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又名经来胁气痛。多因肝郁气滞所致。症见月经来时,胁内作痛,经血色暗。治宜行气止痛。方用四物元胡汤(四物汤加延胡索、沉香)。
【介绍】:南北朝时期宋齐间医僧。善治脚气病,曾选录同时代医家支法存等人的有关治疗药方撰成方书30余卷。
《内经》对人的体质分类之一种,出《灵枢·通天》篇。它据人的阴阳多少偏胜而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和平之人五种,各种人的外貌和性格均有其特征,体质状态亦不相同,因而针刺治疗时补泻
医论著作。清·徐大椿撰于1764年。本书是对赵献可《医贯》一书所作的书评,采用引录或节录原文,逐段加批的形式,对该书重用温补和忌用攻下的理论、治则,提出了截然不同的见解。作者指出当时医界中存在的拘泥于
即螳螂子。又作妬乳。各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妊娠。详该条。
经外奇穴别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即掖门。见该条。
证名。又作清血。指大便下血。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伤寒贯珠集》:“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到经不解,必圊血,名为火邪。”又:“圊血、便血也。”详便血条。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临产泄泻,内由脾气虚弱,或先饮食受伤,或新感寒邪,因而泄泻也。治法于催生药内,加一二温中和胃,消食利水,则泄泻可以稍愈而产亦易,不必用苓、术补土,以壅胎气,可服温脾达生汤
针灸著作。又名《针灸节要》、《针灸要旨》。明·高武撰。刊于1531年。共3卷。本书系将《黄帝内经》与《难经》中有关针灸的部分论述分类汇编而成。内容以针灸理论及经脉流注为主。除高氏本人有个别按语外,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