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陈念祖

陈念祖

【生卒】:约1753~1823

【介绍】:

清代著名医家。字修园,号慎修,另字良有。福建长乐人。少年时孤贫,半学儒,半学医。其先祖通医,陈氏曾从泉州名医蔡茗庄(宗玉)学医。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中举人,旅居京都,并曾任直隶省威县知县等官职,到过保阳、高阳等地从事救灾工作。1819年(嘉庆二十四年)以老病而归里,讲学于长乐县。陈氏博览医书,临证经验丰富,著述亦多,由后人辑成《陈修园医书十六种》,其中较著名的有《灵素节要浅注》、《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神农本草经读》、《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时方妙用》等。这些著作内容广泛,涉及基础理论到临床,通俗易懂,多为学医者所读;在注疏古典医著上,亦有独到之处;在普及医学知识方面有较大贡献。陈氏的主要实践和经验,突出表现在《医学从众录》、《医学实在易》、《时方妙用》等书中。在医理上,他以《内经》、《神农本草经》为基础,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为中心,尤其推重张仲景之学。对唐宋以后的医学发展和学派、医家(如金、元几大医家、温病学派、李时珍等)以及民间医药的看法,很有片面之处,反映出他有较浓厚的尊经思想。

猜你喜欢

  • 鱼脐疮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即疫疔。见该条。

  • 膀胱虚寒

    指膀胱气化功能减弱。常见于老人、久病体弱患者,多与肾阳虚有关。证见遗尿、尿急,尿频而清,淋沥不尽,苔薄润,脉细弱等。治宜补肾固脬。

  • 三阳合病

    病名。指太阳、阳明、少阳三经同时受邪而出现的证候。《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 肾脏风

    古病名。即湿脚气。见《医门补要》卷中。详湿脚气条。

  • 肾气游风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六。又名肾游风、腿游风。因肾火内蕴,外受风邪,郁蒸肌肤而成。多发于腿胫。症见皮色红肿,形如云片,游走灼痛。治宜疏风清热,泻火解毒。内服双解通圣散或黄连解毒汤。外敷金黄散或用豆

  • 肺热证

    指肺热引起的病症。《素问·痿论》:“肺热者,色白而毛败。”并可见喘鸣等症。《证治准绳·杂病》:“肺热者,轻手乃得,微按全无,瞥瞥然见于皮毛上,为肺主皮毛故也。日西尤甚,乃皮毛之热也。”肺热有虚实之分,

  • 里实证

    证名。亦称内实证。①指外邪化热入里,结于胃肠所出现的症候。症见壮热、烦渴、腹痛、便秘等。《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十三日,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自下利者,脉当微厥,今反和者

  • 腰疽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即下搭手。见该条。

  • 顺气一日分为四时

    《灵枢经》篇名。本篇以顺应四时之气的观点,把一天划分为四时,运用于诊断治疗,故名。论中把一天中的时间来比喻一年,按四季划分,即早晨象春天,中午象夏天,傍晚象秋天,夜半象冬天。用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影

  • 经行乳胀

    病证名。指经行前后或正值经期出现两乳作胀,连及胸胁,或两乳头胀硬痒痛,甚至不可触衣。详见经行乳房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