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鼻疳蚀

猜你喜欢

  • 八利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八痢。见该条。

  • 芋根

    见《汉书·颜师古注》。即芋头,详该条。

  • 五毒发背

    病名。见《本草纲目》卷二十金星草项下。即发背。详该条。

  • 胎溻皮疮

    病名。指初生儿有肉无皮的一种病症。见《外科启玄》卷八。又名溻皮疮。由孕母过食五辛炙煿等物,或父母患梅毒传染胎儿所致。症见患儿表皮呈片状脱落,肉色红润,如汤烫状,逐渐扩大,向四周迅速蔓延,甚则大部分皮脱

  • 睥急紧小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又名皮急紧小症、眼胞紧小、皮急。《张氏医通》卷八:“睥急紧小,谓眼楞紧缩,乃倒睫拳毛之渐也。若不因治而渐自缩小者,乃膏血精液涩耗,筋脉紧急之故。若因治而急小者,多因睥宽倒

  • 不传

    外感伤寒,正气充足、邪势轻微时,可不向里传变;或病程不论长短,主证主脉不变者,是病邪仍在一经,均称不传。《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

  • 温疫论

    书名。2卷。明·吴有性撰于1642年。1641年山东、浙江等省疫病流行,医着以伤寒治法无效,枉死者颇多。吴氏推究病源,指出是温疫,系感染“异气”(又名杂气或戾气)所致,病由口鼻而入。对瘟疫病因和传染途

  • 齿黑

    病证名。指牙齿呈黑褐色。①危笃证候之一。病人牙齿忽然变黑,是足少阴肾经气绝的征候,病危笃,主死。②牙齿被虫蚀蛀者,则齿亦黑(《重楼玉钥续编》)。治疗:前者应脉证相参,辨证用药;后者宜从清洁口腔着手,可

  • 皮翻粘睑

    病名。见康维恂《眼科菁华录》卷上。即风牵睑出,详该条。

  • 血脏

    见《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即胞宫。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