨之中。灸三壮。主肩肘中痛。难屈伸。手不可举。喉痹不能言。目不明。腕急身热。惊狂 痿痹重。螈 癫疾。吐舌。胸中满。耳前痛。齿痛目赤痛颈肿寒热。渴饮辄汗出。不饮则皮干热。伤寒余热不尽)。

(在肘大骨外廉陷中。灸三壮。主肩肘节戾重。痹痛不可屈伸)。

五里

(在肘上三寸。又行向裹大脉中央。灸十壮。主风劳惊恐吐血。肘不能举。

风痫嗜卧。四肢不欲动摇。身黄寒热颈肿。咳逆呼吸。目视KT KT 。少气 疟。心下胀满痛。上气。左取右。右取左)。

(在肘上七寸。腋内端。手阳明络会。灸三壮。主寒热颈瘰 。肩痛不可举)

(一名 扁。在臂前廉。去肩头三寸。手阳明之络。灸五壮。主颈瘿。臂气痛。气肿)。

(在肩端 上。斜举臂取之。灸三壮。主肩重不举。臂痛)。

(在肩端两骨间。手阳明跷脉之会。灸三壮。主肩中热。指、臂痛)。

巨骨

(在肩端上行两叉骨陷者中。手阳明跷脉之会。灸三壮。主背痹痛。臂不举血瘀肩中痛。不能动摇)。

扶突

(一名水穴。在曲颊下一寸。人迎后。手阳明脉? 气所发。仰而取之。灸三壮主咳逆上气。咽喉鸣鸣喘息。暴喑气哽)。

天鼎

(暴喑气哽在颈缺盆直扶突气舍后一寸半。手阳明脉气所发。灸三壮。主暴喑气。唾喉痹。 不得息。饮食不下。水沟傍五分。手阳明脉气所发)。

(一名 。直鼻孔下。侠主鼻窒口僻。清涕出。不可止。鼽衄。有痈。口噤不可开)。

水沟(在鼻柱下人中。督脉手阳明脉之会。直唇取之。灸三壮。主寒热头痛。癫疾。互引水肿。人中尽满唇反者死。振寒。手卷前僵。鼻鼽不能息。鼻不收涕。不知香臭。衄不止。口不禁。不进水浆。口 目)。

兑端

(在唇上端。手阳明脉气所发。灸三壮。主寒热。鼓颔口噤。癫疾吐沫。寒热互引。唇吻强。上齿龋。消渴。嗜饮。目瞑。身汗出。衄血不止)。

龈交

(在唇内齿上龈缝。灸三壮。主 。烦满寒热。口僻。癫疾互引。目痛不明齿间出血。有伤酸齿尖落痛。口不可开。鼻中息肉。鼻窒。喘息不利。头颔 中痛。鼻中有蚀疮)。

卷五 针灸门

十二经流注五脏六腑明堂

肝者脏也。两旁二十二穴。出甲乙经。

肝出于大敦。大敦者。木也(在足大指端。去爪甲韭叶及三毛中。足厥阴脉之所出也。

为井冬三月宜灸之)。流于行间。行间者。火也(在足大指间。动脉应手陷者中。足厥阴脉之所溜也。为荣。春三月宜灸之)。注于太冲。太冲者。土也(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或一寸半陷者中。足厥阴脉之所注也。为输夏三月宜灸之)。行于中封。中封者。金也(在足内踝前一寸仰足取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足厥阴脉之所行也。为经)。入于曲泉。曲泉者。水也(在膝内辅骨下大指上。小筋下陷者中。屈膝而得之。足厥阴脉之所入也。为合。秋三月宜灸之)。

大敦

(在足大指端。去爪甲如韭及三毛中。灸三壮。主卒心痛。汗出阴跳。遗溺小便难而痛厥。阴上入腹中。寒疝。阴挺出。阴偏大肿。腹脐痛。胸中悒悒不乐。小儿痫 。

遗清溺。虚则病诸瘕颓。实则癃闭。少腹中热。若寝尸厥。死不知人。脉动如故。 )。

行间

(在足大指间动脉应手陷者中。灸三壮。主咳逆上气。唾沫。溺难痛。白浊卒疝少腹肿。咳逆呕吐。卒阴跳腰痛。不可以俯仰。面仓黑热。腹中 满。身热厥痛。心痛。

色苍苍然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肝心痛也。月事不利。见赤白而有身。及败阴寒腹痛上支心。心下满如癃。茎中痛。怒 不欲视。泣出。长太息。癫疾。短气。呕血。胸背痛。若惊悲不乐。厥胫。足下热。面尽热。嗌干渴。喉痹口 。喉咽如振状)。

