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鼻针疗法

鼻针疗法

是指以针刺鼻上特定部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鼻和经络脏腑有密切联系,“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宗气上出于鼻而为臭。”(《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灵枢·五色》明确指出,“明堂者鼻也。”“五藏次于中央,六府挟其两侧。”近三十年来,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据此创造出鼻针疗法,并应用于针刺麻醉。临床操作时,据疾病处所选取相应部位,以短毫针斜刺进针,不宜穿透鼻甲,因鼻部感觉敏锐,应避免过重刺激,一般留针15~30分钟,其间可运针数次,并可使用电针。本法适用范围很广,身体各部疾患均可选取相应穴位治疗。

鼻针疗法穴位表

猜你喜欢

  • 邪热

    ①病因之一。即热邪。详该条。②证候之一。指外邪引起的发热。

  • 大肥根

    见《云南中草药》。为狗屎花根之别名,详该条。

  • 室女经闭成劳

    病证名。见《妇人良方大全》卷一。未婚女子,由于忧思积虑,损伤心脾气血,以致经闭不通,常可出现诸虚劳损症状。如心伤则血逆竭,故神色败,经水先闭;脾虚则食少;肺阴失养而致咳嗽;随之肾肝失养,则见多怒而毛发

  • ①与天相对而言,属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神(自然界阴阳的变化)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脏为肝。”《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②指耳前之肉。《灵枢·寿夭刚柔》:“墙基(耳

  • 甘露儿

    见《救荒本草》。为甘露子之别名,详该条。

  • 杨波叶

    见《福建中草药》。为白鱼尾之别名,详该条。

  • 刺疟篇

    《素问》篇名。本篇专论以针刺治疟,故名。内容包括六经疟、五脏疟、胃疟等十二种疟疾的症状和刺法,并说明在针刺前,应注意明确诊断和辨证,针刺应按经取穴,并应在未发作前施治,指出对正气虚弱的病人,则宜药不宜

  • 恐膈

    五膈之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八:“心腹胀满,咳嗽,气逆,腹下若冷,雷鸣绕脐,痛不能食,名曰恐膈。”参见五膈条。

  • 删补名医方论

    医方著作。8卷。本书即《医宗金鉴》卷26~33(亦有单行本)。书中共选录清代以前临床常用方剂近200首,除记述原方方名、主治及处方外,每方均附有方义的注释和历代医家对该方的论述。选方颇精,虽未分类,但

  • 骱(jiè 介)

    古解剖部位名称。指骨节间相接之处,即关节。又称骨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