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魂门

猜你喜欢

  • ①泛指五腧穴中的腧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腧。”②指五脏之背腧。《灵枢·背腧》:“愿闻五脏之腧。”

  • 五液之一。又称口津。与唾合称涎唾或唾液。具有滑润口腔和帮助消化的作用。涎为脾液。《素问·宣明五气》:“脾为涎。”脾胃正常则津足,口中和,不燥不渴,食而知味。脾胃虚寒则冷涎上涌,口淡泛恶;胃火炽盛则涎少

  • 提插行气

    行气法之一。指用提插手法来控制针感传导方向的方法。《针灸大成》:“徐推其针气自往,微引其针气自来。”又:“推之则前,引之则止。”盖推指插针,引指提针。意指提插可以加强针感和促使它扩散传导的作用。

  • 尿道

    为膀胱通出体表的管道。

  • 疳疮

    病名。①见《外科大成》卷二。即下疳。见该条。②《济阴纲目》卷七:“因月后便行房,致成湛浊(湛浊为经事断续不了了也),伏流阴道,疳疮遂生,瘙痒无时。先用胡椒葱白作汤、一日两三度淋洗,却服后药:黄芪、菟丝

  • 岗油麻

    出《生草药性备要》。为山芝麻之别名,详该条。

  • 大眦漏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系心经实火所致。《审视瑶函》:“此症大眥之间生一漏,时流血而色紫晕。”参见漏睛疮条。

  • 脉法删繁

    见顾氏医镜条。

  • 乳汁不通

    见《肖山竹林寺妇科》。即乳汁不行。详该条。

  • 风癣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多因风冷之气客于肌肤,搏于血气而成。患处作痒,略高出皮面,边缘清楚,呈圆形或椭圆形,搔起白屑,久则皮肤顽厚。外搽癣药水或土槿皮酊。本病相当于体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