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隔食

隔食

证名。指饮食不能下膈入胃者。《医学从众录·膈症反胃》:“膈者,阻隔不通,不能纳谷之谓也。又谓之隔食,病在胸膈之间也。”参见噎膈、反胃、格食条。

猜你喜欢

  • 胆胀

    证名。胀病之一。《灵枢·胀论》:“胆胀者,胁下痛胀,口中苦,善太息。”《医醇賸义·胀》:“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气血皆少,为清静之腑,寒气干之,故胁痛口苦;气郁不舒,故善太息也。当轻扬和解,后

  • 魏氏家藏方

    方书。10卷。宋魏岘辑于宝庆三年(1227年)。作者本邵康节“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自防”诗意,汇辑其父祖所录及自身躬试有效医方。凡1051方,按病证及主治分述中风、一切气、心气、头风头痛、伤寒、

  • 冷饭团

    出《卫生杂兴》。为土茯苓之别名,详该条。

  • 膀胱气痛

    病证名。见《幼科铁镜》。指脐周绞痛的疝气。详小肠气痛条。

  • 痰证发热

    病证名。指因痰所致的发热。《证治汇补·发热》:“痰证发热,向夜大作,天明渐止,必兼胸膈不快,恶心不食,肢倦体瘦。盖痰滞中宫阻碍升降,故恶心痞满。血无所滋,故夜分转甚。津液不化而体瘦,气血阻滞而倦怠。均

  • 提痧

    推拿方法。又名扭痧、拧痧、扯痧。用拇指和屈曲的食指,或者是屈曲的食指和中指,张开如钳形,蘸取温水后,夹持肌肤作反复扭提至局部出现紫红色为度。常施用于眉心、颈项等处。适用于感冒,中暑,恶心,呕吐,头昏头

  • 养脑利肢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方。党参、生白芍药各12克,代赭石、牛膝、天花粉各18克,玄参15克,乳香、没药各9克,威灵仙3克,虫(大者)4枚,制马钱子末0.6克。前十味煎汤,送服马钱子末。治因脑部充血而致肢体

  • 体疽发

    病名。又叫竟体发。《外科启玄》卷四:“发于足太阳经。……上至肺俞,下至肝俞等五穴,左右相同,……或初发时肿上如椒子者死。”即发生于背部的范围较大的有头疽。多见于中年以上患者,全身症状明显。证治见痈、疽

  • 张飞态

    【介绍】:见张勇条。

  • 缓脉之简称。《伤寒论·辨脉法》:“阳脉浮大而濡,阴脉浮大而濡,阴脉与阳脉同等者,名曰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