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黄帝素问宣明论方

书名。又名《宣明论方》15卷。金·刘完素撰于1172年。卷1~2诸证门,将《素问》一书中的61个病名逐条照原文作了分析和制定处方;卷3~15分为风、热、伤寒积聚、水湿、痰饮、劳、燥、泄痢、妇人、补养、诸痛、痔漏、疟疾、眼目、小儿等各门,每门均先引《素问》医论,作者加以引伸,并制定处方。本书不仅补充了《素问》所记病候缺乏方药的不足,并反映出刘氏偏重寒凉、降火益阴为主的治疗大法。现有《刘河间伤寒三书》本。

猜你喜欢

  • 女科歌诀

    见邵氏医书三种条。

  • 土石

    出《名医别录》。为长石之别名,详该条。

  • 水不涵木

    肾属水,肝属木。根据五行的滋生制约关系,水不涵木,即肾阴虚不能滋养肝木,出现肝阴不足,虚风内动的病症。表现为低热、眩晕、耳鸣、耳聋、腰酸、遗精、口干咽燥、手足蠕动,甚则抽掣等。

  • 鸟不踏

    见《江西草药》。为虎刺之别名,详该条。

  • 阳络

    ①指手足三阳经分出的脉络。②指位于体表或上行的络脉。《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③专指足阳明胃经的络脉。《素问·调经论》:“形有余,则泻其阳经;不足,则补其阳络。”王冰注:“

  • 山马蝗

    出《植物名实图考》。为豆科植物山蚂蝗Desmodium racemosum(Thunb.)DC.的根或全草。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苦,寒。祛风利湿,散瘀止血。治

  • 谷精珠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谷精草之处方名,详该条。

  • 痘疹遂生编

    见遂生编条。

  • 诊余集

    医案著作。清·余听鸿撰。刊于1918年。作者擅治内外科疾病,本书所载医案以内科为主,多为治愈之大症及疑难杂症,兼及平日搜集之师友间治案。辨证论治细致灵活,切于病情。对于某些病证如痿症、黄疸等,阐析其治

  • 肉龟

    病名。①《疡医准绳》卷四。即黄瓜痈。见该条。②见《中国医学大辞典》。发际疮之别称。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