大冲

(在足大指本节后二寸半。或一寸半陷者中。灸三壮。主腰痛少腹满。小便不利如癃状。羸瘦意恐惧。气不足。胸中悒悒狐疝环脐痛。阴骞两丸缩腹坚。不得卧。黄胆热中善渴。女子疝及少腹肿。溏泄。癃遗溺阴痛。面苍黑。目下 痛。暴胀。胸胁支满。足寒大便难。面唇色白。时时呕血。男子精不足。女子漏血。乳难。呕厥寒。时有微热。胁下支满。喉痹痛。嗌干。膝外廉痛。淫泺胫酸。腋下肿。马刀 。肩肿。唇伤痛。色苍苍然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者。肝心痛也)。

中封

(在足内踝前一寸。仰足而取之陷者中。伸足乃得之。灸三壮。主色苍苍然太息如将死状。振寒。小便白。便难。痿厥。身体不仁。手足偏小。颓疝。阴暴缩入腹。胆疝癃。脐少腹引腰中痛。身黄。时有微热。不嗜食。膝内廉内踝前痛。少气身湿女子小腹大。

乳难。嗌干嗜饮。夹脐疝。也)。

蠡沟

(足厥阴络。在内踝上五寸。灸三壮主女子疝。少腹肿。赤白淫时多时少。

阴跳腰腹痛。实则HT 长寒。热挛暴痛遗溺偏大。虚则暴痒肿睾卒疝。小便不利。如癃状。数噫。

恐悸。气不足。心中悒悒。少腹痛。喉中有热如息肉状。如着欲出。背挛不可俯仰)。

(一名中都。足厥阴 。在内踝上七寸。胫骨中。灸五壮。主颓疝。崩中。

腹上下痛。肠僻。亦止精)。

膝关

(在犊鼻下二寸陷者中。足厥阴脉气所发。灸五壮。主膝内廉痛引膑不可屈伸。连腹引咽喉痛。是也)。

曲泉

(在膝内辅骨下大筋上小筋下陷者中。屈膝乃得之。灸三壮。主女子疝。按之如汤沃两股中。少腹肿。阴挺痛。沥皆来下血。阴中肿。或痒。漉青汁若葵。血闭颓疝。阴跳痛引脐中。不得屈伸。阴痿。腹胁下支满。癃闭。少气泄利。四肢不举。实则身热头眩痛。

汗不出。目KT KT 筋挛。膝不可屈伸。发狂衄血。喘呼。少腹痛引咽喉。病泄水下血)。

阴包

(在膝上四寸。股内廉两筋间。足厥阴别走。灸三壮。主腰痛。少腹痛)。

五里

(在阴廉下二寸。去气冲三寸。阴股中动脉。灸三壮。主少腹中满。热闭不得溺)。

阴廉

(在羊矢下。去气冲二寸动脉。灸三壮。主妇人绝产。若未会产者)。

卷五 针灸门

十二经流注五脏六腑明堂

胆者。肝之腑也。两旁一百四穴。出甲乙经。

胆出于窍阴。窍阴者。金也(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足少阳脉之所出也。

为井冬三月宜灸之)。流于侠溪。侠溪者。水也(在足小指次指岐骨间。本节前陷者中。足少阳脉之所溜也。为荣。春三月宜灸之)。注于临泣。临泣者。木也(在足小指次指间本节后陷者中。去侠溪一寸半。足少阳脉之所注也。为输。夏三月宜灸之)。过于邱墟(在足外廉踝下。

如前陷者中。去临泣三寸。足少阳脉之所过也)。行于阳辅。阳辅者。火也(在足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端。如前三分许。去邱墟七寸。足少阳脉之所行也。为经)。入于阳陵泉。阳陵泉者。土也(在膝下一寸。外廉陷者中。足少阳脉之所入也。为合。秋三月宜灸之)。

