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骨癫疾

骨癫疾

病证名。指癫病深入于骨者。《灵枢·癫狂》:“骨癫疾者,顑,齿、诸俞、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参见条。

猜你喜欢

  • 脉阴阳俱紧

    阴阳,指寸脉、尺脉(一说指浮、沉)。两部(浮沉)之脉俱见紧象。多因寒邪外束,表气不宣所致。《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 湿可去枯

    用滋润的药物,治疗津枯血燥证。《汤液本草》卷上:“湿可以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属是也。”又如肺受燥热,咳嗽无痰而胁痛,口舌干燥,舌红无苔,用清燥救肺汤以清燥润肺。

  • 十号节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宝花散,见该条。

  • 病机汇论

    书名。18卷。清·沈朗仲撰,马俶校补。刊于1713年。本书系内科杂病(包括中风,中寒,暑证等60种),按照脉、因、证、治的顺序辑录古代各家学说,参以作者的见解编成。马氏校补时附加按语。

  • 失营

    ①病名。见《张氏医通·杂门》。详脱营失精条。②见失荣条。

  • 刘宗厚

    【介绍】:见刘纯条。

  • 蝼蛄疖

    病名。常见头皮疮疡之一。见《外科大成》卷三。又名曲蟮拱头,蝼蛄窜穴。由暑热生疖失治所致。多发于小儿头皮,初起为毛囊性丘疹,逐渐增大如黄豆至梅李大小之疖肿,根底坚硬,继之形成脓肿,多自溃浓出;因脓泄不畅

  • 餐泄

    病名。又称迴风。多因湿兼风邪,清气不升所致。《证治准绳·杂病》:“戴云,餐泄者,水谷不化而完出,湿兼风也。”《张氏医通·大小府门》:“餐泄者,《史记》名回(迴)风,水谷不化,湿兼风也。风邪干胃,木来贼

  • 殷仲春

    【介绍】:明医学家。字方叔,自号东皋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工岐黄,隐居授徒。留居宁国(今安徽宣城一带)时,将其早年得见朱纯宇、饶道尊等所藏医书之书名、作者、卷数等,依释氏经藏分类法分作二十函,每函

  • 乳医

    出《汉书》。①指接生员。俗称稳婆。古亦称看产。②指产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