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锁口

锁口

证名。①见《外科辑要》卷三。指疮口不敛,周围组织渐高坚硬。多因疮疡溃后,感受风湿热毒,或不慎房事或饮食禁忌,或外用药物不当所致,可用银针挑破疮口四周,以木耳焙研极细末,麻油调敷可消;亦可用丹药腐蚀;待硬结去后,外用生肌散生肌玉红膏收口。②天花痘疹之生于环唇者,名锁口。《医宗金鉴》卷五十七:“(痘)口之上下四旁,连串环绕者,亦名锁口。”

猜你喜欢

  • 上树蜈蚣

    ①见《重庆草药》。为走游草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常春藤之别名。各详该条。

  • 朱姑

    见《本草纲目》。为山慈姑之别名,详该条。

  • 杨康候

    【生卒】:十一世纪【介绍】:北宋医家。字子建,号退修。著有《十产论》、《护命方》、《通神论》等书。

  • 幽痈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指生于脐上七寸上脘穴之腹皮痈。证治见腹皮痈条。

  • 独丁子

    见《昆明郊区药用植物的初步调查报告》。为金铁锁之别名,详该条。

  • 气逆耳聋

    病名。《济生方》卷五:“大抵气逆耳聋尚易治。”《证治准绳·杂病》:“气逆耳聋有三,肝与手太阳、少阳也。”又云:“肝气逆则头痛、耳聋不聪、颊肿。”“手太阳气厥耳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满也。”“手少阳气厥而

  • 丹毒赤遊肿

    病证名。出《婴童百问》。热毒之气,客于腠理,搏于血气,发于外,上赤如丹热,毒与血相搏而风气乘之,所以赤肿进走而遍体。亦称赤进丹毒,治宜清热解毒,用大连翘汤、消毒饮加减。

  • 清中蠲痛汤

    《张氏医通》卷十四方。栀子(姜汁炒黑)、香附(醋炒)各一钱五分,炮姜三分,川芎(童便浸)、黄连(姜汁炒)、橘红各五分,苍术(童便浸,麻油拌炒)八分,神曲(姜汁炒)一钱。加生姜三片、大枣一枚,水煎,食前

  • 玄冥

    气功术语。肾的代名词。《简易方》:“肾名玄冥。”

  • 小儿风疾瘾疹

    病证名。小儿皮肤作痒,遍身疙瘩的病证,即荨麻疹。《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风疾瘾疹者,因小儿肌肤嫩,血气微弱,或因暖衣而腠理疏开,或天暄而汗津润出,忽为风邪所干,搏于血气,藏流于皮肤之间,不能消散。