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署教师职称。负责协助按摩博士的教学活动,官阶为从九品下。参见太医署、按摩博士条。
见福建《民间实用草药》。为麻秸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指腧穴。《灵枢·小针解》:“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者,络脉之渗灌诸节者也。”因穴位为经络气血会聚之处,故名。参见腧穴条。
【介绍】:见王馥原条。
见《药材学》。为水葱之别名,详该条。
见《滇南本草》。即玉米须,详该条。
书名。10卷。明·俞弁撰。刊于1522年。本书仿《医说》的体例,分为原医、医书、古今名医等27类,各类更列小标题,补充引录历代文献中的医学掌故。作为《医说》的续集。
《疫痧草》方。大黄、黄连、犀角、石膏、知母、玄参、生地黄、青黛。水煎服。治烂喉痧,痧点虽透而喉烂极盛,目赤便闭,神烦舌绛,脉象弦数,疫火盛者。
见《本草纲目·论月水》。即激经。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