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长瓠

长瓠

见《本草纲目》。即瓠子,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小儿盗汗虚热

    病证名。《幼幼新书》卷二十引《玉诀》盗汗虚热歌:“盗汗频频气受伤,藏中虚热小便黄;夜间发热无时节,颊赤唇干口有疮。”治当先退热,次调气,后和脏腑。

  • 破伤风

    病名。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又名伤痉、金疮痉、金疮中风痉。多因风邪侵入破伤或疮口所致。初起四肢无力、头痛、两腮酸痛、口噤、颈部转动不灵、发热发冷,进而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牙关紧闭,舌强口噤,流涎,

  • 天玄

    指人身之精。《素问遗篇·刺法论》:“至真之要,在乎天玄。”《类经》:“玄者,水色也,天一之义,至真之要,重在精也。”

  • 金翳

    病证名。属内障眼病。清·黄岩《眼科纂要》卷七:“目生金翳,内如金薄色,永不能治。”

  • 舌蹇(jiǎn 剪)

    证名。又名舌涩。系指舌体转动不灵语言蹇涩之谓。多因脾胃积热,津液灼伤所致。症见舌体卷缩,转动不灵,言语不清。治宜清热生津,治宜导赤散加减。或升麻葛根汤加薄荷、黄芩、枯梗等。若因中风、暑痉之痰阻心窍者,

  • 移光定位

    古代测天以定节气的方法。其法以树立木杆或用圭表以观测日影的投射位置、长度等来测定时令节气。《素问·六微旨大论》:“因天之序,盛衰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

  • 红丝血箭疔

    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四。即红丝疔,见该条。

  • 下胎毒法

    古代新生儿调护方法之一。小儿初生拭净口中恶血后,用药物内服,以去腹中恶物、脐粪,解胎中蕴积热毒。《千金要方》有甘草法等;李东垣用淡豆豉一味煎汤,与三、五口,其毒自下,又能助胃气。《证治准绳·幼科》分甘

  • 解剖学同名器官。位于口腔。《灵枢·五阅五使篇》:“舌者心之官也。”舌之根部称为舌本,舌之尖部称为舌尖,舌之两侧称为舌旁,舌底经筋称为舌系,舌之中部称为舌中。舌内应于心,司味觉,与吞咽、发音有密切关系。

  • 桂枝白虎汤

    见《张氏医通》卷十六。即白虎加桂枝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