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外奇穴别名。出《腧穴学概论》。即肠遗,见该条。
指脾脏周围的一种组织。《难经·四十二难》:“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有人认为散膏可能是胰腺。
见《贵州草药》。为龙葵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婴儿乳滞不消,阻于中焦,清浊相干,而成吐泻。《小儿药证直诀》:“吐乳泻黄,是伤热乳;吐乳泻青,是伤冷乳。”《活幼心书》:“伤热者,用五苓散,以导其逆;伤冷者,用理中汤,以温其中。”
见《外科正宗》卷之一。即竹筒吸法。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榴皮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一。即面黑子。详该条。
见《备急千金要方》。为大黄之处方名,详该条。
【介绍】:见周魁条。
证名。指不寐症。《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景岳全书·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