窍阴

(在足小指次指之端。去爪甲如韭叶。灸三壮。主胁痛。咳逆不得息。及喘爪甲上与肉分者。左取右右取左立已。不已。复取之。手足清烦热。汗不出。四肢转筋。头疼如锥刺之。循循然不可以动。动益烦心。喉痹舌卷口干。胸内廉痛不可反侧。耳聋。耳鸣)

侠溪

(在足小指次指岐骨间本节前陷者中。灸三壮。主胸中支满寒如风吹状。寒热。

热病汗不出。目外 赤痛。头眩。两颔痛。逆寒汗不出。多汗。耳鸣。聋。目痒。胸中痛不可反侧。痛无常处。 疟狂疾)。

地五会

(在足小指次指本节后陷者中。不宜灸。使人瘦。不出三年死。主内伤。

唾血。不足。外无膏泽。乱肿)。

临泣

(在足小指次指间本节后。去侠溪一寸半陷者中。灸三壮。主厥逆气喘胸满中风身汗不出而清。髋髀中痛。不得行。足皮痛。胸中满。腋下肿。马刀。痿。喜自啮颊。天牖中肿。淫泺胫酸。头眩。枕骨颔颅痛。目涩身痹。洒淅振寒。季胁下支满。寒热。胸胁腰腹膝外廉痛。月水不利。见血而有身。败则及乳肿胸痹。心一痛不得息。痛无常处。大风目外痛。身热痱。缺盆中痛。疟日西发)。

丘墟

(在足外廉踝下。如前陷者中。去临泣三寸。灸三壮。主目视不明。振寒。

目翳瞳子不见。腰胁痛。脚酸。转筋。胸胁痛。善太息。胸满彭彭然。疟振寒。腋下肿。痿厥寒足腕不收。 坐不能起。髀枢脚痛。大疝腹坚。寒热。胫肿。狂疾)。

悬钟

(足三阳之络。在外踝上三寸陷者中。按之阳明脉绝乃取之。灸五壮。主肠满。胸中有热。不嗜食。小儿腹满。不能饮食)。

光明

(足少阳络。在外踝五寸。灸五壮。主身体寒少热甚。恶心惕然。此与绝骨穴疗病同功。主淋漓胫酸。热病汗不出。狂痛。虚则痿 。坐不能起。实则厥胫热。膝痛。身体不仁。手足偏小。啮颊。不能俯仰。 )。

外丘

(足少阳 。少阳所生。在外踝上七寸。灸三壮。主肤痛。痿痹。骨胁满头痛。项内寒热。癫疾常呕沫)。

阳辅

(在外踝上四寸。辅骨前绝骨之端。如前三分许。去丘墟七寸。灸三壮。主寒热腰痛如小锤居其中。沸然肿不可以咳。咳则崩绾及诸节痛。上下无常处。寒热酸痛。四肢不举。腋下肿。马刀挟瘿。髀膝胫骨摇酸。痹不仁。喉痹)。

阳交

(一名别阳。一名足 。阳维 。在外踝上七寸。斜属三阳分肉间。灸三壮主寒厥。癫疾螈 惊狂。喉痹胸满。面肿。寒热。髀胫不收。喑不能言)。

阳陵泉

(在膝下一寸外廉陷者中。足少阳脉气所发。灸三壮。主太息。口苦。咽仲介介数唾。胁下支满。呕吐逆。髌痹引膝股外廉不仁。筋急。呕宿汁。心澹澹恐。如人将捕之胆胀)。

阳关

(在阳陵泉上三寸。犊鼻外陷者中。不宜灸。主膝外廉痛不可曲伸。胫痹不仁)。

中渎

(在脾外膝上五寸分肉间陷者中。足少阳脉气所发。灸五壮。主寒气在分肉间痛上下者。痹不仁)。

环跳

(在痹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足少阳脉气所发。灸五十壮。主枢中痛。不可举。腰胁相引急痛。髀筋 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

本神

(在曲差旁一寸半。发际一分。直耳上入发际四分。足少阳阳维之会。灸五壮。主头目眩痛。颈项强急。胸胁相引。不得倾侧。癫疾呕沫。小儿惊痫)。

头维

(在额角发际本神旁一寸五分。禁不可灸。主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