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颊车蹉

颊车蹉

病名。即下颌关节脱臼。出《千金要方》卷六上。又名颊车骨脱臼下颏脱落脱颏落下颏牙关骨打落、颌颏脱下、吊下巴下巴脱落等。多因肝肾虚损,气血不足,筋肉松弛,过度张口或外伤等所致。通常分单侧脱与双侧脱,前者下颌歪向健侧,后者下颌向前下脱垂,影响闭口、言语及咀嚼,并常流涎。宜用手托法复位,必要时用四头带固定。肝肾气血虚损者可服十全大补汤,或六味地黄汤;外伤者可选服复元活血汤七厘散跌打丸等。并可配合针灸治疗。忌咬硬物及大张口。

猜你喜欢

  • 家传幼科发挥秘方

    见幼科发挥条。

  • 穿心箭

    见《杭州药用植物志》。为元宝草之别名,详该条。

  • 恶实

    出《名医别录》。为牛蒡子之别名,详该条。

  • 片仔癀

    明末京都太医秘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又名八宝片仔癀。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丸剂,每丸3克;胶囊剂,每粒0.3克。一至八岁每服0.15~0.3克,八岁以上每服0.6克,一日2~3次。外用,冷开水

  • 阳络伤则血外溢

    阳络,指上部、属表的络脉。血外溢,指咯血、鼻血、牙龈出血等。这类出血,多属肺胃阳热炽盛而络脉损伤所致。《灵枢·百病始生》:“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

  • 然谷

    经穴名。代号KI2。出《灵枢·本输》。别名龙渊,然骨。属足少阴肾经。荥(火)穴。位于足内侧缘,舟骨粗隆下缘凹陷处。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末支及足底内侧神经,并有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分支通过。主治喉痹,

  • 经行尿频

    病证名。指经行期间小便次数增多,甚者日数十次。多由肾阳虚和湿热内结所致。若因肾虚膀胱失约,气化无力,症见经行小便频数,形寒肢冷,腰膝酸软,便溏浮肿,治宜益气固肾,收摄膀胱,方用缩泉丸加味。若因阴虚火旺

  • 离合真邪论

    《素问》篇名。本篇主要讨论真气与邪气的离合,说明在针刺时应掌握邪气初至真邪未合的时机,而及早治疗,故名。文中还介绍了针刺的宜忌和操作方法,强调刺法必须结合天、地、四时、五行、三部九候,全面审察。

  • 祛风定志汤

    《张氏医通》卷十三方。防风、炒酸枣仁、人参、当归各一钱,远志一钱二分,橘红、菖蒲、天南星(泡)、茯苓各八分,羌活、炙甘草各五分,生姜五片。水煎,不拘时服。治心虚惊悸,不能言。

  • 胃气

    ①指胃的生理功能。如脾气主升,胃气主降。②泛指人体的精气。《脾胃论》卷下:“胃气者,谷气也,荣气也,运气也,生气也,清气也,卫气也,阳气也。”③指脾胃的功能在脉象的反映,即带和缓流利的脉象。《素问·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