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邪热稽留不退,灼烁津液,以致阴液耗损的病机。如肺胃津液受伤,则出现皮肤干燥、烦闷口渴、干咳无痰、舌红而干、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虚数。若伤及肝肾之阴,则出现暮热早凉、口干舌燥、手足颤动、心悸神疲、耳鸣
即恶色。详该条。
病名。《素问·疟论》:“夏伤于暑,秋必病疟。”又:“疟之始发也,先起于毫毛伸欠,乃作寒慄鼓颔,腰脊俱痛,寒去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冷饮。”即疟疾,详见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初生不啼。详该条。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三十引郑老七方。紫金皮、官桂、大茴香、甘草节、川芎(姜汁炒)、草乌(姜汁炒)各等分。为末,沙糖调酒送下。年壮而伤重者,每服三钱;老弱而伤轻者,每服一钱半,服后身上应少发麻,须
指气候寒凉。《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大凉反至……火气遂抑。”
出《本草图经》。为食茱萸之别名,详该条。
见田氏保婴集条。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即吹花癣。详该条。
痰证之一。因痰迷心窍所致。《证治汇补·痰证》:“迷于心为心痛,惊悸,怔忡,恍惚,梦寐奇怪,妄言见祟,癫狂癎瘖,名曰惊痰。”亦指受惊而痰结胸腹者。《杂病源流犀烛·痰饮源流》:“惊痰,因惊痰结成块在胸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