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汤液本草>栀子

《汤液本草》栀子·

气寒,味微苦。味苦,性大寒,味薄,阴中阳也。无毒。入手太阴经。

《象》云∶治心烦,懊 而不得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杵细用。

《心》云∶去心中客热,除烦躁,与豉同用。

《珍》云∶止渴,去心懊 烦躁。

《本草》云∶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 渣鼻,白癞、赤癞,疮疡。疗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胃中热气。仲景用栀子治烦,胸为至高之分也。故易老云∶轻浮而象肺也,色赤而象火,故能泻肺中之火。《本草》不言吐,仲景用此为吐药。栀子本非吐药,为邪气在上,拒而不纳,故令上吐,邪因得以出。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此之谓也。或用栀子利小便,实非利小便,清肺也。肺气清而化,膀胱为津液之府,小便得此气化而出也。《本经》谓治大小肠热,辛与庚合,又与丙合,又能泄戊,其先入中州故也。入手太阴。栀子豉汤治烦躁,烦者,气也,躁者,血也。气主肺,血主肾。故用栀子,以治肺烦;用香豉,以治肾躁。躁者,懊 不得眠也。少气、虚满者,加甘草;若哕呕者,加生姜橘皮。下后,腹满而烦,栀子浓朴枳实汤;下后,身热微烦,栀子甘草干姜汤。栀子大而长者,染色,不堪入药。皮薄而圆,七棱至九棱者,名山栀子,所谓越桃者是也。

《衍义》云∶仲景治伤寒,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以栀子豉汤治虚烦。故不用大黄,以有寒毒故也。栀子虽寒无毒,治胃中热气。既亡血,亡津液,脏腑无润养,内生虚热,非此不可除。又,治心经留热,小便赤涩,去皮山栀子(火煨),大黄连翘甘草(炙)等分,末之。水煎三钱匕,服之者无不效。

仲景《伤寒论》及古今诸名医,治发黄皆用栀子茵陈、香豉、甘草四物,等分,作汤饮之。又治大病起,劳复,皆用栀子、鼠矢等汤,并利小便而愈。其方极多,不可悉载。用仁,去心胸中热,用皮,去肌表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