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即杨梅疮。《幼幼集成》卷四:“小儿患此者,实由父母胎毒传染而致,然非寻常胎毒可比。……小儿梅疮,最为恶候,倘发于一二月间,或半周之内,最难救治,以其毒禀先天,来路既远,方药难及,即日服数匙之药,
见《南宁市药物志》。为独脚柑之别名,详该条。
手少阳三焦经之简称。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六。即妙香散,见该条。
证名。见清·佚名《广勤轩遗稿》。指眵泪稠浊似痰,粘糊满目的证候。详见眵泪条。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引倪涵初方。生首乌三钱,陈皮、柴胡、茯苓、黄芩各八分,威灵仙、白术、当归各一钱,知母、鳖甲各二钱,炙甘草三分。为粗末,加生姜三片,井、河水各半煎,并加无灰酒再煎一滚,空腹
见《证治准绳·疡医》卷一。即内托芪柴汤,见该条。
【介绍】:见洪正立条。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小巢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方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